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 虚构的梦境让人快乐 睁开眼睛后,体验者的情绪仍处于激动的状态。但是古风为体验者重构的梦境清晰地留在她的印象中,这是一个令人温暖而开心的画面。 “以后经常回忆这个画面,你会觉得越来越乐观,越来越有力量。”古风说,重构的梦境其实是对体验者儿时缺憾的一种弥补。“小孩子有时需要妈妈的关爱却不敢说出来,这种缺失会影响到她今后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的方式。针对这个问题,要鼓励她大胆地表达,表达了需求才能被实现。” 体验者说,刚开始,她还是不敢说出“妈妈别走”,但当鼓起勇气说出这四个字时,心中某个被堵住的地方好像通了似的,整个人都轻松了些。而当看到舞台下的妈妈时,她感到安定,觉得自己一定能把曲子演奏好。 【解析】 梦大部分是有原由的 古风说,通过探索梦境,查询梦境的原因,梦者的情绪以及梦境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是释梦的关键。 梦是潜意识给人的一个讯息,人们印象深刻,特别想探究的,或反复出现的梦,大部分是有意义的,梦的作用在心理学上有三种主要的观点,一,梦是愿望的达成,潜意识通过梦的方式帮助人达成未完成的事或者想完成的事件;二,潜意识通过梦的方式修复人内在的心理创伤帮助个体的自我疗愈情结。三,梦可以帮助梦者构建现在逼近生活和预示未来。 在释梦的过程中,释梦师会通过制造象征性的梦境引导做梦者进入梦境,并进行领悟梦的信息。当然,在释梦的过程中,释梦师如果发现做梦者潜在的心理问题,会询问做梦者是否愿意继续,去面对心理伤痕,进而进入梦的治疗过程。 名词解释 催眠术(hypnot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50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倾向于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的干脆称之为伪科学。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让他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开始身不由己。 他山之石 国外,催眠师需持证上岗 在国外,催眠治疗师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培训才能独立从业。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催眠师的培训都分为基础培训与高级培训,并要求学员必须完成心理学或医学的基础课程,而在考核通过后,还要在专业督导的帮助下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的个案实践。 在美国,大多数州对催眠或催眠疗法并没有制定直接的法律法规。目前,只有科罗拉多、康乃狄格、印第安纳和华盛顿四个州强制要求拥有执照或进行注册。如科罗拉多州要求执业者必须获得执照,或申请将自己纳入“无执照精神疗法医师数据库”中。为此,申请者需要提供申请表、书面宣誓书、曾用名证明、最高学历证明、一份简明的治疗目标陈述、几年的实践经验,同时要以80分(满分10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法学考试。 在佛罗里达州,催眠疗法是被严格限制的。除了“医疗技术从业者”和“合格的人”,其他任何人以治疗为目的进行催眠即被认定为非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