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投诉反馈:记者调查揭露网售假药

 平和的面对人生 2011-01-18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了31家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假劣药品的网站。对于假药网站,本报也多次进行了报道,然而,假药网站屡打不绝,消费者也是防不胜防。
转播到腾讯微博
315投诉反馈:记者调查揭露网售假药

网友通过网络购买的人参首乌胶囊 中国消费者报(微博)/图

315消费投诉绿色通道

315消费投诉台

315消费投诉官方微博

白发脱发康复中心子虚乌有

近日,广东深圳李先生向腾讯网和本报联合主办的3·15消费投诉官方微博投诉称,2010年12月2日,他通过邮寄方式,在北京韩都白发脱发康复中心购买了一个疗程(5盒)的韩都人参首乌胶囊。没想到,花了近千元买来的药品根本没有任何效果。

想到随货发来的20天无效退款保证书,李先生决定找销售方要个说法。谁知,销售方说这个药要服用5个疗程才能见效,并让李先生继续汇款购买余下疗程。对于退款事宜,对方则只字不提。会不会遇到骗子了?感觉受到愚弄的李先生向本报求助。

按 照李先生收到的药品外装上标有“国药准字Z20044577”字样,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到,这个药品编号对应的是郑州韩都药业集团有限公 司生产的人参首乌胶囊。那么,李先生收到的药是否是该公司生产的药品呢?记者随后登录郑州韩都药业公司网站,在该公司网站产品展示上看到,上面展示的人参 首乌胶囊外包装盒与李先生收到的药品外包装完全一样。

不过,郑州韩都药业公司副总经 理陈广林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消费者李先生购买的药是不是该公司生产的,需要经检验后才能确认,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并未在网上销售药品,也没有成 立所谓的北京韩都白发脱发康复中心。陈广林告诉记者,公司已有多款产品遭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李先生购买的很可能是假冒他们产品包装的假药,他建议李先 生向当地药监局举报。记者在该公司网站看到,其新闻中心刊发过多则有关假冒的声明。

厂家没有成立北京韩都白发脱发康复中心,那么这又是一个什么机构呢?根据李先生提供的该机构地址——北京平谷区太和南路117-2号,记者联系了平谷区交通支队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谷区只有一个太和园小区,并没有太和南路。记者在谷歌地图、百度地图进行查询,也没有发现所谓的太和南路。

记 者调查还发现,除了地址纯属子虚乌有,这个所谓的中心还多次变更网址。http://sohu.;http: //sohu.;http://kgou./……以上都是他们用过的网站。现在仍 在使用的网站还有好几个,如http://www./kb/;http:///;http: //sohu.bftf2010.com/。此外,多个网站出现受害者对这个中心的投诉。有位受害者称,他联系了一些购买者,发现该中心销售的假药有很多 种,承诺书上的地址也不一样。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所谓的韩都白发脱发康复中心还在网上声明,有不法分子冒充他们的产品销售假药。

疑难杂症成假药网站目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提醒消费者:网络销售药品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必须标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资格证书编号。目前我国只有27家网站具备网络售药资格。

为什么要在网络上购药?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才想着到网络上查找的。当时看到这个中心宣传什么“白发脱发康复工程,世卫组织认证、无效退款”等,以为是当地买不到的新药,才决定试试的。

其实,这正是假药网站的几大典型特征。专家提示,要避开假药网站设下的陷阱,消费者须牢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前发布过的假药网站七大特征。

第 一,网站开办单位通常假冒或伪造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家、北京、上海等某疾病康复中心、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第二,页面上所标示的网站开办单位和地址 是虚假的,咨询、销售药品的电话为小灵通号码或手机号码,拒绝消费者上门购买药品。第三,网站宣传和销售的药品,通常声称可以治愈某些慢性疾病、疑难杂症 或性病等。第四,伪造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世界卫生组织、某医学中心或医学会等政府部门或组织机构的名义,指定、推荐该药品为治疗疾病、康复保健 的唯一产品。第五,页面上非法链接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政府网站,并恶意篡改页面内容。第六,页面上充斥大量以“政府官员”、“权威专家”、“患者”的名 义,通常使用绝对化、承诺性的语言。第七,网站以电话订购或在线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向指定的银行账号、邮政信箱汇款,然后邮寄“药品”;或通过货到付款 的方式销售药品。

假药网站为何屡打不绝

国家食药监局多次发出整顿网上违法违规药店的声音,然而假药网站依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上海市食药监局举报中心负责人周大振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利益驱动、监管空缺这些都是第二位的原因,假药网站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网上贩卖假药违法成本不高。

记者了解到,对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邮寄假劣药品网站提供链接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将报送通信管理部门予以关闭。法律上仅对网上售假予以关闭网站的规定,并没有涉及刑事上的责任。没有严厉的法律条文,使得假药网站打一家,增一家。

一位网站建设人士表示,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做一个网站,而且还可以通过服务器托管的方式,在没有任何审查手续的情况下发布该网站。

中国反流氓软件联盟负责人董海平调查互联网上的虚假医疗广告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他表示,网络发布虚假医药信息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销售假药、虚假医疗到制作网站,一直到广告推广。在整个产业链中,广告是核心,而大量的非法广告又投向了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

专 家们认为,虚假医药信息泛滥的首要原因就是互联网进入门槛非常低,从资金、技术角度来看,对于卖假药者没有丝毫的障碍。他们甚至花几百元就可以办一个小网 站,然后将各式各样的夸大宣传的资料挂到网站上,兜售假药。成本低,利润高,使得众多不法分子趋之若鹜。同时,互联网虚拟的特性也给案件的调查执行加大了 难度,要想彻底肃清虚假医药信息,需要发动整个社会力量,建立一套有效的联动监管机制,对虚假医药信息进行重拳打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