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傻狍子,杀半鸡

 榆杨 2011-01-14
今年夏天在父母家,一向少言的爸爸却喜欢和我们唠唠嗑了,通常是二两白酒下肚,就会滔滔不绝。这虽然也是从前爸爸喜欢的,但记忆中极少,平时很难得。也许人老了,孩子经常聚少离多吧,感动得我真是眼泪哗哗的。
 
话说有一天,爸爸和我们说起“傻狍子”、“杀半鸡”这两种野生动物,现在想起来还要笑。
 
傻狍子,本来在东北就是一个俚语,是指平时有些缺心眼的人。经常妹妹也叫我傻狍子的。这回姐妹一聚,妹妹又把这茬想起来了,结果倒是让爸爸有了话题,给我们讲起了什么是真正的傻狍子了。
 
我们小时候,不远的森山老林里有很多野生动物,狍子就是一种,真正的模样我从来没见过,只是吃过其肉。那是会打猎的人打了回来,送给亲朋好友的,市面上是不会看到,味道我全然想不起来。后来长大了,全家到了城市以后,这东西更成了稀罕物,送礼的要送山珍海味,这大概也能算是一种吧。记得那一年春节男朋友家里不知什么人送来了半只,一定要让我去吃,可我素来对野味吃不惯,连羊肉都不吃的我,怎么敢吃这东西呢?还有其它的理由就坚持着没去,后来到了正月十五了,去了他家,居然还留着一锅狍子馅的饺子,真是哭笑不得。

 


可为什么叫它傻狍子呢?直到听完爸爸的话,才知道了来龙去脉。这种动物都是群居,大概在北方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几千年了,除了天敌(食肉动物,我想是狼)外,不需要进行自我防卫,所以当人的子弹向他们攻击时,完全不知怎么回事,一只倒下了,另外的一群不但不逃跑,还要去看看这个同类,于是,人们不费任何力气,只花点子弹,就可以任意射杀它们,此名便由此而来。
讲完了傻狍子,爸爸又讲一送一,外加上另一个品种——杀半鸡,俗名也叫傻半鸡,其憨态可掬与傻狍子差不多,这是一种山鸡,学名:斑翅山鹑(别名:沙半鸡,雉科),喜欢在树上群居,一只在半斤大小,同样是当人们举枪射击时,一只掉下来,其它的不但不飞走,还东张西望的互相看:刚才怎么回事哟?老大干嘛去了?直到全部成了人类的俘虏。这种肉也吃过,也忘记何味道了,因为岁月太久了。
 



 
刚刚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原来这狍子也有养殖的了。不知还到哪能找野生的?
 
其实这些才是真正的野生动物,现在台州人经常也喜欢到山区去吃点野味,这野,可不够味,几千年的农耕生活,原始的山林还有多少?幸存的只是些山猪山兔山鸡的,这和北方辽阔的草原与原始森林中的动物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北方这些东西也渐渐消失了。小说《狼图腾》就是为此唱的一首挽歌。
 
而野生动物千奇百怪既有狍子的可爱,也有狐狸的狡诈,还有虎狼的凶残。。。那是一个我们了解不全面的野生世界。
 
说到最后,我其实不喜欢吃野味。受不了。小时候一直受不了羊肉的气味,还有回民同学家的气味,第一次去海拉尔,受不了蒙古人的气味。。。这是题外话。
 
其实我们早就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了。呵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