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时代及以后的美国:以高科技维持世界领(2)时间:2011-01-15 17:09来源:大国崛起·美国 作者:笑天 点击:
56次
美国第一次把发展高科技放在这样的战略地位来考虑。而此后,美国从未放弃过这一战略。 从1940年到199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增涨了4000倍。2000年,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支出超过380亿美元,高居世界首位。这些经费大部分以签订科研合同的形式,交付给各个大学和私营公司,由他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 美国的科研活动采取多方参与的开放方式,由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大学负责创新,企业负责产业化的转换。科学研究的成果在这样一套系统中,充分发挥着潜力。 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形成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又叫三螺旋关系。政府起了关键作用,一边为创新提供资金和优惠政策,一边制定成果转换政策,加速科研成果产品化、产业化。这样的方式催生了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公司,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大国的地位。 1945年以后,带有国家强力干预的科技项目和高科技成果在美国不断涌现。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出现; 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启动;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在月球登陆。 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诞生和发展。美国的航天航空、医学、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等高科技技术迅速产业化,创造了无比巨大的财富。美国在20世纪开创了以高科技为代表的信息时代。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英国在18世纪开启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19世纪后期的电气时代和20世纪的信息时代都是在美国开端的。 1991年,另一份直接关系到美国科技政策的报告出现在美国总统布什面前,《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了与未来美国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有关的6大领域22项关键技术,并要求政府对这些关键技术给予优先扶植。这份报告的开头引用了当时美国总统布什的一句话,“倘若美国打算保持和加强自己在竞争中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发展新技术,而且必须不断地学会将这些新技术更有效地变成商品。” 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每两年就要向总统和国会提交一份这样的报告。这样的报告成为美国未来科技的指导方向。 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报告称: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在所有考察领域中都未受到明显的挑战,但所有领域的各国企业都在调整自己的位置以迎接新的全球化竞争,美国对在一个有更多国家具备创新能力的世界中参与竞争,尚未有充分的准备。创新能力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可以为国家带来战略优势。 报告希望:美国制定“国家创新劳动力法”,建立低税费的储蓄账户,为个人终生学习提供费用。美国防部应将科技预算的20%用于长期基础研究;美专利局应改进专利审查质量,利用专利数据库来促进创新;此外,建立由大公司组成的联合制造中心,更新美国的制造技术,保持美国的技术优势。 当然,美国的强大决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强大,它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水平、文明程度等等方面的实力。科技的确是美国战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却不是一个能够独立支撑美国领先态势的力量。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50-60年代的苏联,都曾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都不像美国这样多方位的均衡发展,持续富强。 在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从一个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的国度成长为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的世界大国。 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科技大国,最大的经济大国,最大的文化产品输出国,也是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并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法忽视美国所带来的影响。 有人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人类的又一个新千年拉开了序幕。 (责任编辑:参考消息电子版笑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