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色等五大行业发展重点.

 千股封牛 2011-01-18

工信部布局有色等五大行业发展重点 原材料规划将出

www.eastmoney.com2011年01月18日 11:01工信部网站
 

  调整、改造、升级、换代

  将主导原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方向 

  ——“十二五”原材料领域相关行业发展规划浮出水面

  2011年1月17日至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全国原材料工业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成就,对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新材料产业等“十二五”规划草案进行了讨论,部署了2011年原材料行业管理重点工作。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原材料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原材料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为主攻方向,立足国内需求,严格控制总量,着力推进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布局优化和资源保障,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全面建设结构优化、资源节约、清洁安全、质量效益好的现代原材料工业体系。

  目前,石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和新材料产业等“十二五”发展规划均已形成框架思路并完成初稿,正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各规划对原材料工业重点行业“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政策措施等做了部署和安排。

  一、调整优化石化工业。石化工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应用广泛,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障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石化工业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积极发展高端石化产品,改善品种质量,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石化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时期,要通过实施烯烃重大工程、高端化工产品创新工程、化肥农药结构调整工程、危化品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和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工程,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范建设化工园区,引导煤化工有序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有效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规模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内部结构更加优化,空间区域布局更加合理,自主创新水平和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产业发展后劲和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实现我国石化工业由大变强。

  二、加快整合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46.6%,已经形成了资源型和市场型相结合的布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十二五”时期,面对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消耗量大、铁矿石保障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和加快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要求,钢铁工业要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加强节能减排,完善资源保障体系,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产业素质。要通过完善行业管理、落实产业政策、健全标准体系等措施,突出抓好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积极发展短缺关键品种,全面提高钢材实物质量,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加快产业整合步伐,力争“十二五”时期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展,核心竞争力有较大提高。

  三、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工业。有色金属工业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要坚持控制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兼并重组与优化布局相结合、开发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资源开发与节约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促进产业改造提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严格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鼓励煤、电、铝跨行业重组。要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重点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纯材料、稀土材料等制备技术和产业化技术,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要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加强再生金属回收,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在优势地区打造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再生有色金属示范工程。力争到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总体实力跃升至世界前列,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四、大力发展建材工业循环经济。建材工业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工业之一。“十二五”时期,建材工业进入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新阶段,既有诸多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新的挑战,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为引领,力争走出一条节能、环保、低碳的创新型发展道路,全面提高建材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建材工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总量,防止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要推进产品深加工,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保温隔热等新型建材。要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等建材生产服务业。要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加大自主创新,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布局的企业,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要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实施节能改造,全面提高建材产品生产领域内的能效水平,重点推进以水泥、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墙体材料等行业资源综合利用。

  五、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亟需的关键材料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新材料产业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材料升级换代。力争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原材料工业基础雄厚,规模巨大,影响广泛,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和难点,“十二五”期间,要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来,转移到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上来,推动实现原材料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十二五”重点培育20家氮肥大型企业

www.eastmoney.com2011年01月19日 02:13顾鑫中国证券报
 
  权威人士透露,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近日下发给有关企业。规划提出,氮肥行业“十二五”的目标之一是明显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型氮肥企业产能比重占80%以上,企业数量降至250家以下,建成2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

  有关分析师认为,在氮肥行业步入成本竞争的大背景下,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未来将赢者通吃、继续做大,小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被大企业兼并,尽管行业整体增长空间有限,但是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仍将获得超常规发展,对相关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企业数量降至250家以下

  记者了解到,讨论稿中提出“十一五”期间氮肥行业产能趋于过剩,行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十二五”期间行业将鼓励兼并重组、严格行业准入、合理调控总量,不仅企业数量降至250家以下,而且要建成2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氮肥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上市公司中的云天化泸天化湖北宜化鲁西化工华鲁恒升、中海化学、心连心化肥等产能规模均达到百万吨规模,行业排名前20,将直接受益于未来行业的整合。

  氮肥行业目前已经形成了晋煤集团、湖北宜化、四川化工控股等17家尿素产能超过百万吨的大型集团公司,占总产能68%,与“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规划内容,将在兼并重组方面获得政策支持的大型企业除了业内龙头企业还包括能源企业和大型农资企业。规划还建议,按照“总量平衡、优化存量、节约能(资)源”的原则,从生产布局、装置规模、工艺和技术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制定并出台合成氨、尿素准入条件。尿素新增产能须建立在产能置换的基础上。

  据测算,2010年氮肥需求约3250万吨,加上800万吨工业需求和300万吨净出口,到2015年氮肥需求总量为4350万吨,按照90%的产能发挥计算,到2015年氮肥产能需达到4800万吨,这一数值低于当前氮肥行业的产能,从而给产能置换和淘汰落后产能创造了条件。2009年,尿素产能达6600万吨,2010-2015年还有近1000万吨计划新增产能。“十二五”期间,能耗指标不达标、连续3年亏损且停产1年以上的产能需要退出,中石化也计划逐渐退出氮肥市场。到2010年底,300多万吨落后产能已经退出。

  复合率提高50%以上

  规划提出,完善行业的产品结构,尿素比重保持在65.8%,碳铵比重下降至6.5%,氯化铵总产能达到360万吨,占氮肥总产能的7.5%,锍铵比重为4.4%。由各类单质氮肥生产的复合肥及缓控肥的比重增加至45%左右,氮肥的复合率比“十一五”末提高50%以上。

  讨论稿还建议,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逐步实现“能源-氮肥-农业”产业链的平衡发展,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保护氮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业用肥和粮食安全。

  氮肥生产70%以煤为主,其中90%为无烟煤,造成了无烟煤价高量紧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氮肥企业将改变原料结构,煤头企业增加非无烟煤的比重,采用加压连续气化技术的产能由现在的10%提高至25%,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下降至55%。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维持在20%。
 
 
 

  有色金属行业敲响重组锣鼓 四大央企唱主角

     2011年01月25日 07:03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刘丽靓

  随着国务院把电解铝、稀土列为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名单,以及作为央企重组整合的平台——“国新”的成立,央企有色金属行业重组驶入高速。

  目前五矿成功收购湖南有色、中铝控股江钨,中铝计划与广西有色等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广西境内的稀土资源,中铝将在合资项目中占据控股地位。业内人士认为,鉴于管理层对于央企整合的推进速度在加快,五矿、中色、中金及中铝的整合进度也可能快于市场预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受益的将是五矿发展、中色股份和中金黄金,而五矿旗下的部分上市公司也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央企整合推进速度在加快

  由于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集中度不高、资源保障能力不强、工艺水平尚待提高,以及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这些问题和矛盾依然牵绊着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

  从现实情况来看,以有色金属中“稀土”为例,现阶段,中国稀土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分布在10多个省市,其中内蒙古就达460家,但年处理能力在2000吨至5000吨的只有10家,其中年处理能力大于5000吨的仅有3家。这种集中度极低的市场状况成为阻碍稀土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过度的市场化导致企业各自为政,没有市场定价权,行业监管与组织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现状,2009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以支持有色金属行业的复苏及发展。

  2009年出台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已经提到,要推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兼并重组,并提出了具体的3-5家大企业目标。

  根据“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内,有色金属行业将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将成为主基调。

  2010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规定,有色行业需在2011年底前,淘汰100千安及以下电解铝小预焙槽;淘汰密闭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等等。至此,有色金属行业的兼并重组自此有了比较明确的时间表——2011年底之前。

  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将稀土列为6大行业之一。可以预见,2011年稀土行业的兼并重组的步伐将加快。

  此外,去年年底成立的国新控股管理公司将作为央企重组和资产整合平台,按照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思路,吸收排名靠后、资产质量不高的央企。国资委并明确2011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和整体上市。工信部近日也表示,有色金属工业要严格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鼓励煤、电、铝跨行业重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加强再生金属回收,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在优势地区打造一批深加工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再生有色金属示范工程。

  有色金属兼并重组取得进展

  在政策的大力促进下,有色金属行业兼并重组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

  2009年五矿重组了多家企业,去年五矿开始推进这些企业的整合。比如控股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后,五矿在投资、管理、人事、企业文化等方面已与其实现对接。为了加快整合步伐,去年五矿组建了集团整体上市平台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五矿股份”)。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新成立的五矿股份将成为五矿集团整体上市的主体。目前五矿股份拥有五矿发展62.56%股权、金瑞科技41.34%股权、厦门钨业20.58%股权、*ST关铝29.9%股权、特发信息6.34%股权以及赣锋锂业5.66%股权。同时,五矿集团将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物流、金融、房地产、科技等主营业务相关的、具备改制条件的资产全部纳入到五矿股份。

  2010年9月26日,中铝与江西省国资委签署了《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根据协议,中铝将以增资扩股方式对江钨控股进行出资,成为其控股股东。近日有消息称,中铝已与广西有色集团签署备忘录,计划双方将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开发广西的稀土资源,致力希望在5至10年内,争取3至5个稀土品种的领先地位。据悉,除广西以外,中铝也正跟广东等其他省份商洽稀土投资。

  此外,中色集团资产目前已达到400多亿,遍布海内外。中色集团已拥有境外重有色金属资源量超过1600万吨,铝土矿资源量超过3亿吨,拥有了一批优质的境外资源企业。集团还在加快推进中色东方、红透山矿业、泰国泰中铅锑合金厂等技改项目,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将加快缅甸达贡山镍矿、赞比亚谦比希铜矿西矿体和东南矿体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此外,中色集团同时还是东方钽业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有色行业中,目前与A股上市公司相关的涉及央企整合的集团公司有四家:中国铝业、五矿集团、中色集团及中国黄金集团,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五矿发展、*ST关铝、金瑞科技、株冶集团、*ST中钨(拟重新上市),中国铝业、中色股份、东方钽业、中金黄金,以及香港上市的五矿资源、五矿建设、湖南有色。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根据国资委公布的企业利润和缴税两个指标来看,中铝、中金及中色的排名均靠后,但是考虑到国家控制重点资源和部分行业的需要,相关公司可能通过资产剥离、调整资产配置来完成整合,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