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 决不开口的牢骚 - 决不开口 - 和讯博客

 匪了马 2011-01-20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引用 2006-01-14 15:51:46]   
我顶 字号:

周四56    0302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是一场主要由国际收支过度失衡引发的金融危机。

一.   外资的大量涌入导致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

墨西哥自1982年债务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财政管理结构转轨的措施。在1988年以前,由于经济比较稳定,而且对外资提供的条件比较优惠,墨西哥成为拉美地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19881993年,为强化财政管理和结构转轨过程,墨西哥实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继续保持紧缩性的金融政策,对主要外债进行重组,加快推行私有化的进程,推荐贸易自由化等全面经济结构改革方案。

墨西哥吸引外资的政策主要是高利率和为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长期保持稳定汇率的政策。稳定汇率政策降低了投资风险,因而吸引了外资证券投资的涌入。从1990年起,大量外资涌入。19901993年墨西哥获得的资本净流入为910亿美元,每年流入量达250300亿美元,平均超过GDP6%。在流入的外资中,大约有20%是外国的直接投资,其余的80%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外国证券投资、私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直接对外借款,以及外掏资本的回流。

经济改革给墨西哥带来的利益有:(1)外汇储备明显改善。1993年底,墨西哥外汇储备总额从198965亿美元增加到255亿美元;(2)通货膨胀大幅度回落;(3)信贷扩张,私人消费和投资迅速上升。

但是,这次改革也给墨西哥带来一系列弊端:

1.         引进外资结构不合理。证券投资比重过大,直接投资比重太小。1993年,外国投资者投资墨西哥证券金额占墨西哥吸收外资总金额的比重为76.8%(见下表)。

墨西哥1990—1993年外资流入情况表

年代

外资净流入

外债总规模
(单位:亿美元)

 

总量
(单位:亿美元)

证券投资比例(%)

直接投资比重(%)

1990

84

10

30.2

1060

1991

251

 

18.9

1154

1992

271

 

16.2

1134

1993

338

76.8

13

1180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1995年10期和1996年6期;外债总规模摘自:World Debt Tables,1994-1995,Vol.2,Country Tables:World Bank.

 

2.         外资的大量涌入,造成墨西哥比索实际有效汇率不断攀升。从1987年底到1993年底升值幅度为60%以上。由此,损害了墨西哥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3.         仅靠外资带来的繁荣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从1990年至1994年,墨西哥国内投资和生产率明显下降,国民储蓄率下降,消费剧增,大部分外资被用来增加消费。

1990-1994墨西哥经济增长率和国民储蓄率

年代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GDP增长率(%)

4.5

3.6

2.8

0.6

3.5

国民储蓄率(占GDP的比率%)

18.7

17.6

16

14.1

13.7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1995年10期和1996年6期。

 

4.         比索对美元的升值使得墨西哥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经常帐户余额出现赤字。1990年经常帐户赤字为74.5亿美元。到1993年,赤字就达234亿美元。贸易逆差也从8.8亿美元上升到134亿美元。

1990—1993年墨西哥经常项目收支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代

经常帐户余额

经常帐户余额占GDP的比率(%)

贸易逆差

1990

-74.5

-3.1

8.8

1991

-148.9

-5.2

72.8

1992

-244.4

-7.5

159.3

1993

-234

-6.4

134.8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1995年10期和1996年6期。

1994年,其经常项目逆差额达28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为平衡经常项目逆差,墨西哥大举借债,一方面以政府的名义发行了大量债券,尤其是以美元计值的短期债券;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股票市场,吸引外国投资者。据统计,在1994年底,墨西哥政府发行的以美元计值的短期债务余额达280亿美元,外国投资者主要是美国投资基金投放在墨西哥股市上的资金总额达750亿美元。巨大的贸易逆差和经常帐户赤字不得不依靠这些外国资金的流入来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入减缓,外汇储备就会大量减少。只要有风吹草动,外资撤除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与此同时,墨西哥国内金融体系结构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墨西哥国内金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墨西哥国内金融结构的变化(单位:亿新比索)

年代

国内银行信贷总量

其中

银行流动性负债

广义货币(M2)供应的增长速度

股票价格指数

对公共部门信贷比例

对私人部门信贷比例

1988

1746.6

69.00%

31.00%

527.2

 

33.1

1990

3053.3

48.30%

51.70%

1736.6

47.00%

100

1991

3947.8

36.70%

63.30%

2585.6

46.90%

190.1

1992

4795.6

22.40%

77.60%

3164.4

22.20%

291.3

1993

5375.8

12.50%

87.50%

3672.7

14.40%

324.2

1994

7328.3

9.30%

90.70%

4504.8

22.00%

446.3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1995年10期和1996年6期。

信贷市场规模快速扩张,银行信贷年平均扩张为27%,其中,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扩张更是高达51.9%。信贷结构变化巨大,以前主要流入公共部门的信贷资金如今绝大多数流入私人部门。由于银行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控制机制且银行会计信息特别是信贷信息方面的披露不足,信贷的快速扩张必然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银行的流动性负债的规模以年均43%的速度扩张,加剧了该部门的脆弱性。货币供应的过度增长,导致了利率的降低,在客观上鼓励了消费、进口的增加和投机的盛行。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出现了严重的泡沫,6年间股价上涨了10多倍,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和收入再分配效应对经济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也是危机的诱因之一。

大量的短期外资的涌入,给墨西哥带来了表面虚假的繁荣,并潜伏了严重的风险隐患。金融体系结构的问题则推动和加速危机的爆发。

二.   墨西哥国际收支危机的爆发

199424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3%上调到3.25%,带动了全球利率水平的上升。比索汇价受到重大的压力,墨西哥政府采取干预政策,扩大了比索汇价波动的范围,比索贬值范围上限扩大到年贬值率4%。但是,由于比索利率仍保持在低水平,因而在19944月出现了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资本净流出。

事实上,在1993年,由于经济增长的放缓、就业机会的减少以及实际利率的提高,银行贷款质量恶化,墨西哥经济已经出现了极度脆弱的情况。在1994年,墨西哥又发生了一系列政治事件,这加剧了国内的金融动荡。国内外对墨西哥经济的信心开始发生动摇,大量资金从比索中抽逃出来。1219日,面对庞大的外贸逆差、外资的流出、外汇储备的大幅下降,政府不得不宣布将比索贬值15%,即从1美元兑3.4712比索下调至4.0016比索。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上极大的震荡,一个自我发展的恐慌机制形成了。人们纷纷抢购美元,比索的汇率进一步下降,1220日,比索又贬值3%,国内利率急剧上升,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到了1222日,墨西哥的外汇储备几乎枯竭,降到少于1个月进口额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墨西哥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固定汇率。

墨西哥政府放弃固定汇率的决定,给金融市场的预期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人们对墨西哥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表示怀疑,心理防线崩溃,又出现新一轮抛售比索的风潮。对于短期债务非常大的墨西哥政府,这时由于债券人突然的信任危机和抽逃资金陷入了严重的美元短缺,无力偿还短期债务,出现了国际支付危机。因此,在1995年初导致了更大幅度的比索贬值,已经相当脆弱的金融体系立即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货币危机迅速转化成为金融危机。在1995年第一季度,当利率水平达到80%的时候,各项贷款都停止偿还,银行资产状况急剧恶化,多家银行的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都下降到最低下限8%以下。大批企业和工厂倒闭,失业人数剧增。在金融市场上,从19941230年至199539日,比索的汇价下降了32%,达到了1美元兑7.45比索的低点,比贬值前低近55%。股票市场上,按比索计算的股价指数于2月达到谷底,比1994年末低39%

三.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教训

这场金融危机不仅使墨西哥自身经济受到重创,还危机到整个拉美地区的金融市场,甚至也波及亚洲、中东欧及全球的金融市场。墨西哥比索汇率浮动之后,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国股市指数大幅下跌。其中,阿根廷的股指下降了6.21%,全年累计损失达15%;智利下跌了3.79%,主要股票指数则下跌了5.14%;秘鲁下跌了8.42%,成为6年来跌幅最大的一次;相当于外国投资者在巴西投资总额的10%。与此同时,亚洲的香港、泰国等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也剧烈动荡,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当地货币和股票,以将资金转向较为安全的投资场所,从而引起当地银根的紧缩。

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后,为防止其扩散,国际社会提供了援助。以美国为首提供200亿美元的贷款和贷款保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178亿美元,国际清算银行提供了100亿美元,拉美国家提供10亿美元贷款,总共500亿左右的资金用于帮助墨西哥偿还外债和支撑比索。

墨西哥政府自己也采取了一揽子计划帮助银行和企业走出困境。1.通过短期性措施和长期性措施解决银行的流动性困难,特别是美元流动性困难,以及其资本不足问题;2.从供给角度,通过借款人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和个人进行债务重组,以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和损失。3.削减财政支出、增加出口等。1997年墨西哥终于基本走出危机的阴影。

墨西哥金融危机在国际收支管理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1)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长期依赖外国资本流入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经常项目的失衡往往是经济结构失调造成的,要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来纠正这种失衡,不能错过时机。(2)外国资本的流入有时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这不仅指短期资金,而且指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3)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准备实施资本项目项下的货币自由可兑换,要选择一个理想的时机,即在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宽松、国际收支在一个时期内实现平衡的时候,不能仓促行事。否则,在市场出现大波动时,会遭遇外国投资者抛售本币的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