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路边遇到乞丐的时候

 v小贼 2011-01-09

难道自己开始变得有点冷酷无情?

难道人生随着经历见识的增加会减少灵魂深处的的怜悯同情?

儿时不是这样的,爹妈的行为和教导也不是这样的。六七十年代人口基本不流动,但门口偶尔也会出现背着破脏棉卷、腰系破瓷缸、手持打狗棍的“叫花子”。记忆中父母是善良的,不仅给碗饭,甚至还陪着聊会,还会提醒当心噎着。叫花子狼吞虎咽的样子至今清晰,好一会才缓过神来抬起头来诉说安徽山东老家如何遭灾。吃完后父母还会塞些小钱。儿时对这样的人的出现从不怀疑,甚至连一丝怀疑的念头没有。心中油然而起的只是好奇同情怜悯。看到吃饱后千恩万谢离开的样子,心里能感到释然的,仿佛受冷挨饿的是自己,吃饱的感觉也属于自己的。

那个时代要饭的要得真诚,那个时代施舍的人给得也真诚。没有怀疑,没有虚伪。一个就是被迫无奈、别无选择地真诚地放下面子就是为了吃饱肚子;一个唏嘘中尽力而为,同情也真。从不晓得施舍中换取如今所谓的良心的安慰和负罪感的缓释。

当路边停靠,见几位气色不错、穿着不错的异乡中年女子挨车经过时,便知道这是新时代的什么利用善良骗钱的吧}。叫花子乞丐要饭的这些词均无法对应。终于拍到我的门,摇下窗。“大哥,能麻烦帮个小忙吗,就几元钱...”没等她们说完,便冷漠地挥挥手,再次挥挥手...于是这几位我不知道如何称呼的女子移步继续拍打后面的车窗,脸上并没有失望、没有怨恨。

气色依然不错,没有那种城里办公室女士们普遍的那种亚健康。好在是那种淡定,才没给我多大的负罪感和自责感。

只是稍微地想到一个问题:何时开始丢失了儿时的那种怜悯和同情心?是什么导致失去了怜悯和同情心?

倒是希望她们眼中充满渴望、被拒绝时充满怨恨,好让我觉得一切是真的,也好借此燃起依然存于心中却在苦苦等待真诚时机而动的怜悯和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