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式团队(1) 稀奇的晋升拦路虎

 石羽羽 2011-01-13
美国式团队(1) 稀奇的晋升拦路虎
2007-09-20 09:53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个人能否获得晋升,其业绩和能力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其余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或视若无睹。

   然而美国企业却不同,他们更看重的是:要晋升的人必须具备凝聚人心的团队精神——这应该放在业绩前面。

   尽管未来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我确信,一个崭新的日子将从今天开始!

   星期一早上9点,我精神抖擞地迈进了TG公司的总部大楼。这是我成为TG员工的第一天,也是我在Amercian的第一份工作。

   我来美国已经两年多了,两个月前刚刚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这之前我已经国内拿到了计算机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且工作了两年多,还以相当出色的业绩被提升为公司的project manager。

   我相信以我目前的学识、能力和阅历,在半年之内晋TG研发部的project manager ,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这是我自应聘成功后确立的第一个努力target——虽然要在这家知名的电脑公司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我相信我有这个实力。

   我怀着兴奋与不安的心情走进期待已久的TG研发部。研发部在TG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那简约、现代的办公环境,以及宽松、活泼的工作气氛—TG员工通常是穿着休闲服,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喝着可乐工作的。我相信在

TG会使我真正体验到“工作是快乐的”

  在我的主管——研发部经理杰森的带领下,我见到了我的同事们,杰森拉着我对大家介绍说:“大家好,这位是你们的新同事,乔勒.桑。”乔勒是我到美国以后为自己取的新名字。

  接下来,研发部门的全部员工都向我这位新来的TG人简单而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其中几个人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比如戴蒙、克林等。

  尽管如此,但我看得出来,他们对我这个从China来的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似乎有点儿不屑一顾,从他们寥寥数语的介绍词中我能感觉出来。

  不过,对这些我并没有在意,毕竟我是来工作的,而不是来访亲交友的,只要做好基本的人际关系建设,其余的就应该是在工作上见“真章”!

  于是,在各自做完自己我介绍之后,我没有与他们过多的寒暄,我迅速回到了自己的office,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我咬着牙,暗暗在心中告诫自己:看着吧,我一定会让你们刮目相看的!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自己在程度设计方面十分有天分,所以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果然,进入TG五个月,我在工作中的表现非常突出,让同时期进入TG的其他人都只能对我望尘莫及,甚至有些资深员工也无法真正与我的能力相抗衡。

  我每次都能够按计划、保证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而那些在别人手中难以攻克的头疼问题,只要到了我手里,也十有八九会迎刃而解。我游刃有余的技术能力不仅得到了同事们的充分认可,而且上司杰森也对我非常满意。

  面对这样一片“大好形势”,我暗自窃喜,我想我的职场初步目标很快就会达成了,相信不久我就会被提升为项目主管。

  恰巧,此时公司又推出了一个新的研发项目,我对这个项目的研发主管的位置势在必得,而且也拥有充分的把握。因为,放眼全研发部,我与同资历的那些人相比,就像一匹黑马,他们早已被我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可是,犹如晴天一声霹雳,事实却击碎了我的美梦——我没有荣升主管,反而是业绩中上水平的利瑞成了新项目的负责人。

  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震惊,更让我感到愤怒,甚至隐约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屈辱感重压在我的心头。为此,我的情绪跌到了低谷,在工作时也提不起精神。

  我百思不得其解,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我究竟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在TG这样著名的公司,难道业绩还不足以说明一切吗?

  这样的思绪煎熬了我好几天,直到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找不到答案、困惑、愤怒的状态后,我终于敲响了经理杰森的办公室大门。

  随着一声低沉的“请进”,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冲着坐在办公桌后的杰森,近乎叫嚷地大声说道:“我想,我需要和您谈谈。”

  杰森抬起头看着急匆匆闯入的我,脸色有些微变,我想他看出了我的内心严重的焦虑不安。但他仍然平静地站起身,从容地迎问我,慢条斯理地说:“桑,你来得正好,我也正想找你谈谈。来,坐。”

  杰森拉着有些僵硬的我走向沙发,在我坐下的同时,他起身倒了一杯冰水给我,他的动作始终平缓冷静,逐渐安抚住了我焦躁的情绪。

  杰森开口说道:“你一定是为这次晋升的为什么是利瑞而不是你而来的。这一点我跟你一样清楚。”

  杰森的这句话是陈述句,而非问句。看来,作为项目经理侯选人,我真的曾经进入过他的视野,这并不是我的一厢情愿。但是,为什么最后我会落选呢?

  “我需要一个答案!”我按照美国的习惯直截了当地说道。

  杰森微笑着说:“首先,我必须肯定你个人的工作业绩是绝对出色的,这也正是我们当初把你列为考察对象的主要原因。可是,经过我们的考察,发现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也正是你这次落选的致命伤。”

  “什么缺点?”我发出急切的询问。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工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小缺点也许有,但怎么也不会沦为致命伤吧?我的疑惑越来越深。

  杰森似乎洞穿了我的迷惑,接着说道:

  “也许你觉得团队精神不值得一提。可是,你有没有仔细回想过你进TG半年来的表现?

  “据我观察,你除了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项目外,从不关心其他事情;你对自己的技术很保密,很少为别人答疑;你对分配的任务有时挑三拣四,若临时额外追加工作,便表露出非常不乐意的态度。另外,你还经常以各种借口拒不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

  随着杰森的话越来越深入,我的头垂得越来越低。的确,我的为人处世和工作方式确实是这样的。

  以前在国内时,我一直保持着我行我素甚至是唯我独尊的工作习惯,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想法或感受,毕竟在我身边能与我相提并论的人实在太少了;我的硕士学历金光灿灿,我的工人能力无人可及……在所有人以及我自己的眼里,出色的人“傲”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工作成绩单耀眼就可以了!

  我的这种“自我”情结在当上部门经理后,更趋严重。可是,我及我周围的人,包括我的上司和下属也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当“官”的人有“官架子”是理所应当的呀!

  其实,我在国内的时候,各大企业已经开始提倡团队精神,可是,真正将其落到实处的还不普及,许多企业仍然遵循着以个人能力为主导的工作方式。而这个“能力”,当然指的是工作业绩。

  随着我的思绪的不断流转,杰森也开始直切要害,而他的这些观点,在美国企业的管理者中,是具有代表性的—

  团队是由一群有缺点的人构成的,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只有总体搭配起来,才能够发挥出团队的最大力量;各种不同人才的搭配,才会实现一个完美的团队,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确在团队当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个团队中究竟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所有团队成员都必须记住: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唯有一个建立健全的团队,才能带给个体最大的发展机会,使个体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实的企业竞争环境内,人们根本就不可能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大幅度地提升企业或个人的竞争力,而团队力量的发挥已成为赢得竞争胜利的必要条件,竞争的优势在于比别人更能发挥团队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只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对团队的共同目标感到冷漠,对支持他人更是不屑一顾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具备团队精神的人,而这样的人又怎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主管呢?

他甚至连一句称职的员工都称不上,因为当整个团队都在步调一致地行动时,他却在自私地埋头于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整个团队前进的阻碍!

听到这里,我心中不由得感叹,这确实是事情,我在国内的经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员工时,我是最出色的一个,因此提拔我这个最强的人当了最弱的团队的主管,希望我能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可是,当我成为主管以后,虽然我个人的业绩依然突出,但整个团队却仍然是止步不前,甚至有后退的趋势……

直到此时,杰森的一席话才真正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团队精神,这才是我要的答案!

此时,杰森似乎看出了我态度的转变,话语锋一转:“虽然公司这一次放弃了对你的提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成为合适的主管,也不代表你将来不会成为优秀的主管,假如你能重视团队合作的话。”

说完,杰森拍了拍我的肩膀,用一种充满磁性的声音说:“团队合作——加油!桑,你一定行!”

是的,我相信我一定行!

尽管前景诱人,但问题是,我必须先弄懂“团队精神”的真正概念,因为目前我对它的理解实在只是一些皮毛而已。

不过,我相信,在TG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团队精神一定无处不在,只要我努力,一定会学到手的!

     感悟:(1)团队精神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一个团队是个有机的整体,作为个人,只有完全融入到这个有机的整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2)一群人同心协力,集合大家的脑力,共同创造一项智能财产,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将远远高于个体智慧,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1+1>2。

3)企业要想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少不可少的,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人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说到底,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一个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