分享

笛子名曲【秋湖月夜】

 稻香居人 2011-01-06


笛子名曲【秋湖月夜】 俞逊发、彭正元作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秋湖月夜》

    
  由俞逊发与彭正元创作于1981年7月,乐曲取材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
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倾,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
瑟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乐曲古朴典雅,充满诗情画意,倾诉了人们面对湖光山色的万千思绪和遐想。表现出我国传
统艺术作品中常见的那种恬静淡远的意境美。全曲共分三段。
  第一段由抱笙奏出长音背景,箜篌轻轻拨动,宛如清波微漾。随后笛子与小乐队相互依托,
奏出悠缓平静、秀美高雅的主题,勾画出一幅秋湖月夜图。主题旋律以五声音阶级进为主,具有
江南丝竹的音调特征。描绘出风轻月明,湖光粼粼,水天月色,碧波万顷,船儿漂在秋夜的湖心
的景象。
  第二段是富于浪漫主义想象的一笔。先由钟管与笛子模仿出远山古刹的夜半钟声,更使人感
到深秋月夜的静谧。接着箜篌的刮奏就像一阵仙风轻轻吹过,引出笛子的小快板,音乐颇具古代
宫廷舞曲的风韵,这一段与前后两段形成动静对比,使优美宁静的“画卷”增添了生气。
  第三段在抱笙空旷安静的背景下,笛子再次奏出稍有变化的主题,描绘出秋露满天,玉兔西
沉,沧溟空阔,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使人用醉于诗情画意之中。演奏者用特制的低音曲笛演奏
此曲,音色时而如一份秋水清澈见底,时而又如洞箫呜呜不绝如缕,使乐曲倍添幽境。
  此曲在1983年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1992年荣获“世界华人经
典作品”。


笛子类 曲目专辑①(61曲)
01、洞庭鱼米香
02、苏武牧羊
03、说句心里话
04、水乡船歌
05、秋夜吟
06、平湖秋月
07、霓裳曲
08、岷江夜曲
09、梅花三弄
10、流水行云
11、梁祝
12、骏马奔驰保边疆
13、九九艳阳天
14、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15、苗岭的早晨 口笛③版
16、化蝶
17、寒江残雪
18、太阳出来喜洋洋
19、水乡船歌
20、苏武牧羊 笛子③版
21、姑苏行 曲笛版
22、牧笛 笛子②版
23、山歌
24、大愿佛音 竹笛版
25、涛声依旧
26、京调
27、春江花月夜 洞笛版
28、小放牛
29、赞歌
30、苏武牧羊 笛子②版
31、乡间的小路
32、山寨孩子的梦
33、秋湖月夜
34、牧民新歌
35、黄莺亮翅
36、化蝶 笛子②版
37、荷花赞
38、农家乐
39、牧笛
40、苗岭的早晨 笛子③版
41、梅花三弄
42、寒江残雪
43、采桑小路
44、流水行云
45、布谷鸟来了
46、霓裳曲
47、闹花灯
48、草原之夜
49、小河淌水
50、喜相逢
51、花好月圆
52、妆台秋思
53、雪中莲
54、沂蒙山歌
55、幽兰逢春
56、苗岭的早晨 口笛版
57、鹧鸪飞
58、早晨
59、阳明春晓
60、春到湘江
61、姑苏行 笛子②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