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经过“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

 千古神兵 2011-01-12

从“讲”到“不讲”,李镇西完成了他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嬗变,他现在的课堂被专家称为“民主课堂”。李镇西的民主课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变革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讲出来的“名师”

    勤奋、率真、睿智,当然再加上他特有的幽默感,与李镇西相处时总能给人以惊喜。
    他的课激情湍飞,“举重若轻、行云流水”,有人这样评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语言精炼,化繁为简,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但又不过度煽情。”
    李镇西的名气是讲出来的。从1985年他第一次上公开课,近30年,这一路下来,李镇西讲来了多少奖项,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那些打着李镇西鲜明个性烙印的课,就收录在《听李镇西老师上课》这本书里。
    较之别人有所不同,成名之后的李镇西更加注重实践的经验,他曾经戏谑地说自己是“用身体写作”、用实践说话。教育的使命感让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他说,“我尤其反感的是,一些专家喜欢用理论来吓唬一线老师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要老师们削实践之‘足’去适他的理论之‘履’。读这些专家的书,总会感到自己的语文课根本就不是语文课,总感到自己有这样的‘认识盲点’和那样的‘理论误区’,总感到自己20多年的语文教学真是在‘误人子弟’,总之越读越自卑,甚至连课都不敢上了。”
    “不过,这是以前。面对‘专家’,现在我和我的老师们已经不‘自卑’了。我坚信,忠于语文而又面对学生实际的课,就是好课,我凭什么要被你牵着鼻子走?”
    《一碗清汤荞麦面》是李镇西老师的“代表课”。“李粉”们曾经这样记录李镇西上课。
    他的课往往是这样开始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很多大企业纷纷倒闭。当时的韩国的三星集团一下跌入低谷,举步维艰。这时,三星集团的总裁李健熙,使了一个绝招,率领45000名员工,读一日本的短篇小说,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一碗清汤荞麦面》。
    这篇小说写的实际上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日本家喻户晓,是一个真人真事,只不过一个作家把它改编成了一篇小说。李健熙读了不到10分钟,下面就已哭泣声一片。在这篇小说的激励下,三星集团的员工们众志成城,第一个冲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很快扭亏为盈。这就是小说的力量,后来,企业已经欣欣向荣没有任何危机了,李健熙再次把45000名员工叫到一起,重读这篇小说,要大家继续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这究竟是一篇怎样的小说,如此富有魔力?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碗清汤荞麦面》。
    有时候,他也会这样导入:“今天,李老师请大家吃‘面’来了。这碗面来自日本。说到日本,我们会想到最近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岛而紧张,我们还会想到六十多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
    结合着小说的故事,李镇西会在“课眼”之外,让学生区分“喜欢”和“爱”的不同。他会这样告诉学生,喜欢是“占有”,爱是“付出”。如果我们喜欢什么,自然会想尽办法让这个东西成为自己的,而所有真诚的爱,都是不图回报的。他说,爱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声色,不露痕迹,不事张扬。
    学生们常常被他充满悬念和动人心弦的讲述而吸引,也常常会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语言爆发出阵阵笑声……李镇西的课无疑代表着一种高度。如今,李镇西被他众多的追随者和“徒弟们”实实在在地奉为了“大师”。
    曾经听过他上这节课的作家童喜喜对他说:“孩子们太喜欢你了,你太有亲和力了!”在武侯实验中学,当了校长的李镇西依然在上课,有不少学生也成了“李粉”,听李镇西老师上课成为学生们的“节日”,学生余艳秋说:“校长,您真的太幽默了!您有一颗使人快乐的心。我也会像您一样,把快乐带给别人,让他们快乐。希望您以后还能到我们班来上课!”
    李镇西常常陶醉在他的课堂情境里,他说,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为了课堂而生的。要是几天不上课,李镇西会感觉自己魂不守舍。
    而眼下,这位向来以“讲得精彩”而著称的语文名家突然“不讲”了。
    “不讲”的李镇西让整个语文教学界瞠目结舌。
    “不讲”的李镇西到底怎样上课?
    不讲,还是李镇西吗?
  
“我不改,谁改?”

    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反思自己的公开课。
    不管我在课堂上多么“机智”,最后都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置于自己的思想框架之内;学生不管在课堂上多么热闹,显得多么有“主体性”,其实他们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约地都成了我表演的道具。但这也怪不得我。试想:连“知己知彼”(在教学上就是师生互相了解)这个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教师怎么能上课?但这课又必须上,那当然就只有由教师制定一个比较完美而又巧妙(即看不出痕迹)的教学框架,包括设计一系列“问题”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不得不提前做好“预制板”,于是教师完全掌握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权,“以不变应万变”,当然“游刃有余”。
    如果要靠这样的公开课去引领教师们“学上课”,李镇西说,那中国的课堂教学就真的“没救了”。这边,公开课之忧尚未解决,那厢一件更让他烦心的事又摆在他面前了。初任武侯实验中学的校长,李镇西就一头扎进课堂里去听课了,一轮课听下来,他忧心如焚,“有些老师的课我实在听不下去,再也不愿听了!”他感叹道。
    武侯实验中学位于城乡接合部,85%的学生来自当地失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平均年龄30岁左右,李镇西说,奇怪,为什么青年教师的课也那样老气横秋?他对记者说,相当多的教师只顾自己在前面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在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甚至每节课都有不少学生趴在桌子上睡大觉。这样的课堂还谈什么效率?更要命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都找不到成就感,“无数个45分钟啊,师生的生命就这样白白抛洒了!不客气地说,这是对学生生命的践踏,也是对教师自己生命的戕害!”李镇西动情地说,“这样的教学弊端非常明显,教师是在控制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却难以提高,且越来越厌学。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是苦不堪言,体验不到职业幸福感。”
    李镇西第一次召开“课堂问题”座谈会。问题刚一摆,就有不少教师开始抱怨了,什么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家校配合差等等……总之,责任都是学生的,唯独很少有人自动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李镇西说,其实我也不怪老师们,这么多年来,课堂教学不都是这样的吗,教师中心,以“讲”为主,“一刀切”,满堂灌。但,“这样的课堂教学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李镇西坚定地说。
    改,先从自身开始。李镇西说,我要是不改,其他人怎么会主动去改?
    如何改?李镇西说,那就是变教为学,教必须服务于学。
    于是,李镇西再上课时,突然“不讲”了。
    这位曾经无数次在全国引发过“李镇西课堂旋风”的语文名师,有两次公开课印象最为深刻。一次是执教《我的老师》,受到了评课者的一致好评,而学生却不买账;另外一次是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引起了专家和老师们的争议,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不能说学生的感受与专家的评价是绝对对立的,但当二者不太统一的时候,教师的选择便折射出其教育观。”
    “围绕学习和学生设计,把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成为李镇西新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
    李镇西拿“食物喂养”比喻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填鸭式”,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有营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唯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他会将食物先咀嚼得很细碎,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
    第二种是“诱导式”或叫“启发式”,教师不是直接将食物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语言让学生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多么富有营养,同时又是多么可口,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食物,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第三种是“共享式”或叫“分享式”,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
    在他看来,以上三种“进餐”方式,分别形象地代表了课堂教学中三种师生关系模式:教师绝对权威而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却分明是学生的主宰;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
    李镇西和他的同事们,正是以第三种“进餐”方式——“共享式”来建构武侯实验中学的民主课堂。

他这样上“对比课”

    2010年5月27日上午,李镇西上了两节“研究课”,课文是文言文《狼》。
    这一天前来听课的老师有多,大家都想看一看,不讲的李镇西如何上课。
    李镇西把这节课标注为“自主课”。他精心设计了导学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着导学稿自主学习,这节“不讲”的课,基本流程分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课堂研讨与分享、达标测评和总结反思”几个部分。在“自学指导”部分,他这样设计:
    同学们:
    我很高兴能够和你们一起来学这篇《狼》。
    文言文同学们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可是你能不能把一篇文言文很准确地翻译为现代文呢?我们今天学这篇《狼》的主要目的是学会翻译。说到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5个字:增、删、移、留、换。
    所谓“增”,就是增加字数;所谓“删”,就是删去不必要或翻译出来反而影响表达的字和词;所谓“移”,即调整语序以适应现代汉语的习惯;所谓“留”,就是保留人名、地名以及和现代汉语词义、句式和习惯相同的字词;所谓“换”,就是古代用语与今天表达习惯差异较大的字词必须换掉,使其表达清楚。
    好了,我们今天就根据这5个字来试着翻译这篇课文,好吗?
    在这节课上,李镇西把预习放在了课内,整个教学环节,他基本没有讲授,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享。他还放大了学习成果展示这一环节,课堂气氛热烈火爆,学生们都觉得时间过得真快,有一位同学还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急得哭了。
    李镇西说,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还不太适应,但这样的课堂效果足以说明一切,课堂就得“还权”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听课的老师一致觉得新鲜、震撼,曾经有一位抱怨学生是“笨蛋”的老师,在发言时感慨道,真没想到武侯实验中学的学生也这样优秀。
    下午,李镇西又在另一个班上了“另样”的一节课,同样是《狼》,只是教学方式使用的是他以往所擅长的——讲的课。这节课同样吸引了很多老师来听。
    “讲的课”的基本程序是,首先由一副对联引入课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然后让学生预习,主要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根据注释扫除生字障碍。第三环节是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个环节是听写生字。第五个环节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翻译。然后总结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写作特点。最后是课后练习。
    “应该说我讲得很细,逐字逐句地分析翻译,也很生动,学生听得相当专注,课堂上不时响起欢乐的笑声。”李镇西自评说,“算得上是一堂‘传统好课’。”老师们也评价说,大师果然是大师,课堂生动精彩,极富感染力,有很高的“教学艺术”。
    一石千浪。对比课在全体教师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更震撼的还在后头。
    第二天早读时间,李镇西突然袭击,组织前一天上过课的两班学生同时考试,考试内容正是关于《狼》的。结果,“不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86.24分,而“讲”的那个班,学生平均分是71.9分。
    “讲”的效益竟然抵不上“不讲”!
    “这样一次测试结果也许并不能完全证明新的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但是有一点可以告诉老师们,教师讲得再生动传神,都无法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李镇西说。

民主课堂是什么样的

    现在,李镇西的“代表课”是《春之怀古》。
    依然是“不讲”,放手让学生围绕着导学稿“自学”,现在李镇西的导学稿又多了一个突出的特色,即“学法指导”:
    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我能够和你们一起来阅读欣赏一篇散文《春之怀古》。
    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读一篇文章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想,是不是至少应该分四个步骤:首先,要把文章读一遍,或者朗读,或者默读,总之至少要读一遍,能够多读几遍当然更好。
    其次,要扫除字词障碍,在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太熟悉的字或词,那就要动手翻工具书查一查,把字音、意思弄懂。前面两个环节做好之后,再仔细读,目的是感受文章的妙处,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或者说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将这些部分勾画出来,想想:好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联想?如果可能,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从文章中提出问题:不懂的地方,迷惑的地方,甚至怀疑是作者写错了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自己思考,或与同学讨论碰撞。这四个步骤,简称为“朗读”“除障”“欣赏”“质疑”。还可以俗称为“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问一问”。
    我们学《春之怀古》就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去学习,好吗?
    李镇西的新型课堂有四个步骤,即“读一读、查一查、划一划、问一问”。
    在课堂现场,学生们学得积极主动,课堂动静相宜,小组对抗热烈生动,课堂生成丰富精彩。李小萌同学说,李校长的课总是让我们忘了时间,真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看过李镇西这节课的人,评价都基本一致,这样的课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节课堪称李镇西践行新课堂模式的最佳课例。
    当年李镇西是靠“民主与教育”起家的,可以说,民主是李镇西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概括李镇西的“不讲”的课堂,如果忽视了其“民主”显然会失去其精髓。
    李镇西的民主课堂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核心是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灵魂是民主。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4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变革课堂师生关系,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的“教”服务于甚至服从于学生的“学”。
    这与他实践了多年的民主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他在其博士论文《民主与教育》中曾阐释过这样的观点: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民主看作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即认为民主不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这种内在的修养体现于日常生活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相信人性的潜能;相信每个人都蕴含着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相信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人与人之间是能够和睦相处,能够真诚合作的。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李镇西把落实这一民主思想的课堂称作“民主课堂”。武侯实验中学对民主课堂做了这样的解读。民主课堂就是充满民主教育理念的课堂,它意味着教师对学生能力与潜力的无限信任,意味着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与个性,意味着师生是在探求知识真理道路上志同道合的同志和朋友,意味着还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意味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民主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是以师生积极交流对话生成为主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幸福与人性光芒的课堂!
    民主课堂在借鉴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的基本模式是“导学稿”加“小组合作”。“导学稿”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载体,或者通俗地说,是帮助学生如何学习的“指南”。而“小组合作”是学生学习的形式,是民主课堂实施的有效方式,是学生依据“导学稿”所采取的行动。
    根据这个模式,每一位老师都开始上“探索课”,课后以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讨论总结。在李镇西“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的行政干部也积极上研究课,李镇西也率先垂范带头上研究课。一个学期以来,每周每个学科都有半天的校内研究课,每次都有一位老师上研究课,然后,根据学校的“评价量表”展开研究与探讨。

力挺杜郎口

    民主课堂模式的构建是伴随着对杜郎口经验的认识与研究而不断丰富完善的。
    2007年在郑州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李镇西和崔其升第一次见面,他们一见如故。随后,李镇西先后几次到杜郎口考察学习。
    2010年6月21日,李镇西再次来到杜郎口。这是他第三次到杜郎口。这一次他在博客上以《再访杜郎口》为题,一口气写了洋洋万言的考察文章。李镇西在文中写道:
    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这个常识很深刻,也很朴素。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相信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就这么简单。 
    也许很多人关注的是杜郎口中学令人惊叹的教学质量,而我更欣赏的是,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所收获的是“最素质”的东西:孩子们的自信、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教师也成长起来了——现在杜郎口中学的不少教师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争相邀请讲学并示范上课的专家,而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
    他曾在《善待杜郎口》一文中写道:对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至今人们还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还有比较激烈的争论。但我一直欣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并坚定不移地为它辩护。
    实际上,李镇西刚到武侯实验中学在思考学校发展的时候,就想到了杜郎口。“两所学校是一样的乡村学校,当然,杜郎口更加乡村一些,一样的初级中学,一样的公办学校……我们能不能从中学习一点可以学的东西呢?”当时,李镇西曾搜集了一系列关于杜郎口经验的材料印发给全校老师,老师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然而,似乎也是一阵风,震动和激动了一段时间后,大家好像觉得杜郎口不好学。于是热闹也渐渐变成了宁静,老师们都回到了过去。
    在改革的初期,有不少老师质疑,教学要尊重教师的个性,让所有的老师都使用同样的模式势必会抑制教师的教学个性。在李镇西看来,教学改革固然要尊重教师的个性,但是当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错位时,就可能出现路径与方向的南辕北辙。
    目前,武侯实验中学正在全面临帖脱胎于杜郎口的高效课堂模式。李镇西说,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要经过“观帖——临帖——破帖”三个阶段,临帖的目的是为了破帖,但前提是熟练运用所临摹的帖子。

课改没有终点

    武侯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是理念学习和思想准备阶段,2007年11月~2010年2月是自愿探索、典型引路阶段,2010年3月至今是全面实施、整体推进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老师的观念与行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李青青老师刚开始也曾对新的教学模式提出过质疑,而现在成为一名“民主课堂”的积极践行者,成为学生最欢迎的老师之一。初三(1)班班主任刘朝升,以前一直担任地理课,刚刚接手政治教学的他,常常因为知识储备和经验不足而担心教不好,“现在新的教学模式弥补了我专业知识的短板,我的任务就是组织教学,放手让学生讨论、展示”。
    他告诉记者,两年前,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应邀到学校上课,第一次看到老师不讲的课堂,学生学得那么轻松、快乐,感到很新鲜,后来他第一时间尝试用这样的方式上课。“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天3节课他都尝试使用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两个班的课都失败了,但是我觉得比传统的课堂要好,至少学生们都动起来了,课堂不再那么沉闷了”。
    初一年级的陈玲老师说,以往如果要外出几天,总是会牵挂班级的情况,现在即便是一星期不在学校,学生也能自己组织学习。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很强烈,甚至有时候讲得刹不住车。
    初二年级的英语老师徐全芬感慨于新课堂带来的变化,“课堂改革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我对学生的看法,过去往往是担心学生学不会,总是不敢轻易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现在真正放手了,发现学生学得很好。相信学生很重要。”
    数学老师邱俊杰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道: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把教师从保姆式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自己。
    “以前,为了方便学生合作学习,我们班把桌子拉开了,但过了没多久又拉了回来。原因是一些老师觉得影响纪律。现在想来,主要是因为小组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语文老师唐燕说。
    “近两年潘玉婷、张清珍、范景文、苟显勤等老师多次到外地作报告、上公开课,一批年轻教师郭继红、唐燕、刘朝升等也受邀到外地上公开课,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学校党支部书记何光友说,“变化最大的是学生,现在的课堂上,基本上看不到学生睡觉的现象了。”
    由于教学的方式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学习过程变成了成功之旅,学生由过去厌学到现在积极主动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作业由课后变成课中,学不会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掌握了的可以代表小组到黑板上去板演给全班同学,这一过程中自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在民主课堂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在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习得与生成;课堂成为整合知识获得智慧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能够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李镇西说:“对学生的爱,应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民主的基础上。善待孩子的未来,是教师的责任和本分。”他希望教师不能做“教书只为稻粱谋”的人,而要成为有教育信仰和职业追求的布道者,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也许,这正是李镇西对自己也对他的团队的道德期许和教育起点的表达,也是他探索民主课堂的终极目的。

  语文名师、魅力班主任、博士校长、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这些身份和美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李镇西在基础教育领域特有的影响力。在李镇西的教育生活中,他不断在这种多重角色中转换,但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独立的教育立场——办真正的平民教育,践行完整的民主教育。
  2010年12月18日,广州课博会上李镇西在《课堂改革的民主追求》主题报告中接连抛出了几个追问:“新教育实验的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可在现行课堂模式下,我们的师生幸福吗?新教育实验的抓手是教师成长。那么教师成长的主要空间在哪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之一是构筑理想课堂,那么理想的课堂是什么?”
  李镇西是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这些追问来自他一个时期以来的思考。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他对平民教育、民主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他再次走进杜郎口,研究杜郎口,与实验中学全体教师一起将民主思想植入课堂,深耕民主课堂。
  
○学习杜郎口是我们学校发展本身的需要

  中国教师报:今天回过头来学习杜郎口是否代表着您的一种胸怀?
  李镇西:不是。学习杜郎口是我们学校发展本身的需要。当然,我们不可能绝对照搬,而是要在杜郎口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与发展。当然,学习杜郎口客观上对我来说是一种超越,我这样说,不是在标榜自己多么“虚怀若谷”,每一位真诚而有良知的教育者都应该勇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学习杜郎口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学校与杜郎口有很多相同点。我们同属于乡村中学,只是我们学校的校舍很好,以至于人们已经忘记了我们是农村中学——当然,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推进,我们学校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中学了,但无论是所处区域还是生源构成,至少还是涉农中学,实际上,我们和杜郎口面临的学情基本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关键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我想我们主要是基于需要而学习杜郎口的。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杜郎口为什么能够“成功”?
  李镇西:杜郎口中学成功的秘诀在于,它选择了最可能也最容易突破的因素——课堂教学方式。通常情况下,我们无法改变统编教材,无法改考试制度,也无法短时期内改变教师的素质,更不可能改变生源状况,剩下的就只有课堂教学方式了——这是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杜郎口中学正是从这里入手,开始了轰轰烈烈而扎扎实实的改革。
  他们改变教学方式,又不仅仅是在更加“生动”、“直观”之类的教师个人技巧上做文章,而是从砸掉讲台开始,限制教师多讲,鼓励学生多说,把传统课堂中的“教师中心”完全颠覆了,课堂流程由教师教的过程转化成了学生学的过程。或者说,教师由过去着眼于自己怎么讲得精彩转变为现在着眼于学生怎么学得有效。
  但是,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杜郎口的课堂改革不是孤立的,至少还有三个关键因素支撑着课堂改革,这就是领军人物崔其升校长的改革魄力与人格魅力,老师们对教育的宗教情怀以及学校无处不在的反思文化。离开了这三点,单独的课堂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现在一些学校孤立地学课堂改革,收效却并不大,原因就在于此。杜郎口的课堂,只是其教育整体改革的冰山之一角,可是我们有些学校却把这“一角”当作杜郎口经验的全部,这样学杜郎口当然很难真正有效。
  中国教师报:您是如何认识并解读杜郎口经验的核心价值的?
  李镇西:我们需要澄清对杜郎口的认识。杜郎口的经验很简单,很朴素,如果说他们对教育的贡献是有所创新的话,我想他们的创新就在于追求教育的常识:让学生讲。我们知道,最好的学习就是“给别人讲”,这是个常识。这个常识很深刻,也很朴素。多年来我们把这个常识给忘记了,不停地给学生讲,却不让学生讲。于是,知识在我们教师头脑里记得越来越深刻,学生却什么都没记住。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相信了这个常识,并利用了这个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给别人讲,成绩当然就提升了。就这么简单。
  杜郎口中学是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的,但是他们最后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由此带来的是教育观念的变化、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及师生素质的变化。在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下,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师生共同成长在杜郎口中学成为现实。
  中国教师报:您曾在博客中写了多篇博文,呼吁大家善待杜郎口,保护崔其升,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您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镇西:我是出于教育者的一种良知来为崔其升校长辩护。他是一位朴素而纯粹的教育者,保护他就是保护更多的教育改革者。我真诚希望我们每一个理想不灭、良知犹存的教育者,要支持杜郎口,包括指出其不足以完善它,要宽容崔其升,保卫真正的改革者。因为崔其升做到了我们想做却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实现了我们想实现却无力实现的教育理想,因此,保卫崔其升,就是保卫我们自己,保卫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以及我们心灵深处的教育良知!
  当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当然是可以质疑的,但谩骂与诽谤则不应该。学者谢泳在谈到民主的时候说过大概这样的话,民主不是没有缺点,但在我们很缺乏民主的今天,不宜多说民主的缺点,而应该多说说民主的优点,这样有助于民主理念的普及。我想,今天,研究杜郎口,完善杜郎口,超越杜郎口,才是科学的态度。
  
○课堂为民主教育提供最丰富的土壤

  中国教师报:您一直主张民主管理,即便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您也没有搞“一刀切”,而是让大家自主选择,但是,这样的过程是否付出了更大的时间成本呢?
  李镇西:这一点我和崔其升校长不一样,他可以采取刚性措施全面推行一种模式,而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具备“铁腕”,我还是主张让大家自愿参与改革,我不会通过行政命令去推动,主要是担心教师们有抵触情绪。现在看来,这个过程虽然比较长,但实际上是教师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教师达成改革共识的过程。如今,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不是改与不改的问题了,而是怎么改和遇到困难怎么办的问题。当然,我们的课堂改革包括各个方面都存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有人曾说我“太软弱”。我觉得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就工作推进和效果来说,校长的魄力与强力推进的“霸道”,至少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策略。我这里当然不是否定我所追求的民主管理。民主制度需要土壤,在土壤没有形成之前,孤立地搞“民主”,到最后很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中国教师报:民主课堂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李镇西: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在这种以“尊重”为核心的民主生活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民主课堂作为民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同样是对学生的尊重以及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与学生一道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然而,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度不够,总是对学生的理解不放心,对学生的思想不信任,常常忍不住跳出来“引导”,以结论或权威人物的看法否定其他人的分析——如此缺乏平等的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课堂民主参与是很难实现的。当然,教师是“教学共同体”中“平等中的首席”。他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是行为的约束者,不是思想的主宰者,但他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报:教师如何发挥“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作用?
  李镇西:教育的方向、目的和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承担的道义上的责任,都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价值引导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价值引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他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也同样拥有的发言权,以富有理性的真诚发言,为学生提供一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选择。教师的发言尽管只是“仅供参考”,但由于教师所处的首席地位,尤其是教师发言所闪烁的智慧火花和思想光芒,教师的一家之言必然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在他们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教师报: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中的民主精神?
  李镇西:具体到语文教学,我认为,其实新课程标准中谈到的许多基本理念,在我看来背后还是民主精神。比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对学生学习主体的尊重。让语文课堂先“民主”起来!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不民主现象,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更多的还是着眼于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民主,我以为首先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关系:优生与优生、学困生与学困生、优生与学困生、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群体、读者与作者、教材与生活等多种关系。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参与,必须理顺和处理好这些关系,让每个师生以民主平等的心态进行交流、对话与合作,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分辨其闪光点与需要发展的空间。  
  
○教育要关注孩子当下的幸福

  中国教师报:您怎样描绘您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李镇西:当下的教育因为过于急功近利,很多时候客观上就是引导老师们“只要目的,不择手段”,“只管眼前,不管将来”,这样的教育,我们痛苦,孩子也痛苦。但我们往往这样对孩子说:“现在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
  理想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现在就幸福,让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天,成为他们生命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成为学生一生的幸福记忆。当然,这个“幸福”显然主要不是指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是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的一种“快乐”——不仅充分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充分体验到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温暖集体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来自少年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
  由这多方面的“快乐”所汇成的少年幸福,将成为孩子将来充满人性的温馨记忆。这应该是充满真正人道主义的素质教育献给孩子的一份“礼物”,也是科学质量观应有的追求。
  中国教师报:请具体谈谈您所理解的科学质量观。
  李镇西:“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抓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这些说法一点错都没有,我们还应该继续并永远这样强调质量。只是,这里所说的“质量”应该是“科学质量观”之“质量”——它是可持续的质量,是整体的质量,是和谐的质量,是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的质量。
  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是指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也要为学生终生服务。追求整体的质量,就是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追求和谐的质量,就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教育最需要的不是“思想”,而是良知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课改10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李镇西:首先是教师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一些教师在行动上还没有太大变化,但至少在思想上知道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便一些老师做的是应试教育,他们也会套用素质教育的理念来包装;即便一些老师还在满堂灌,但他知道这样做不对,只是还没有找到改变自我的方法与路径。这就是新课改理念普及带来的变化。
  伴随着观念的变化,基础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先锋和课改英雄。这些经验正在影响着评价机制的改革,正在撼动着传统的课堂。他们的探索可能最初会引起一些争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非主流走向主流。
  中国教师报:在实践领域,推进课改的路径有很多,有从课堂教学寻求突破口的,有从课程开发追求完整教育的,您如何看待课改的未来走势?
  李镇西:通往素质教育理想目标的路径有很多,在基础教育领域,有三种与“新”字有关的改革力量。一是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动的“新课程改革”,是以改革课程结构和内容为切入点的一项改革。一是朱永新老师领导的“新教育实验”,是以改变教师行走方式为切入点的改革。一是叶澜教授倡导的以构建生命化课堂为切入点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这曾被媒体誉为“三新鼎立”,其中后两种改革被誉为民间力量推动的草根行动。
  这些改革虽然路径不同,但方向是一致的,最终是殊途同归。我觉得不管哪一种改革,最终教师的专业素养必然要提升。但遗憾的是,当下,教师的专业素质是阻碍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在浮躁、功利的社会背景下,一些教师缺乏职业追求,缺乏对教育的信仰。
  中国教师报:除了教育信仰的缺失,我们的教育还缺什么?
  李镇西:最近我在重读《帕夫雷什中学》,感慨万千:我们已经遗忘了很多常识,远离了教育的起点,而孜孜以求所谓的“创新”、所谓的“特色”、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之类;其实,真理是朴实的,教育是无华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最需要的不是“思想”,而是良知。做教育就是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