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筋(一)

 江河湖溿 2011-01-12

第一章 百病生于筋(1)

第一章百病生于筋

很多疾病都是筋出毛病引起的

相信大家看到这个说法都会感到很好奇。不着急,咱们先通过一些临床的真实案例来了解体会。

我的大学同学崔淑丽,现在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疼痛中心工作。某天,50多岁的蓝阿姨找她做针灸治疗。蓝阿姨的病情不复杂,只是左脚跟上长了一个骨刺,但就是这小小的骨刺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她一度痛得连走路都困难,需要踮脚跛行才能减轻痛楚。蓝阿姨说,她曾经向骨科医生求助,对方的建议是开刀切除骨刺。由于她当时的工作无法让她拿出三个月的长假来休养,所以她拒绝了这项建议。医生只好给她注射了类固醇药物来暂时压制疼痛,但这治标不治本,才刚刚两个星期,她的疼痛问题又出现了。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辗转找到崔医生这儿,做了大约9次针灸治疗,脚跟骨刺的问题就彻底得到解决。

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也遇到过。我在瑞士工作期间,一位老太太对我说,她再也不想做手术了,因为她已经做了27次手术,当然都不是什么开腹开胸之类的大手术,基本上就是“跟骨骨刺”之类的小手术。我也是用针灸的办法给她处理,效果非常明显。后来,我和我的同学说起这件事,我们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结论,很多被认为是骨头病变的疾病,归根结底是骨头周围的筋出了问题,只要把筋调理正常,那么骨头的疾病自然就痊愈了。再举个常见的例子,比如颈椎病,现在成年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过去,人们总认为是骨质增生使椎间隙变小,最后压迫神经血管所致,或者认为是椎间盘出了问题,所以一定需要手术治疗。现在看来,这些认识是有些偏颇,甚至是错误的。实际上许多病人主要还是筋出问题了,只要把筋都调好了,各种症状就会随之消失。

很多疾病本来比较容易治,但过去因为只是单纯地从骨科角度来考虑,就觉得必须手术,比如颈椎病、腰椎病,但手术有时候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造成另外的损伤。这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筋的重要性,光看到骨头出问题,椎间盘异常,事实远非那么简单。

我们医院原来的骨伤科主任刘维老师曾经提到,他年轻时和老师一起做切除腰椎间盘治疗腰腿痛的手术,手术做得很好,但许多患者效果并不理想。而当时另一位症状很重必须手术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手术,采取了保守治疗,几年后却完全恢复正常。这事对刘主任触动很大,所以后来他一直从事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脱出等的研究。

我们以前对骨性的东西强调得很多,尤其X线发明以后,一看见骨头异常,就把问题都归结于骨头了。现在更是运用CT、核磁共振等,把许多筋的问题都当成是骨头的问题来处理,包括骨头位置的异常、骨刺,还有椎间盘的疾病。大家都想通过手术来纠正,把骨刺去掉,把突出的椎间盘取出,这其实是现代医学的误区。

经过诸多专家十几年的努力,“筋”这个罪魁祸首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专家认为,大量疾病主要是软组织也就是筋的问题。筋一旦出问题,那么内脏、神经系统就会受牵连,把筋调整好了,那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当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手术。

手术不仅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对于很多自费的患者来说,一做手术动辄上万,甚至好几万,费用问题必然是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手术是创伤性的,病人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所以但凡保守治疗能达到同样的疗效,病人就会选择保守治疗,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筋是我们身体的生命线

筋是什么

说了好半天的筋,我还没有解释筋到底是什么。现在大家一说到“筋”,马上就会联想到肌腱,比如大家平时去菜市场买肉时会说:“我买牛蹄筋儿,我买猪蹄筋儿。”其实,医学意义上的“筋”可不只是肌腱,它还包括肌肉、韧带等附着在骨头周围的软组织。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游泳时小腿肚子突然抽起来,大家几乎都会说小腿肚子“抽筋儿”了,在农村还有人会说小腿肚子“转筋”了,这里的“筋”显然指的是肌肉。还有喜欢养生的朋友都知道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易筋经。“易”是改变的意思,“易筋”就是指改变我们僵硬紧张的肌肉,使之柔软灵活而富有弹性。

筋的学名叫“经筋”,因为它是纵向分布的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了解的“筋”,可在传统中医最权威的经典《黄帝内经》中,筋是没有独立出现的,凡是提到“筋”的地方,都会在前面冠一个“经”字,称为“经筋”。这“经筋”又如何理解呢?

经筋可不是对筋的泛泛论述,在筋之前,加上“经”字,我们的老祖宗显然是有特定含义的。“经”字的本意是指织物的纵线。大家知道,织布前必须首先在织布机上固定好经线,而经线是纵向排列的。因此,所谓经筋,指的就是人体中“筋”的走向,它们大多是纵向分布的。

十二经筋与十二经络有什么关系

在《黄帝内经》中,经筋与经络是对应存在的,有十二经络,就有十二经筋,它们的走行大体相似。

简单地说,十二经筋就是包裹十二经脉的一些组织。用一个比较形象的例子来说明,大家就明白了。十二经脉相当于火车和汽车通行的隧道,十二经筋则是隧道周围的路基和穹顶等辅助的部分。如果隧道周围的山体有塌方,比如发生了地震或者塌陷,那么就会影响到隧道的通畅。就像汶川大地震,其中有一个隧道因为塌方所以整条道路都不通了,物资也没有办法及时运进去。这就相当于身体的十二经筋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塌方”了,那隧道(经络)就不通了,气血也阻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某些部位的营养供应得不到保证。所以说,通道固然很重要,但是通道周围的组织一旦有异常,通道也会出问题。反之,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假如经脉中气血亏虚或者其本身出问题了,那么经筋就得不到濡养,它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经脉与经筋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毫不夸张地说,十二经脉能否发挥正常功能有赖于十二经筋的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它们的关系就好比鱼和水,经络是鱼,经筋是水,水里没有鱼,它依然是水;但鱼离开了水,十有八九是活不下去的。过去我们常说“军民鱼水情”,实际上主要还是讲鱼对水的依赖。

由筋异常引起的疾病,就是经筋病

经络是什么,学术界现在还有诸多争议。但筋是摸得到的,如果有异常,我们通过检查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比如筋结疼痛等,易发现,也易调整。所以养生也好,治病也好,从“筋”来入手往往更容易把握。把筋的功能调节正常,人体就会保持健康的状态。从医生的治疗角度讲,许多疑难病从筋入手,也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所以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从事针灸临床已有二十几年,发现很多疾病诊断和治疗应该更多地从筋的角度来入手,因为很大一部分的疾病往往就是筋的异常所导致的。比如有时候我们认为疾病的原因是经脉淤阻了,其实是由于经筋挛缩而导致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忽略了筋的重要性,这无疑给很多病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书的初衷即是希望大家能多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经筋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身体的健康养生方面少走一些弯路。

筋伤是百病之源

说起这个筋,可能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它不过是和我们的肢体有关系,会引起一些疼痛、麻木等症状。其实,筋一旦出问题,不光会造成运动的障碍,身体其他器官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包括现在一些内科病,比如消化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神经系统的疾病等,都跟筋的失调有很大的关系。

揉开颈肩部的疙瘩,耳鸣痊愈了

1985年左右,父亲单位的一位同事,当时是县卫生局的一位领导,在同仁医院确诊为神经性耳聋。这位叔叔说,因为自己平时爱开玩笑,起初他对别人说自己耳朵不好想去看病,大家都不信,因为他与人谈话时反应等各方面都很正常,所以都说一看就没病不用去医院。但有一次他走路时钥匙从右边的兜里掉到水泥地上,自己居然没听见,这之后大家才意识到他右耳可能真的有问题。

之后他就到同仁医院检查,结果诊断为右侧耳朵神经性耳聋。按照医嘱用了一些药物之后效果不太理想,还是听不见。有天我去父亲单位也就是卫生局玩,这位叔叔正好在,大家聊天时他随口说要不让我给他治治。我觉得这个耳聋肯定是不好治,但是整体检查了一下,发现他两侧肩膀高度不一样,脖子有点儿歪,而且整个颈肩部的肌肉都很紧张,摸起来还有一个一个的疙瘩。当时我正好在学按摩,学习热情比较高,也很愿意给别人做手法,所以就说给他放松放松。结果放松了一会儿,突然他就说听力有好转。当时我自己也不太相信,但是他很肯定地这么说,那肯定是有好转。之后他又到我家让我给他治了3次,结果他这个耳聋真的完全好了。

这事对我触动特别大。我总结一下,他的耳聋就是因为筋出了问题,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临床上有些病很难治,比如这例神经性耳聋,按常规思路肯定是听神经受损,用中药的话就是补肾,一般辨证阳虚的,吃金匮肾气丸,阴虚的,用六味地黄丸,这样治疗可能会有些效果,但不会太理想。而如果从筋来入手,直接把不正常的筋,绷紧的筋给松开来解决问题,这样反倒比较简单。

放松筋结,治好神经衰弱

我常去阜成门那边的广济寺看望中国佛教协会的会长一诚大和尚,为他老人家做保健。本来上级打算给他派一个保健医生的,但他说他有保健医生,因为我是他老人家的皈依弟子,他就把我当成自己的保健医生了。

有一次,是他老人家的一位侍者精神焦虑、心发慌、晚上睡眠也不好。我看了看那位法师,又摸了下脉,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自己说,最近太劳累了,工作太忙,事情太多,心情太紧张了。我想了想说,我用手法给你放松放松吧。我只在他脖子和后背处推拿了一阵子,把一些痉挛的筋结揉开,顺便还做了几下颈椎复位。之后他便告诉我,那一次就好了七八成。后来我又给他做了四五次,他基本上就完全正常了。

绝大多数的疾病都是筋出问题引起的

身体的筋一旦紧张痉挛,就必然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心慌、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举例来说,颈部的筋一紧张,膀胱经、督脉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话,头部就会不舒服,头晕、失眠、烦躁这些症状就都会出现,所以把筋的问题解决了,很多头部的疾病、脏腑的疾病,乃至全身的疾病,治疗起来就变得简单很多了。

再比如,有的人有冠心病,实际上是后背的筋,特别是心俞附近的筋出问题了,造成相应的经脉不通,进而导致气血阻滞,最后心脏就出问题了。背俞穴一旦出问题,相应的脏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道理都是一样的。把后背的筋调好了,相应脏腑的疾病自然会好转,乃至痊愈。

对于这些因为筋出问题而产生的疾病的治疗,应当尽可能地应用一些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按摩,甚至长圆针、小针刀,还有一些别的方法。把筋调理顺了,一些相应的症状就会消失了,疾病也随之痊愈。假如单纯用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针对性都会差一点。

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疾病全是因为筋的毛病,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筋出了问题,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从筋入手,而且疗效好过其他方法。

有些疾病比较复杂,既有筋的问题,也有脏腑本身的问题,这就需要从两方面来治疗。某些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死,那主要是内脏器官的问题,但如果把筋的问题解决了,也会对病人有所帮助。因为临床情况非常复杂,所以我们需要多层次多方面来理解筋的重要性。

第二章 百病由筋治(1)

第二章百病由筋治

从筋的角度去考虑,疾病多了一条解决之道

十二经筋虽然也像十二经络一样看不见,但是它能摸得到。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筋摸起来很柔和,不僵硬,不疼痛,但是如果出现了病变,比如僵硬或是痉挛了,在医学上就叫做“筋结”,它好比绳子打了结。经筋发生病变既可以是导致一些疾病的病因,也可能是有些疾病产生后在十二经筋上的反应。比如有些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会发现腿部的足三里穴和背部的脾俞穴、胃俞穴附近有条索样的筋结,压痛敏感。如果从经筋的角度进行治疗,将打了结的绳子结解开,疾病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是痊愈。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小腿“抽筋”,实际上按照现代医学应该叫做“腓肠肌痉挛”,也就是说小腿的肌肉发生了痉挛和收缩,用手触摸会感觉到有硬硬的筋结块,压痛明显。虽然坐着休息一会也能缓解,但如果配合着轻轻揉按小腿部的肌肉筋结,使之放松,就可以更快地缓解症状。所以说,筋有异常了,我们非常容易发现,也非常容易调整和治疗。

1984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起床发现自己落枕了,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筋发生问题的痛苦。可能不少朋友也有落枕的经历,这虽然是很小的毛病,但是很难受,脖子转也转不动,一天活动不自如,心里很烦躁。正好那天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到我科里找我,这位同学是骨伤研究所的,他从治疗骨头错位的角度给我治了一番,但没见明显效果,脖子还是转不了。下午我去我师父王选杰先生那里练拳,其中一位师兄说要给我治疗,这位师兄拳练得特别好,劲特别大,推手能把我给扔起来。我心里很害怕,但又不好拒绝,正在犹豫时,他给我拨了几下,很疼很疼,但就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脖子就完全好了,颈椎活动自如,这实际上就是瞬间把颈部挛缩的筋结给拨开了。后来我就经常跟这位师兄学习这类手法,主要就是把筋结拨开,放松痉挛的软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在二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经筋病用一些非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最好,包括扎针、按摩、艾灸、长圆针、小针刀等,而单纯使用药物或手术,效果会差一些,严重的有些疾病还会误治,既浪费精力,又浪费财力,绕很大的弯路。比如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会选择手术治疗,其实大多数病人并不是因为椎间盘出了问题,而是腰椎周围的筋出现病变了。这点我在后面还会详细地展开谈,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经筋病一方面可以请医生进行治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自我锻炼和保健的方法来防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揉筋法,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坐车、看电视,花上几分钟就可以随时随地对筋进行保养和治疗,很方便,很简单。

揉筋时,首先,要找到自己身体上筋的异常之处,即压痛敏感或痉挛的“筋结”,通过按揉的方法将它揉散开。力度根据自己的承受为度,觉得不痛就重一点,觉得痛就轻一点。

平时还可以用灸法来保健。通过刺激经筋,实际上也是刺激腧穴,来达到调整经筋的目的。此外,像站桩、练习太极拳、大成拳等传统的养生方法,也可以从根本上调整身体十二经筋的柔韧性,使身体的机能趋于正常。所以建议中老年人经常活动锻炼,减少经筋病的发生。

从医生的角度讲,有些疾病从筋来入手往往更容易把握,临床上会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从个人的角度讲,从筋来入手,将全身的筋的功能调节正常,对治病也好,对防病养生也好,都是一种简单方便的保健法,何乐而不为。

主要的理筋手法

我们来打个比喻,人体的脊柱好比帆船的桅杆,而我们的筋就好比固定桅杆的绳索,如果绳索出了问题,桅杆当然不会稳定和正直,身体也是一样。由于这种原因得的病用药物治疗显然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要调理我们的筋。

筋出了问题,比如痉挛了,就好比绳子打了结,对应在我们人体叫做“筋结”。如果我们能像解开绳子扣一样,把筋结解开,那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解开筋结的方法,中医的学名叫做“理筋手法”,它包括点穴、按摩等,这些理筋方法尤其适宜于经筋疾病的早期和中后期病情比较轻的患者,它很方便大家随时随地地进行自我保健,防治各种经筋疾病。常见的理筋方法主要有摸法、滚法、揉法、按法、拿法、弹筋法、拨法等,简单地介绍给大家。摸法摸法主要是指用手触摸肢体、穴位、筋结以疏通经筋、调节经脉的方法。摸法主要用于检查和寻找身体的压痛点和筋结。医生根据病人的诉说,首先在相应的部位寻找压痛点。病人自己也能照猫画虎,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触摸,稍用力作上下左右滑动,痛觉特别敏感或迟钝的地方,往往就是治疗的关键点。另外,医生还会用指面触摸,检查病人是否有肌张力增高或是挛缩,是否有硬结或条索状的筋结等,以便采用适合的理筋手法。

滚法滚法主要是指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我们腕关节屈伸外旋的连续往返活动,使产生的力量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其动作要领在于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度角,手腕要尽量放松,滚动时掌背要紧贴身体,不能跳动或摩擦,压力尽量均匀,动作协调而有节奏,不能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这种方法接触面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部及四肢等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对于肢体的瘫痪、麻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多采用此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经筋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

揉法揉法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主要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部分或是手指螺纹面,用力按在某个部位或某个穴位上,动作轻柔缓和,环旋转动。其中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着力面较广,刺激缓和舒适,适宜各种年龄阶段的人,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指面着力的称为指揉法,力量轻柔,临床上多用于小儿推拿。

按法按法也是理筋推拿常用的手法之一,是用手指、掌根按压体表以向经筋透力的治疗方法,具体分为指按法、掌按法。指按法是用拇指或食、中、无名三指指面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最常用的是拇指按压法,将拇指伸直,用指面按压经络穴位或经筋筋结点,其余四指伸开起支持作用,协同用力,这个方法的接触面比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对全身各处的经络穴位都适用,具有较明显的开通闭塞、散寒止痛作用。掌按法是用手掌根、鱼际或全手掌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这个方法的刺激比较缓和,具有疏通筋脉、温中散寒的作用,常用于脊柱两侧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腰疼、骶尾部软组织损伤、脊柱侧弯等症。

拿法拿法是用拇指与食、中指相对,捏住某一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内收,并做持续的揉捏动作,这个方法的动作要领在于,腕部要放松灵活,指面用力,揉捏动作要连绵不断,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它的刺激性较强,可用于颈肩部和四肢部经筋筋结点和穴位,治疗头痛、脖子僵直、肌肉酸痛等症,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的作用。比如,用拿法处理完风池穴及脖子两侧能使毛孔竖起,有发散解表作用,拿肩井穴能通调周身气血等。实际应用时,实施拿法后,常辅以揉摩手法,来缓和刺激。

弹拨法弹拨法可细分为弹法和拨法。弹法是以拇指和食指指腹相对紧捏肌肉或肌腱,用力提拉,然后迅速放开,使其弹回,好像拉放弓弦的样子,适用于胸背部的骨肉及浅表的肌腱部,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拨法则是把手指按在穴位或某个部位上,适当用力下压,到有酸胀感时,再做横向拨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指下的“筋结感”,选择使用弹拨法,能解痉止痛,对于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作用。

具体应用的时候,大家应该根据疾病的程度和症状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手法,或者根本没必要拘泥于花样繁多的手法,只选自己用着最顺手的。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外伤所导致的关节错位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则不仅需要进行理筋手法的治疗,还必须找专业医师进行手法复位等。

第三章 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1)

第三章头面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头痛

不少朋友都把头痛当成小毛病,不愿到医院去接受治疗,而是简单归咎于睡眠休息不好,或简单服用些止痛药物,或只做些物理疗法等等。如果是轻微的头痛可能因此缓解,但一有诱发因素,头痛马上就又回来了。其实头痛并非都是小毛病!

临床上头痛的病人很常见,据统计,它的发生率仅次于感冒,基本上,80%的人曾经有过头痛的经历。据我的临床经验,大多数人的头痛是由于头颈部的肌肉紧张收缩,也就是头颈部的经筋出了问题。因为经筋得不到舒展,头部的气血受到滞阻,不通则痛,最终引发了头痛。

曾有一位经常头痛的朋友问我,我们人体头颈部的经筋为什么会容易出现问题呢?中医有句话叫做“寒主收引”,身体一旦受寒,全身的肌肉就很容易紧张收缩,气滞血淤,不通而痛。大家都知道,现在不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夏天不开空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空调温度往往打得比较低,寒邪很容易从皮肤的毛孔侵犯头部和脖子后面的经筋,进而导致头痛。夏天经常有年轻人到医院看头痛,许多都是因为在办公室吹了空调后引起的。此外,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紧张,大家很容易焦虑,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那些长期紧张焦虑的人肩部总是高耸着,这说明他们的心态长期得不到放松,如此也很容易造成身体肌肉的持续紧张,尤其是头颈肩部的经筋会长期处于紧张挛缩的状态,这样怎么能不头痛呢?

再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像空调、电脑、汽车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也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长期面对电脑的办公室人员和长期手握方向盘的司机,身体常处在某个固定的姿态下,颈椎承受的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适当的活动、休息和锻炼,颈部肌肉会持续性地紧张,颈部的气血得不到疏通,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痛。

还有一个罪魁祸首,就是手机。手机虽然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不少麻烦。有的人喜欢用手机煲电话粥,头部会不由自主地歪向一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偏头痛。

两年前,一个女孩儿找我看病,说自己经常头痛。这个女孩儿二十七八岁,已从事文秘工作多年,平时习惯一边打电脑,一边夹着电话聊天。后来就慢慢感觉到经常会头痛、头晕、头发沉、思绪不清楚、记忆力明显减退。有时头痛起来,会从后枕部痛到前额及太阳穴,甚至延伸至眼睛周围,而且眼睛也会雾蒙蒙的,早晨刚睡醒时好一点,到了下午,事情一忙,又严重起来。她曾到神经科看过,并作了完整的神经科检查,如核磁、脑电图、眼底镜,都没有发现问题。

其实,这个女孩儿刚一走进诊室,我就发现她的头往右侧歪,而且右肩比左肩高,坐下一检查,她的颈背部经筋高度紧张,可以触摸到条索样的粗大筋结。我在她的颈背部才扎了几针,她的头痛马上缓解了。后来她又来找我针刺几次后头痛基本消失了。

追根究底,她的一系列问题就是出在颈部的经筋上。所以,我嘱咐她一定要注意坐姿,平时有空就站站养生桩,每天按一按颈肩部僵紧的筋结。后来这个女孩的头痛再也没有犯,而且有时还帮家人及同事进行保健按摩,成了家里及办公室的保健医生。

头痛如何进行防治呢?从中医角度来说,头部前额、两侧和后脑部的疼痛分别是由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太阳经筋挛缩导致的。我的经验是,对于紧张收缩的经筋采用局部的按法、揉法以及拨法。对咱们读者来说,可以在各自的经筋循行路线上寻找筋结,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穴(小腿前外侧)、风池穴(与耳垂齐平的后头骨下方)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俗称脖筋处)附近等。此外,还要每天用手按揉相应的阿是穴10分钟,中等力度,长期坚持就能使筋结变柔甚至消散,从而让头颈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头部的气血得以灌注,头痛自然会缓解甚至痊愈。

此外,站养生桩也能很好地帮助头痛的朋友早日解除痛苦。站桩时,只要我们注意头部微微向上扬,头顶好像用一根绳子吊着,目光平视,使得头颈部的经筋得到很好的放松,头痛的症状可以逐渐得到缓解。

失眠

基本上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晚上睡不着觉的经历,或者是入睡难,或者是睡不实,或者是醒得早,或者是整晚都在做梦,《诗经》里用“辗转反侧”这个词来形象地描述这种状态。其实有些时候“辗转反侧”是正常的,比如突然换了一个环境、身体不太舒服、作息时间偶尔被打乱、有重大事件刺激等,这些暂时性失眠都不算是疾病。只有那些没有特殊原因的长期失眠,才算是病理状态。失眠是当今社会一个极为常见的症状,同时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疾病。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与健康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经筋异常,失眠发作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心理精神因素,有的是身体其他疾病发作,引起的各种功能失调的问题,这些要依靠调整情绪和治疗原发疾病的办法来解决。我这里着重要处理的是经筋失常引起的睡眠障碍。现代人长期的工作生活紧张,精神压力较大,各种原因造成身体颈背部的筋紧张,就会引起失眠。

年轻人一整天坐在办公室,一个姿势保持很久,再加上空调的冷风吹个不停,颈背部的筋很容易受寒、僵硬,筋的不柔和进一步影响经脉气血流动,最终就是出现了失眠的问题。

另外,大家都知道“阳主动,阴主静”这句话。阳气保证我们白天一天的活动精力,而到了夜里呢,阳气就要暂时下班,阴气开始值班,这样身体才能够得到阴气的涵养,我们也才能睡好。如果某处的筋出了问题,阳气潜藏于阴气的通道不畅通,那么阳气自然不能按时下班,阴气也不能到点上班,阴阳失序的结果就是人整晚都睡不好,而且白天也无精打采的。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与失眠的关系最大。因此治疗失眠时,一般都会用养血安神的中药来促进良好的睡眠。如果手少阴经筋或是手厥阴经筋出现了异常,心主神明的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失眠。

失眠二十年,几针就解决

在十几年前,一位病人找到我。他的性格极其开朗,没有什么精神压力,也没受过什么情志刺激,检查了身体,没有任何严重疾病,身体棒得不得了,可就是有顽固的失眠,而且困扰了他二十年。他每天晚上吃两三片安定,严重的时候,吃到七八片,中药也吃了不少,但效果一直不大。

我当时一听,也觉得有些无从下手。后来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他的手少阴经筋和手厥阴经筋的循行路线上有不少压痛敏感的条索样的挛缩筋结。此外他的颈部也有不少细小、僵硬的筋结,说明他颈部的经脉也不畅通,气血很难濡养大脑,自然睡不好。

我心里面有点底了,主要在他的手部扎针,重点在内关穴、郄门穴、神门穴(手腕内侧)附近,并用长针将颈背部僵硬的筋放松,重点部位在风池穴、天柱穴(脑后)及阿是穴附近。扎了两次以后,他打电话兴奋地告诉我,这二十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安稳过,一直从晚上十点多睡到早晨天亮。后来巩固治疗十次,他的睡眠一直都很好。像这种顽固性的失眠虽然持续了二十年,看上去非常棘手,但是一旦找到真正的病因——筋,治疗就非常容易,效果也很好。

又是筋的错,失眠到抑郁

我夫人有一位30岁的女性朋友,在某大医院被诊断为抑郁症。我看她本人,并不是有遗传性疾病或是受过什么精神创伤,主要症状不过就是焦虑和失眠。

据她描述自己几乎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很浅,正在吃百忧解、劳拉之类的西药。她自己知道药物吃多了不太好,所以也不是长期坚持服。她这个人很要强,睡眠不好,记忆力不好,自然工作都会有影响,所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是着急,症状越重,症状越重,她的记忆力、思维就越受影响。

我认为她的问题就是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失眠严重了,影响到工作,人慢慢开始焦虑。我给她检查了一下,发现她颈部的筋特别紧张,于是在颈部给她扎了扎针,使筋得到放松,大脑供血得到了改善,结果她当天晚上回去就睡了八个小时,之后就都能维持这样了。

这种失眠完全是由于颈部肌肉,也就是筋的紧张造成的,长期的失眠影响到了心情,产生抑郁倾向。这是典型的经筋疾病,从筋的角度来治,效果是很明显的。

其他类型的失眠,这样来处理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说如果胃的功能不正常,比如晚上吃得太多,肚子太胀等,也会造成失眠。对付这种原因的失眠,我们通常可以在腹部的中脘穴、腿部的足三里穴或是其他阿是穴附近寻找到筋结,把这些筋结拨开了,失眠也就缓解了。中医上,还有一个经外奇穴叫做安眠穴,在风池穴和翳风穴的中间,也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像头疼或是血压容易升高的朋友还要在太阳穴和印堂穴附近寻找筋结,找到筋结后,努力把它揉开;情绪不好的朋友一般是肝火旺盛,晚上要用力按揉太冲穴、肝俞穴,可以泻肝降火,帮助睡眠。还要在脚上的太溪穴周围找到这小的筋结,也要把它揉开。

元气较虚弱的中老年人最好经常用艾条灸自己的命门穴及肾俞穴,效果是引虚火归元,让阳气内收,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

经常失眠的朋友一定要摆脱对安眠药的依赖,多从筋的角度去试一试,只要让筋舒脉畅,脾胃调和,那么安然入睡梦乡酣就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了!

面瘫

我在一部小说中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情节,大概意思是,某诗社的几个诗人在一起作诗,一个新来的年轻人附庸风雅,也说了一句,把大家都逗笑了。他说:“乍暖还寒易感冒。”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句话是没有什么美感,但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他说的可是一句真理。实际上,乍暖还寒时节不仅容易感冒,也容易出现面瘫。北方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一般过了夏天,没几天和爽的天气,气温一下子就变冷了,感觉没有秋天过渡似的。春天呢,又忽冷忽热,也就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里面讲的“乍暖还寒时候”。这段时间早晚温差特别大,所以体质较差的人稍微不注意受了风寒,就会出现面瘫。

面瘫是典型的经筋病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西医认为是面神经麻痹了。这个疾病在《灵枢?经筋》里就有很清楚的记载:“足阳明之筋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说明面瘫是一个典型的经筋病,而且与足阳明经筋的关系最密切。因为足阳明经筋始于面部,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时,经筋容易受到外界风寒的侵袭而发生痉挛、麻木,“引缺盆及颊,卒口僻”,就会突然出现嘴歪。“急者目不合”,眼睛闭不上也符合面瘫的表现。

在临床上,这个病以前都是天气变化的时候多见,但是现在夏天也慢慢多见了。因为屋里都开着空调,冷气很足。当外面很热的时候,突然走进空调的屋子或者汽车里面,很容易突然就出现面瘫。一般来说,面瘫用针灸的效果多数很好,也有极个别的效果不好,还有扎了几十年都不好的。针灸效果不好的病人,我会改用点穴按摩,效果会更理想一些,或者用手法按揉配合针灸,会使病程缩短,疗效更显著。

大约八九年前,我们医院一个和我很熟的护士长,她的儿子在离高考还差半年多的时候,突然面瘫了。小孩子长得很精神,是学校里出名的帅哥,因为好面子,所以不去上学了。他妈妈找了一位很有名的大夫,给他扎了一个多月效果也不好。后来护士长带着她儿子到家里来找我。我如实地说如果别人扎不好,可能我扎的效果也不会太理想。我试一下,果然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怎么办呢?因为当时正值高考前,小孩不去上学了,肯定跟不上进度,他妈妈特别着急,一夜一夜地在家里哭。我看着实在于心不忍,就说你要不怕疼,我就用手给拨拨筋吧。这一拨,效果特别好,一下子就把面部挛缩的筋给拨开了。这个十几岁的小孩还很能忍,眼泪都疼出来了,就是不哭。那天只拨了一次,效果就很明显,后来又治疗了五六次,就完全正常了。他母亲特别感激我,非说我救了她孩子一命。这个说法是有点夸张,但确实是改变了这个小孩的命运,因为后来这个小孩考上了电影学院。从这个病案中,再结合《黄帝内经》中古人的说法,我慢慢悟出来,面瘫是一个典型的经筋病,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效果更快更好。

面瘫的诊断与注意事项

面瘫要分中枢性的和周围性的,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有个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是周围性的,那么整个一侧的面部全都出现瘫痪的症状,包括眼睛;如果是中枢性的,那么眼睛还是可以正常地闭合。

所以我们见到面部全瘫了的,其实病情轻一些;光嘴歪,眼睛没有问题的,反倒很严重,说明大脑里面有问题了。当然后者也有极特殊的情况,眼睛也是有问题的,这通常是脑干出现病变,但此时一般都会伴有其他的肢体活动不利,甚至意识的丧失,倒是不太难鉴别。假如出现某些中枢型症状,包括手脚麻木、活动不利,就一定要注意了。有条件的要去医院做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

现在这个病是年龄大的七八十岁可以得,最小的几个月的小孩可以得,因为现在有空调,小孩也可以患病。过去小孩是极少的,除非你出去突然受风。这个病得了后很麻烦,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比如说演员、教师,必须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如果得了面瘫就会对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对生活也会有影响,因为嘴角会漏水,吃饭也不行,情绪自然会受影响,人很着急。眼睛闭合不好的话,又容易患角膜炎,所以假如眼睛闭合不好,又没有完全治好的时候,睡觉时可以放上一块厚的纱布加点儿水,这样防止角膜太干燥,尽量避免出现炎症,也可以上一些红霉素眼药膏。

关于面瘫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个别的患者,在发病的同时或者发病之前,在耳朵周围会出现疱疹,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一般有疱疹的恢复都差,严重的还会感染到颅内。我见过有几例病人,开始不当回事,后来感染到颅内,引起脑炎,吞咽困难,严重的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这种情况必须住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要单纯地依赖某一种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得了面瘫之后,首先要去神经内科确诊,然后要去针灸科找专业的针灸大夫治疗。当然自己也要多用手拨一拨面部打结的筋,主要是面部的阿是穴和眼睛周围、耳前耳后的乳突周围。重点穴位包括阳白穴、迎香穴、颊车穴、地仓穴、翳风穴和风池穴。

另外,还要循着足阳明经筋的循行部位寻找筋结,重点在足三里穴。手阳明经筋也要拨一拨,如合谷穴附近。中医里面有句话叫做“面口合谷收”,合谷对这个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我们还可以用灸法进行治疗。一般来说,用隔姜灸效果更好,隔姜灸主要是可以避免烫伤,很好地保护面部皮肤,而且姜也是一味药材,双重药力,效果更好一点。

做隔姜灸时,要沿着生姜纤维的方向垂直切开,最好找比较圆的、汁液多的那种特别新鲜的姜,切成大概咱们一毛钱硬币那样的厚度,贴在眼睛周围,比如眼睛上边、太阳穴和眼睛下边,颧髎、听宫、翳风、颊车、地仓、迎香、承浆等穴处。贴上以后,对每个穴位进行艾灸,一个穴位大概灸5分钟左右,感觉火力向里面透很舒服。灸到生姜有点儿发干的时候,用手给它压住,我自己也体验过,很舒服,这样每个穴位都灸下来,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灸完了可以再轮换着灸,就是花时间。灸就需要长时间地用艾条来烤面部,烤这些穴位,效果一般都是很好的。

可以结合针灸治疗,自己在家里用点穴按摩,用灸疗的方法,这样会恢复得更快一些。

我给病人介绍灸法时,有的病人还会半信半疑地说,不是说“头不宜多灸”?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头是诸阳之会,头部尤其是面部很容易上火,所以一般情况下头面部是不宜灸的。但面瘫多数是面部受凉引起的,所以可以灸。而且有的人面瘫扎针扎久了很敏感,开始怕针,这种情况针和灸结合起来是最好的,扎针的同时自己回家灸。

面瘫必须马上治疗

得了面瘫,千万不要太着急,积极治疗就是了。针灸也好,自我保健治疗也好,都是越早越好。有人刚有点儿征兆,有人第二次得的时候,甚至第三次得的时候,他知道,就赶快来针灸,这样部分病人就可以在面瘫刚露出苗头的时候,让它停止发展,有些还能往好里恢复。当然多数病人仍在发展加重,这一点一定要和患者讲清楚,要不然患者还以为是扎厉害了呢!这可能也是急性期大夫不愿意针灸的一个原因。

扎针的时候面瘫继续发展也是正常的,但比不扎针发展得肯定要慢一些,所以这个病一定要早治。有些大夫对这个不太了解,非得让病人等到一个月以后,这样就丧失了最好的针刺治疗时机,一个月以后就很难治了。不要非得等到一周以后再治,实际上越早越好,因为等到一周,差不多已经发展到最厉害了。与其到最厉害时再治,还不如早点儿治。这就好比一辆车在斜坡上往下滑的时候,你越早刹车,越容易把它推上来,非要等它滑到坡底,再推就麻烦了。

面瘫在治疗时期,要尽量避免受风,尤其是空调、风扇,尽量不要用。同时也要少吃一些过于生冷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对人体阳气有一个抑制的作用,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第四章 颈胸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1)

第四章颈胸部疾病的经筋调理方法

颈椎病

颈椎病过去可是一种老年病,一般只有5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得,现在它已经是一个时髦病了。我听说,有的单位组织体检,竟然有二十几岁的员工也得了这个病。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到了三四十岁颈椎就会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而真正产生病变,一般要在50岁以后。可是现在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加班,体育活动较少,所以罹患颈椎病几乎是必然的。最近这几年来,我每天都要接触到不同年龄阶段的颈椎病患者,最夸张的一次,有一个小学生被妈妈带着来看颈椎问题。

颈椎病分为许多种类型,大家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患有颈椎病,以及患有哪种类型的颈椎病呢?关于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大家多多少少都能了解一些,比如头晕、头痛、耳鸣、上肢麻木疼痛等。有的人没有这些典型的症状,但是只要颈部有明显的酸胀疼痛83感觉,就要留神。其中,常年坐着办公的金融从业者、IT从业者、大学生等都是高发人群。就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城市中,几乎每个成年人颈椎都有轻重不等的问题,许多人完全可以诊断为颈椎病,甚至中学生中颈椎有问题的也不少,所以这个病应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讲,根据颈椎压迫部位的不同,颈椎病可以分为六种,即颈型(轻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

经常落枕可能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

颈型(轻型)也称局部型颈椎病,这一型在三十年前是不被承认的。它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光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这种类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早期主要是头颈和背部疼痛,常常感到颈肩部及上背部酸痛,病人因为颈部易于疲劳,所以不能长时间地看书、写作和看电视等;有的感到头痛、后脑勺疼得厉害、胸痛及上肢无力;有的病人主要是早晨刚起床时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便,或者活动时颈部有响声;少数病人还会出现反射性的上肢疼痛、麻木不适等。由于症状较轻,往往病人重视程度不够,以致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不少经常落枕的病人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时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不同类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类型主要症状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压迫脊神经根后,引起臂丛神经剧烈疼痛,可牵涉到肩膀、手臂,并放射到手指。时间一长,还会引起相应的肌肉萎缩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为下肢运动障碍,双腿麻木、无力、发抖、容易摔倒

交感型颈椎病因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纤维,导致视物模糊、眼窝肿痛、心跳过速或过缓、手足发冷、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稳定性变差,造成在过度转头、仰头或低头时,压迫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由此引发发作性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突然摔倒

混合型颈椎病以上症状混合交替出现

现代生活方式使得颈椎病高发

颈椎病的多发主要是跟咱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关系,过去经常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夏天也没有什么空调,所以30年前颈椎病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

再看今天的生活,我们经常坐在电脑旁边长时间处于单调的姿势,看书学习时长时间的低头,夏天大部分的办公场所都有开着冷气的空调,每天应有的体育活动日渐减少。我常和病人、学生开玩笑地讲:“事业学业有成的人都有颈椎病。”中老年人就更别说了,各方面机能逐渐衰退,肝肾亏损,筋骨也容易老化。

无论是劳损、受寒,还是老化,都容易造成我们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受伤,即筋的紧张,这又导致颈部气血的供应通道——经脉运行不畅通,头面部和手的供血不足,进而出现颈椎病的各种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出现上肢活动障碍,肌肉的萎缩无力甚至瘫痪。

颈椎病的理筋治疗法

中医里面,对颈椎病的论述是很多的,但是大多分散在各个病症里面,比如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等。临床实践证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除了脊髓型以外的,我们都可以从筋的角度进行治疗,效果都是很好的。尤其是轻型颈椎病,把握住这个最好的治疗时机,不仅可以有效减缓症状,还能彻底消除颈椎病的烦恼。

治疗的重点在于从我们的颈部和肩部寻找病变的筋结点,重点在肩井、肩髃、手三里、阳溪、阳陵泉、太溪、风池、曲池、合谷等穴位的附近,用自己感觉适宜的力度,把这些僵硬的筋结给松解开。单纯按揉的效果不明显时,还可以针对以上阿是穴或是重点穴位进行艾灸,每个穴位5分钟,就可以有效缓解筋的紧张,疏通经络气血,改善症状。

除此之外,站桩也可以用来治疗此病。只是一点需要注意,在站桩时,头顶百会穴要有向上抻的感觉,眼神在平视的基础上微微向上看,尽量将颈部的筋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

另外,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空调对着自己吹,这样极容易受寒;也不要让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避免颈部的过度疲劳;睡觉时枕头不宜过高。柔软的颈部更需要我们的呵护,才能发挥其重要枢纽的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北方中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这与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有很密切的关系。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并时而伴有喘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与气候变化、物理化学刺激(如吸烟、大气污染)、过敏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以感受风寒湿邪为标。“老慢支”虽然本身不是太严重,但它会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都是因慢性支气管炎而引发的,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该积极进行防治。

去年我给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曾经讲到之前治疗的一个“老慢支”的病例。刚出教室就有一个学生来找我,说他奶奶有十几年的“老慢支”,问我是不是也能治好。他说他奶奶一到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的时候就容易发病,咳嗽剧烈,伴有喘息,早晨和晚上睡前明显加重,甚至厉害的时候,晚上睡觉都不能躺着,时不时地会吐白色的黏痰,痰量很多,有时候泛着黄色和血丝,怕冷,出虚汗。她生活在农村,“老慢支”一发作,就不能下地干农活,耽误了田里的庄稼,老人家的身心都很难受。

农村没有什么太好的医疗条件,老人家也知道这个病不容易治愈,更不愿意再为自己的病花太多的钱。所以每当发作时,她都是服用一些抗生素、止咳糖浆等,想靠着意志扛过去。但疾病总是拖拖拉拉,时好时差,连着几个月不能康复,甚至整个冬天都在疾病中受罪。这位学生是个很孝顺的孩子,考上医学院校就是希望能找到好方法治疗他奶奶的“老慢支”。考虑到农村的医疗条件,我告诉他一些理筋手法并送了他几盒艾条,让他回家后从筋的角度进行灸疗和按揉治疗。

为什么让他从筋的角度入手来调理呢?这主要是,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与肺气不宣、肾气不纳有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经筋为肺所主,足少阴经筋为肾所主。因此,我们要沿着手太阴经筋与足少阴经筋的循行路线寻找筋结,然后利用针刺或是按揉的方法,将敏感痉挛的筋结松解开,如此,就可达到宣通肺气、补肾纳气的效果,明显改善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慢支病人的筋结大多集中在中府、云门、膻中、中脘、尺泽、鱼际、三阴交、太溪、涌泉等穴位的附近,按揉3分钟,以酸胀感为佳。另外,在后背的脊柱两侧一般也能找到敏感的反应点,都要按揉。如果感觉发凉,就可以每天用艾条灸20分钟。一般来说,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正气衰弱,而艾灸可以温补元气。如果痰比较多,黏稠,还可以多多按揉腿上的丰隆穴,有化痰止咳的效果。睡觉前,再用双手掌心按在两脚涌泉穴上,反复搓擦1~3分钟,以足心发热为佳。双手双脚交替进行,也可以达到补肾纳气,治疗根本的作用。

我教了他这些方法之后,他很高兴地回去了。五一放假从家里回来,他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五一期间他每天给他奶奶按揉和艾灸。开始按揉阿是穴时,他奶奶觉得很酸痛,但按完后就觉得很舒服,尤其是艾灸后背的一些穴位时,感觉特别温暖,没有那种寒凉的感觉了。由于五一的假期很短,很快他就要返回学校,所以他把按揉的方法教给了奶奶和家里人,让奶奶继续坚持一个夏天,这样正好可以利用外界的阳气来温养体内的阳气,祛除寒气。对于这个学生的举一反三,我感到非常欣慰。

秋天开学之后,这个学生特意跑来兴奋地告诉我,入秋后老家的天气一直变化不定,但他奶奶只是轻微地有些伤风症状,慢性支气管炎一直没有发作,老人的精神也比较好,这就是一个夏天治疗的效果啊!看到他激动的样子,我也很开心地告诉他,这是你一片孝心的效果!

冠心病

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有些老年人,发生了某些事后生气或是愤怒时突然手捂住胸口,面部表情十分痛苦,被众人送去急诊抢救的情景,这多半是冠心病发作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因心脏的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及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冠心病日益成为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主要表现为胸前区发生一种压榨性的疼痛,并可迁延至颈部、手臂、后背及胃部等,急性发作时还可能伴有眩晕、气促、出汗、寒战、手脚发冷、恶心、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昏厥。严重的可能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亡。所以很多中老年人对冠心病都是谈之色变。

其实现在年轻的朋友也有罹患冠心病的趋势,现代人饮食肥腻,精神压力又大,所以高血脂、高血压或从事紧张的脑力工作者,极易得此病。有时在网络上看到新闻说某公司老总因为急性心梗导致猝死,令人扼腕叹息,就是因为心脏疾病长期不重视,身体难受了也不当回事儿,所以一旦发作了就不可收拾,生命没有回头旅程。

中医认为,冠心病多属于“胸痹”“心悸”等疾病,一般是正气虚弱、脏腑功能低下、气滞血淤、经脉不通引起的。从筋的角度来看,多与手少阴经筋、手厥阴经筋有密切的关系。不管是经筋因为受寒、外伤、阳气不足等各种原因发生痉挛,还是心脏功能低下,经脉不通,在临床上都不难发现这类病人的手少阴经筋与手厥阴经筋的循行路线上有大量条索状或是片状的筋结。

此外,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一些学者还注意到其中有些冠心病患者在颈部活动不当的时候,就是当颈部处在超过正常的姿势时,包括转头、仰头,或是胸椎运动时会出现心悸、心动过速、胸前区疼痛等表现,同时还伴有肢体感觉上的一些障碍、头晕、恶心、颈部活动受限等等,这种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用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改变不是很明显,或者轻度的ST段的改变还有心律失常,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从颈部及脊柱两侧后背的经筋入手来治疗的话,效果要比药物好得多,甚至可以把很多症状全部解除,达到临床上的治愈。其实不管是哪种冠心病,我们都可以从筋的角度来调理,简单又有效。

当我们沿着这两条筋的走向寻找到僵硬痉挛的筋结时,用中等大小的力度将之揉散开,以产生酸胀的感觉为宜。重点是在郄门、内关、小海、劳宫等穴位的附近寻找筋结,进行按揉。另外还要在颈部、前胸部和脊柱两侧寻找疼痛点,重点是膻中、大包、心俞、渊腋、膈俞等穴位的附近,仔细寻找筋结,并进行按揉。大多数冠心病患者这些穴位都有十分敏感的压痛感,可先用比较轻的力量进行按揉,逐渐适应后再加大力量,通过将筋结放松,来疏通心脉,对恢复心脏正常功能,防止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发作,有极大的辅助治疗作用。

针对那些阳气虚弱,正气不足的人,灸疗是具有很好保健治疗效果的一种调理方式。可以每天坚持针对心俞、神门穴进行悬灸10分钟,便能温筋通脉,调节心脏功能。

医学家按照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发现冠心病发作的可能性是从傍晚6点钟开始增加的,晚上9点到11点是该病的高发时段。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大家一定要加倍注意。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养生先养心,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静心、定心、宽心和善心,不为世间的名利所扰,不为金钱、地位钩心斗角,如此我们的心才能安宁,寿命自然长!

高血压

高血压病可以说是一个大众病,现在俗称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首就是它。高血压病也是一种比较难控制和难治疗的疾病,有数据表明,位居我国居民死亡率前三名的疾病分别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总死亡危险因素的第一位是高血压。由此可见,正确地认识、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非常迫切的。

再看一组数字,卫生部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按照人口总数计算,估计全国高血压病人约有1.6亿之多。但高血压的知晓率(30.2%)、治疗率(24.7%)及控制率(6.1%)均很低。

最新的国际治疗原则明确指出,一旦血压高过正常值,那么必然会对靶器官——心、脑、肾等造成损伤,所以在高血压的初期就要开始用药控制。但是药物的副作用也是明显的,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预防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自古以来并没有“高血压”这样的概念,古时都是按照症状将它列入“头痛”“眩晕”等范畴,这些症状多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阳气虚损所致。用中药调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体质,因此有些人比较有效,血压可以控制得很好,但还有一部分人的效果不太明显。我在临床上接触到不少这样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慢慢发现这些吃降压药疗效不好的高血压病人,部分是由于颈部的筋出现异常造成的。

筋的异常也会导致血压高吗?也许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吧。其实仔细想想,也是不难理解的。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颈部是很重要的部位,联系着身体与大脑的正常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我们的足三阳经筋、手三阳经筋都通过颈部与头部相互联系。如果颈部的筋由于姿势不良或是受风寒、受外伤等原因的影响而发生了僵硬痉挛,就会导致颈部的经络气血不畅,大脑供血不足,若这种刺激持续,还会继发性地影响到全身的小动脉痉挛,使血压持续升高。这时人就会有头昏眼花,颈部僵痛,肩背部沉重不适的感觉。

这种高血压与颈椎病虽然在病因上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颈部的筋出现了问题,而且在临床上也有高血压、颈椎病兼有的病人,但它们不能混淆了。患有高血压的人不一定会有颈椎病,反之,有颈椎病的人也并不一定就有高血压。

在控制血压的问题上,病人要积极地与医生配合、沟通,尽量让大夫了解自己的病史,这样才有利于医生正确诊断病人的病因和治疗。大概在七八年前,我一个朋友的父亲患了高血压,因为吃药的疗效总是不稳定,所以过来找我看看。我仔细询问了一下病史,原来这位老人在高血压出现之前曾发生过一次车祸,颈部受了伤,当时伤得并不是很厉害,后来也就没有太当回事。慢慢地,这些年来逐渐发现血压增高了,并且出现了头昏、脖子僵硬不适的现象,但他并没有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我检查了他颈部的筋,发现了不少粗大条索状的筋结,于是就从治疗颈部的筋入手,给他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来他的血压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但是平时服用的降压药由两片减到一片,血压就可以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头昏沉、脖子僵硬的症状也明显好转。现在高血压病越来越年轻化,好多二三十岁的朋友也得高血压,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元气虚弱,血管硬化,而是与长期不活动,又爱吹空调,颈部的筋发生了痉挛有关系。这个问题拖得越久,对身体的危害越大,最后会出现严重而不可逆的心脑肾损害,即脑血管病。所以年轻的朋友如果及时发现,就尽早治疗,它是很容易治好的。

我有一个朋友也是搞中医的,血压高大概有两三年了。有一次他问我用针灸能不能治疗,我说可以试一下。他年龄并不大,主要是因为工作比较紧张,长期伏案工作,压力也大。我一检查就发现他颈部的肌肉痉挛,压痛明显,转头不灵活,可以摸到好几条粗大的筋结,但颈椎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当时我在他的颈部扎了扎针,并教他做按揉手法,让他平时多揉按放松紧张的筋结。治疗完了,我跟他说,很可能血压会低,低的话就要调整降压药,他当时听了没太当回事,结果过了几天告诉我,说因为降压药没有减量,血压比正常还低了。我说你赶紧找心内科的大夫把降压药调一调,后来他把药减了一半,虽然没有完全好,但是从筋的角度去治疗,既安全简单,又效果出众,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说,梳理颈部的筋对高血压的朋友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吃了药也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朋友,如果平时能注重自我保健的话,是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的。大家可以重点在颈肩部甚至腰背部寻找僵硬的筋结进行自我按揉。重点是颈部的风池穴、大椎穴、翳风穴和腰背部的肩井穴、至阳穴、命门穴、肝俞穴等部位附近。

另外,这类高血压病的朋友大多数工作压力较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所以还应该沿着足厥阴经筋的循行路线寻找紧张的筋结,尤其是太冲穴附近,可以疏肝降压,对调节血压有很好的帮助。

我常常提倡的站桩功也非常适合患有高血压病的朋友锻炼。因为这种偏于静养的运动方式对体力的消耗不大,体位变化不多,没有过分低头、弯腰等大体位运动等动作。站桩功既可以矫正脊柱,放松脊柱和颈部两侧的筋,还可以很好地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的用量,还有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血脂代谢,防治血管硬化,减少脑、心、肾并发症,从而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

健康绝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还应该拥有心理上的健康。高血压患者平时容易紧张焦虑、易怒烦躁,这些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所以还应从心理上进行调节。通过站桩,不仅可以使得身体放松,机体得到调节,同时精神也容易放松了,情绪不太激动,一旦遇到事情会冷静、沉着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