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樟木

 棋中王 2011-01-07

  走出珠峰,我们又回到了中尼公路宽敞的大道上,从海拔4000多米的聂拉木县城出发到海拔2000多米的樟木,几十公里的深沟,崎岖、险峻,一路斩关夺隘,我们安全到达了樟木。

  樟木口岸,藏文意为“临近口岸”,以前叫过“扎木”、“章姆”、“查木”,尼泊尔叫“卡萨”。通往尼泊尔的友谊桥海拔1700米,而樟木镇却海拔2400米。樟木,一个建在相对高差700多米山坡上的边境小镇,所有的建筑,商店、医院、银行、旅馆、政府机构,全都是顺着弯拐的上坡大街,依山而起,错落有致。从下往上看,就像一堆堆大小不规则的彩色积木搭建在几乎垂直的山坡上。

  樟木地处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东南西与尼泊尔接壤,北邻聂拉木县,年平均温度约20摄氏度,气候湿润,具有海洋气候特点。

  樟木属原始森林地区,有楠木、白玉兰、冷杉、铁杉、红松等珍贵树木,还有党参、黄芪等名贵药材及小熊猫、羚羊、獐子、长尾猴等珍稀动物。

  中尼公路横穿樟木,通往加德满都。自1965年通车以来,为增进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边贸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樟木口岸年贸易总值约占中国同尼泊尔贸易总额的4/5。

  冬天正是尼泊尔旅游淡季,镇上的游人不多,几辆打扮得有些花梢的尼泊尔车辆正忙着装运货物。

  顺着街往上走,镇中心路边的高坡上,有一座纪念修建中尼公路牺牲的烈士陵园。据烈士碑记载:1962年冬,中尼公路国内线段兴工。全体员工露宿风餐,克服重重困难,披星戴月,万众一心,劈开世界高山,群策群力,斩断激流险江。藏族人民踊跃支援修路,热情建设家乡。辛勤三载,筑路千里,万古险阻变通途,传统友谊增异卉。我在烈士陵园里徘徊流连,怀着崇敬的心情,想把烈士的名字一一记下,但还有27名烈士的英名已无从寻找。我知道,我寻找的远不止这些被遗忘的名字。

  一路走来,山高峡陡,中尼公路盘山过隘,可以想见,当年修建这条公路是何等艰辛困苦。这些修路英雄,他们与中尼公路永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