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的亮度发展与应用趋势 如图1与图2所示由于LED单位亮度不断提高,因此LED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广,不过追求LED亮度的同时,对LED的色度要求逐渐成为普遍的共识,换言之追求色度近似太阳光的LED已经成为下游应用业者共同的目标。
图3 LED的商品应用例 96年白光LED问世之后,许多照明设备与汽车厂商尝试利用白光LED制作各种相关产品,由于白光LED芯片每瓦特的输出辉度已经由过去数流明(lm)提高至数十甚至近百流明,例如为了获得与40W荧光灯相同光束时,LED模块使用的芯片数量从以往近千个锐减至数十个左右,使得成本与外形尺寸更具实用性。然而实际上亮度大幅增加的结果,散热问题却成为商品化时的最大障碍,此外高亮度白光LED的发光频谱中红色成份偏低,造成色温与演色性不如太阳光与荧光灯,使得白光LED的实用性再度受到质疑。 有关散热问题,例如照明用途的LED电流密度高达100mA,若未作散热处理时(热阻抗为 )10~20个LED所构成的模块温度超过 ,周围温度为 时模块温度更高达 ,若与热阻抗为 比较时,LED的光输出大约降低20%。图4是常用对策,基本上它是将LED芯片直接封装于高导热性基板,藉由基板迅速将LED的热量排除。 图4 LED的散热对策 图5是LED应用厂商松下电工将蓝色发光的白光LED模块直接封装于机器内,利用机器本体作为散热媒体,根据测试结果显示即使电流量增加三倍,该模块的热阻抗祇有传统环氧树脂封装方式的一半左右;星和电机则是将红、绿、蓝(RGB)三种发光色LED芯片直接封装于金属基板构成白光LED模块,基本上它与松下电工的白光LED模块结构相同,都是利用金属基板作为散热介质。 如图6所示SHARP利用模拟分析,决定可提高散热性的端子厚度与面积,再根据模拟分析结果改善设置LED芯片的模块端子。 OMRON则是在LED芯片上设置两个散热专用端子,同时增加LED芯片电流密度提高光输出,并利用Reflector使LED芯片产生的光线能朝正前方射出(图7),如此结构使得外部量子效率由传统的30~50%提升至80%,虽然OMRON的LED模块是以蓝光芯片为主,不过祇要搭配黄色荧光体就可变成白色发光LED。除此之外该公司正在开发RGB三种LED芯片设于单体模块的技术,该白色发光LED模块具有可将点发光转换成面发光的优点,使得光线能均分照射于被照体。 |
|
来自: bendy_2008 > 《平面显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