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坊初中教研组工作制度

 古坊cai 2011-01-16

古坊初中教研组工作制度

 

一、目的

教研组是通过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的教学研究组织。在教师中,要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必须抓好教研组的建设。

二、适用范围

本校教研组全体教师。

三、内容

1.教研组的建立

(1)按照不同学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组。同一学科教师在三人以上,可成立教研组。不足三人者,可将性质相近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组。在我校只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在三人以上,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文科、理科、英语三个教研组。

(2)认真选拔教研组长。教研组长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在教学业务上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团结群众。

(3)检查和指导教研组的工作。校长、教务处主任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分工深入教研组,对教研组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例如:帮助教研组长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检查教研组执行计划的情况,定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对教研组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帮助教研组长解决工作中的困难等。尤其要指导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怎样开展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能使每个教师逐步做到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教材,掌握教学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组织专题讨论会

教材中哪些是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往往是教师最感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最感兴趣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有意识地让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业务水平比较高的教师事先作好准备,开展讨论,使大家受益。这不仅对较差的教师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促进有经验的教师总结提高。

3.组织教学观摩

专题讨论的结果是否正确,要用实践来检验;专题讨论中争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有目的地组织观摩课,发动全组教师共同研究观摩课的教材和教法,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4.组织教师相互听课

教师讲课,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风格。组织教师相互听课,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进之意。要在教研组内培养这样的风气:欢迎别人听课,不怕别人听课,敢于公开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相互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应有具体要求,并使它形成制度。一般说来规定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10节,要做听课笔记,听课后要同讲课人谈听课体会和意见,讲课人要热情欢迎听课人提意见。

5.定期座谈教学经验

要使教师养成总结教学经验的习惯,重视平时积累资料,教师在每讲完一课或一章、一节之后,要写“教学反思”。

                                   

                            古坊中心学校  教导处

                                  200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