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认为人均收入是抽样调查,数据不可靠。我觉的很好笑,这可以说是不懂统计的人才会有这种说法。你们以为这是统计局的人随随便便抽查几户就写下数据,如果不可靠,那为什么国家统计局要将人均收入纳为重要经济指标????
现在我分几个段落来给你们讲一下什么叫人均收入? 什么是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等自由支配的收入。计算公式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资料来源 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抽选确定城镇居民家庭调查户,每天记载家庭收支流水账,由市城调队对记账本逐笔编码后,按月录入计算机处理汇总计算而得。 什么是农民纯收入? 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从各个来源渠道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部分。计算公式为:农民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其中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收入。 资料来源 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抽选确定农村居民家庭调查户,每天记载家庭收支流水账,对记账本逐笔编码后,按月录入计算机处理汇总计算而得。 其实在,抽样的时候,是有考究。据统计局的朋友介绍,得知以下情况。 全市按区按街道按居委会安排样本户,也就是在全市所有满足条件的居民中挑选样本。按等比例间隔抽取。例如,在抽中了第112户后,再间隔50户,抽第162户,然后依次是212户,依次类推。各市共选出了1800户,做为样本。然后再把这个样本,交给省统计局。 由省统计局从中选出二套样本,每套300户,并选择其中的一套做为最后的样本。并且,这套样本中的各个收入阶层比例是一定的,高收入群休只占10%(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8000元以上的家庭)。 因此可以讲,最后的样本来源是非常可靠的,他们的平均值也基本上能反应这个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的。 在统计学上,抽取30个样本,计算平均值,基准确性,基本上可以达到99%以上。而300户样本,基本上准确就严格精确到近似100%了。合理的回归运算方法,可以剔除出样本中的一些异常值,并准确的计算出符合事实的平均值(详细的计算方法参考高等数学分析和概率论等学科的知识)。 也就说,基本上可以肯定,统计出来的各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真实可靠的,是符合当地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