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翻看金陵十二钗的“又副册、副册、正册”之后,警幻仙姑担心泄露天机,不想让贾宝玉再看下去,就掩上卷册,笑着对贾宝玉说:“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 警幻仙姑说的“闷葫芦”什么意思?什么是“闷葫芦”?“闷葫芦”就是《红楼梦》中贾惜春画的“大观园图”。什么是“大观园图”?“大观园图”就是写作《红楼梦》的章回结构图。什么是“《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红楼梦》章回结构图”就是支撑《红楼梦》文字的框架。《红楼梦》是先写出文本,然后根据《红楼梦》中不同故事情节,不同人物命运,不同背景设计等,将文本分别组装填写进“《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方八门中。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所有的文字分布都不是随意安排,而是根据“《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的构成规律经过精确计算,精心设计的,《红楼梦》章回结构图是一组系列图。 1.《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 《红楼梦》设计章回结构系列图的依据来自那里?依据来自中国古代术数庞大体系。其中“洛书、十二生肖圆之象数图”是重要图例之一,此图如下: 洛书、十二生肖圆之象数图(略——图发不上来)
形成“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的原因,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英莲出场前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当日地陷东南”。什么是“当日地陷东南”?“地陷东南”又是什么意思?《红楼梦》用“当日地陷东南”这句石破天惊的密码暗语,将“《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构成原因一语道破,让我们知道并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洛书数的排列天然自成,被《红楼梦》作者借用到章回结构派上用场,作者一方面想哄瞒世人,又忍不住用一句“当日地陷东南”泄漏了本不该泄漏的“秘密”。假定《红楼梦》通篇不用“当日地陷东南”这句话,也许我们就无缘打开红楼这个“闷葫芦”了,正因为这句“当日地陷东南”,才使我们有幸打开红楼这个“闷葫芦”。 因为“地陷东南”的提醒,让我们悟出了阴阳必然颠倒的缘故。因为“洛书”歌诀中一至九数分别代表的方位、阴阳、五行等内容是亘古不变的,但二百多年前的《红楼梦》作者活学活用,将亘古不变的“洛书”数进行大胆创新,有效应用到《红楼梦》章回结构之中,为世人建造了一座迷而又迷的红楼章回八卦迷宫。 为什么要“地陷东南”?“地陷东南”针对的是“洛书”数,“洛书”数的数序是错位排列,只有将“洛书”数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才能使1至8数按逆旋顺序排列,才能符合《红楼梦》章回结构的需要,形成大对称格局。 “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的形成,其目的就是为“《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奠定基础,通过数字颠倒处理后,除保留8、1之数稳定不变的特征外,其他2至7数都产生了位移变化,经过处理后的1至8数排列井然有序,自然分布在八方,对应八卦八方,使“《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既符合中国古代术数体系数理组合规则,又保持了“洛书”外圆内方的特征,并且在具体使用“洛书”数的时候,仍然采用“洛书”歌诀的数字寓意,中国术数数中藏数的变化法则,生肖方位等灵活用于《红楼梦》章回结构的排列之中。 通过“洛书”数“地陷东南”数序处理后,便得到“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数序排列一为正北,二为西北,三为正西,四为西南,五为正南,六为东南,七为正东,八为东北。运行方向为逆时针旋转,符合逆旋太极图的运动轨迹。在章回结构数序排列运行规则中,一至八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轨迹符合“河图”及逆旋阴太极图的运行规律,而九至一百二十数为顺时针旋转,运动轨迹符合“洛书”及顺旋阳太极图的运行规律。 至此,《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形成一逆一顺的存在状态,一逆一顺就是一阴一阳,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万物”,“道”说的就是阴阳顺逆问题。《红楼梦》根据阴阳原理,根据太极图阴阳互抱,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顺逆法则,终于设计出了《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使《红楼梦》章回结构具有了阴阳章回之分,使《红楼梦》近百万的文字安排,依附在《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框架上。 《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共有九图,涉及内容繁杂,但为了尽可能完整展示《红楼梦》章回结构的设计,我们把将会在后面解读中涉及到的九个章回结构系列图归类如下: 图例一
图例二 《红楼梦》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 图例三 《红楼梦》护官符四大方位坐标图 图例四 《红楼梦》大观园诸钗居住方位图 图例五 《红楼梦》章回结构先天八卦阴太极图 图例六 《红楼梦》章回结构后天八卦阳太极图 图例七 洛书、十二生肖圆之象数图 图例八 洛书、八卦八方圆之象数图 图例九 “虎兔相逢大梦归”天然自成回归图 以上所列九个章回系列图,是打开红楼“闷葫芦”章回结构较为关键的方法和原则。 公开此九个章回系列图,有三个目的: 一是抛砖引玉,惟愿因图会意者发扬光大; 二是图与图之间有因果关系,可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三是随着叙述需要,有的图会重复提及,在此先给大家一个整体的印象。 《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脱胎于中国古代术数。作者为什么采用中国古代术数作为创作方法?在解读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术数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术数体系主要是由河图、洛书、阴阳太极、先后天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组成,其系统性的主要文献资料是《周易》,但《周易》不能穷尽广义的中国古代术数庞大体系。我们列举的内容,主要是与《红楼梦》章回结构有关联的。至于中国古代术数体系更大范围的定义,由于与《红楼梦》章回结构关系不大,我们不展开讨论。 中国古代术数主要图例如下(略——图发不上来):
我们从“中国古代术数巨系统图”中可以看出,如果说仰观“天圆地方”中的“天圆”空间是抽象的,不容易表述,那么俯察“天圆地方”中的“地方”,也就是“地理”时间,以及中看“天圆地方”中的“人事”就非常具体。站在北方,东西南北、春夏秋冬、时间变化的存在状态,人世间的沉浮兴衰,尽收眼底。中国古人方向取位采用坐北朝南式,其根据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术数的方位取向。 《红楼梦》作者遵循“中国古代术数巨系统图”的构成规则,运用中国古代术数体系先、后天的运动规律,根据《红楼梦》的创作需要,设置《红楼梦》章回结构图,并把《红楼梦》文本中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不同寓意,放进《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相应的方位,相应的体系之中,这就使得《红楼梦》的故事,不是严格按先、后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按图形的方位、数字,以及方位、数字蕴涵的寓意把《红楼梦》文本分别组装填写进去,这就是《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不太连贯的原因。
第一,由《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所决定。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反对男权制度,主张男女平等。而中国古代术数体系对称、平衡的特点恰好符合《红楼梦》主张男女平等的寓意。在这个术数体系中,方位、数字代表的天、地、人、物的自然排列,自然分割,都是均衡的、平等的,这正是作者所需要的与主题思想相契合的表现形式。 第二,由中国古代术数体系包含的内容所决定。 河图、洛书、阴阳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是中国古代术数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些内容包罗万象,即可对应天文地理,又可对应人间万物,每个名称,每个方位,每个数字,都有各自的寓意。比如八卦的八宫八门,东北艮宫生门象征生,西南坤宫死门象征死;先天八卦数的“一”代表“乾卦”,代表正北方的“水”,代表“天”、“金”、“冰雪”,同时还代表“父”;而“六”代表“变化”,“八”代表“母”,代表女性,等等。《红楼梦》反对男权制度的思想,不可能用直接的文字表达出来,而术数体系内容及所蕴涵的寓意,可以成为作者暗寓的文字符号,可以曲笔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 第三,由中国古代术数体系蕴涵的哲学思想所决定。 在中国古代术数体系中,所有内容的存在,都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排列,特别是阴阳概念平衡、互补的天然属性,使阴阳太极、阴阳五行的排列对位,具有共生共存,缺一不可的特征,引申到宇宙万物,无不是由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所构成,万物皆有阴阳。所以中国古代术数蕴涵了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性质的哲学思想,这就成为了《红楼梦》作者以事寓意,以事言志的最好表达方式。 因为中国古代术数起源运用之初,并没有尊卑等级秩序,是后人,特别是儒家在解释术数之时,把术数的阴阳属性,应用于社会领域,用来说明政治地位和男女等级的差别。换句话说,男女等级秩序的划定,是人为的,是后天定义的,而不是自然的,先天就如此的。所以《红楼梦》作者以中国古代术数蕴涵的天然属性作为哲学依据,说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性质,以此反对男权社会的不平等。而“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术数的起源,是阴阳五行的根本,《红楼梦》作者便采用“洛书”的圆形数字图象绘制、组合成《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圆形特征所蕴涵的寓意,就是包容、和谐、平衡、平等、圆满,其组织结构呈现的大稳定,大对称的格局,符合《红楼梦》作者主张男女平等,和谐共存的诉求。 总之一句话,《红楼梦》章回结构始终是为《红楼梦》内容和主题思想服务的。 我们为大家讲解了《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代术数体系。那么,在《红楼梦》文本中,哪些文字符号属于章回结构的密码暗语,这就要说到与“《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关系密切的“老明公山子野”。 2. “老明公山子野”不是人 《红楼梦》第十六回说贾元春省亲,宁荣二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省亲别院”,经贾元春省亲后赐名为“大观园”。而“大观园”的设计建造,“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划起造。”又说“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栽花,一应点景等事,又有山子野制度。” 二百多年来,世人以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根据“老明公山子野”绘制的园林设计图建造的。此样的认定,如按读书常识论,“老明公山子野”明明白白指的就是人,是宁荣二府请来筹画起造“大观园”的人,是一位老先生,怎么能说不是人呢?但“老明公山子野”所指,就不是人,更不是筹划起造者,而是一组文字符号,是隐藏在《红楼梦》中的章回密码,是《红楼梦》中谜中藏谜的章回结构系列图。 为了弄清楚“老明公山子野”六个字的真实含义,我们根据《红楼梦》谜中藏谜的章回结构系列图中的“《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对“老明公山子野”六个字的真实含义进行复原解读,并对其一一分析,先解“老明公”三字,后解“山子野”三字。“《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如下: 《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略——图发不上来) “老明公”的“老”字,不是指设计者年龄的年老问题,而是指年代“古老、古远”的意思。在中国文化史上,有记载的什么东西最古老?出于一万年前远古时代的“河图、洛书”最为古老,“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古代术数的源头。“老”字指的就是古老的“河图、洛书”。 “老明公”的“明”字,由“日月”二字组成,日为阳,月为阴,中国古代术数的核心学说就是“阴阳”二字。《红楼梦》章回结构有阴阳之分,数有阴阳之数。创作方法有明写、暗写,正写、反写,实写、虚写,而“明、暗”,“正、反”,“实、虚”都可以用“阴阳”表示。“明”在此指“阴阳”,指《红楼梦》章回结构来自中国古代术数的阴阳学说。 “老明公”的“公”字,古有“大道至公”、“天地至公”之说,“公”指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术数体系,属于公开的文化财富,为公众所有,无论何人,想用即用,用今天的话说,不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山子野”的“山”字,指后天八卦“艮山”,方位在东北方。东北方的“艮山”位置对应东北方第八章回的“八”。东北方的“艮山”位置还暗藏“洛书”歌诀“六八为足”的“八”。“八”代表坤卦的八,坤代表地。换句话说,“山”字隐藏着一个“坤八”,一个“坤地”,“山”字暗指“八”,暗指“地”。 “山子野”的“子”字,“子”为十二生肖“子鼠”的“子”,方位在正北方。子鼠排列第一位,代表“一”,“一”在八卦的排序中代表乾卦,乾代表天。在先天五行的方位安排上,一在正北方代表水,所以正北方“子鼠”的“子”在此就指“一”、指“天”。 “山子野”的“山子”二字,“山”代表八、代表地;“子”代表一、代表天;“山子”二字隐藏着一个“八一地天泰”卦。为什么要隐藏一个“八一地天泰”卦,下面再讲。 “山子野”的“野”字,指方向、区域及区域的划分界线,如“田野”、“九洲分野”等。而区域界线的状态可用图象表现,此“野”字指的就是“《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 通过对“老明公山子野”这组文字符号的复原分析,“山子”二字,山为“八”,子为“一”,指代“八一”之数,由于“八一”的寓意贯穿《红楼梦》章回结构及主题思想,属于《红楼梦》的核心问题,所以特别提出来再说说“八一”之间的关系。 从“《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中,我们看到东北方的“八”与正北方的“一”是相邻关系,“一”作为一百二十章回的起头,“八”所在的章回归类中,最后一个数字终结在一百二十回。也就是说,正北方的“一”为第一回的起点,东北方的“八”为第一百二十回的终点。《红楼梦》作者用“山子”二字设置“八一”之数的目的,就是为了设置一个代表女人的“坤地”,一个代表男人的“乾天”,从而构成一个“八一地天泰”卦。因为“坤乾”二字,坤代表女,代表八,代表地;乾代表男,代表一,代表天。 “八一地天泰”卦表达的寓意是:宇宙万事万物通泰现象的出现,其根源都是“八一”阴阳相交,阴阳平衡的结果。引申进阶级社会,便可表述为:男人与女人的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发挥其自身作用,社会气象,社会面貌才能呈现出安泰、和谐的最佳局面。 女人发挥自身作用,表现女人自身价值,参与国家事务并建功立业,这是《红楼梦》追求的理想。“八一地天泰”卦的信息之所以贯穿整部《红楼梦》,就是因为“八一地天泰”卦阴阳相交相感的卦意符合自然规律,所蕴涵的象征寓意契合《红楼梦》作者构想的社会模式。 “《红楼梦》章回结构山子图”是《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总图,由五个部分,共五圈组成: 第一部分,第一圈为内圈,为顺时针旋转的阳太极图; 第二部分,第二圈,数字为逆时针旋转的1至8数,即第一章回至第八章回; 第三部分,第三圈,为顺时针旋转的9数至120数,即第九章回至第一百二十章回。内容还包括先、后天八卦八门、五行及八个方位; 第四部分,第四圈,内容为十二地支(即十二生肖); 第五部分,第五圈,内容为二十四节气分布。 从图中我们看到,第二圈和第三圈表示《红楼梦》章回次数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二十回。正北、正南、正东、正西各安排十五回,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同样各安排十五回,八个方位相加共一百二十回。正北、正南、正东、正西都是奇数,代表阳章回;东北、西南、西北、东南都是偶数,代表阴章回,表现形式是“阴章回连着阴章回”,“阳章回连着阳章回”,阴章回与阳章回的表现形式,则是相邻关系。这就是《红楼梦》文本中,用“英莲”、“香菱”符号暗喻的《红楼梦》章回构成形状。“英莲”即“阴连”,暗指“阴章回连着阴章回”,隐去了“阳章回连着阳章回”的“阳连”二字。“香菱”即“相邻”,暗指阴章回与阳章回之间是“相邻”状态。 “英莲”、“香菱”的符号寓意,后面再详细讲解。 在每个方位之中,章回与章回之间的数序间隔,除了第二圈的1至8自然构成8数外,回次与回次之间的间隔数,都是8数。比如,正北方的15数与23数,23数与31数,都是间隔8数;东北方的16数与24数,24数与32数之间的间隔仍然是8数。以此类推。 为什么要用8数?8,对应八卦之数,8在后天八卦西南方坤卦位,坤为母,坤为地,地为土、为石,而作者是用“石头”作为载体演义《红楼梦》,换句话说,《红楼梦》是女人把女人的故事、思想主张,写在代表女人的石头上,因为坤8为女性,坤8为女性之石,这就是《红楼梦》作者用8的真实意图。 8又对应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方,八个方位每方有15数,8数乘以15数等于120数,而15数又为“圆之象”数,“圆之象”来源于“洛书、八卦八方圆之象数图”,此图如下:
正因为“《红楼梦》章回结构图”由中国古代术数组合而成,在《红楼梦》中,出现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术数“专用术语”的描写。 比如:第一回甄土隐、英莲一出场,当头一句“当日地陷东南”,“当日”的“日”指西北方后天八卦的乾卦,乾卦代表“天”,“当日地陷东南”暗寓东南方对应西北方的章回安排,暗寓“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中隐藏着古代术数;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在为贾宝玉讲解《红楼梦》十二支仙曲时说到“南北九宫之限”,“九宫之限”就是指“洛书”的数字被限制在一至九数;第十八回,妙玉的师父精通“先天神数”,精通“先天神数”,就是精通中国古代术数;第三十一回史湘云和翠缕论阴阳,其中有“阴阳顺逆”四字,指的就是阴太极图和阳太极图中的“阴阳顺逆”问题;第五十二回薛宝琴说“不过颠来倒去的弄些《周易》的话生填”,指的都是《红楼梦》与《周易》有关的问题。第一百零二回毛半仙占卦说“伏以太极两仪,絪緼交感,图书出而变化不穷”,“伏”指“伏羲”;“太极两仪”指阴阳太极图的阴阳变化;“絪緼交感”指阴阳交感;“图书”二字,“图”指“图书”,“书”指“洛书”等等。诸如此类的术数“专用术语”,在《红楼梦》中出现了很多,有的是用一种或多种较为隐蔽的创作方法,隐藏在“《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图”之中,而“《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图”,说穿了就是《红楼梦》中贾惜春所画的不了了之的“大观园图”。 3. 隐遁了的“大观园图”为何不给世人看 “大观园图”的起因,是刘姥姥引逗出来的。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由于贾母想找个积古的老人说说话,便把刘姥姥留了下来。第四十回,刘姥姥与贾母众人游大观园,在沁芳亭上,贾母问刘姥姥:“这园子好不好?”刘姥姥念佛说道:“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贾母听了刘姥姥的话之后,便指着惜春笑道:“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画大观园图一事就此引出。 众所周知,贾母在《红楼梦》中,是唯一德高望重的家族领袖,一旦承诺,必当兑现。然而,刘姥姥自始至终都没有机会得到贾母答应赠与的“大观园图”,直到第一百一十回,贾母八十三岁临终时,贾母也没有见到惜春一直在画的“大观园图”。如果依据贾母比刘姥姥七十五岁小几岁的说法计算,惜春画“大观园图”耗时十多年而不得。为什么说惜春画“大观园图”用时十多年未完成? 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与贾母见面后,两位老人有一段关于年纪大小的对话。
从这段对话中,说明刘姥姥比贾母大几岁,刘姥姥七十五岁,就算刘姥姥只比贾母大两岁,贾母最多也只有七十三岁。这段对话出于第三十九回,紧接着,在第四十回,贾母就答应给刘姥姥“大观园图”,至第一百一十回贾母八十三岁死,刘姥姥也没见着惜春所画的“大观园图”,这之间相隔了至少十年。这就非常奇怪,贾母的安排,怎么可能有始无终没了下文,不了了之呢? 《红楼梦》文本中描写惜春画“大观园图”,前后共有八次,分六个阶段。 (1)画“大观园图”起因阶段。 第一次提画,就是第四十回在沁芳亭上贾母问刘姥姥大观园好不好,引出刘姥姥要画。这是画“大观园图”的起因阶段。 (2)画“大观园图”准备阶段。 第二次提画,文本第四十二回这样写道:
第三次提画,文本第四十五回写道:
“宝玉每日便在惜春这里帮忙。探春、李纨、迎春、宝钗等也多往那里闲坐,一则观画,二则便于会面。”
(3)画“大观园图”过程阶段。 第四次提画,写李纨拉香菱去看惜春的画,文本第四十八回写道:
贾母下了轿,惜春已接了出来……大家进入房中,贾母并不归坐,只问画在那里。惜春因笑回:“天气寒冷了,胶性皆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来。”贾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托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
为了再次强调贾母的重视,文本又写道:
第六次提画,在第五十二回。因宝玉的丫鬟麝月问宝玉,明日去舅舅家过生日穿什么衣裳,文本写道:
(4)画“大观园图”完成阶段。 第七次提画,在第八十二回。史湘云的丫鬟翠缕和贾探春的丫鬟翠墨来潇湘馆叫林黛玉去惜春处看画,因林黛玉身体不舒服正躺在床上,文本写道:
翠墨道:“我们姑娘和云姑娘才都在四姑娘屋里讲究四姑娘画的那张园子图儿,叫我们来请姑娘来,不知姑娘身上又欠安了。” 且说探春湘云正在惜春那边论评惜春所画大观园图,说这个多一点,那个少一点,这个太疏,那个太密。大家又议着题诗,着人去请黛玉商议。
并且贾探春、史湘云在论评大观园图时,已经说明要大家商议如何题诗,由此推论,惜春所画大观园图基本完工,可就是藏着掖着不给世人看。 (5)画“大观园图”隐遁阶段。 第八次提画,《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这样写道:
《红楼梦》最后一次,第八次提“大观园图”出现在第一百零九回。紧接着第一百一十回,贾母死去。“大观园图”是贾母一直关心的一件大事,是众女子一直关心、支持的一件大事,最后居然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贾母临死没有看见,刘姥姥没有看见,浓墨重彩渲染的“大观园图”隐遁失落无考了。惜春一句“我久不画了。如今住的房屋不比园里的显亮,所以没兴画。”便将“大观园图”推得干干净净,让世人因此不知“大观园图”为何物? “大观园图”之所以不给世人看,是因为“大观园图”实际上就是“《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而把“大观园图”隐藏起来,就是隐藏“《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隐藏的目的就是不希望世人知道《红楼梦》是用“《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填写组装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