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心理健康不能小觑

 乐山老杨 2011-01-11

公务员心理健康不能小觑


    政府机构的正常有效运转,需要一批拥有健康身体及良好心态的人。因此,公务员的心理健康,实际上直接影响着政府机构运转的顺畅及效率。

    从近年来调查的结果来看,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公务员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和抑郁症。大家应该不会忘记,“2009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曾清楚的显示: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幸福指数中,公务员职业以其显著的优势给他们的家庭、婚姻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公务员在家庭、婚姻方面的幸福感体验尤其显著。就此而言,确实让人感到困惑:幸福指数全国第一的公务员职业,尤其是其中的官员,那绝对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为何却屡屡发生自杀现象?

    毋庸置疑,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在分析官员自杀现象频频发生的原因时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就人论人,而应把这一现象放到社会中去考察。就总体而言,近年来,官员自杀现象频频发生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和冲突,如分配不公平,司法不公正,阶层之间相互仇视。尤其是普通百姓对于官员的不了解,再加之贪官横行,导致了一些人的仇官心理。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行政工作的开展难度,也增加了官员工作的心理阴影。千万不要忘记:官员除去他的职业,也是一个普通人。

    当然,官员自杀现象的原因还很多,其一,一些官员因贪污受贿而做贼心虚,每当遇到纪委调查周围干部的时候就睡不着觉,有时恐怕是恐惧过度,感觉到生不如死,就走上了绝路,这种现象可谓是咎由自取;其二,一些官员本身心态不好,进入公务员队伍做官后,因为工作压力大,心理负担比较沉重,长时间无人开解,逐渐就形成了抑郁症,可能就会在工作不顺心等情况下选择自杀。

    可以看出,心理健康问题是官员自杀现象频频发生的根源。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减少官员的困惑和抑郁,就成为必须重视的大问题。一方面,相关组织部门对官员任命应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标准,这才能做到公平公正,让当官员感到心平气和;另一方面,官员在工作当中,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够天天想着跑官要官,而是应想着如何才能够当一名百姓的好官。正如一副对联讲的好:“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健康从政”,对领导干部而言是一个基本要求,它不仅是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正确实施领导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效能、成功履行领导职责的品质要求和基本前提。中央一再提出严禁“带病上岗”、“带病从政”,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从心态、情趣、交际乃至体魄等方方面面防微杜渐,防止出现“亚健康”,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哲人有言:心病还需心药医。当前公务员的心理抑郁问题不容小觑,党政部门应该建立公务员心理安全监控机构及有效调整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解决公务员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领导干部要提高重视心理健康的自觉性。重视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能否带好队伍的条件之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注重一般公务员的“心理需求”;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具有抑郁倾向的公务员正确对待名誉、地位、金钱和权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四是公务员要注重自身心理调节,正确面对自我与现实的关系,保持“免疫”的心态。

    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诱惑、各种考验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只有切实注意以上四个方面,才能真正做到“小病不粘身,大病找不着”,健康从政,绿色实践。(民进淮安市委  徐培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