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

 爱看书的羊 2011-01-18
中国人活得特别累,不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灵的累。

    在这方面,道德思想的世俗舆论,就是一个“紧箍咒”——尽管我们极其厌烦,却很难脱掉。

    在教育上,不是千篇一律的“远大理想”渗透,就是大同小异的“钻牛角尖”挤独木桥,望子成龙,希女成凤,自己累,孩子也跟着一起累。一代延续一代,大家苦并累着。

    有一句话尤其深刻地道出它的内涵: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似乎,想当将军了,才是好的“士兵”。这句话横看有理,竖看也没什么破绽,但如果仔细推敲、品咂,还是尝出些别样的味道来。

    这句“口头禅”我们从小听到大,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说的人不厌其烦,听得人心里发麻。

    今天,当我晨睡醒来,蓦然想起那句话,心头不禁一颤:天啊,“箴言”并非绝对箴言。匪夷所思的觉悟,感觉那么多的时光一下子就唆的一声擦肩而过。不知有没有像我这样的生活质疑。

    我在想:如果每个人都当将军了,谁来当士兵?因为当了将军的士兵都升衔提职不用去冲锋焰阵了,仗还怎么打呢?不用说,肯定是要输的。(我并不主张战争,而是呼吁人类应该珍惜和平和生活的)看来,人人都往将军这条“独木桥”上挤,并非好事。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不能当将军的士兵应当怎样看待生活和责任呢?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论语》中说:“在其位,谋其政”。言外之意,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瞎操心了——再说,操心也操不过来的啊!这,就是“角色”,做好了,就是“守位”、“本位”,心态调整不好,就成了“越位”、“超位”——迟到要碰壁吃苦头的。即使暂时还不碰到钉子,也搞得自己的心灵不安宁,“身为形役,心为物役”的苦痛,是很折磨人的,也是特痛苦的。

    周星驰在他导演的新片《长江七号》中有一个幽默化的生活片段:一男教师课堂上问学生,“说说你们的远大理想?”有学生答:“当科学家”,获得了教师的表扬;有学生说:“当大富翁”,也赢得了师生的一片热烈的掌声;论到小迪说了,他说自己“将来做一个穷人”,话刚落地,教室里顿起哄然大笑,连教师也皱眉蹇额大为不悦。小迪解释说他爸爸说人穷不要紧,只要心志清。然而大家还是笑话他,有的笑得要从椅子上滚落下地。在他人眼里,他真是太好笑了,不是脑子进水,就是神经错乱。但是,并非所有的认为都是绝对的真理,当真理只被少数人理解,一时的误解和闭塞,将来是会烟消云散的。阴天是有的,但晴天比之更多。乌云可以盖住太阳,但阳光是一把利剑,能量集聚到一定程度,是要透穿云翳的。

    当中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爸爸妈妈们冥思苦想为自己的子女打造金光大道,经受身心疲惫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何其获得真正的快乐呢?减负政策的颁行之后,学生书包的重量还未减,难怪山东省要进行“书包限量”严令呢。戴眼睛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周末也补课——阳光下的偷偷摸摸或大张旗鼓,真是匪夷所思让人不解。周一到周五有做不完的功课,那里还是“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1个半小时”?周末要“培优”,“特长训练”,上午、下午、晚上“三管齐下”——幼小的躯体和心灵怎堪重负?一个人,有时候像上了发条的“钟”。

    渴望自由,拥抱快乐,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但是,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到。这看似轻而易举的美好,却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那么如意,有时还举步维艰。比尔·盖茨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卓别林更典型,我们可别把自己往这条道上推。留点时间,陪陪家人;留点空间,给自己。只有我们努力去做了,才会形成一片良好的气候,才会营造出一份美妙的生活感觉;我们也不会觉得那么累,工作充满激情,而不是哀声叹气、懒散度日。

    我们渴望有节奏、有质量的生活,因为它是我们生存的幸福之源;我们也会在勤勉、乐观、宁静、真诚、善良而高贵的时光中,超越我们的高度和梦想。

    因此,我想再说一遍:让我们做好一名“士兵”的责任吧。将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做得更细节更完美!因为,只有做好本位的角色,才不会异想天开,受到白日梦的鼓惑和耽搁,才会脚踏实地、精神富足地生活着……

    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寻找幸福和快乐,也必将为寻找心灵的终极关怀之美而不懈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