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训练观察能力? - 已解决 - 搜搜问问

 zhucai172 2011-01-17

观察训练
    (一)感觉训练
    感觉是人们接触、认识世界的起点,感觉越丰富越敏锐,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对事物的观察也就越全面、越准确。音乐家听觉敏锐,能分辨出音质的细微差异,画家视觉发达,对事物的观察仔细而深刻,因而做画时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将它们栩栩如生地反映在画面上。
    这些专业人员感觉的敏锐程度,超过了一般人,因为他们比一般人在这方面的训练要多得多。因此发展感觉能力的关键在于努力地去磨练,就象刀刃在砂石上不断打磨,才会变得敏锐无比。事实证明,经过劳动职业训练或教育训练,人们的感觉能力会获得极为巨大的发展。例如专门从事黑色纺织品印染工作的工人,可以分辨出四十多种不同的黑色色质,而一般人也就仅能辨识二三种。据观察,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看一眼或尝一下草的味道,就知道草的营养价值如何。
    为了发展感觉,在观察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调动感觉器官,使视觉、听觉等协同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功能,提高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效果。
    (二)“观察”也有规律
    我们已经知道了观察是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的,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以增强观察的效果。
    如运用对比。人们对于那些与背景差别很大的事物总是能产生最强烈地反映,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由于它们与其它客观事物,明显地有一种差别,因而很容易被观察和识别。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老师总会拿一张白板作为背景去衬托试管等容器中溶液的颜色,这都是运用对比。因此,如果把观察对象置于对比度较大的背景上,便能提高观察的效果。
    再如利用活动规律,人们总是容易对静止不动、毫无变化的事物感到厌烦。例如人们对单调的声音会心烦意乱,但如果这个声响富于变化,甚至经过特定的加工成为美妙的音乐,人们则会很投入地去欣赏。所以当观察对象处于某种富于变化的情境中,人们对其观察的兴致使会敏锐起来,许多商店门口设有闪烁不停地霓虹灯,借以招揽顾客,正是利用了其不断变化的色彩可以吸引入注意力的道理。
    (三)“阐释性”训练
    看完一场电影之后,把自己所看到的情节试着记录下来,用自己的语言将其中的场面描绘一番。游览完一处古迹,把一路美丽的风景记在心中,试着去向人讲述。这样你就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否能把最主要的部分准确地记录下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考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这种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描述性”训练,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处处留心,比如我们每天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当你见到一个很有特点的人后,便不妨在心里描绘那人的特点。再如我们去游览一处古迹,不仅要留意游客多少,大体轮廓,还要留意湖光山色、建筑布局、造型特色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搭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能力会变得细致而全面。
    在描述性训练基础上,我们学会了对事物外观特征描述的能力,这样我们就可以再深入二步,去探问其原因、结果、历史等。这种训练需要抽象思维的参与,难度比描述性训练高,可以称之为“阐释性”观察训练,例如我们在细心观察古迹名胜风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探访或读书,留心有关这古迹的诗词歌赋,进一步了解此古迹几百年几千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从而使自己对古迹不再限于游山玩水的层次,而从观察中得到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