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和尚神会与北宗辩论禅门

 智觉居士 2011-01-07
编者按:禅宗是中国佛教民族化宗派之一,而南禅的形成和发展与南阳龙兴寺及龙兴寺主持神会有着极深的渊源。了解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宗教文化,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青岛市佛教协会主办的《菩提道》第三期刊登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曾文一篇文章——《南阳和尚神会与北宗辩论禅门宗旨、是非》,文章介绍了“禅宗七祖”神会在南阳25年间弘传南宗禅法的事迹,现将原文摘要刊发,供领导参考。
 
唐玄宗在位期间(712-755),唐朝进入盛世,无论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呈现一片繁盛的景象。在宗教方面,佛道二教都很兴盛,在佛教内部从印度传入的密教开始在社会上层流行,禅宗也受到朝野士大夫的欢迎。
慧能创立的南宗虽逐渐从广东曹溪向四方传播,慧能的弟子神会为了扩大南宗的影响,利用奉敕住持河南南阳龙兴寺的机会积极弘传南宗禅法,甚至一再与北宗僧人进行辩论,努力扩大南宗顿教禅法的影响。
有关神会的史料曾长期湮没无闻,直到上世纪中日学者才从敦煌遗书中发现,经过研究和阐释,神会的事迹才为更多的人所知。在这方面,胡适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神会:嗣法于慧能,传法于南阳
神会(684—758),俗姓高,襄阳人,自幼阅读儒书《五经》及道家《老子》、《庄子》等,积累了丰厚的文史知识,在读《后汉书》时看到佛教传入中国的记载,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感,此后便到襄阳投在国昌寺颢元门下出家,开始研习佛典,潜心修行。禅宗北宗神秀在荆州当阳玉泉寺传法期间,神会曾礼他为师修学三年。在神秀应诏赴洛阳传法以后,神会南下曹溪拜慧能为师,学习南宗顿教禅法,以其聪慧善辩受到慧能的赞赏。神会是慧能身边十大弟子之一,在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慧能圆寂之时年仅三十岁。
据宋代赞宁《宋高僧传》第八卷(神会传)的记载,神会在慧能圆寂后的第七年,即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奉敕到南阳住持龙兴寺。唐在京都、各州郡设置官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命各州设中兴寺,后改称龙兴寺。可见,南阳龙兴寺属于官寺。神会自住进南阳龙兴寺到天宝四载(745)入住洛阳荷泽寺,在此居住传法长达二十五年之久,被世人尊称为“南阳和尚”。
神会在这期间,以南阳龙兴寺为中心努力在僧俗各界民众中展开传法活动,利用南阳靠近东都洛阳的地理位置和经常接触过往士大夫的机会,积极弘传南宗顿教禅法,以争取儒者士大夫的理解和支持,扩大南宗在朝野的影响。北宗在北方传播早,范围广泛,影响也大。神会在南阳传法期间,北宗领袖是神秀的弟子普寂(651-739)。神会在弘传南宗禅法的过程中,逐渐远近闻名,有不少北宗信众改而投到他的门下,致使“普寂之门,盈而后虚”(《宋高僧传·神会传》)。
神会在南阳期间结交了很多信奉佛教的士大夫。据敦煌遗书《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记载,其中有著名的朝廷官员:户部尚书王琚、吏部侍郎苏晋、曾任中书令的“燕国公”张说、侍郎苗晋卿、李炼、侍御史王维、给事中房琯、洛阳县令徐锷、南阳太守王弼等。他们声名显赫,有的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都成为神会有力的“外护”,对他在南阳及以后进入洛阳传法帮助很大。
王维(699-759),字摩诘,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吏部郎中。他与弟王缙皆信奉佛教,经常吃斋,“以禅诵为事”。王维因事经过南阳的时候,请神会与同寺的慧澄禅师到临湍驿谈论佛法长达数日之久。王维向神会询问怎样修道才能达到解脱?神会回答:“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王维听后感到十分新颖,向陪座的寇太守、张别驾、袁司马等人赞叹说:“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王维此后与神会有着密切交往,曾受神会之托撰《六祖能禅师碑铭》,记述六祖慧能的事迹。
二、与北宗辩论禅门宗旨、是非
神会在南阳期间与僧人之间也有交往,致力宣传南宗顿教禅法,甚至与别人进行辩论。洛阳西北方的滑台有座寺院名大云寺,寺中的崇远法师素以善辩著称,据称“两京名播,海外知闻,处于法会,词若涌泉,所有问话,实穷其原”,人称“山东远”。他一向敬重北宗的神秀、普寂,奉行北宗禅法,对神会所传的南宗顿教禅法持批评的态度。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神会到滑台大云寺参加无遮大会(僧俗贵贱皆可参加的法会)。在寺院的安排下,神会与崇远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据敦煌文献独孤沛编录《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的记载,神会登上讲座后郑重宣告:
今日说者,为天下学道者辩其是非,为天下学道者定其宗旨。
他在与崇远辩论中反复强调两点:一、北宗神秀、普寂没有得到从达摩祖师以来递相传授的袈裟,因而不属于禅门正统;二、北宗禅法主张渐悟,慧能的南宗主张顿悟,顿教比渐教优越。
神会在传法过程中,特别在与北宗进行的辩论当中,对慧能禅法中的“无念”、“见性”、“定慧戒”、“顿悟”的思想,特别在批评北宗“观心”、“看净”的禅法方面,都作了有创新性的发挥。
神会因在朝廷士大夫之间传法逐渐出名,天宝四载(745)应兵部侍郎宋鼎之请入住洛阳荷泽寺,此后被人称为“荷泽神会”、“荷泽大师”。
三、慧能南宗正统地位的确立
在神会传法,特别在与北宗进行的激烈辩论中,虽迅速扩大了南宗的影响,然而因严重触犯北宗的既得利益而经常受到来自北宗教团或信众的威胁乃至迫害,曾几度身陷绝境。在普寂去世后,北宗教团中有人看到神会经常向众多信众传法,便向朝廷诬告他聚众阴谋作乱。于是,他被召至长安接受审问,后被贬逐到戈阳、均州,在天宝十三载(754)被放逐到襄州,不久又被遣送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的开元寺。此时他已七十一岁。
第二年(755)爆发了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朝的战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廷因军需粮草供应困难,便以卖官鬻爵和纳钱度僧尼、道士等方法来解决军需供应。神会在社会上名望很高,也被朝廷请出来主持度僧尼,在收“香水钱”后授与受戒者度牒(合法出家的证明)。因为神会为筹集军饷立了大功,受到朝廷的嘉奖,甚至被皇帝一度迎请到皇宫接受供养,有司在洛阳荷泽寺内为他建造禅室。
神会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五月十三日圆寂于荆州开元寺,年七十五岁。在洛阳留守李巨的主持下,他的遗体被迎归洛阳安葬。皇帝赐神会以“真宗大师”谥号,“般若”塔号。唐德宗大历五年(770)又敕赐神会祖堂额,号“真宗般若传法之堂”,七年赐“般若大师之塔”。唐德宗在贞元十二年(796)下诏皇太子集诸禅师议定禅门宗旨,判定禅法傍正,敕立神会为神门第七祖,在内宫的神龙寺刻铭记事,又御制七代祖师赞文。这意味着朝廷正式承认慧能创立的南宗是禅门的正统,慧能为六祖,神会为直承慧能之后的七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