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咪替丁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临床观察
作者:刘小娟 作者单位:甘肃泾川县高平中心卫生院,744306
【摘要】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不使用抗生素治疗,只用西咪替丁和醒脾养儿颗粒。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西咪替丁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
【关键词】 西咪替丁 醒脾养儿颗粒 腹泻病
资料与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6月腹泻病患儿110例,都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5~24个月,以1岁左右居多,病程≤3天,男女并无明显差异。②症状:就诊前24小时内稀水或蛋花样大便,量多,无黏液、脓血,每日5~10次,部分有呕吐,发热,均无抽搐。③就诊前未经过抗菌素或其他药物治疗。④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⑤大便常规及大便培养阴性,黄稀、脂肪球(+~+++),白细胞(+)。血常规白细胞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11.8个月;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11.6个月。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为住院病人,给予低乳糖饮食,病毒唑抗病毒,思密达保护肠黏膜,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处理。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西咪替丁和醒脾养儿颗粒。西咪替丁<6个月,10mg/(kg·日),每日1次;6个月~2岁,15mg/(kg·日),每日1次;醒脾养儿颗粒<1岁,1次1袋(2g),1日2次;1~2岁,1次2袋(4g),1日2次,与早晚餐后服用。
疗效评价: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①显效: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72小时后粪便性状及次数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
统计分析: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有效率检验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治疗效果:联合用药后,能缩短腹泻治疗疗程,且无不良反应,观察组显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68.0%,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P<0.05)。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略)]
讨 论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并不单纯是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而是综合表现,它包含了外感内伤后在机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故无论病因如何,治疗均应首选健脾醒脾,恢复脾胃之复纳及运动机能。醒脾养儿颗粒为黄褐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醒脾养儿颗粒能使胃液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增多,胃蛋白酶活性增高,具有助消化作用;能对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肠运动功能亢进;能对抗番泻叶的致腹泻效应,具有固肠止泻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作用,从而具有定神之功效,还具有解痉及补血作用。
综上所述,在常规补液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西咪替丁、醒脾养儿颗粒,可以减轻肠黏膜水肿,促进微绒毛的修复,恢复其吸收功能,具有止泻作用;醒脾开胃,养血定神,共同提高胃肠道运动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