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民众利益着想的大无畏精神 【原文】堂谿公谓韩子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躯。何以效之?所 【译文】堂谿公告诉韩非说:“我听说遵循礼制退让谦虚,是保全自身的方法;修养品德隐藏才智,是成就名声的道路。如今先生主张法治术治,设置各种规矩,我私下认为这会危害你的身子而毁坏你的躯体。用什么来证明我这个结论呢?我听说先生的方法是:‘楚国不任用吴起而削弱混乱,秦国实行了商鞅的法治而繁荣富强。这两位先生的主张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了,然而吴起被分裂肢体而商鞅被五马分尸,这是没有碰上好世道没有遇到 【说明】这一段与堂谿公的对话,充分表露出韩非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大无畏精神,身处战国末期的韩非,看到社会越来越混乱,人民越来越凄苦,心里非常沉重。但他也看到人民越来越希望天下一统,越来越希望安居乐业。作为荀子的学生,他从荀子思想中吸取了许多管理学知识、统治知识,尤其是看到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他就更迫切地想推广自己的法治思想,所以他把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安危抛诸脑后。这种为民众利益着想的大无畏精神,确实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个知识分子学习。只有人民的利益才是最高的。 —————————————————— 【注释】1.齐:《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诗·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诗·商颂·长发》:“帝命不违,至于汤齐。”《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礼记·中庸》:“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荀子·脩身》:“齐明而不竭。”《韩非子·安危》:“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史记·平准书》:“齐民无藏盖。”这里用为平等之意。 2.萌:(méng蒙)通“民”、“氓”。《墨子·尚贤上》:“四鄙之萌人闻之。”《管子·山国轨》:“轨谓高田之萌曰。”《韩非子·和氏》:“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韩非子·难一》:“臣吏分职受事名曰‘萌’”。《史记·三王世家》:“奸巧边萌。”这里用为无业游民之意。 3.幸:《管子·枢言》:“恃与国,幸名利。”《吕氏春秋·至忠》:“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幸于赵王。”这里用为爱护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