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老三百问(二)

 小脚大丫 2011-01-11

   

66、老子之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非恒道也”,第一个“道”字的含义:
1)它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体;
2)它是“有物混成”(25章)之“物”,是一种基本的“物质性实在”;
3)它是宇宙万物的内在生命力(动因、动力);
4)它是宇宙万物的最后本质;
5)它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消亡、转化的根本规律;
6)它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方法;
7)它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的道德规范;
8)它是人生修炼的方法、途径、境界和终极关怀;
9)它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最佳状态,最理想境界;
10)它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人生的必然趋势。
67
、何谓“有无相生律”
   
一是大道本体阶段的有无,道含无有,有形与无形,存在与不存在的事物,它们是始母关系,是相生关系,如环无端,不可或离。
   
一是宇宙万物阶段的有无,“朴,散则为器”,(28章)道散而生万物,于人也,则“出生,入死”,(50章)正是有无相生的显现。
   
一是体内阶段(层次)的有无,“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16章)当其化而欲作之际,“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正是反映此有无相生律的显现。
68
、何谓“难易相成律”
    事物的困难和容易,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是“图难于其易”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尤其是“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63章)由此可知,难易本相反,善于对待,难化为易,即可相成;不善对待,易者反难,成就无机。
69
、何谓“长短相形律”
    长之与短,相形而见,相较而存。无短,无以形长;无长,无以形短。宇宙万物,受气成形,各有长短,相形而见。同时,也说明长短的相对性,与比己长者比较,己则为短;与比己短比较,己则为长。
70
、何谓“高下相盈律”
    高之与下,相为盈虚,盈余则高,不盈则下。老子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77章)
71
、何谓“音声相和律”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礼·乐记》)音之与声,相应相和,是和谐之乐,美在其中,至美也,至善也,亦至乐也。
   
宇宙自然,一体化为五位(五方),一气化为五行,于是五音,五色,五味交相运行,相与和谐,乃成宇宙自然之美矣。
  
此乃大道之音,即老子论乐——音声相和律也。
72
、何谓“先后相随律”
    先之与后,相随而生。无先,无以显后;无后,无以明先。老子说:“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7章)“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66章)此圣人识乎“先后之相随”之理,而以“不敢为天下先”(67章)为“三宝”之一,而“天下皆乐推而不厌”(66章)也。同时,宇宙自然之道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先后相随,如环无端,“周行而不殆”。(25章)
73
、为什么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美在于自然,美在于真朴,而非“天下皆知”所强求者,否则乃“斯恶矣”!证之世人诸多追求功名利禄,追求难得之货,追求高功异能,追求健康长寿,无尽的追求,皆属于“天下皆知”之美,未有不走向反面的。是以大道之美,美在含德进道,时至机发,于是乎!美之至也,亦不得不美,乃“道法自然”,(25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4章)的结果。
74
、为什么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大道之善,其善出于自然,出于 自我之玄德本性的自然流露,不以善为善,亦不自知其善,不善而自善,亦不得而不善,善亦咸我之自然,而不得不然。
天下“皆知善之为善,反而弄巧成拙,走向“斯不善矣”,试观古今的乡愿,以及那些伪道学,伪善人,揭穿来看,其面目的狰狞,其心灵的丑恶,其手法的阴险,岂非正相反的吗?
75
、老子的圣人概念是什么
    老子的圣人,系指“道法自然”,(25章)身化于道,而以道化天下为已任的得道真人。圣人的处事,符合自然,不违天道。
76
、怎样理解老子的“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居事而无为,非不为也,乃不私自妄为,乃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4章)在尊重客观自在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起一个辅的作用,正是最积极有效的大为。
   
行教以不言,非无言也,乃言必有宗,自信于道,而戒绝不信的美言、不道的妄言,正是圣人具有大道的玄德。
77
、为什么“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贤名,货利,贪欲,此三者是惑乱人心的祸根,是伐性之斧,乱世之端。而引发人民的争、盗、乱。老子要求有道的统治者——圣人,要于贤“不尚”,于难得之货“不贵”,于可欲“不见”,从而使民“不争”、“不为盗”、“心不乱”,这是无为之治的基础功夫。
78
、怎样理解老子“虚其心、实其腹”之说
   “虚其心”者,无去“五自”——自贵、自见、自是、自矜、自伐,即无去一切世俗之心——私亡昧,“涤除玄鉴”(10章)而无疵,乃“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章)也。“实其腹”者,腹为丹田之所处,医家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命根柢所在。
79
、怎样理解老子“弱其志,强其骨”之说
  “弱其志”者,弱其向外追逐奔竞,贪得无厌之志,转其“强梁”,“勇于敢”而为柔弱含藏,以为道之用也。“强其骨“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神不外驰,其精自足,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精之至,和之至,于是肾充髓满而骨坚强,自能“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9章)也。
80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知”之说
    无知者,无去世俗的妄知谬见,非反对一切真知灼见。老子的无知,并非不要科学文明,提倡愚昧,而贬之为愚民政策。老子的无知,在于惊醒世人,必须弃绝“智慧出焉,有大伪”(18章)之知;弃绝“言者不知”(56章)和“博者不知”(81章)之知;此等之知,不过是假知、妄知。老子谆谆以教之知,是真知、大知。老子要求世人善于“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28章)
81
、怎样理解老子的“无欲”之说
    无欲者,无去世俗的贪欲,私欲,非反对一切正常之欲。或误解老子的无欲,以为是不近人情,提倡苦行,而贬之为禁欲主义。老子的无欲,在于惊醒世人,必须弃绝使民争、为盗、心乱的“贤”,“难得之货”和一切可欲之欲,弃绝使人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的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之欲。圣人非无欲也,其欲乃在于人之所不欲,乃在于大道与自然。老子一语惊人地说:“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0章)其所欲者,乃贵重食养于万物之母——大道。                 
82
、怎样理解老子的“天地不仁”之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5章)刍狗,是以刍草扎为狗,以供祭祀,用过即弃之。它的见用和被弃,不是有心于爱憎,都是时势使然。因此,天地与圣人俱无心于造化,无所仁爱于万物、百姓,但任其适时而然,自生自长自化自灭而已。
   
“天地不仁”,即不用仁爱之心,无所作用其间。唯有不仁,方能复归于朴。庄子说:“至仁无亲”,(《天运篇》“大仁不仁”),(《齐物论》)老子的至仁反似不仁,就缘于他的玄德,纯在自然。
83
、怎样理解“谷神不死”
    ''谷神''''''的写状;''不死'',就道的永恒说。''谷神不死'',是指''常道''。”(车载语)因为道体虚无,如谷之善能生养,善能容纳,善能渊藏,是为宇宙之机,生化之机,其机神妙莫测,神化无穷,其作用是永生不死的。
84
、“玄牝之门”,何以能为“天地之根”
    牝者,是雌性的生殖器官,生物由是而生,推而广之,宇宙万物也莫不是,《易·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玄牝者,乃是此天地以之氤氲,男女以之媾精,万物从而化醇、化生也。此玄牝之门,正是天地、万物所以从而产生的根源。
85
、天地何以能长且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7章)正由于“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它是自然而然的,从“不自生”的。它的存在,它的化灭,都没有一个自字参预期间,所以能够获得长生、永恒之果。这是天地无私,天地不仁,天地自然的结果。
86
、何谓“上善若水”
     至高无上的德性,好象水一样,善利万物,甘“处众人之所恶”,以其本性——玄德的柔和谦下,以低卑自处,唯往低处流,而能溥及于万物。
87
、《老子》说水有哪“七善”
    上善若水几于道,对于善为道者,对于圣人来说,体现于他们身上的德性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此“七善”,实乃法天之道的自然体现。
88
、怎样理解“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当其成功遂事之际,引身而退,是为天之道,是老子教人效法天道,而且进而提倡“成功遂事,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以体现他的“不争之德”。(68章)因为他“成功遂事而不名有”,(34章)所以就能够急流勇退,不以功自恃,贪恋名位,更不“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可见,老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废弃终身制的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天道自然。
89
、怎样理解“持而盈之,不若其已”
    执持着一个事物,而使它盈满,不如让它适可而止。物极必反,盈满招损,执持不放,而汲汲乎“盈之”,势必走向其反面,欲盈反亏。“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
90
、怎样理解“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锤击着利器而使它更加锐利,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它。器之锐也,太过易折,而失去它一定的钝度,那就不可长保,是谓利害相随,过于锐利了,乃反害及自身。
91
、何以“金玉盈室,莫之能守”
    黄金美玉贮满室内,没有办法能守护它。一是“甚爱必大费”,(44章)到了“金玉盈室”之时,非大耗其精气神不可,自是加速了他生命的衰老死亡;二是“多藏必厚亡”,(44章)因为“难得之货使人行妨”。(12) 觎之徒伺于其侧,非厚亡不可。
老子予此等守财务以迎头一棒:“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莫之能守”!
92
、怎样理解“贵富而骄,自遗其咎”
    贵指名誉地位,富指金钱财富。人生在世,本当视富贵如浮云。若是恋恋乎富贵,当其既贵且富矣,本应益加谦逊待人,用其贵以救厄,散其富以济贫,乃反而恃其富贵而傲世骄人,自己给自己遗留下殃咎,富贵将转化为灾祸。
93
、何谓“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承也。营魄,魂魄也,精神也。抱一,即神不外驰,形不外劳,形神相守,心身合一,抱一无离,自然负阴抱阳,冲气为和,内外齐融,形神俱妙,返朴归真,复归自然。
94
、何谓“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抟气致柔”,即指聚内外之精气(真气),使之充实饱满,如婴儿般的柔和,是人身相根相生的阴阳之气,在心君的命令下,抟而使柔,就是冲气以为和。
95
、何谓“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玄鉴者,喻心灵深处明彻如镜。洗垢之谓涤,去尘之谓除。涤除者,去私除妄四字尽之。“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3章)吾身何以为患?就是私字作怪。善为道者,要涤之除之,务使心无杂污,一私不留,一妄不存,一疵不着,心灵纯美,心光发现,乃能玄鉴无遗,无所遁形。
96
、何谓“爱民治邦,能无为乎”
    老子是以民为本的民主主义者,他认为唯有爱民,方能治邦,是以“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49章)“是以圣人之治也,……无为而已,则无不治矣”,(3章)“是以圣人居无为人事”,(2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老子主张人生无为而爱民治邦。
97
、何谓“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天门者,位于头顶正中,为元神出入的门户,其下泥丸宫是元神所在处。为道到此地步,天门自然开合,元神从此自动出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功能无量,神化无方,妙用无比。
  
但是,天门自动启阖了,要掌握“为雌”的原则,即静待而不主动,后应而不先行,雌伏如抱卵,不引不发,唯其自然而已。
98
、何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即大道的高境界,是明白四达,智慧大开,可以捕捉到宇宙中古今中外的种种信息,纤细必现,幽隐皆烛,无远弗届,无所不知,而且功用无比,“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而不受后天知识、意念的干扰,而仍然若愚,好似无知。
99
、怎样理解“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者是实有的物质存在,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状之物,比如车、器、室。唯因有车、器、室实际的存在,方能够给人们以利益,所以这个“有”是发挥效益的客观根据。如果没有这个“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也不存在了。然而,“车、器、室”这三者实有的利益,正借它们中间的虚空——“无”,方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无”,它们的作用便根本无从发挥了。
100
、圣人之治,何以“为腹不为目”
    
圣人之治,无论是治己治人,治身治世,都是“为腹不为目”。为腹就是“甘其食”,(80章)“实其腹”。(3章)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需要。提高一步说,“为''''即求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旋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陈鼓应) “为腹”乃生存之本,养生之本,修道之本。故老子教人明于弃取,“为腹不为目。”
101
、何谓“宠辱若惊”
     老子说:“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人皆求宠,而以宠为上,唯宠是趋。但是,老子竟以“宠为下”。宠之所以为下者,以其“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失皆惊,以宠为得,惊也;以辱为失,惊也。反之,以得为宠,惊也;以失为辱,惊也。是谓宠辱若惊。
102
、“道”是由什么混成的
     道的本体,是“有物混成”的。此“物”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道由它们所“混成”;由不可致诘的微、希、夷所“混成”的。前者,说明道体的实质性存在;后者,说明道体的现象性存在,也可说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03
、何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把握上古流传下来的大道,用以统御现今的万有。
   
首先,他揭示此“道”,是中华先祖世代相传,老子只是从高度理性思维上予以总结,升华为大道科学。

其次,他揭示须“执”之而不失,是乃“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0章)也。如“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35章)亦是执持不失也。
   
再次,“以御今之有”着重御字,用它来统御现今的万有,老子强调以古御今,是他古为今用的殊异处,而非一般的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104
、如何永葆大道,持久而不离呢
    老子说:“葆此道者,不欲盈”。(15章)道无止境,悟无尽头,修无了期,何盈之有?以其目标远大高超,容不得丝毫的自足自满。盈者自恃自矜,自伐自贵也。不欲盈者,永远谦虚若谷,善于容纳,循道而趋,不断从有限走向无限,从个我走向宇宙,从刹那走向永恒也。
105
、老子从哪七方面来勉强形容善为道者的状态
    老子从豫兮、犹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勉强形容善为道者的状态。
106
、老子怎样启示“天人合一律”
     它是配天,即从人之道合天之道,从而大顺自然,即“没身不殆”的大道规律。常、明、容、公、全、天、道、久,是乃修真成圣的八字真言,震古铄今。它是为道臻于天人合一,没身不殆的根本途径。它们之间,由此及彼,逐层递进,一字一个妙法,一字一个阶梯,一字一个境界,是一部完整的修真成圣,天人合一之学。
107
、怎样理解“大道废焉,有仁义”
    大道,指无为而治的圣人之道。废,指半途而废,弃置不用。“大道废焉”,是人类社会异化病的总根源,总病因,从此,人类乃自其自发自然地合道,而走向它的反面去。
   
于是,“有仁义”,“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有以为”。(38章)上等的仁,是泛爱大众,一视同仁,而没有自己的私心来为;上等的义,是裁正是非,以义制心,而有心于作为,可见仁义之治,已非大道,远离自然无为。
108
、为什么“六亲不和焉,有孝慈”
   “六亲不和焉”,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为了私利而启争端,导致不和,才出现有孝顺和慈爱。如果六亲和睦,一团祥和之气,其乐融融,无分彼此,哪有什么孝慈呢!
109
、怎样理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所绝弃的,乃世俗无道的圣智,对于大道的圣智,非但没有丝毫的轻忽,乃正欲上士闻道而勤行,以之修身化世,臻于大道圣人的至治,于是则“民利百倍”也。
110
、怎样理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老子所绝弃之的,乃世俗无道的仁义,对于大道的仁义孝慈,非但没有丝毫的轻忽,乃正欲世人以慈为宝,持而不失,而且虽是“战胜”,亦“丧礼处之”(31章)也。
111
、怎样理解“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所绝之弃之,乃世俗无道的巧利,对于大道的巧利,非但没有丝毫的轻忽,乃正欲世人“有之以为利”,(11章)若“邦之利器”且“不可以示人”(36章)也。庄子说:“功利机巧必亡夫人之心”,(《天地篇》)它正是老子所揭示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
112
、老子为什么“吾欲独异于人”
   “吾欲独异于人”!老子一语,石破天惊,以一独,傲然自处。吾欲非众欲,吾欲非俗欲,吾欲者,乃大道之欲也。是乃天心、我心、人心之所同欲也。而于世俗奔竟所热衷所迷溺的名利权位,声色犬马,难得之货中,冷然鄙视,飘然解脱。欲问其所以然,世俗乃是道场,天堂即在人间,老子乃贵乎食母、以取食于母亲——大道为天下贵。“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此即吾独异于人之欲也。
113
、怎样理解“道之为物”
   “道之为物”,老子明示处于本体境界的道是“为物”,姑且译之为基本的物质性存在。这个“道之为物”的“物”,就是“有物混物”(25章)的“物”。老子将此“物”,“强字之曰道”。“道之为物”,是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是这四者的浑然一体,而不可离析的。它为道的本质性存在,即其实质内容;而微希夷,此三者,为“道之为物”——“有物混成”之道的外在性存在,即其外在现象;是为道的表里关系——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114
、为什么“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抱一者,就是抱守此浑然一体,纯朴未散的道的本体始初状态。得道的圣人,知一得一,而抱一不失,因此,自然合道,无为而治,是以可以作为天下之人效法的模式啊!
115
、怎样理解“不自见,故明”之说
    不囿于己见,而虚怀若谷,对于不同的意见,能够善容善纳,从而集思广益,所以明白。
116
、怎样理解“不自是,故彰”之说
    不自以为是,不师心自用,不一意孤行,不自我作古,不刚愎自用,而以谦下自居,善于以大道之是为是,以百姓之是为是,而无去一己之是非,善于以史为镜,贵师爱资,从正反两方面匡正、升华一己之是,从而把握要妙,而彰明于大道。
117
、怎样理解“不自伐,故有功”之说
     不自我贪伐,不贪天之功为己功,不掠人之美为己美,虽然成功而不居,是以其名不去,仍然立足于零,着眼于超,视有若无,以其心中别的宇宙大道在也,所以反而有功。
118
、怎样理解“不自矜,故长”之说
     不自我矜恃,不以功能骄人,不以傲气凌人,善于持盈戒满,居高思危,如临深渊,似履薄冰,戒慎恐惧于其不闻不睹之际,而“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64章)所以长久。
119
、老子怎样揭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
    “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所以,“莫能与之争”,因为,一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79章)二是“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三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下皆乐推而不厌也”。“非以其不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
120
、何谓“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自然之言,是“大音希声”,(41章)“听之而不闻,(14章)“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兮!其无味”,(35章) 所以叫做希言,乃是大道的至言,而出于自然的。自然者,自然而然,出之于大道的玄德、本性,未落入后天的人为也。
121
、为什么老子强调人为“四大”之一,具有划时代意义
     老子强调人为“四大”之一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人类由自在进入自为,达到高度觉醒的伟大标志,即由自在——异化——自为——自由的巨大飞跃。人要成为“四大”之一,就要有自主性,方能与道大、天大、地大并列而“人亦大”,方能于宇宙的道、天、地之中,不再是芸芸众生,苦海无边,而是自觉地把握大道,以人之道合乎天之道。认识天地,认识自我,唯道是从,无往不利。
122
、人类怎样方能成为“四大”之一呢
    “四大”之一的人,乃是古之善为道的人,即能够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人,而不是一般意义的人,是指闻道勤行并经历自胜自强,身心溶道的艰苦自我革命的历程,方可成为天人合一,与道合真的真正之人,即老子所称颂的“四大”之一的人。
123
、如何领会把握“道体混成律”
    
道是宇宙客观自在的永恒之道,是“有物混成”的,要从实际出发,坚持自然辩证法,从事修炼和处世,要重视此规律于社会、于人体中的体现,不可要求清一色,不可偏执一隅。自身的精气神、气血等等要混成,我与宇宙万物——内外环境要混成。“混成”即“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大道虚无之中。能够含万有,生万有,出妙有。它要求我们既避免主观随意性,又要避免片面性、局限性。
124
、如何领会把握“独立而不改”
    大道的本性是独立而不改,是其绝对性的体现。要尊重大道的独立性,不要有丝毫的主观愿望,而妄想以道合我,或者盲目地偏离于它。要一切服从于道,绝不要妄作乱为,自取其祸。要培养此独立不改的本性与风格,同其尘而不染,合其流而不污,宁可“被褐而怀玉”(70章)决不待价而沽,更绝不以道谋私。
125
、如何领会把握“周行不殆律”
    要在动态中修炼,在动态中前进。动与静俱要周行不殆,静仅是看不见的动,要在观复上下功夫,要周行,就要复归,要返本归源。返朴归真,不可往而不复,行而不反,一味贪得躁进,迷妄自误。
126
、如何领会把握“道法自然律”
   “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王弼)要切实把握它,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64章)去私除妄,与道合真,而以人“配天”(68章)大顺自然。
127
、如何把握“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于重与轻、静与躁的矛盾对立之中,永远以重为根,以静为君,时时务使君主清静,而神主自明,处处务使深根固柢,而枝壮叶茂;这是老子大道哲学的重点法、根柢法、基础法。
   
处世行事,应不失其根,不失其君,立于不败之地,而以轻身躁进为大戒,善为道者,尤应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为根本原则。
128
、何谓“善行者无辙迹”
    善行为什么没有痕迹呢?原来圣人之行,非世俗之行,乃是善行于大道也。圣人的善行乃是唯道。唯其唯道,方能善行。当圣人进入大道的至高境界,“居无为之事”(2章)能够“无为而无不为”(48章)“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自然是没有一丝行的车轨马迹。
129
、何谓“善言者无瑕谪”
    善言为什么没有瑕疵过失呢?原来圣人之言,非世俗的言论,乃是善言于大道也。不论是出口之言,还是“行不言之教”(2)圣人皆是“言善信”,(8章)言出于道,非道不信,所言都是有宗有根,信而有征,绝不故作“善言”惑世欺人,藉以渔利。因此“善言者无瑕谪”。
130
、何谓“善数者无筹策”
    善数为什么没有竹筹蓍策呢?原来圣人之数,非世俗之数,乃是善数于大道也。达真子说:“善计者,以道为计者也,。以道为计,故计于心,不计于物,是以善计不用筹策也”。
131
、何谓“善闭者无关
而不可启”
    善闭为什么没有门关锁钥而不可以开启呢?原来圣人之闭,非世俗之闭,乃是善闭于大道也。既闭之以目、耳、口、鼻、身,要求“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且又闭之以心,“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9章)。是以无关而不可启。
132
、何以“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结为什么没有绳约束而不可以解散的呢?原来圣人之结,非世俗之结,乃是善结于道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0章)以大道为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圣人与人民相忘于道术,相愚于大道。宇宙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宇宙万物与我俱结合与道,浑然一体,不可分解矣。
133
、何谓“知其雄、守其雌”
    对待万物的雌雄两种性质,既要真切知道它“雄”的一面,又要切实持守它“雌”的一面,善于以雌御雄,而把握住万物的全面,得到大道的完全,阴阳高度和谐,精气神异常饱满,从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59章)
134
、怎样理解“朴,散则为器”
     无名之朴,裂散则成为有名之器——万物。朴是处于无名阶段的道,而器则是处于有名阶段的道。朴与器乃是道的一体两面,俱从属于道,相生相根,相互转化,而又不离于道。朴散为器,反映朴与器的辩证关系。
135
、圣人何以“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去掉过分,去掉奢侈、去掉极端。甚、奢、泰三者,为世人的常见病,亦是世人的致命伤。其所以“不知常,妄作,凶”,(16章)其所以“不道,早已”。(30章)其所以“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50章)俱是由此的缘故。圣人“三去”用之以指导、规范人之道,也即是人生辩证法,尤其是修真辩证法必然要求,唯有如是,方合天之道。
136
、老子如何揭示“以道佐人主”的道理
     如何“以道佐人主”,其根本要点在于:“不以兵强于天下”。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正是道士出身的魏征以道辅佐唐太宗,用《道德经》治世。这是“以正治邦”(57章)“不以兵强天下”,“以道佐人主”的典范。
137
、为什么说不得已用兵要“恬淡为上”
     老子对“兵者”的定性,一是不祥之器,一是非君子之器,有道的人不用它。可是到了迫不得已而用兵,抵御外敌的侵犯,抚平内部的叛乱,以之保家卫国,救亡图存之时,固应“以奇用兵”(57章)“以战则胜,以守则固”,(67章)也应遵从一个总原则:“恬淡为上”。“恬淡”者,道德为心,恬静平淡,“善战者不怒”,(68章)既不耀武扬威,以兵强天下;又不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勇,而暴怒不已,更不贪图他人的土地与财宝。
138
、为什么“朴虽小,而天下不敢臣”
     老子以朴来形容无名之道的本体,揭示它为万物生化的本根,是无名之朴决定了万物,而不是相反,是以“天下不敢臣”,从而显示道之尊,德之贵,乃客观存在必然的趋势。“万物将自宾”,显示天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唯道是从”,(20章)说明大道无名之朴的无上性,明示它的主宰性——“天下不敢臣”。
139
、何谓“天地相合,以输甘露”
     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相合,所以输布甘露,天地相合者,乃是至阴之气自天下降,至阳之气由地上升,肃肃赫赫,相交相通,成为氤氲和气,于是,甘露不令而自然输布了。
140
、怎样理解“知止,所以不殆”?

知止,所以不殆,这是老子告诫善为道者,告诫侯王,切切不可偏离于大道无名的本体。知止者,出之于道,止之于道,亦即“孔德之容,唯道是从”。(20章)止之于其所当止,止之于其所不得不止,即止之于“大制无割”,纯朴不散的关节点上,决不越过雷池一步,把握了大道之度,自然是不会有任何凶险危殆的。于是乎!“知止,所以不殆”也。
141
、如何理解“知人者,智也”
     善于知人,方能够“与善人”,(8章)交与善为道的人,志同道合的同志,共同以道化自己,化天下为理想。
   
善于知人,方能够虚心向善为道的人学习,以他为自己的老师,认真以不善于为道的人为镜子,来对照和资助自己。
   
善于知人,方能够辩证对待,因人施教。善为道者,能够知人,方能够善于相处,而“恒善救人,而无弃人”。(21章)《文子·微明》:“智莫大于知人,知人则无乱政。”
142
、如何理解“自知者,明也”
   “明”,是老子的特定术语,指明达大道,深知事物的本质,把握它的规律。
善于自知,方能够“不自见,故明”;(22章)方能够“见小曰明,守柔曰强”;(52章)方能够“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53章)方能够求道得道,身同于道,善始善终,立于不败之地。
143
、如何理解“胜人者,有力也”
    力者,大道之力也,源之于道,蓄之于德,用之有方。虽然“有力”却要行之以道,不可以兵强于天下,横行霸道,恃强凌弱。“有力者可以胜人,力所不及,焉可以胜人”?(黄茂材语)
144
、如何理解“自胜者,强也”
     善于自胜,方能够“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12章)方能够虚其心,弱其志,而实其腹,强其骨。老子说:“守柔曰强”。(53章)“心使气曰强”。(55章)“强”是指柔弱舒缓、战无不克,出于事物内在力量的强,胜人容易胜已难,胜天下的百万雄兵易,胜自己心中的强敌难,唯有善于自胜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145
、如何理解“知足者,富也”
    
善于知足,因为他深知“持而盈之,不若其已;贵富而骄,自遗其咎”。(9章)所以能够迷途知返。因为他“少私寡欲”所以能够“见素抱朴”。(19章)王弼说:“知足者,自不失,故富也”。
146
、如何理解“强行者,有志也”
     唯有大志者,能善于强行也。志者,进德之基,入道入门。志之所趋,无远不达;志之所向,无坚不入。故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7
、如何理解“不失其所者,久也”
     善于不失其所,方能够不离于道,不失于德,而深根固柢、长生久视;方能够宠辱不惊,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章)方能够有不争之德,一切唯道是从。
修道者之所,乃是大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者,非道也。
久者,反映它的历程性、坚持性、根本性和永恒性。自我人生升华于道自短暂而永恒,是为久也,乃以我合天,道乃久啊!
148
、何谓“死而不亡者,寿也”
     善于死而不亡,身体纵然死了,有限的人生纵然结束了,他的精神永存不亡。善为道者,把握了真知,能够无所不容,大公无私,全而不偏,与天合一,溶化于道,方能与道共长久,终其一生没危殆。
149
、如何理解“执大象,天下往”
    “大象”,即大道无名状态的原始本体。“执大象”者,即守朴,抱朴的要求。“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章)“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章)也。
   
“执大象”者,执持“三宝”终身不失也。执乎形而上的大道本体也;天下往者,以御乎形而下的现象界——“朴,散则为器”(28章)的现实界的万有也。
150
、老子怎样揭示天之道“微明”的规律
     老子揭示天之道的“微明”规律:一、将要歙聚它,必先扩张它;二、将要衰弱它,必先强盛它;三、将要废弃它,必先兴旺它;四,将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老子从四个方面来揭示天道——自然辩证法的“微明”,其公式是:将欲——必固。
“将欲”者,展示其将来必然的趋势,虽是未然,而其几兆早已内在隐伏于已然的状态之中了。“必固”者,明示其现在的状态,乃出于其自身内在固有的趋势。
151
、何谓“道恒无名”
     老子揭示道经常处于无名的本体状态,似朴的未散,而为万物的原始,即“无名”,万物“之始也”。(1章)“道恒无名”,反映了作为道的本体来说,其原初的“无“是经常的状态,是一种恒态,是大道之常。
152
、为什么说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
     “侯王若能守道,和道体一样的无为,则万物将各顺其性以自生自息,即所谓自化。”(张默生)老子要求有道的侯王守道不失,身心溶化于道,与道合一,以道莅天下,修之于天下,于是侯王之天下的万物,便将自化。
153
、何谓“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无名之朴,就是自然无为之道,浑全未散,纯朴未割。天下万物在自化的过程中,往往难免有个人后天的欲念发作,要加以引导、镇服,不让它扰乱。万物的自然生化,当其几兆初萌的时际,我即以无名之朴来镇服它,不让它随波逐流,失其根本,而复守于道的无名状态。这就是使它不再萌生欲念,于是“天下将自正。”吴澄说:“欲作之时,必将以此无名之朴镇压其有心之欲,以道自治也。既以此无名之朴镇其欲,则其欲亦将不欲矣。”
154
、何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不欲以静者,是从原来万物的“化而欲作”而“镇之以无名之朴”,乃复归于不欲,其欲既无,其心身自静,其内在的世界自然一片清静气象,于是“天下将自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