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小玲珑俏蛇莓2010年08月19日14:48羊城晚报
字号:T|T
![]()
南方有草木 图文/周肇基 路边草丛里杂生着一种多年生小草,就地引细蔓,节节生根,小的三出复叶。早春叶腋里单生出一朵小黄花。它既无招峰引蝶的姿色,也缺乏诱人的芬芳。许多人根本不认识它。这可怜的小草只好长年冷冷清清,混杂在草丛里自生自灭,鲜有人眷顾、欣赏。 此草名蛇莓,属于蔷薇科。入夏结出形似草莓的红色小果。自古以来入药,因治疗蛇虫咬伤,故名“蛇莓”。还有野洋莓、鸡冠果和地锦的别名。原产于我国辽宁省以南的各地。华南有广泛分布。阿富汗、日本、印度、印尼、欧洲、美洲均有分布。自然长于山坡或岸边草地。 为了考察在百花萧疏的季节里羊城有哪些野花勃发。今年2月初旬,我到天河区五山镇,在不同的生态小气候环境里穿行,分别见到鬼针草,蟛蜞菊、酢浆草、马樱丹、莎草依然开着花。 在草丛低矮的另一处,我找到了久违了的蛇莓群落,植株贴地而生,细碎小黄花此起彼伏开成一片,看来初春正是它的盛花期。 既往所见的蛇莓多为稀疏分布,开花亦是星星点点,而今这么多细碎金色小花同时绽放,煞是好看。这是难得一见的“风景”。于是连日定株观察,以期查明花朵寿命。结果发现小花在植株上只开一天。为什么只开一天呢?是营养不足还是水分缺乏?好奇心使我采摘了一些鲜花带回家中,让它飘在水里作“浮花之赏”,同时细观它的形态和变化。 此花直径1.0厘米左右,花瓣5,萼片、副萼片各5,雄蕊20~30,花形辐射对称。诸多小花聚在一起小巧玲珑十分秀丽。更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它在小碟子里漂浮一周之后依然栩栩如生,没有凋谢。难道在植株上小花仅开一天是因为水分供应不足? 蛇莓花调谢之后,肉质花托膨大,成熟时鲜红有光泽,数十枚小瘦果分布其间构成聚合果、直径只有1厘米,虽然形状极似草莓,但孤零零长在小草上,似也难登大雅堂。我又顺手摘了几颗带回去,投入自然造化精美的百合蚌壳中,注入清水作“飘果欣赏”。哎呀!太美了。袖珍的蛇莓集中起来,投入水里竟会有如此的造化。水灵灵、红艳艳构成一幅出神入化的绝妙图案。亲朋好友见了交口称赞:“想不到野草野果竟有如此魅力!”我兴奋地将图放在电脑屏幕上时时鉴赏。 早在公元三世纪蛇莓已载于《名医别录》中。果味酸甜,可酿酒。全草及根入药。历代本草多有著录。功能清热解毒,散结,主治痈疮肿毒,瘰疬结核。咽喉肿痛。外敷蛇虫咬伤,烫伤。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载“安南人以茎叶捣敷疔疮……试之神效”。 现代《中药大辞典》收录此药,表明在当代的中医药研究和实践中,它还在发挥着治病疗疾的作用。杂草并非皆是无用物,慧眼观之常常会发现它有意料不到的作用。 周肇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