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 运用光合作用原理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 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有关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 (2) 尝试将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 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教学重点】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教学用具】 PPT课件,各种实验器材。 【教学策略】 1、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问题导学法,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先提出学习目标,再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之后在教师引导下讨论、总结和归纳,这种方法也称尝试教学法,它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 2、 实验探究法,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培养实验设计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3、 STS教育,光合作用原理及影响因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1、复习提问 (1) 光合作用的原理是什么呢? (2) 请用方程式表示光合作用的原理? (3) 什么叫做光合作用的强度? 2、导入新课 (4) 从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来看,有哪些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产生影响? (5) 你能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出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吗? 为什么? ①举例: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阳生植物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阴生植物种在背阴的地方。即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原因:光照强光合作用速度快,合成的有机物多。 ②举例:增施有机肥;通风透光;温棚栽培蔬菜时,可以释放提高室内CO2浓度;即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原因:原料CO2增加,产量必然增加。大气中含量是0.03%,如果浓度提高到0.1%,产量可提高一倍左右。CO2浓度低于0.005%,光和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 ③举例:适时播种;增加昼夜温差;温棚栽培植物时,白天可以适当提高室内的温度;即适当提高温度。 原因:光合作用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一般植物在10℃~35℃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④举例:及时灌溉;合理灌溉;即适当增加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原因: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⑤举例:合理施肥,即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原因: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P: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维持叶绿体正常结构和功能。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 3、探究活动 (1)确定课题: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作出假设: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度大,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小。 (3)实验原理: 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上浮所需的时间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4)实验方案讨论: 如果你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 (5)设计方案: ①实验用具:打孔器、注射器、40W台灯、烧杯、菠菜叶片。 ②方法步骤: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③记录结果:
④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的增强(小圆叶片中产生的O2多,浮起的多)。 (让学生绘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4、思维推展 ①如果你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 ②如果你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你如何设置单一的光照变量?根据什么现象观察实验结果 |
|
来自: shaosheng1hao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