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铁路局

 铁道之旅 2011-01-15
西安铁路局
    时间:2010.12.28

  

  西安铁路局概况  

  管内有陇海、宝成、宝中、宁西、西康、襄渝等重要干线;线路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陕西全省;辐射甘肃、宁夏、河南、山西、四川、湖北、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咽喉要道,是进出川、渝、滇、黔西南地区的运输通道,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客货流集散地和转运枢纽之一,在西部乃至全国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管辖范围:宝成线以广元站与成都局分界,襄渝线东端在胡家营站与武汉局分界,襄渝线南端在达州站与成都局分界,陇海线东端在太要站与郑州局分界,宁西线在商南站与郑州局分界,陇海线西端在天水站与兰州局分界,南同蒲线在风陵渡站与太原局分界,侯西线在禹门口站与太原局分界,宝中线在安口窑站与兰州局分界。

  管辖营业线路15条,总营业里程2811.0公里,总延展长度5231.816公里,其中正线3562.604公里。道岔5791组,其中正线道岔2185组。桥梁2897座285116延长米(其中特大桥65座),隧道1218座782594延长米,涵渠6198座179327延长米。配属机车725台,其中电力机车538台,内燃机车187台。配属客车1939辆。自动闭塞线路678.672公里,半自动闭塞线路2186.568公里。固定资产原值6281124万元。

  年末,路局机关行政部门设处、室28个,其中部控限额内22个,部控限额外6个。下属基层单位36个,其中运输站段30个,其他单位6个。车站272个,其中特等站2个、一等站8个、二等站6个、三等站49个、四等站186个、五等站12个,未核定站等9个。

  年末,职工总数89158人,其中在岗职工82813人,非在岗职工6345人。干部总数1389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干部178人,中级专业技术干部1578人;高级政工师42人,政工师346人。工人总数73473人,其中男职工57734人,占78.6%;女职工15739人,占21.4%。技术工人62885人,取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48497人,其中初级工1870人,中级工17701人,高级工28260人,技师635人,高级技师31人。

  提速安全。面对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给运输安全带来的深刻变化,路局探索提速安全规律,初步构建具有西安局特色的提速安全十大保障体系,实施安全生产专家诊断,加强安全重点课题攻关,开展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六查一整治”活动,发现和解决现场安全问题1.5万余个。全面加强行车设备检查监测和维修养护,确保动车组开行安全万无一失,设备故障同比下降20.4%。强化货运安全、施工安全、劳动安全、道口安全、线路治安等安全关键控制和防洪防汛、黄金周等季节性安全检查。在全局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有力确保提速持续安全和党的十七大召开期间的安全稳定,全年消灭一般B类以上事故,胜利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和安全年奋斗目标。

  运输生产。实施以陇海线为主轴、以宁西和侯西线为两翼的运输组织战略,优化列车运行图、机车交路、编组计划和车流径路,深化内涵挖潜和提吨重载战略,不断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推进“两整合一建设”,加快路企直通运输,先后建成白村、下峪口、柞水等17个战略装车点;进一步优化客运产品结构,增开西宝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和延安到上海、西安到银川等方向旅客列车,客货运能分别较建局前有大幅增长。年内,全局旅客发送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进款、装车、卸车、分界口交接车、货周时、中停时等22项运输生产指标创造建局以来历史新高,全年旅客发送量完成4734.9万人,较建局前增长48.5%;货物发送量完成7833万吨,较建局前增长17.2%;换算周转量完成1295.7亿吨公里,较建局前增长19.8%;运输收入完成88.09亿元,较建局前增长43.3%。

  铁路建设。面对铁路建设任务重、工期紧、标准高的实际,全局上下牢固树立“大建设”理念,加强工程监管,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高效推进。延安车站新站舍、新张复线、西宝既有线提速改造、西安动车运用所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襄渝二线建设进入攻坚阶段;组织开展“决战新丰”大会战,新丰站改工程第一阶段顺利开通;西平铁路、包西铁路、西安北客站、西康二线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实施短平快扩能改造,完成侯西、西康应急扩能,对宝鸡车站咽喉及宝鸡客技站牵出线进行改造,提高枢纽通过能力。加强工程质量和投资控制,认真履行监管职能,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31亿元,较建局之初增加104.8亿元,增长400%。

  经营管理。全面落实预算管理,优化成本支出结构,强化资金归口集中管理和动态监控,进一步清理压缩银行账户,狠抓成本大项支出。深入开展经营管理行为自查自纠,在国家组织的多项审计检查中取得较好成绩。坚持将有限资金导向安全生产,全年共投入更改大修资金18.8亿元,较建局前增长54.5%,行车设备质量明显改善。严格物资集中招标采购,大力压缩采购支出,完成物资集中采供17.89亿元,节约采购资金1.28亿元,组织废旧物资网上竞卖11次,收回资金8461万元。大力推行汽车定点加油维修、印刷业务定点统一管理、生产生活煤炭集中统一配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年内,全局预计完成清算收入145.7亿元,较预算多清算1.4亿元,较建局前增加45.6亿元,增长45.6%,运输总支出控制在有权范围内。多元系统预计完成经营收入60亿元,较建局前增长100%;预计完成利润6000万元,较建局前增长100%。

  企业改革。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组织对新丰镇机务段、西安客车车辆段等运输站段部分领导岗位公开招聘,在安康东站、安康工务段成功实施工会主席直选。为30个主要运输站段配备36名30岁左右的站段长助理,加速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适度提高低岗位工种职工岗位工资档序,严格控制两级机关工资增长,进一步缩小机关与基层、干部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加快生产资源整合和维修体制改革,优化站段内设管理机构,有力适应现场安全管理和专业管理需要。撤销局住房公积金管理所,整建制移交西安市政府管理。严格落实机构编制,撤销宝鸡行车公寓管理所,整建制划交西安行车公寓管理所,为做大做强生活服务业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年内,全局科研经费投入450万元,完成部、局科研项目81项,科技攻关150项,小改小革252项,30项成果通过部、局鉴定。其中,西宝既有线提速改造获铁道部科技成果特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开通宝成、阳安、侯西线TDCS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客票电子订票系统、货车超偏载视频监控系统正式投用,客票系统5.0版本、货运制票系统2.0版本、车站现车系统顺利升级,防洪雨量远程监测系统、货运大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积极引进和应用了CTCS2列控系统、VZ2000可动心道岔等一大批代表铁路尖端技术的新装备、新工艺,建成动车运用所,配备高科技检修工装,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管理,为动车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队伍素质。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干部作风督查机制,深入一线督查各级干部11693人次,发现干部作风问题558个,促进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强化职工转岗培训,加强基地教学管理,充实安全培训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培训实效。全年,接收转岗职工512人,重新安置437人,基地在培75人。推行人才强局战略,加速引进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铁路主专业大学毕业生,共接收全日制研究生45人、大学本科毕业生432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培训、选拔、考核机制,共有628人通过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深入推进职工教育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以西宝提速促全员提素,累计完成各类适应性培训18.45万人次,全员培训率达到12.11%。对全路统一考试录取的697名复退军人,深入开展路情、局情和现场教育,抓好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职工生活。路局投资9000多万元全面兑现为职工所办的“十件实事”。全年预计全局职工人均工资同比增长11.53%;提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生活补助费,离休和退休人员较建局前人均分别月增加703.3元和325.8元。加大各类保险补贴力度,全年累计为职工缴纳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9.19亿元,并连续三年为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投保大额医疗保险2598万元,大大减轻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负担。大幅提高职工取暖费补贴标准,将职工取暖补贴由人均120元提高到600元,仅此一项路局就为职工明补暗贴6466.1万元。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全年共交付住房1376套;住房分配向生产一线和弱势群体倾斜,共解决机车乘务员、调度员等关键岗位职工住房233户,竣工交付一栋40户残疾人廉租房。至年底,全局户均建筑面积57.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较建局前增长23.6%。筹资2949万元妥善安置因西安、宝鸡市区陇海沿线整治拆迁的1095户棚户区职工。进一步深化扶贫帮困,先后多次开展“金秋助学”、献爱心捐款、节日和暑期慰问等活动,全局筹集“三不让”资金4959.5万元,助困9595户,助学1195人,助医13672人,全面兑现“三不让”承诺。

  路局机关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友谊东路33号,邮政编码710054。值班路电055-23060、市电029-82316635。

  (信息来源: 铁道年鉴2008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