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你的人生黑匣子(二)

 miyasa 2011-01-10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一、引言

  天线是有方向性的。天线对于空间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能力,这就是天线的方向性。当我们收听收音机中波、短波节目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试着调试几个方向来定向最佳的收听效果。而收听调频节目时则基本不需要调整方向,因为调频节目只针对一定范围之内,在城市里才有调频,农村是没有调频节目的。当我们自己竖一根电视机天线杆子时,我们要调试很久——一个人在外面转动天线方向,另一个人则在家里看电视节目的清晰度,直到图像和声音清晰为止。我们看到很多安装在楼顶的“锅”式卫星天线也都有一个自己的方向,有的对准的是这个卫星,有的对准的是另外的卫星,由于想收看的节目不同所对准的方向也不同。

  同样的道理,人生天线也离不开方向,而且方向是追求成功的人在建构好人生秩序管理系统后首先需要确定的问题,方向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阶段经常会面临的棘手问题。

  曾经有一位美国总统,意外得到了一条狗。于是,总统把狗送到一个训狗师朋友那里去。结果还没训练,朋友就把狗送了回来。总统起初很不解,但是当听到朋友说,不知道他想要把狗训练成什么样子时,总统豁然。于是他告诉朋友,他只是希望把狗训练得白天可以陪孩子玩耍,晚上可以看家的类型就行了。等一个月后,总统去把狗接回来,结果发现不负他所望。

  试想一下,训练狗都需要给狗定一个训练方向,那么当我们面对“不可测的未来”和“无法预知的世界”时,难道不需要给我们的未来定向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训狗师故事的启示正是如此。天线没有方向,听收音机就听不到或是噪音很大,看电视可能就是雪花。同理,人生天线没有方向,我们的结果也只能是雪花和噪声,这也正是我们抱怨命运的原因。给未来定向是我们改变命运的第二个过程。

  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次旅行,面对人生这场旅行,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起点,也无法选择终点,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可以控制这中间所有的驿站。无论是幸福还是悲伤,是阳光还是灰暗,是被欢迎还是被排斥,这些都取决于我们,取决于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定向。

  当然,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渴望,我们希望过一种成功的、幸福的人生。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能获得这些呢?可以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毫无疑问,给未来定向却是其中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是有句俗话嘛,沿着错误的方向跑,即使跑完全程也到达不了终点。

  然而,当我们环顾周围,却发现:大部分的人在世间生存犹如走了一趟没有方向的行程罢了。我们多数人始终是在按照一种自然的方式成长——长大和约定俗成的“人往高处走”来实践着自己的一生。对于人的成长,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就像农民种地一样,种下去,到了秋天就有收获。但是殊不知,农民种地也是要有计划和方向的。

  有人曾经说过,人生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为未来定向的重要性,抉择什么?无非是抉择方向;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一种抉择方向的痛苦、彷徨、无奈、迷茫,我们都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可究竟哪条大路是我们通向未来之路呢?我们也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究竟自己是哪一行的状元呢?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发现。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经营我们自己的状元之路。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不相信神仙和皇帝,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道路从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未来也是在我们手中创造出来的”。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定向无疑是我们通往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二、人生必须定向

  1.目标是成功的引路人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2.什么是定向

  什么是定向?《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①测定方向。②指有一定方向。”这两种解释合起来可以理解成是,定向一定的方向,重点还是在向。

  那么,何为“向”?《现代汉语词典》有六项解释,其中第六项是姓氏,和我们没有关系,我们只看前五项:①方向。②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跟背相对)。③将近,接近。④偏袒。⑤表示动作的方向。

  当我们从最基础的语法规范里了解清楚“向”的意思后,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为未来定向和这个“向”字的关系。首先,每个人都要确定我们的未来要朝哪个方向走;其次,我们是不是一直对着这个方向走;第三,我们是不是在接近这个方向;第四,我们是不是一直在偏袒我们的方向;第五,则是反问我们,我们真的在朝着既定的那个方向在前进吗?

  为未来定向表明,在我们一生当中,我们希望自己并且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定向是确认自己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即确认你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形会有不同的定向。定向可以使人更主动地塑造自己的未来,它力图促使个人由此发起、演进,而非消极地反应,目的是使人更能有效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定向关系着个人的长期竞争优势,对人的一生具有持久的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一生经营的成败。一句话,为未来定向的真义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是该清醒的时候了!

  我们必须首先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工作,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人生活的主心骨啊!我们不能因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公开宣称:“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力量不是军事力量,而是以信息能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就去一窝蜂地涌向信息技术,我们也不能因为厨师开始跻身于十大热门行业就去争着学厨师。同样,那些经常公布的“最紧缺哪些人才”的资料显示也是面向全国大众的,而不是针对我们自己的。从另一种角度来讲,它们都是针对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而不是针对我们自己的。

  三、为未来定向的正反说

  定向是个看上去容易,执行起来很难的事情。即便是物理上的定向也对方向的精确度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不能像自家的天线杆子一样随便转来转去,否则接收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由于人是非理性的——大部分的年龄阶段在我们没有起跑之前我们永远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未来总给我们以很多想象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在用尽我们的想象力去勾画着未来的美好蓝图,除非我们已经老态龙钟;当然也由于人是万物的灵长,是智慧高度发展的动物,我们的天线接收装置又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决定了人的复杂性,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在给自己的未来定向时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阐述的是和我们的天线接收装置密切相关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的天线接收装置里,并不是所有的装置都在起着方向的作用,很明显的,肚子是没有任何方向性的。起方向作用的首先是眼睛,其次就是耳朵,再次是鼻子,有时候也有前脑。

  1.贪婪的眼睛:切忌好高骛远——不仅要好高骛远,而且要脚踏实地

  在第一章里我们谈到了眼睛的表意是微笑和关心,你可能很难接受这点,因为在你看来,眼睛的功能是和方向有关的。的确如此,辨别方向是眼睛的基本功能,没有了眼睛恐怕我们会四处碰壁的,可是由于我们的眼睛功能强大的原因,它往往不是让我们看眼前的路,而是看着很远很远的路,有时候远到了无法走到的地步,这不就有一个成语“好高骛远”在指责(当然有可能是赞美)我们的眼睛吗?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站在一个地方时,我们的眼睛看到广阔前方的5000米,于是我们便拥有了这5000米的视力——也可以说是视力(势力)范围,当我们顺着方向往前走了5000米时,从我们的眼睛来说,我们是可以有10000米的视力了,但结果是,我们站在5000米的地方,仍然看到的是更前面的5000米,于是我们就这样用我们的眼睛不停地往前追逐那永远追不完的5000米。而另外一个事实是,我们的视力永远也是5000米,5000米并没有叠加而扩大了我们的视力范围。从这点上来说,人类几千年来的进步,无疑不是依赖这贪婪的眼睛才走到今天的,否则,我们还都在周口店呢。但是,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种贪婪的眼睛的驱使下,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始终拥有的是5000米的视力——势力范围,这是这个成语指责的一面。但就眼睛追逐的这无数个5000米而言,对于眼睛来说有享受、惊奇、刺激、新鲜,这可能是说好高骛远也是好事。谁知道古人是怎么想的呢?没有一个人知道,我们只能在这里猜测。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还有句俗话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也是贬义说明人类由于受无知的眼睛的驱使好高骛远的。

  所谓好高骛远,就是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超过自己极限的事,一般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好高骛远却是我们的天线的重要接收装置——眼睛最难以克服的缺点,存有这种心理,会妨碍一个人的正常进取和努力,会阻碍一个人的成功。好高骛远的心理,是一种有问题的心理。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不切实际的方向。只有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向,这个方向才有可能实现。一个从来没有上过学的人去做比尔·盖茨,肯定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道理,叫一个体态臃肿的人去参加体操比赛也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好高骛远又是一件好事情,好高骛远同时代表志向高远。而志向高远,对我们每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又都是必需的。当我们把“不切实际”和“过高目标”的“过”删除以后,好高骛远就成为一个褒义词了。

  那么,如何来克服“不切实际”和“过高目标”呢?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眼睛出了毛病当然要找眼睛的病因来对治。首先要微笑,微笑是眼睛的第一个表意,是让我们关心他人的,当我们真正用微笑关心他人的时候我们是不会不切实际的,也不会过高目标的,关心一下你的家人、亲戚、朋友,关心一下那些残疾人,尤其是眼睛失明的人,你就会为自己的不切实际和过高目标而感到惭愧,事实上,当我们的眼睛微笑的时候我们是无法好高骛远的,一个眼睛微笑着的人还盯着前方5000米的物体,你本身就做不到。不信?你马上就可试验。好高骛远多数情况只出现在我们瞪着眼睛往前看的时候。这是理性的原则。

  此外,我们的视力再好,也不过是5000米而已,只要在5000米的范围内不至于碰壁就可以了,许多轮船行驶在海洋上经常会迷失方向就是因为大海太平而致使不停地追逐5000米的原因,眼睛让你看方向,你就只看这5000米就足够了。四周环顾下这5000米的视力——势力范围,也足够你享用的了。这就是科学的判断。

  在为未来定向时,我们要依据我们眼睛的表意和功能,要相信理性,要相信科学的判断,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和判断,不要跟着感觉走,只有理性和科学的判断,才会让你正确地看待自己制定的未来方向,同时一旦制定方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去执行实践自己的未来方向。要坚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飞是会摔跟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要牢记。只有这样,好高骛远这个贬义词也许会让你来重新修改。

  2.有眼无珠的人——盲目与偏执

  一个人认准自己未来的方向奋力前行,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如果这个方向是错的,那麻烦也就来了。如果一个人的方向错了,而他仍要奋力前行,而且又自以为自己意志坚定、态度坚决,那么,它导致的严重后果,恐怕要比没有方向的人更为可怕。没有方向的人,没有向前进的人,他们顶多做个平庸的人而已,虽不能成大事,却也不至于做出什么大坏事;可要是一个有方向的人,甚至是有远大理想的人,他是有可能成大事的,但是,一个有错误方向的人,他的人生代价也会是极大的。既然,一个人确立的方向有可能出错,那么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就必须记住:你所做的,有可能适得其反。盲目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贬义词,盲目追求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鸦片,人一旦盲目了,九匹马也拉不回来。在这个时候,你最好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如果你正在盲目地执行自己的未来方向,该怎么样把盲目抛弃呢?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首先是,确定自己是有眼有珠的人。我们通常用有眼无珠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可是,当我们就在5000米的视力范围内转上几圈之后,我们也会晕头转向、眼花缭乱、东倒西歪的,而我们却不得不赶路,这时,我们可能就盲目了,变成了有眼无珠的人——事实果真如此,就像小时候玩的游戏,把你抱起来转圈圈,然后放下,你的眼睛看到的是晕头转向、眼花缭乱,你的身体东倒西歪,难道这是不是有眼无珠?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停下来,让自己彻底停下来,找回自己的眼珠子,而不是马上走动,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同时,也可以帮助你用眼睛的科学方法去分析判断,自己究竟盲目在哪儿了,自己的方向是不是很明确。有时候方向越是暧昧不明,越容易盲目。因为,方向暧昧总是想以自己的方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善于倾听,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分析就比较容易避免盲目了。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执著”是一个褒义词,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可是,如果执著走到极端,那就是偏执了。所谓执著走到极端,也就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某个人、某种抽象理念过于专注,以至于误入歧途也在所不惜。盲目的执著就是偏执。美国人安德鲁·葛鲁夫是著名的电脑专家,他曾写过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只有怀着极端偏执的心理意识,才会在某种事业上拼命进取,最终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取得自己想取得而别人得不到的成功。这是对偏执的重新认定,给偏执以新的注解,但两种不同的偏执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盲目,当你盲目的偏执时,是极端错误的;相反,方向正确的偏执是值得提倡的。偏执有利于成功,但偏执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

  这也是偏执与执著的辩证法。

  3.别总想尽收眼底、一饱眼福——贪婪

  尽收眼底是眼睛一贯的风格。当我们到一个新地方旅游时,我们总想用我们的眼睛把眼前的美景全部记录下来,我们尽收眼底的看着每一处风景,当然我们的眼睛没有这个全部记忆的能力,后来才发明了照相机、录像机。当眼前走过一个绝代佳人时,我们也总是尽收眼底,想把眼前这个美女看个究竟。当然,佳人会离开你的视线,我们用了个新词语叫一饱眼福。当我们想赚钱想得发疯时,就会把股票、基金、期货、房地产等所有能尽收眼底的全部尽收眼底。当我们拥有5000米的视力范围时,我们就总想把这个视力范围成为我们的势力范围,贪婪是我们的眼睛惹出的最有理由的问题。什么叫最有理由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承认的,我们通常以为它是正常的,我们通常以为我们的视力范围就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就是我们的方向。殊不知,在5000米的势力范围内,我们总在上演着猴子掰棒子的故事。

  虽然我们经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可这是心产生的力量而非眼睛的视力。由于贪婪是天线接收装置中无法隐藏的重要缺陷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制定未来方向时别被我们贪婪的这一缺陷所左右。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听到人们用鄙夷不屑的口吻说出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贪婪成性等等贬斥贪婪的词语来。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婪有对金钱和财富的贪婪,有对权力的贪婪。而在现代社会,金钱是人性中最强烈的贪婪欲望,追求金钱本身没有错,因为金钱本身并无好坏之说。从本质上说,金钱仅仅是一个工具,当它摇身一变而为目的时,贪婪就会控制住你的行为和方向。如果说你在制定方向时,把对金钱的追求看做是你的未来方向,说明你的价值观还存在问题。一个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必然是一个有着自我制约机能的人,同时,他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所以说,金钱是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的。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但是贪婪也并非绝对的贬义词,如果将贪婪这一缺陷转化为一种追求成功的动力,转化为追求在社会上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贪婪也将变得难能可贵,在这个时候,正是因为贪婪可以使人淋漓尽致地释放自己的所有潜能,这时贪婪已经转化为追求成功的强大动力。一个控制了贪婪的人,一个能自觉地消除贪婪或者能把贪婪转化为动力的人,必然是一个能够理性地驱使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4.耳根子软——坚定决心,让不利的信息成为耳旁风

  正如第一章所说的,我们知道了耳朵是让我们记忆的。其实,耳朵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只不过,耳朵的这个功能由于眼睛对方向更能识别而很少用及罢了。从声源到人的双耳的距离,在不同方向上是不相等的,又由于人的头部有掩蔽作用,使声音对人的双耳造成了时间差和声级差。根据声音给双耳的时间差和声级差,人耳就可以判断出声音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眼睛有闭着的时候,当我们睡觉的时候,眼睛的功能就不起作用了,但耳朵还在起作用。在你睡得正酣的时候,你的房子附近发生了大爆炸,通常都是你的耳朵先通知你,然后还告诉你是东面或西面发生的爆炸。当你走在大街上,有人从你背后叫你,你根本不用眼睛看就转向了左后边或是右后边,是耳朵帮你辨别了方向。同样,在我们给未来定向时,耳朵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双耳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当我们的耳朵辨别清楚声源的方向后能不能坚持我们自己的方向。

  在丰富的现代汉语词汇里,耳根子软是形容那些没有自己主见,容易轻信别人的话的人,同时和耳朵有关系的还有另外一个词,就是耳旁风,意思是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什么样的风耳朵听过后不放在心上呢?风是一个和我们的耳朵密切相关的事物。

  当我们刚要下定决心去奔向我们的未来方向的时候,旁边总会有人告诉你该不该往那个方向走,总有些人爱打破沙锅问到底,问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当遇到的是一个并不懂我们未来的人,就会说些消极的话,于是我们就有可能泄气,这种风我们称它为北风,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应付北风的话,就会被它吹到死角里去。我们一定要防止北风的袭击,别让耳根子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北风而忧心忡忡,你越是忧心忡忡就越有可能碰到这种风。北风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大部分的人在刚出生时都不会走路,但我们并不会说我现在不会走路,就永远都不会走路,我们也不会说,我现在不会开车,我就永远也不会开车,我们应该学习如何去做一件决心要做的事,所以碰到好心但观念错误的亲朋好友给你吹来阵阵寒冷的北风时,我们一定不能耳根子软。我们生存在一个很独特的时代里,在这个时代里,批评的人比做事的人受欢迎,在别人的努力和成果中挑毛病的人似乎变得很了不起,很出名,而在第一线创造成果的人反而不被重视。因此,今天许多做事的人都变成了批评的人,不管是商业界、政界或医学界都是如此。总会有一群人像合唱团一样地告诉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我们的世界里永远都有这样的人。这个时候正是考验你耳朵的时候,让各种不利的北风都成为你的耳旁风。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我们必须要处理来自朋友或同事冰冷的北风,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来自不利客观环境的西风,有来自家庭的、社会的、政策的、人力资源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当我们准备挑战命运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同学们个个都在忙着赚钱,政策导向也在远离我们,人力资源越来越过剩,当这些西风向我们吹来的时候,也是考验我们耳根子的时候。除此之外,有时候来自自己内心矛盾的南风,也会让我们停滞不前,当北风、西风呼呼吹的时候,也就是冬天来临的时候,你可能因为这两种风的影响感觉太冷而不愿意出门,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也必须引起警惕。我们只有最终顺应带给你鼓励的东风破浪而行,驶向成功的彼岸。正所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风永远在不断地吹,它来自各个不同的方向,它们大多会对海中航行的帆船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只要你懂得如何运用,懂得如何操纵帆船,调整好帆的方向,就能像火烧赤壁一样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就像我们一年中会有各种不同风向的风,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曾经满怀热情、野心勃勃的人,却甘心让风向来操纵他,因为他一直不知道,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过来,自己其实都可以善加利用。我们无法操纵风吹来的方向,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它,只要了解一些风向的基本道理。只要你知道你要去的地方在哪里,就不会因为风向而无法到达,因为你可以改一个航道继续前行。

  胜利者一定是懂得如何运用不同风向的人,使任何风向的风都对他有利,而失败者就是那些任由风打败的人,或是无法有效运用风向的人。

  5.闻着味儿来的——嗜好

  狗的鼻子是很灵验的,一条狗要是出远门的话,它总会走一段尿一泡,再走一段再尿一泡,为什么要这样?这是狗专门准备自己回来的时候闻的,狗就是闻着自己一路留下的尿味寻回原来的地方的。

  人也经常这样。当我们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时,朋友家正在做美味,朋友一般会开玩笑地问,你怎么知道我们家吃美味,我们经常会回答,闻着味儿来的,一句巧妙的话,既赞美了朋友家的美味十里飘香,也把自己的冒失来访比作是狗鼻子功能的牵连。

  如果闻着味儿去朋友家和我们的未来定向有关系,那也未尝不可,那只能说明我们为了未来在尽心尽力,连鼻子都派上用场了。可问题是我们的鼻子具备这种方向性的功能远不如狗的鼻子,狗的鼻子可以把走出十里外的狗引回家,而我们人的鼻子只能把我们引向那罪恶的嗜好。

  从清代开始,我们就有了鼻烟壶,这个玩意我们也经常可以在描写旧中国的电影里看到,至少是地主或是资本家级别的有产者站在那里一个劲地吸着鼻烟,看上去很是享受。新时代的鸦片——白粉有用鼻子吸的,抽烟是为了鼻子,这些都是由鼻子的嗜好引起的方向性罪恶。

  我们的鼻子还经常把我们引向现在满大街都是的饭店,这和我们的鼻子有关,我们的鼻子在这点上经常比狗鼻子还灵敏,狗最多能辨别什么是肉什么是米饭,而我们在鼻子的引导下,不是去这个百年的酒楼,就是去那个新开张的饭店,我们还给自己安了个美名叫嗜好——就好这口,可是如果这个嗜好和你的未来方向无关,它又有什么用处呢?浪费的不是你的时间和金钱,填饱的也不是你的肚子,而是由你爱闻味儿的鼻子把你的未来方向给闻错了地方,除非你的未来方向是去做一名厨师,或是去做美食作家。不要指望去做美食家,那只是人们的自我安慰罢了,光品尝美味是品尝不出未来的。而美食作家就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职业,既品尝了美味又把过程写出来,写的目的也不是去给饭店做广告,而是你要记住那种味道你闻过多少回了,提醒你别总记着闻味。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除了闻吃的,我们的鼻子经常还要闻香的。香水就是专门给鼻子闻香用的(在我们的天线接收装置里哪样都得有它做的,它是不会闲着,你也不会让它闲下来)。由闻香水的香味生发出来的是闻女人香,这些嗜好无疑都会引导我们偏离了方向。闻了香的,我们就不习惯闻臭的,拒绝闻臭的,殊不知,也许臭的里面正有我们的未来呢。

  别在闻着味道到处乱窜了,要么你会偏离了自己的未来方向。

  6.前脑的白日梦——空想

  空想是人类的天性。生活中大量的词汇用来指代空想:想入非非、胡思乱想、想当然……

  人们对空想总是持一种鄙夷的、不屑的看法,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很难摆脱空想的纠缠,因为空想能带来暂时的心理上的满足。

  我国古代有个故事,叫“黄粱美梦”,讲的是一位落魄的穷书生,一心追求功名却苦而不得。一日,他沮丧万分来到一座破庙中,一位老和尚在他睡觉时给了他一个枕头,并告诉他,此枕头妙用无穷,枕着它睡上一觉,所有的人生愿望便都实现了。书生大喜,一睡果然很灵验: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官一直做到宰相,真是风光无限,好不得意!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因某事受牵连,得罪了皇上,结果是一夜间乌纱帽丢了,家产被抄了,荣华富贵转眼间便烟消云散……书生大汗淋漓地醒来,惊魂未定,才发现自己正睡在一座破庙里,一位老和尚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这是空想主义的经典典故。

  西方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将空想命名为“白日梦”。他认为,白日梦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通过一系列的遐想、幻想在心理上实现该欲望,从而为自己在虚无中寻求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弗氏理论还提出一个关键性的词:逃避。也就是说,过分沉湎于空想的人必定是一个逃避倾向很浓的人。

  过家家的游戏,几乎是全世界每个人在儿童时都玩过的游戏,在游戏里,每个小孩子都在扮演一个成人的角色。而这些孩子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强烈希望的角色。心理学家分析,小孩子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恰恰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最渴望成为但却无法实现的角色。比如说,那些扮演备受疼爱的孩子的小孩一定是在家庭中缺少温暖和疼爱,才希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充。

  空想的天性与生俱来,绝大部分空想都是不切实际的,不现实的,不可能成功的。但空想有时也是可能转化为成功的基础的,有时空想又和想象力、创造力密不可分。如果把空想转化成创造力的动力,那么空想也是会成功的。因为空想好比一朵带刺的玫瑰,必须懂得如何采摘,才能让它透过想象力和创造力散发出芬芳。

  空想可以说是黑白最鲜明的一个人性的缺陷。它可以成为狂想、臆想,把人带向毁灭,也可以成为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幻想以及想象力,把人带向成功。空想对儿童来说是笔天赐的财富。如果一个儿童不会空想或者说空想能力很差,很可能就影响到成人后的创造力的发挥。因为空想能力往往和一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是紧密相连的。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就在于其空想的天性,并不断地付诸实践而取得的成功。

  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在告诉我们,当我们制定未来方向时,要切忌空想,但适当的空想也是可以的,空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一个光空想而不把空想引向实践的人。当你把自己的空想引向实践,虽然并不能完全实现这个空想,但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空想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践。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在正反认识了上述几个问题后,我们在制定我们的未来方向时将更加科学化、可行化,也尽可能地避免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对于天线装置的这些弱点,我们要时不时地加以辩证的判断,有时候弱点可以转化成走向成功的动力,有时候弱点始终是弱点。因为对于我们的天线而言实在是难以把握的,我们最主要做的是正视自己,审视自己。

  当然,天线接收性能的不足还远远不止这些,大大小小的弱点比比皆是。正如大文豪屠格涅夫说的“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但这些弱点并不是不可跨越的,人一旦跨越了这些弱点,就可以最终走向成功。

  四、指点迷津——为未来定向的诀窍

  提到“向”,我们几乎是异口同声——成功,在一个“一心想过别人的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环境,都在宣誓着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成功的人,于是成功成了我们最大的方向——美女、洋房、汽车、美味,不是也有歌词这样唱——“我的未来不是梦”。对未来的唯一渴望就是要成功,可是成功到底是什么,在一味地追金钱的过程中,似乎已经越来越不清晰。原因在于我们的文化对成功理解上的误区。

  《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①获得预期的结果(跟失败相对)。②指事情的结果令人满意。例子有:试验成功了;大会开得很成功;大家都希望这项革新得到成功。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标准或自己的目标来衡量别人的成功。比如,我认为成功的,你可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你认为成功的,他却不以为然。一个组织与另一个组织之间的标准也会不一样,有时甚至完全则反。现在社会上公认的成功是有钱、有名、有地位。也许,你就不认同这一“群体的标准”。你追求的是平平淡淡,你可能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有钱有什么了不起。”

  无法断定哪一种标准是绝对正确的,原因还是因为各自判别正确与否的标准本身就各不相同。关键之一是,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标准,否则你只会盲从他人,只会在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关键之二是,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与我们不一样的他人的标准,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他人,理解社会。

  用最简单的话说,“向”就是每个人的努力方向,定向也就是确定并经营自己的成功。对于成功的理解,我们也必须回归到成功的本质定义理解,而不能像社会上的人那样去片面地偏激地理解成功。我们更倾向于将人生的成功定义为问心无愧的幸福生活。幸福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虽然以客观为基础,但是应该是对客观的有效修正或提升。因此,我们认为成功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也只有幸福的人生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成功的人生,你表面上或在现实生活中再成功,但是你根本感觉不到幸福,那么,在我们看来,这就是失败的人生。做出这样的定义,我们就明确否定了“有钱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轻松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等一些错误理解。幸福和成功的人生是你实现了你自己想要的目标的人生,过着自己内心想要过的那种生活或人生。这就是问心无愧,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家常说的实现自我。

  所谓“世间无弃物,关键在定位”,不管你出身如何、相貌如何、学历如何,只要你能选定一个位置,把握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勇敢地走下去,成功便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也只有这样,你的未来才会有收获、有意义。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相反,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将庸碌一生、一事无成。为未来定向的第一个诀窍是要给自己选定一个最适合的社会角色,这样才能为你的未来做出长远的规划。

  为未来定向需要深刻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然后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你对未来的角色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英国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要数那些说不清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的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适合他们干的事,简直无处容身。”

  给自己的未来定向,关键是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选择有自己特色的实现途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定向不在盲目贪高贪大,贵在适合自己。不邯郸学步,不东施效颦,有自己独特和熟练的处事方式;不刻舟求剑,不缘木求鱼,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这就是为未来定向的第二个诀窍——经营自己的长处。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收到一封信,信中邀请他去当以色列的总统。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因而既缺乏天生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了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成功。因为他可能选择了不合天性的职业,这就注定难以出人头地。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举不胜举。”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卡莱尔说:“发现自己天赋所在的人是幸运的,他不再需要其他的福佑。他有了自己命定的职业,也就有了一生的归宿;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并将执著地追寻这一目标,奋力向前。”

  作家斯贝克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作家,曾几次改行。开始,因为他身高一米九多,爱上了篮球运动,成为市男子篮球队员。因为球技一般,年龄渐长,又改行当了专业画家。他的画技也无过人之处,当他给报刊绘画时,偶尔也写点短文,终于发现自己的写作才能,从此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曾经有位中学生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请教成功的秘诀,盖茨说:“做你所爱,爱你所做。”而这正是为未来定向的诀窍之二——找准并且经营你的兴趣。

  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这个未曾进过学校的报童,后来却使美国的工业革命完全改观。爱迪生几乎每天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1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事实上,每个从事着他自己所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大事。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德国著名作家席勒曾经被送到斯图特的军事学校学习外科医学,但他对医学根本不感兴趣,却热衷于文学创作。他私下里创作了第一部剧本——《抢劫者》。学校的管理像监狱一样,这令他厌烦万分,而对作家职业的向往又令他饥渴异常,于是,他冒着可能衣食无着的危险开始在清冷的文字世界里遨游。他幸运地得到一位善良女士的帮助,并很快创作出了两部伟大的戏剧,席勒也因此而成为不朽的人物。

  几乎每一个人在小时候都会被问到:“你长大了要做什么?”“要当科学家”、“要当文学家”、“要当歌星”、“要当总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儿时的梦想就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灭了。看看你周围的人,有几个人现在从事的职业就是儿时的梦想?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说实在话,能否找到自己最感兴趣又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然而许多人既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又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因而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就拿教师来说,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也适合当教师的人并不多。一些教师不喜欢教书,也不热爱学生,他们只是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如果每一个教师都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追求的事业,中国不就有了成千上万个魏书生?

  “我喜欢做什么?”“我最擅长什么?”一个人如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事业的方向,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你喜欢你所从事的工作,那么你工作的时间即便很长,但你丝毫不觉得是在工作,反倒像是游戏。然而,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自己的兴趣所在或擅长什么,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之所长,避之所短,进而成就大事。大凡成功者,他们成功的关键都是掌握了自身的优势,并加倍强化这种优势,完全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项目之中,将这种富有特长的兴趣爱好发挥到极致。

  找到你的方向。一个人只有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成就一番事业。在给你的未来定向的时候要切记:不要以赚多少钱或者获得多大名声为标准,而应该问自己到底对哪些有兴趣,哪些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为未来定向的第三个诀窍就是对目标的持之以恒。只有持续加热升温,水才能沸腾,同样的道理,行动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演绎精彩人生,否则充其量只是造就了“豆腐渣”工程罢了。锲而不舍,孜孜以求,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才能成就大事业。正所谓“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一旦有了合适的定向,你就不要徘徊犹豫,勇往直前,也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退却失望,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很多时候,成功只是在困难的时候多坚持一会。

  五、教你几招人生定向法

  成功其实与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定向与设计有关,与自己的梦想有关。你决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你的梦想坚持了多久,你为梦想付出了多少代价,你在人生道路上实现了多少梦想,遗失了多少梦想,甚至你的梦想被红尘揉碎了多少,都是对你的人生是否成功的一个评判。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人生如同天空和大海,有鲸鱼鲨鱼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有虾米蜉蝣这样微不足道的生物,有疾飞如电的鹰隼,也有爬行缓慢的龟鳖。能够像丑小鸭一样变化为白天鹅固然是成功,但是做一个快乐幽默的丑老鸭也未必不是一种成功的选择。

  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兴趣。你做着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事业,你为自己感兴趣的事业而奔波劳碌,成则可喜,败亦欣然,同时体察到成功有时候也是“三分人事,七分天意”,个人的才华努力固然重要,大环境和运气也相当要紧。

  成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善待自我、宽容自我的过程。一个从不进行自我定向的人离成功的距离当然就遥远一些。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自我提升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和舞台,就基本已经成功;成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和丰富的过程,成功不能像《无间道》中所唱的:“我们都在赶路忘记了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我们都在梦中品味清醒的苦,流浪在灯火阑珊处。”

  当它们实现的时候,你也可以说:你就是一个成功者。只要有了自己的人生定向,有了自己的生命梦想,哪怕是最卑微的梦想,都可以说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给自己的未来定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方向的明确性。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理想的激励和指引,但是我们拒绝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想。无论它们多么的美轮美奂,我们都要时刻清醒。它们不过只是空中楼阁,是我们定向时的绊脚石而已。方向一定要明确。只有当方向就像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只能往前走的时候,我们才能全力以赴,才知道如何全力以赴。反之,如果方向不清晰,就起不到引导我们的作用。比如,有人的方向是想干一番大事业,但是对想干什么样的大事业,怎么实现却一无所知,甚至连什么才算是大事业都模糊不清。想干一番大事业算是方向吗?充其量只是一种壮志而已。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假象。投入了时间、精力和资金,却起不到有限年龄内向方向突击的作用。

  那么如何给未来定向呢?在这里仅提供两个有趣的方法让大家参考:六步游戏法和SWOT分析法。

  1.为未来定向的六步游戏法

  国外学者经过反复探讨而得到的一个寻找未来方向的逐步突出法。也就是通过一个“六步游戏”来帮助寻找确定我们的未来方向。在此不妨让我们尝试一下。

  游戏道具:4~5张小纸片。

  环境要求:安静舒适。

  情绪状态:精神饱满,情绪激昂,思维活跃。

  提醒:在考虑方向时,尽量全面,避免仅从一个方面考虑,如仅考虑事业,应该还要考虑家庭、人际、业余生活等方面。

  第一步:寻找终生方向。

  拿出一张纸片,写下第一个问题:我终生的方向是什么?然后用2分钟写下答案,要无拘无束,想的是什么就写下什么。再花2分钟进行必要的修改。

  如果你不好直接确立你的终身方向,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童年、少年时的梦想,或者那些最令你开心的事。以此作为启发,再写下你的答案。

  也许你写下的方向比较泛泛,那也没有关系,还有第二步呢。

  第二步:思考如何度过今后3年。

  请在第二张纸片上,写下第二个问题:“我该怎样度过今后3年?”用2分钟尽快写下答案,再用2分钟把忽视的项目补充进去。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在第二张纸片上,所写的东西要较之第一张纸片更具体。这里的具体既是指所做的工作要具体。如第一张纸上你若写了过幸福的生活,那么在这一张纸上你就得将之分解为较为具体细致的目标。

  第三步:半年内最重要的事。

  请在第三张纸上写下第三问:我在这半年内都应该做哪些事?哪些工作对我是最重要的、最迫切的。这张纸片所罗列的内容,应该比第二张纸更具体、细致、全面,是自己需要也是能够立刻做的。

  第四步:浏览前三步。

  浏览一下前三步答案,你应该发现,第二步的答案就是第一步答案的延伸,第三步的答案则是前两步答案的继续。如果你的三步答案不具备这种逻辑,就需要重新来做,务必使这些答案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

  第五步:目标分类。

  请把三张纸片都拿起来,把上面的目标分别归类,如分为事业目标、爱好特长目标、能力目标、婚恋目标、社会友情目标、身心素质目标、读书目标等。

  第六步:确立不同时期的目标。

  请按类别关系,将三张纸片上的目标按同类关系,以及同性质的关系连成一条线,就成了你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了。

  然后,结合自己的个人情况,根据短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每一级计划的指定都应该是服务于上一级计划的,比如,制定周计划是为了完成月计划,制定日计划是为了完成周计划。当短期目标实现后再向下一个目标突进。

  这种“目标逐步突出法”,最好在新年开始或你的生日进行。在开始新的一年或新的一岁时,寻找一下自己未来的方向,该是非常有意义的庆贺方式。

  2.SWOT分析法

  所谓的SWOT分析是市场营销里经典的工具,企业策划人员经常使用这一工具来扫描、分析整个行业和市场,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作为天线法则的一部分,在定向未来时,不妨采用这一工具,对自己进行一番从里到外的体检,深入挖掘思索写下自己人生的SWOT,明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并且仔细地评估出自己所感兴趣的未来机会和威胁所在,为自己的未来找准方向。

  第一,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能、天赋和能力。在当今分工非常细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每个人有可能在某一或某些领域游刃有余,而不可能样样精通。举个例子,有些人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桌旁,而有些人则一想到要与陌生人打交道就心里发麻,惴惴不安。请做个表,列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长处所在(如果你觉得界定自己的长处比较困难,可以找一些测试习题做一做)。同样,通过列表,你可以找出自己不是很喜欢做的事情和你的弱势。在列出这些后,要将那些你认为对你很重要的强项和弱势标示出来。

  找出你的短处与发现你的长处同等重要,因为你可以基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两种选择:一是努力提高你的技能去弥补你的弱势;二是放弃对某些你不擅长的技能要求很高的职业。

  第二,找出你的未来机会和威胁。

  我们知道,不同的行业(包括这些行业里不同的公司)都面临不同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所以,找出这些外界因素对你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机会和威胁会影响你的未来发展。如果公司处于一个常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行业里,很自然,这个公司能提供的职业机会将是很少的,而且没有职务升迁的机会。相反,充满了许多积极的外界因素的行业将为求职者提供广阔的职业前景。请列出你感兴趣的一两个行业,然后认真地评估这些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第三,提纲式地列出今后五年内你的职业目标。

  作完一个详细的SWOT分析评估,你现在可以列出你从学校毕业后五年内最想实现的四至五个职业目标。这些目标可以包括:你想从事哪一种职业,你将管理多少人,或者你希望自己拿到的薪水属哪一级别。请时刻记住:你必须竭尽所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使之与行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完满匹配。

  第四,提纲式地列出一份今后五年的职业行动计划。

  这一步主要涉及具体的实现计划和行动方针。针对于你的职业目标,你需要拟出一份实现上述第三步列出的每一目标的行动计划,并且详细地说明为了实现每一目标,你要做的每一件事,何时完成这些事。如果你觉得你需要一些外界帮助,请说明你需要何种帮助和你如何获取这种帮助。

  诚然,做此类个人SWOT分析会占用你的一些时间,而且还需认真地对待,但是,详尽的个人SWOT分析却是值得的,因为当你做完详尽的个人SWOT分析后,你将有一个连贯的、实际可行的个人职业策略供你参考。

  想想,我们自己的梦想、自己最终生涯目标是什么?不妨将此在白纸画成梯字塔,从上至下,形成直观的发展路线图,而不是大脑中的虚幻缥缈,时刻激励自己的行动。根据自己的梦想目标,应形成短期、中期、远期的阶段性目标,每个阶段再细分成表格,明确自己在工作经验、知识储备、能力培养的不同方面应该去做什么,激励引导自己向着美好的梦想、宏伟的远景步步靠近。

  以上两种简单易行的人生定向方法,帮助我们轻松地确立人生的目标,但是达到目标还需要持续的行动,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泡影。

  六、名字就是最早的未来定向

  我们可能在给自己的未来定向时很难给自己一个明确的方向,也很难找到我们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你不妨去问问你的父母亲,就是那个给你起名字的人,你问问他们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如果他们还在世的话。

  从呱呱坠地时起,每一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或高昂,或深沉;或智慧,或诗意;或简单,或复杂……,但是却毫例外地都代表了父母的心愿,代表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代表了父母对子女健康平安的一种希冀,代表了父母对子女幸福人生的一种渴求和祝愿。

  在遥远的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而深刻的神话故事。故事讲的是古希腊时期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欢上一个雕塑美女,整日出神地望着一动不动的雕塑,满怀深情,最终感动了天地,雕塑美女变成了活生生的人,悄然立在他的身边。

  故事中的雕塑美女之所以复活的原因就在于王子真诚热烈的期待。如果你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不足为信的话,不要紧,下面的科学实验会让你心悦诚服。

  几位专家到某学校的几个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了数名实验对象,并告诉这些实验对象的老师,他们是班上的智商超群者,将来会获得不朽的成功,并且嘱咐老师千万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这些对象本人。经过后期的追踪调查,专家发现这些实验对象真的好似智商高了,也的确获得了比以前比同伴更好的成绩。原因呢?经分析,专家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真的被老师当成了是智商高的人,于是教师对他们给予了高的期望,有意无意地把他们的高智商、大成功通过眼神、谈话等交流传递给了实验对象,而实验对象呢,也认为老师既然对自己有这么高的期望,就证明自己有这么大的能力,要不然班上这么多的学生,老师怎么单单对自己这样呢?于是他们顺着老师的期望不断地要求自己、发展自己,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成功者。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可见,期待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一厢情愿,只要你适当地利用,它就是催化剂,是引路人。而名字,恰恰表达了父母寄予子女的最大期望。从我们有了名字那天开始,我们的父母无疑也在像这个皮格马利翁一样,把他们的期待像电磁场一样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给我们,我们也无疑在这种磁场下受到了这样那样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已经注入我们的兴趣、理想中去。

  不要小看这个名字,扪心自问一下,你在多大程度上受了它的影响。不过话又说回来,相同名字的人多了,难道发展前景、兴趣爱好之类的就完全一样了吗?很显然,这并不是事实。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名字归名字,还要看父母对名字进行了怎么样的解释,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个名字的。同样是“一”,如果解释为“一流、一等”,你就会往一流的方向靠近,如果解释为“专,一心一意”,也许你就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如果解释为“满全”、也许你就是一个包罗万象、胸中沟壑万千的资深学者,而如果仅仅解释为“为了写起来简单,没什么意思”,也许你就会一辈子无滋无味。

  对名字来历的回忆是寻找未来方向的有效途径,你要对这点充满信心。或者你也可以就你认识的人,把他们的名字、职业、收入、现状、兴趣、学历等列出来,你也可以窥见一番名字的奥秘。

  七、耳朵知道答案——你的耳朵知道你的未来

  有时候,我们觉得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持这样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是仔细想想,人的身体、相貌、朋友等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唯有名字是唯一伴随人一生的东西。名字是我们的代号,是我们和别人的区别,即便是双胞胎也有大宝和二宝之分,这个名字是为了让父母区分开两个长相差不多的人,也是为了别人区分我们是谁的,从这点上来说,名字是起给别人用的。但名字却是让我们的耳朵听的,我们从小到大听的最多的词语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名字了,无论在任何时刻任何场合,当听到有人喊你的名字的时候,你总会去看看是不是在叫你,名字在这层意义上已经成为你的本能反应。

  从跌跌撞撞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我们听到了每个小伙伴都有一个名字,回到家第一次瞪着眼睛问:“妈妈,我叫什么名字?”我们知道了自己也有一个名字,哪怕这个名字是小猫、小狗。后来当我们上了小学,我们知道了每个人的名字都不相同,当我们听到老师叫我们名字时或是紧张——考试不好或是调皮了,或是兴奋——这是老师的表扬。当我们学着查字典的时候,我们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查找自己名字的含义,我们知道了姓是与生俱来的,或是爸爸的或是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名是我们的唯一代号,也就由此慢慢地我们希望再听到老师叫我们名字时,我们是喜悦的,而不是紧张的,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努力和拼搏。再到中学不停地和周围的同学比较谁的名字更好听,不停地用越来越厚的汉语字典作证的时候,再到后来我们也许就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一种职业,也许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是这些真的是莫名其妙的吗?这就是名字和耳朵的力量。我们曾经希望在各种各样的领奖台上听到我们的名字,我们的耳朵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无数次的努力和拼搏中,在无数次的绝望中——没有听到自己名字上了领奖台,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我们的耳朵执行了错误的任务。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一个如雷贯耳的明星名字被听到的机会很多,但他最担心听到的是他的名字和花边新闻挂钩,为什么会有这种担心,因为他可能是做了这方面的事情,他没有做好明星的本职工作。一个股民的耳朵接收最多的信息永远是股市涨跌的新闻,听到涨的消息就高兴,听到跌的消息就怨天尤人,你又不是专业的操盘手,干什么整天把耳朵树在那个方向。一个戏曲爱好者的耳朵最敏感的是听到他熟悉的戏曲,可他的职业是个程序员,我们的耳朵整天做着这些和我们的本职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这难道不是错误的命令吗?

  话又说回来,当我们确实想知道我们的未来方向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倾听耳朵的意见,我们的耳朵是我们感知未来最真实的先锋。眼睛可以聚精会神,也可以目中无人,鼻子还可以在不想闻的时候躲开,唯有耳朵整天都在接收着信息,关不了机,被耳朵接收到的或者存储下来的就是你的兴趣,其他的都不是。我们为什么有句俗话叫“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是你的耳朵根本不愿意接收这个信息,那它当然接收不进去了。只有你最感兴趣的才是你的耳朵要接收的。换句话说,你的耳朵接收到的,也才是你最感兴趣的。

  耳朵不仅知道你的兴趣,它还知道你的未来。

  八、还多亏了那张老脸——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名字是你区别于他人的代号,然而就你的身体而言,只有五官才是你唯一永远随身携带的名片。你,就是那些看上去很平淡的几个器官组合的结果,在这平淡的组合背后,形成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可以肯定的是,你不是凭着胳膊、腿、身体来记住一个人的,你也不会从他的身高、体重、DNA来记忆一个人,你更不会从衣服、眼镜来记住一个人,你记住的就是几个器官的简单排列特征。当然不排除有些人通过胎记、特殊结构(如六指)来辨别,但这些也是建立在对脸部器官的记忆上的。这种特征不会因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即使三五十年不见面,在脸上总能找到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人的答案,虽然面部肌肉已经不是那个肌肉、皮肤不是那个皮肤、头发不是那个头发,但你的口舌还是那个口舌,虽然已经没几颗牙了;耳朵也还是那个耳朵,虽然已经聋了;眼睛还是那个眼睛,虽然老花了;鼻子呢,自然也还是那个鼻子。正是这种巧夺天工的简单排列组合才形成了今天这个独一无二的你。即便是在外人看来很难分辨的双胞胎,其排列组合也是不一样的,而由此形成的是两个不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找到两片相同的树叶都相当困难一样,找到两个相同的人那是难于上青天的一件事情。在这个讲究品牌的年代,我们这几样不起眼的天线装置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无疑是最好的个人品牌。

  只有当我们经营好个人品牌时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向外攀缘的任何品牌、名牌都只是在“消费”别人的个人品牌。

  有这么一个老板写的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曾几何时,因为职业的关系,我不断受到媒体的关注和采访,其中有一次,就遇到这样一个刚刚踏出校门、初涉江湖的“新”记者,一阵寒暄过后,他就体现出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威猛,开门见山就问:“您是×总吗?怎么在您身上看见的名牌并不多啊?”在他看来,穿着也就意味着“身份”。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我笑了,但很快反问道“我为什么要穿名牌?我就是名牌!我缔造了33个知名品牌,至今无一失败,我是缔造名牌的人啊!穿在我身上的都是量体裁衣制成的,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人品牌啊!”小记者顿时目瞪口呆。

  何谓个人品牌呢?简单地说,个人品牌就是把个人塑造成品牌,把自己的未来当作是一个方向极度明确的过程来经营。因此,个人品牌不能简单理解为因专业特长而拥有的名气,它是一个由天线装置定向接收后形成的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是由技能、经历、信誉、个性、知名度等融合而成的一种概念。

  一个企业品牌的树立需要经过千锤百炼,同样,一个人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更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要经过眼泪的洗涤,痛苦地挣扎,是一个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人生如果是一个系统,它究竟有哪些要素构成?只有从系统的观念运作我们的个人品牌,才能更全面地经营我们的人生。那么,提高个人影响力的过程,就是个人品牌的树立过程。透过品牌经营过程的人性化,能够帮你理清人生发展的思路。

  在信息化社会,个人品牌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定向,需要清晰自己的卖点,否则就会被湮灭在信息浪潮中。这些问题我们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没有认真仔细地思考。在企业里生产、经营一个产品之初,我们就会有详细的产品分析、优劣势分析、推广策略与建议等等。可是,在经营未来的时候,是否我们还有如此清晰的逻辑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有不少的误区,以为品牌仅仅是公司和产品所需要的,与个人无关,我们个人都是属于单位的或集体的。尤其是80后的这些年轻朋友,在谈到人生的时候,更多的是说“自己开心就好”,至于个人的品牌问题,也许根本就从未考虑!其实品牌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有时个人品牌甚至是与“身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许多企业,个人品牌知名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就会越大,个人的身价自然也就不菲。

  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谦虚谨慎、全力以赴并且勇于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的同时,不要求什么荣誉,对公司是否给他们以足够的承认和赞赏也毫不在意。这些人无疑值得尊重。但是很不幸,正是这些很有能力而且忘我工作的人,在公司一旦面临困境时,他们往往首先被炒鱿鱼。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品牌,就意味着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干过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有多重要。

  在工作变换频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远属于一家公司、一个职位,如果你只能负责某一种工作,那么当裁员风暴席卷过来时,可能你会成为其中的一个牺牲品。竞争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风格,没有具备别人不可代替的价值,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那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塑造自己的竞争能力?最好的答案就是建立良好的个人品牌和信誉。所以,从现在开始,你需要将自己当作一个品牌去经营。较强的工作技能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精深的专业技能是个人品牌建立的重要元素。“个人唯有专精,才能生存,否则别人挑梦幻团队队员,不会想到你。”彼得·杜拉克在他的著作中曾指出: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长。如何将自己的技能和工作风格形成一个特色,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品牌无疑就是信誉,信誉就是你的天线接收装置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确定自己的天线方向,而不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你一定要做你自己的事情。在国际上的发达国家里,人们是不需要个人档案的。在信用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无形的档案,这个档案就是你的信用,信用成了你的品牌。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的大变革的时代。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迈向一个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社会,正在走向一个信用社会。随着体制和机制的改变,随着信用社会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越来越开始注重自己的品牌,可是如果我们总是见风使舵似的经常改行换工作,那么怎么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呢?

  品牌就是影响力。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品牌是怎么形成的。品牌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就拿和天线有密切关系的电视台说吧,电视台的品牌来源于收视率,这是大家公认的,而收视率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于全国观众的定向观看,当全国有5000万人都定向到一个节目的时候是一个收视率,1亿人看的时候收视率就翻了一番,完全是和定向有关。那反过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定向看一个节目呢?因为这个节目就是为这么多人定向制作的——对可能看其节目的观众的定向了解,要么是关系到这么多人的国计民生,要么是吸引大家眼球的、娱乐我们眼球的电视剧等。这就像电影频道、戏剧频道的区别一样。我们必须要有我们的特色,那就是我们对未来的定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美国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德斯在《你就是品牌》一书中写道:“我们是我们自己公司的执行总裁,为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更好地发展,你就需要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品牌。”我们这个执行总裁管理着谁呢?就是管理着我们的天线接收装置,它们是眼睛、鼻子、口舌、耳朵、身体、前脑、中脑和后脑,只有我们能管理好这几个部下,让它们朝一个方向——我们的未来努力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接收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信号。让我们的后人在我们的墓志铭上用一句话说清楚我们是做什么的,而不要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定语仍然不知所云。

  21世纪是品牌逐渐凸现的时代,是品牌盛行的时代,也是个性张扬的时代,一个个人品牌制胜的时代已经来临,打造个人品牌刻不容缓!

  九、小结

  几乎在一个相同的阶段,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或大或小、或高昂或实用。理想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地告诉我们,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这个定义的着眼点首先在未来,其次才是想象或希望,我们不妨这样来理解,希望或想象的未来就是理想,显然理想成了名词,也正因为这个词语的属性,才造成了现在我们许多人说的是一套——理想,做的又是一套——现实,理想成了嘴上功夫。就这一点值得和《现代汉语词典》商榷,对于未来仅仅是想象或者希望是不够的,如没有实际行动,这样的理想真的就可能落到了空想或幻想,这可能就是很多人似乎都有理想但似乎又都没理想的原因——理想的定义就发生了偏差。理想唯有变成行动才称其为理想,也才有其想象或希望的价值。如此说来,只有未来定向——这个动感十足的词语比较可以把理想直接化为行动,而不是嘴上功夫的理想。更何况,理想这样的词语很难说清楚我们的方向,我们称之为未来定向的意义就在于此,既然是理想,你就向着它去吧,这就是未来定向的真正意图。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人类都是生活在未来的。虽然我们也在学习历史,但那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在取经、探宝。对于未来,人类都有很多美好的憧憬。这是人类的共同特点。人类如此,个人亦如此。我们今天吃饱穿暖不算,我们总想着明天吃得更饱穿得更暖,我们还想着后天、大后天、明年、后年、后代、后几百年……吃得更饱穿得更暖,我们把对未来的憧憬美其名曰理想。我们对未来的憧憬有很多很多,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未来的憧憬;同理,有多少个未来的憧憬就有多少条通往未来的路。因此,我们经常会迷失在通往未来的路上,多数人不能坚持到未来,把我们的憧憬、理想抛到了九霄云外,形成了需要改变命运从头再来的遗憾。未来之路有很多条,哪条路是我们的路,首先就是给未来定向,即如何实现自己的未来,按照自己设计的未来去走。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被生活所主宰了,被生活所磨平了,许多人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金钱、美女、房子、幸福、健康、名誉等,可以算是有一个基本的方向,好像是有个方向,其实这个方向并不明确,只是变成口头的,其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方向不明确,二就是由方向不明确的原因导致路途——过程中的拈花惹草。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给未来“定”“向”就显得更加重要。

  向是要有方向,定就是不能换方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接收到成功的信号。就像看电视,喜欢无休止地换台,选择合适的节目,结果到头来发现什么都没有看到没有看好。原因何在?很简单,时间都白白浪费在手指的按键中了。

  而对于我们的天线装置来说,就是把我们的天线装置都行驶到一个方向——自己的未来,我们才有成功的可能。《荀子·劝学》里有“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意思是,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件东西,耳朵也不能同时听清楚两件事情。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车祸频发的岁月里,为什么有那么多车祸呢?和我们的汽车拥有量快速上升不无关系,但关系最大的还是我们这些自作聪明的司机,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司机们没有履行司机开车的职责,不是看着方向往前开,而是眼睛经常看着路边的美女和稀奇的怪事,或者一边看着“电子眼”,脑子里一边寻思着能不能在红灯时闯过去,这样使得眼睛根本没时间看方向,加上耳朵里听着交通台、手机,嘴巴里还叼着烟卷,没有一样不忙碌的,这种情况下能不撞车吗?

  司机的经验和教训也在启示我们,要想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只有朝一个方向接收信息,否则我们的生活、工作、理想、奋斗、未来都会撞车的。给未来定向是一次自己超越自己的经历。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小草,就要为生命增添绿意;是鲜花,就要为人间留下芬芳;是阳光,就要照耀大地;是雨露,就要滋润禾苗……茫茫人海中,你的未来方向在哪里?

  你有自己的定向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要放弃,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相信它是一条康庄大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要开始警惕了,因为没有定向,你就不具备接收美好的、成功的信号的条件。这正是天线法则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环——定向。做你想成为的人的驾驶员,掌握好未来的方向,这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延伸阅读二:从成长看人靠什么活着

  我们每天都在活着,但我们并不清楚我们是靠什么活着的。就像我们不知道我们是怎么长大的一样。人靠什么活着和成长是一个紧密相关的词语。

  一个人是怎么长大的,这个问题好像是个废话,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大的。这就像有人开车开了10000公里,他好像应该对车很熟悉了,但其实他对车仍然一无所知,他并不知道发动机是怎么回事。就像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电一样,灯一按就有电了,一关就没电了,但我们并不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当然有人可能解释电是用煤炭、水力或者核能发出来的,那么那黑黑的煤炭是怎么变成电的呢?那电又怎么能在电线上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呢?我们全然不知。同样,我们对于成长也全然不知,虽然我们每个人长得都很壮实。

  一个人好像是靠吃饭喝水呼吸空气而长大的,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真切体验,我们不能一天不吃饭、不喝水、不呼吸,离开了这些,我们可能几乎无法存活。这的确也是一个事实。农民种地也是需要这样一个过程的,对于那些植物来说,同样也需要肥料、水分和光合作用,如果把光合作用比作人的呼吸的话。就连小猫小狗也需要吃饭喝水,也需要呼吸。

  有人说,人是靠教育来成长的,人靠教育获得知识,获得人生的经验,获得工作的能力,也不完全对。在美国,养只狗都得送到狗校去学习和培训,让它懂得做狗的道理,才能做个好狗。在很多警匪片里,我们都能看到那些训练有素的警犬,它们也都是教育的产物。

  对于人的成长是很难界定一个说法的。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描述得很清楚。假如把胎教也算在内的话,可以分为:胎教期、婴儿期、幼儿园期、学前期、小学期、初中期、高中期、大学期——如果很幸运能爬到这个顶点,就业赚钱、结婚、生子,一直到退休,这个过程已经成为普遍意义上的规律,大家几乎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这些只是表象的人的成长步骤。这只能是人进化到今天的结果。

  其实,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身体的成长之外,还有另外一条内在的线索可循。那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知、情、意、信、解、行、证七阶段,这样才能构成完整的人。

  何为成长?《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向成熟的阶段发展。

  这项解释牵扯到另外一个词——成熟,那么成熟的意思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的其中一项解释是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从这两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了,生物体从发育到完备的阶段的发展可以称为成长,意思是一个人从婴儿阶段到青春期的发育过程就是成长。这种理解只是普通生物体的理解。其实,人之所以为人,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有精神意识,也就是思想。那么。对于人的成长来说,就存在两条线索,而非其他生物体的一条仅仅是身体的长大。

  一个人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想的发育到成熟的过程,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小矮子的成人,我们会觉得他的身体没有发育好,假如我们碰到一个身高米,但智力仍然没有达到成人标准的人,我们会说他智商不够。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过程。对于人的身体的成长来说,我们也像其他动植物一样,每天能有一定的粮食、水分和空气等就足够了,这样人的身体就会自然的成长,到了一定的阶段自然成熟。

  因此,本书只是想基于各个领域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人的成长这个和每个人关系密切的问题,进行一个广泛的探讨和研究,旨在让每一个正在成长着的人或者已经成熟了的人对自己的成长有个统一的科学认识,也对我们的成才、成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因为成长是为了成才的,成才是为了成功的,虽然我们经常在很多场合大谈特谈成才与成功,但我们往往忽视了成长这一基本的现实问题,那么谈论成才和成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使我们摸不着头脑。

  我们现在都经常在说一个短语,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经常被用于各个领域中,可是关于人的成长的科学发展观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几乎没有想过。我们对人这个社会中最小的分子的科学发展观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又侈谈什么其他领域的科学发展观呢?

  那么一个独立的人怎么样才能科学地成长起来呢?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来关注成长,指导成长,我们才能达到健康的和谐的成长,从而科学地成长起来。同时,我们也只有把成长这个最基本的事情解决好了,我们才能谈成才,我们才能谈论成功,否则就成了没有地基的房子,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更经不起风吹雨打、地震、洪水了。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升学难、就业难和幸福不起来的真正原因。

  虽然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对现有的教育系统都不满意,但是大家提出的改革建设都想当然地认为教育问题可以在现有的框架内得到解决。在公共讨论和官方政策中,“教育”常常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活动范畴,“哲学”是另一个独立范畴,心理学则是又一个独立范畴,但实际上,这些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消失。例如,教育和心理学正在合二为一。如果我们仍然坚持老观念,继续把教育、哲学和心理学看做是彼此独立的范畴,那么我们就无法解决那些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孩子是怎样发展的吧!众所周知,孩子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问题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不是都遵循了同样的轨迹?随着心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个不同不仅仅表现在发展能力的差异,譬如,有的孩子擅长讲话,有的孩子喜欢数学,而有的孩子则喜欢演唱歌曲、参加运动,还有的喜欢与人交往等。它还表现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也是有差异的,他们在共同特点之外都是按照自己特有的时间进程发展着。具体到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好像特别“早慧”,而有的孩子小的时候则显得十分“木讷”。就一种能力而言,每一个人的成熟速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实,许多有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幼年时期就表现出卓越才能的人。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读小学六年级时,曾经留级,但这并不影响他日后成为一个政治巨人。相反,也有很多小时候在同龄人中间显得出类拔萃的孩子长大反而一事无成。

  那么,一个人的成长到底有什么普遍规律可循呢?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有两个基于人的精神意识的“知情意”三分法和“知情意信”四分法。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知情意三分法,人类的天性可分为认识、行为和情感,或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美学这门科学和感受的关系正如逻辑学和理智、伦理学和意志的关系一样。逻辑学确定思想的法则;伦理学确定意志的法则;美学则确定感受的法则。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是感受的最终目的。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而对于“知情意信”四分法,我们则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在三分法的基础上有些东西存在于人的东西是解释不了的,那么就是“相信”的力量,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则把它们称为信仰。

  这些都是学术理论界研究的范围,读起来可能很费解,在此我们也不能阐述太多,这是属于另外一个学科领域的范畴,之所以想向读者介绍,是因为我们在此提出的和本书有关的一个重要理论,那就是人的天线。

  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都是基于人的精神意识领域研究的,所以其结果也只能适应于人的精神意识领域。我们研究的是关于一个人成长的问题,那么这两种说法对于人的成长以及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就会有失偏颇了,固然,精神意识对于一个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人还是要有其他行为的,心理要素只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因此,基于一个人的成长,在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往人的成长方面靠拢时就会发现,人之所以要有精神意识领域,人之所以要有真的思想是为了善的行为,同理,善的行为是为了最后美的感受。而到最后我们发现,美的感受,其实是一种很难说得清楚的感受。这就像我们追求财富和荣誉一样,你达到了千万元的级别,可能还有更高的级别等你去实现;你得到了冠军,可仍然有更高级别的比赛等你再次夺取冠军,这就是人的追求,就是人的行为,人就是在这种追求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奋斗的。人是必须依靠行动或者叫行为才能实现其目标的。

  这两种分法如果单就研究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作为心理学研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人总不至于用心理学就能概括人的全部。而基于人的心理学或者哲学来研究人的精神意识过程是很难研究清楚的。

  那么人的成长是什么样子的呢?套用三分法和四分法,我们继续往下研究就会很清楚的。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全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世界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好奇的、认识不完的、永无止境的,所以这个婴儿刚出生下来就开始研究学习这个世界,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5~6岁,或者可以总称为上小学前的阶段,我们称之为“知”的阶段,也就是无条件接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告诉他什么就是什么,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全来自于周围人的影响和自身对世界的感知。这也就是我们再三强调的,孩子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你在上面每画一笔都要小心,因为你在上面画任意的一笔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感知。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的一切都在处于向上的良性的发展,因为他还没有进入这个社会上的比较阶段之中,我们在后面章节会谈到,比较是这个成人社会的重要特点。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也都是处于顺从和善意的阶段。

  但是当他上学以后,世界就会对他发生一些改变,因为学校是有纪律的。尽管在家里时父母也会给他制定一些纪律,但这些纪律是可商量的,而学校的纪律则是不可商量的。同时结合在“知”这个阶段的作用下,在进入小学后“情”就很快流露出来,最明显的表现是,孩子问“为什么”的次数会增加很多,从认识上由原来的感知变成了向更高层次的研究,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就是个典型的问题。同时,由于学校不可商量的纪律和家庭可商量的纪律,孩子也会发展出诸如为什么那个地方就叫学校,而这个地方就是家的问题。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到小学毕业或者更晚些时候,有可能延续到青春期来临之前。对于家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求孩子的是越来越多,一年比一年多,这个孩子理所当然地可以接受。但是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家长和周围的人给予孩子的那种初出生时或者在整个“知”的阶段的爱是越来越少了,这个只有每个做父母的知道,因为父母在尝试给孩子灌输一种成人文化的东西,父母以为孩子长大了,不再需要爱了,或者可能父母在培育孩子近10年的过程中,已经累得没有爱了,这当然是笑话,可是,我们的父母的确是这样,随着孩子每天的长大,每天的进步,给予孩子的爱也是越来越少。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在“情”阶段的末尾几年里,很多如上段所述的问题就会出现在孩子头脑中,为什么父母不再拥抱我了,我仍然在进步啊?难道这是理所当然的吗?孩子们困惑,没有答案,也就没有依靠。这种困惑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得到了解决,孩子们就会感觉我也长大了,随之一系列遗留问题都随着青春期的来临而自己解决了,那就是我也长大了。在这个阶段的重要问题是,天为什么不是绿的(或是别的颜色)?这就是孩子“意”的正式形成。一系列新的问题就会重新产生,比如,“我怎么像大人一样生活?”但是在这个阶段,由于父母的疏忽,没有像孩子小时那样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反而是越来越少,孩子们失去了小时候的依靠——在每个孩子眼里,小时候的依靠就是,他笑一笑就会得到两块糖果的依靠,这种依靠就是信仰——我们生而具有信仰。人承载着信仰,就像树承载着果实一样。因此在到达“意”的阶段之后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即“信”这个人成长的最重要阶段。没有了父母的依靠,怎么办?很可能是走进了网吧,有了早恋等等,孩子们从这些地方可以寻求到一种依靠或者安慰来弥补父母给予不了的爱。

  人的依赖感是“信”的基础。“依赖感”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是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矛盾斗争的产物。对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依赖对象。孩子随着生理成熟的迅速变化,他们的活动能力提高、活动范围扩大、独立性意识增强,而他们的认识能力又跟不上生理的迅速变化,他们毕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要独立地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不大可能的,而这时和家庭的关系上处于一种感情上的断乳期,他们必须有新的依赖对象。因此,与其说这个时期是由依赖到独立的转变时期,还不如说是选择新的依赖对象的时期。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最大的责任就是,在这个时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善的“信”。

  一旦“信”的阶段形成,孩子们就会很快去解释这个信,就像他们想得到个苹果马上就会对人微笑一样。这就是“解”的阶段。本来孩子们第一次上网或去找个异性同学聊天,也是试探性的,因为毕竟这不是他在这以前接受的家庭教育,结果,迈出了第一步后,发现了很多自己的同类人早已这样做了,那么就理所当然地开始了自己的“解”和“行”的过程,之所以这样是为了求“证”当初失落了的父母给予的爱的依靠是否存在于其他地方,然而孩子们都错了。反过来,假如在孩子们的“信”需要建立的时候,父母能给予一些像孩子时一样的关心后,孩子们仍然会信心十足地继续沿着这条路去“解”,去“行”,去“证”。

  在此,人成长过程中的七个阶段就都已经介绍完了,那就是知—情—意—信—解—行—证。这个过程存在于人的一生,换句话说,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实践这个过程而生的,同时这个过程又存在于人生的每个阶段,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围绕这七个过程的实施才能达到完整。

  从这七个阶段,我们也可以发现,“信”是中间的一个环节,这就意味着“信”是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信,人就不能生活。一旦确立了信,人就会去解释信,行动信,求证信。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这就是人的天线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线的表现就是信,信就是信仰。信仰是人生的一盏明灯,这明灯始于人之初,指引着人走尽茫茫天涯的人生旅途。

  但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却无法在信仰该建立的时候确定自己的真实信仰。最难确定信仰的原因在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像我们在教育孩子过马路时,一定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常识,但我们作为成人却无法真正按照这条规则去执行。

  而这时正是“信”确立的关键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等形而上的东西,但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时期,也是导致我们现在很多人迷茫的时期。接下来的解、行、证是我们真正开始的人生实践的阶段,解就是解释我们心中的疑问、谜团,并开始行动,行是真正的实践、行动、行为,证就是我们要追求幸福成功人生的结果。这七个阶段是人成长的必须要的七个阶段,缺一不可。同时这七个阶段又是存在于七个具体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只不过作为这种存在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比如,在“知”的阶段,也存在剩下的六个阶段,即也存在着情、意、信、解、行、证,只不过这六个阶段显得不那么明显而已。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接受一切事物都是正面的接受,情这个时候的表现是父母纯粹的爱,意的表现是我们知道了这个事物,信的表现是我们全然地接受没有疑问,行的表现是知道了我们马上就会实践它,证则更简单了,就是我们知道了。七个阶段是一个逐步递进的成长步骤,也是每个阶段的具体表现。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蜕变的过程,每一次蜕变都是一次新生。

  其中,“信”是这七个阶段的中间阶段,是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最大的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信”在人一生的成长中起着统摄性作用,是前面三个阶段的集中汇总和体现,又是后面三个阶段的真正动力来源。信的阶段决定了人一生成就的大小。信可以理解成是信念、理想、价值观、人生观等,最准确的表达是信仰。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是,在“信”该解决和建立的阶段,假如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信的话,那么这个人的后三个阶段即解、行、证也是徒劳的,是不会感觉到幸福的,这就是信的统摄和调和作用,什么时候建立了正确的信,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真正的解、行、证。信仰是贯穿人一生的训练。这被我们认为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一般规律。

  我们不遵守这个问题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不要紧,但对于我们的孩子乃至我们的后代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问题,到底是按照“红灯停绿灯行”还是偶尔也可以违反或者根本不用去遵守这条规则?当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人生时,他们会很茫然。这就是我们信仰难以确定的真正原因。红灯停绿灯行,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其对世界的掌握,但对于成人来说则可有可无或熟视无睹,这样的结果是对于孩子来说到底该相信什么呢?

  我们都在教育我们的后代从小要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和善良的人,但当这些后代长大时我们又告诉他们社会是很复杂的,善良了会吃亏,这到底该让孩子怎样去遵循呢?

  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成长中遇到,是我们人生思考的最主要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信仰难以确定的原因。我们在模棱两可之间无法前行,所以我们也无法真正实践我们的成功。没有信,就没有解,没有解,又何来行?没有真正的行,对于证,对于成功来说也是侈谈。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我们为什么要有信仰?从信仰基于成长的重要性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信仰是每个人成长路上的动力源泉。信仰训练是人一生的训练,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天线。我们称之为成长心理学。

  我们认为,知、情、意、信、解、行、证七阶段是每个人成长、成才、成功所遵循的必然规律。这是一个建立在哲学、心理学、人物传记等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人的成长理论。

  每个阶段都缺一不可。知、情、意更多地存在于我们人生的从婴儿到青年的阶段,是我们接受知识的阶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阶段,是我们思考世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青春期的,有来自环境的,我们会对世界产生很多疑问。

  理解了人是靠什么成长的这个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基本事实,人是靠信来成长的,也就是靠信来活着的,接下来,我们再从活着的人来看看人是靠什么活着的。

  当人们面临疾病、死亡的威胁时,就会珍惜活着的意义。而当人们活着的时候,就会无视死亡的事实,趾高气扬肆无忌惮地活着。一旦能活着,就会去珍惜人的意义。当我们活着时,我们就无视死亡的存在。这就难怪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这么地趾高气扬,无论是位居顶端的政客、富人、教授、企业家、白领,也无论是农民、垃圾工人和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太婆。

  而一旦死亡即将来临时,我们往往会手足无措,即使是有准备的自杀。当一个人有勇气喝下一瓶安眠药时,他对活着的意义也就毫无眷恋。当一个人有勇气纵身跳下悬崖时,他对活着也毫无眷恋。而吃安眠药和跳下悬崖却是两种不同的对活着与死亡的态度。跳下悬崖比吃安眠药需要更大的勇气,这是刹那间的力量。因为吃安眠药总有个时间过程。多数吃安眠药的人总是一片一片地往下吃,总是希望在这不断的“吃死”的过程中,希求得到那个让他“吃死”的人的出现、救助、怜悯。他是带着活着的希望来“假装”要死的。而如果没有被发现,这个不断的一片一片的过程就成为事实。相比较而言,这种死法还不彻底,还总是带着一点希望(有时这种吃安眠药的死是一种壮烈的再生的开始,至少对于吃药者这样想过,而不是真正的想死)在死。在死者心里还总是希望能够活下去,如果得到救助,在多数吃安眠药死亡的过程中,并不是这些自杀者真想死,他在寻求活着的意义就是通过吃安眠药来唤醒让他这么做的人对他的珍惜和重视。

  而跳悬崖自杀者却大不相同。答案很清楚,跳下去肯定是死,就是粉身碎骨,可仍然能坚持不至于两腿发抖地走到悬崖边,进行完最后的思想斗争,纵身跳下去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当我们听到这些凄惨的故事时,总在为自杀者的不明智行为而感到惋惜,我们总是很惋惜地怀念般地问为什么要自杀,是什么原因致使他能够对自己下得了手?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很容易,我们总会从死者的遗物、遗书、日记、周围的人等中间了解到一些我们希望了解到的能够认识得了的自杀者为什么要自杀的原因。我们通常会以此为自杀者的动机,然而这也仅是动机。要想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除非我们能够让死者活过来对他进行询问,或者对自杀死亡过程有一个全程的实况记录。很明显,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能记录,也就不会有那么多自杀的悲剧发生了。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树起人生天线第二步—为未来定向(…

  搞清楚人为什么要自杀和回答人靠什么活着一样的困难。这是两个极端,清楚了一头,另外一头也才会清楚。

  自杀也是需要勇气的,和活着一样的需要勇气。当死亡的勇气大于活着的勇气时,他就会自杀;反之亦然,当活着的勇气大于自杀的勇气时,他就仍然在活着,而且会活得趾高气扬。是自杀还是继续活着,是人类生命中始终伴随着的疑难问题。因为当我们活着时,我们很难清楚活着的价值,往往在这一点上,如果不能彻底排除心理障碍的话,那我们都有可能自杀。

  对于人类而言,死亡都一样,虽然死后的结果大不相同,有的名垂千古,有的三天腐朽,有的火葬,有的棺葬,有的海葬、天葬。但死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不再活着了。

  对于人类而言,活着也都一样,就是都在呼吸,都在有个运转生命的机器——心脏的跳动,但活着的形式却大不相同,按人们整日追逐的金钱来说,身家千万是一种活法,穷困潦倒也自有他的乐趣;按人们整日攀比的地位而言,皇帝、总统、部长是一种活法,市井、商贩、种地的农民也是一种活法。同样地,对于名誉也一样。那些名誉节节高的人在活,那些曾经犯罪或被人唾骂的人也在活。按照人们都想过有钱人的生活、都想有地位有好名声来说,那些追逐不到金钱、地位、名誉的人是不是应该死了呢?肯定不是这样的,他们仍然在活着,而且活得有滋有味。那他是靠什么来活着的呢?

  有人说,人是靠爱才活着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它并不足以说明人活着的勇气。纵使有许多自杀者因为感情破裂而走向极端,可是他周围也同样也有父母、朋友等爱着他的人。爱是人活着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有人说人是靠责任才活着的,这句话和靠爱活着是一样的站不住脚。

  有人说,人是靠在比较中活着,在贪婪中活着,在满足中活着。人,至少是绝大多数人都是靠这些来作为自己活着的坐标,以此来支撑自己活下去。这种活着可以说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如果说人是靠呼吸、心脏、饮食、爱、责任……活着的话,显然这不能代表人活着的全部。有人说,人活一口气,这口气是什么?可以说是呼吸的空气,也可以说是人类活着的信心,人固然离不开呼吸空气,人也离不开活着的信心,这个信心不是爱、责任、呼吸、心脏、比较、贪婪。

  我们都相信科学,但是科学也很难给予我们人靠什么活着的准确答案。否则,我们就应该有能力用科学手段来预防各种各样的自杀行为了。自杀的死比自然的死更容易说清楚人是靠什么活着的。

  揣度归揣度。结论归结论。

  人靠什么活着,目前尚无定论,但人靠活在未来活着却是不争的事实,哪怕这个未来是暗淡的或是光明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攀着未来的梦中活着。做梦是人类的共有体验和经验,无论噩梦还是好梦,我们都认为是虚假的。但人之所以能活着,何尝又不是靠人对未来的梦而活着的呢?一旦梦破灭了,就生不如死,所以就有那么多自杀的人。而对于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未来的梦还没醒而已,或者说有意要做到天荒地老。

  这就是人类共同的特征——都有一个未来之梦。

  天线法则 第二部分 药方二:寻找回来“自己的世界” 组合偏方

  偏方1:如果你有记日记的习惯,就去翻阅一下那发黄的日记,日记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那里记载了你更早的思考和梦想。活了这么多年,你都不知道你变成什么样的人了,连梦想也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日记可以帮助你寻找到曾经的理想和梦想,那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你,也是真实的你。在初中、高中那些特殊的岁月里,你肯定记过一些的,尽量找到,那时的你比现在的你更有追求。

  偏方2:翻阅一下你的旧书柜,看看你曾经买过什么书,把已经读过的重新读一遍,尚未读完的把它读完。尽管这些书和你现在的身份很不吻合,但你在买那本书时一定是有原因的,那里也记录了真实的你。

  偏方3:翻阅一下旧相册,问问父母你儿时的趣事,你会发现父母对你的记忆是那么地清晰,就像你清晰地记忆女朋友或妻子的生日或你子女的成长,尽管你也许根本记不住养育你多年的父母的年龄,甚至生日和喜好。

  偏方4:翻阅一下高中、初中、小学的学习用具,包括课本,可以搜罗一下你曾经爱听的音乐、歌曲、电影,甚至旧衣服,这些都记载了真实的你。你的旧笔记代表你曾经的思考和品味。而品味就像你喜欢吃辣或是酸的口味一样,伴随你一生不改变。

  偏方5:到一次你儿时成长的地方,不用管物是人非,在准备去的路上也好,到了那里也好,你沉睡的细胞都会唤醒你。

  以此帮助你回忆自己的理想,和那曾经的梦想,即便那本身就是胡思乱想。有些梦是儿时就有的,别的梦是后来才开始的。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是否有个儿时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是什么阻碍你实现梦想?搜罗得越彻底,越有利于你对未来的定向。你怎么样才能培养乐观的精神与勇气实现梦想?梦想实现以后,你的生活面貌会怎么样?只有这些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你还可以采取下述方法配合使用。

  偏方6:去逛逛老的音像店,寻找一下老的盒式磁带,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激动的旋律或是歌词,那就是你。

  偏方7:进行涂鸦式写作。涂鸦式写作就是不加编辑地记录你随时出现的念头与联想。涂鸦式写作会写出许多胡言乱语和废话来,但也能写出深刻的真知妙见与领悟。行之有效的涂鸦式写作的奥秘,就是不要停笔;不要把笔从纸上挪开或停下来纠正错别字和语法,只要马不停蹄地写就行。不要担心你写的是一派胡言;这其实是一个象征,说明你在克服思想过程中习惯性的、表面的东西。只要你坚持下去,最终会打开一扇窗户,你的直觉智慧能透过窗户照出来的。把诗人的座右铭记在心里:“醉时写诗、醒时修改”。

  你最好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来进行涂鸦式写作。腾出给涂鸦式写作最起码的时间来。你可能需要至少5分钟来让你的直觉心灵流动起来。每次涂鸦式写作以后,要休息10分钟。然后拿起你的笔记本朗读你所写的东西,把你最有启发的词语或短语加上着重号。寻找主题和更多要探索的问题。

  偏方8:快乐地为更多的人服务。在你的笔记本中,列出一周你能提供的无私服务(重要的是别空想,否则你将失去很多乐趣)。这些服务可以是:为一位朋友做顿饭;为一个亲戚打扫房间;在你的街区拾垃圾;为一对年轻夫妇看孩子;为收容所或医院做义工;没轮到你的时候也打扫办公室、洗碟子或干其他家务活;给一个孩子辅导功课;为一个自己所爱的人按摩;为一家邻居跑腿。

  偏方9:不要看现在的书籍。你正是被现在的书籍或是任何形式的媒体搞成找不着北的现在的你的。去地摊、旧货商、旧书店、图书馆、去查找你初高中年代里出版的书,按你现在的兴趣买上几本,读一读吧,你会发现现在大家在讨论的诸多热点问题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提出过,并有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了。你甚至会傻笑,这些十几年前探讨的话题今天怎么还没解决,而且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你也许会发现,许多问题在以前根本就不是问题,而现在却成了大问题,比如,对时间的管理。尽管你已经又成长了10年或20年,你仍然生活在20岁以前的属于你的那个时代。

  虽然你比起20岁以前走了更多的路,吃了更多的粮食,也排泄了更多的垃圾,虽然你吃了更多的中餐又吃西餐,但你仍然离不开土豆丝。虽然你撒了更多的谎话,但这些都不能代表产生梦想时代的你。你的天线的口味早在那个时代就形成了。你只属于你那个时代,就像你的口味只属于你的家庭或是你从小生长的地方一样。

  偏方10:停下来,把手里的一切都停下来,包括上司刚交给你的任务,或是你家中需要照顾的婴孩,都可以交代给别人处理、照看,这个世界上并不是离开你地球就不转了,而今天你还不停下来,你可能就失去一次机会,地球也由此离毁灭那天越来越近。停下来,买几袋方便面,关在屋子里,一个人静静地呆上几天,没有任何科技装备。或者一个人背起行囊,做一次漫无目的的旅行,之所以是漫无目的是专门针对现代人做什么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而对症下药的。或者在冬天去一趟北戴河,做一次反季节的旅游,因为大家都去的时候没有让你安静的环境,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我们整天享用着反季节的水果蔬菜,是该享受下反季节的出行了。

  偏方11:如果实在办不到这些,那就找找你儿子的小学语文课本,看看他课本里的这些故事,你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那些经典的故事所代表的意义是不是需要你重新学习。截至目前,虽然你学习了很多知识,也许你是硕士、博士,但你仍然会为一年级语文课本的一段短文而有感触,你仍然没有小学毕业,对于人生这个大学校而言。从一年级开始重新学习吧,学习如何学会学习和获得道理。为什么这些道理你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呢?这并不怪你,只怪成长。成长是无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