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计认识实习报告
学习美术的人都知道,著名的“海派艺术”即源于上海,从清末至今名家辈出,影响颇大,海派艺术兼容包并、中西融合的特点,为上海的艺术教育积淀了丰厚的土壤。在参观了几个馆后更加确定了我的想法··· 2010年12月27号,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上海,我们参观了上海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当代艺术馆等等的几个馆。27号的早上带着朦胧的睡意做着汽车赶着火车来到上海,虽然来上海不是第一次,但是这么多人一起还是第一次,感觉有点好玩,有点搞笑。特别是早上60几个人同坐一辆汽车,开在暗黑的道路上,不禁让人感觉像是在拍鬼片···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辞是“巡回排演”强调双年展作为一种文化生产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巡回”就是巡游与回归,“排演”就是排布与推演。“巡回排演”是开放性的和流动性的,强调展览的策划情境和展开的过程,强调展览的创作于生产意识
一楼汪建伟的“时间线上输出的劳动力”多媒体影像。讲述了五个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讲述了五个彼此不同的故事(一个沉默寡言的少年,一个死在自己家中的卖烧烤的妇女,一个中年男人对周遭的冷漠,一个发生在网吧的突发事件,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的失控)。与此同时,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一个少年随打工的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他努力地去寻找他自己真实的命运,用幻想去对抗恐惧,真实与幻想融为一体,错觉,假定,误认成为行为的依据,最终对真实世界的逃避使虚拟中的谋杀成为真实的事件。
比利时皇家剧院首演了张洹导演的歌剧《塞魅丽》,此剧取材于罗马使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张洹将一座从浙江寻获的有着450年历史的木结构老祠堂作为场景,在其中演绎了众神与凡人之间的情爱、贪欲、骗局和毁灭,今天,张洹特意将一座相似的场景搬到上海美术馆,演出一个双年展版的《塞魅丽》 。 我们带着别样的心情出了上海美术馆,等待着下午的上博之旅···
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一楼有中国古代青铜馆、古代雕塑馆;二楼是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三楼为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查印馆;四楼为古代玉器馆、钱币馆、明清家具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在这里,观众可以与国宝面对面,观赏著名的大克鼎、龙山文化玉神人、唐代越窑青釉海棠式碗、晋王献之《鸭头丸帖》、唐怀素《苦荀帖》、唐孙位《高逸图》及五代董源《夏山图》等。这里文物精品,蔚为大观,观众可以尽情的了解里面的精髓。
二楼陶瓷馆: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清末,8000年中国陶瓷史,精选500余件陶瓷精品,集万代名窑佳作,讲述世界艺术史上一段土与火的神话。
四楼古代玉器馆:300余件精美的玉器,从红山,良渚的朴质神秘,到明,清的铭心绝品,无不让观众为之动心···
参观上博你会发现: 一、公益性教育,润物细无声。参观上博,无论你浏览哪一个展馆,在序厅和结束部分,你都会发现墙壁上插放有三张分别为中、英、日文的宣传单页供人取阅,页面上图文并茂的介绍陈列内容。 二、开发文化商品,开拓文博市场。 三、宣传力度大,形式多样化。在参观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上海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精美,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出了上博,我们走在去当代艺术馆的路上,夜色已慢慢降临,寒冷的冬风 吹在脸上,不禁让人想起那暖暖的被窝··· 走进馆内,空调发出的暖气才将以冻僵的身体慢慢的暖起,带着别样的心思一路参观着。讲解人员微弱的声音,隐隐传来,介绍着说:本次展览邀请来自中国大陆以及日本的14位当代年轻女性影像艺术家,她们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了摄影,影像,新媒体等众多当代影像艺术领域,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中国及日本当代女性影像艺术风貌。
我有一种感觉。泛泛而谈的话,在男人的眼睛里,世界是一种清晰的记录;而在女人的眼睛里,则是一种刻意模糊化的印象。如果按照这个论调推演下去,村山加惠奈和王燕玲的作品则站在了同一条线上。村山加惠奈的作品《不可见》只给观众去看相片的中心,其余的部分则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好像是一种记忆印象的闪回。而王燕玲则更为孤绝。作品系列《标本》是把以前拍过的作品用油煎过,然后再次翻拍。这时候残留的只剩原有形象的轮廓,细节支离破碎,无法辨认。 展览中,几乎所有的影像作品都在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事先并无谋划。作品的表意暧昧不明,其实摄影本身就是一种“光学无意识”,这样的状态反而是最为真诚而天然的。 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的创作更富多元,更具活力。与当代众多以女性身体作为语言进行艺术创作的女艺术家不同,这14为女性艺术家将视野投向身体之外,她们将镜头和创作之眼,面对日常之景,日常之物,面对她们生活中发生之事,所见之人,在身体之外,或远或近的观察中,她们以光为弦,以心为镜,奏响她们返照自内心的情感之音。
“生物万象”曲折的山路,一泻而下的溪水,竹排做的吊桥,恐怖的蝙蝠洞,吓人的蛇谷,美丽的蝴蝶标本···让人无不惊叹大千世界的神奇。生物万象展区景观仿照中国云南的自然风光,向人们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以及物种与生态的相互依赖关系,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在地球家园展区可以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动态的构造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它有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地球的物质组成,地球的构造形式,地球的表面形态特征以及上海自然地理。可以感受到人类与地球的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展区您可以愉悦地体验信息时代的各种好处,让您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希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各行各业的应用技术不断地升级换代,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化,整个社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 在机器人世界展区您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与机器人一决高低,你会发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机器人已经不亚于人类了···在蜘蛛展区您可以体验一会蜘蛛的生活,您会惊奇地发现,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样。我们会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蜘蛛的产卵方式,我们可以近距离的去观察它,了解它,探索它们的奥秘···二楼展区外的探索者长廊是一处休息的好地方,我们可以在休息中遐想、凝视那科学探索者艰难而漫长往事…… 三楼展区: “探索之光”展区我们可以浏览20世纪的辉煌科技,轻松感受量子论、相对论、物质结构、基因技术、核能、激光等科技成就给您带来的神奇; “人与健康”展区,通过刺激的“消化道之旅”了解自己,通过各种体能测试挑战自我,我们会发现其中体验很奇妙; “宇航天地”展区,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航天模型所吸引,我们还可以体验一次宇航员的有趣训练,也可以在“太空剧场”中渡过一段神秘而刺激的宇宙航行··· 经历了那么多,好玩的有趣的还很多,可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在探索下去了,只能期待下次的旅程··· 在上海的两天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我们玩了很多,但是我们也学了很多···
看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