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金娜的联通iPhone 4合约用户在俄罗斯发了3条微博,其中两张上传了图片,回来后,她发现账单上的数据流量费高达3900元。 “够买一个手机了,堪称史上最贵微博。”金娜事后在微博上感叹。 在质疑联通的收费之后,有自称“中国联通总部”的人给金娜在微博上发私信说,联通总部已经了解到其所反映的情况,并要求北京联通处理此事。但是,最终她得到的答复是,联通在计费环节上并没有出问题。 金娜的这张巨额账单,其实和联通及俄罗斯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协议有关。对时下最流行的iPhone和HTC的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他们在国内通常都会选择保持在线。天气预报、微博、邮箱这些常用的客户端需要保持时刻更新的状态—这些行动,包括订阅一个免费的手机早晚报,都需要消耗数据流量。国内用户一般会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套餐,金娜办理的就是286元套餐。“平时我一个月的流量也就是300多兆,套餐的流量根本用不完。”一旦达到套餐上限,国内运营商还会发短信提醒用户,接下来的计费价格会发生改变。 但这一提醒机制在用户出国后会自动失灵。据电信专家解释,中国手机一旦在海外漫游,期间的语音以及数据流量的服务价格,取决于本土运营商和海外运营商之间的协议。不同的国家,支付的费用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语音费用都为国内费用的10至20倍,数据费用会更高。联通作为本地运营商,无法计算金娜在另外一个国家中所发生的数据流量消耗,也就不会将其纳入收费体系进行换算,对她进行即时提醒。 目前,任何一家国内运营商的客服热线对有关漫游问题的咨询建议都很一致:“出国之前关闭包括彩信和手机报在内的数据服务,因为数据的国际漫游费很贵”。对金娜这样要在国外逗留一段时间的用户来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买一张当地的手机电话卡。国外电信运营商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用户直接使用当地电话卡,无论是数据或语音业务,费用都比国内运营商的国际漫游价格低廉很多。 由于运营商间的漫游地协议谈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目前本土运营商的服务还没有完全“国际化”之前,用户需要自己动手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用户懂得一些智能手机的设置,明白数据业务发生的源头—一些智能手机在国内时也会发生“偷流量”的现象。 金娜已经由这张账单学到了一条,她在微博上说:“奉劝各位亲朋,千万别在国外开启数据漫游。” 数据流量陷阱 专门订制的推送应用 这类应用都会产生流量,比如订制的手机报、彩信的自动下载功能、导航的电子地图下载功能等。因为流量消耗较少,在国内一般为单向收费。但一旦发生国际漫游,就会转为双向收费。 视频最耗流量 普通的聊天和收邮件,用户购买的月流量套餐基本够用,但是看视频则非常费流量。看完一部电影,联通的156元套餐流量就基本用光了。 电子邮件附件 带有大附件的电子邮件,如果设置附件自动下载功能,这些附件动辄数兆,会产生很大流量。 使用web上网 在手机上用客户端软件和直接用浏览器打开网页流量差别很大,后者尤其耗费数据流量。在浏览器上全部打开一个新浪首页的数据量有4兆之多,打开几次就会发生数十兆的流量。 使用WiFi 有些用户用手机连上WiFi后,以为可以放心地使用大流量应用,但一旦WiFi信号没有了,它会自动切换到3G网络上,很容易产生非常大的流量。 M值误区 联通的3G手机用户购买不同套餐,每月会获赠数额不同的M值用以免费上网。但联通方面表示,M值不适用于iPhone,只适用其他的联通定制手机。 如何防止智能手机偷流量 iPhone手机 在设置中按照“通用-网络-蜂窝数据”步骤选择,把选项中的“数据漫游”置于关闭状态。平时可以关闭3G,等需要联网时才启用。 Android手机 在设置中按照“无线和网络-移动网络-数据漫游”步骤选择,关闭这个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