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基金公司之华夏:2010年利润仅为管理费1/3

 十年磨一剑88 2011-01-21

十大基金公司之华夏:2010年利润仅为管理费1/3

2011-01-21 14:31:25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2 手机看股票

网易财经1月21日讯 对于拥有王亚伟这样明星基金经理的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来说,2010年的表现表面上看似完美,但当我们剥去那层美丽的面纱,其光环已不再那么闪耀。

2010年高达30亿元的管理费用,换来的是旗下各基金合计11亿元的利润(指已实现收益加上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已扣除相关费用) ,对于华夏基金的持有人来说,怎么样也不能说是一份完美的答卷,尽管这份答卷在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6.23%的大背景下,已是可圈可点。

业内人士表示,高管理费用背后,折射出固定管理费率模式的弊端,必然导致基金公司偏重发行做规模,而业绩已成为做规模的工具,“业绩好的基金可能已停止申购,但基金公司可以通过这些基金来造神,来做大品牌,而实际上基民根本没法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

表面上的风光

Wind数据显示,如果把所有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整体业绩做个排序,2010年华夏基金有3只基金跻身前10强,4只基金名列前20强,其中华夏策略精选和华夏大盘精选分别排第3和第6名,这在所有基金公司中也是凤毛麟角的。

而根据银河证券分类统计标准,华夏策略精选、华夏大盘精选分列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股票上限80%)和偏股型混合基金(股票上限95%)的第一名。华夏优势、华夏复兴分别名列166只可比的标准股票型基金的第3名、第16名。

此外,在2010年绝大多数指数基金净值下跌的情况下,华夏基金中小板ETF一枝独秀,净值增长率达20.71%,成为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指数投资工具之一。

从规模上看,根据Wind数据,华夏基金2010年的总份额为1738亿份,总规模为2247.13亿元,尽管较2009年的2657.59亿元缩水了15%,但仍稳居行业第一,是唯一一家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尽管公司全年并未发行一只新基金。

从分红数据来看,2010年全年分红最多的公司也是华夏基金,在股市震荡、基金行业管理规模缩小的情况下,华夏基金全年累计现金分红高达276亿元,其中仅华夏红利一只基金就分红了127亿元,华夏优势成长和华夏蓝筹核心分红也均超过40亿元。

利润仅为管理费用的1/3

一切看着都十分完美,但在光环背后,基金持有人并未获得与之匹配的收益。

由于年报尚未公布,我们无法获得华夏基金2010年管理费用的确切数字,但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4.6亿元,考虑到下半年华夏基金规模较上半年大,预计其全年可获得30亿元左右的管理费,远高于第二大规模的易方达基金16亿左右的费用。

但从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产品各个季度的利润来看,一、二季度曾出现巨额亏损,三、四季度随着股市的反弹而出现盈利,但整个2010年仅实现利润11亿元,是其高额管理费的1/3左右。

既然旗下基金产品表现不俗,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这主要是因为华夏基金表现好的基金大多规模都不大,而一些权重较大的基金又表现不佳。

拿表现最好的华夏策略精选和华夏大盘精选来说,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两者的规模分别为30.96亿元和76.96亿元,全年分别贡献利润7亿元和15亿元。但规模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华夏沪深300华夏上证50ETF,全年分别下跌11.52%及21.78%,对利润的贡献为-28.6亿元和-60.8亿元。

相反,今年业绩比华夏基金更胜一筹的华商基金,虽然管理规模并不大,但却为持有人贡献了43.7亿元的收益,但其收取的管理费仅有2.2亿元左右。

固定管理费率模式存在弊端

华夏基金之所以在利润不高的情况下,仍能提前高额的管理费用,主要是由国内基金的固定管理费率收取模式所造成。

目前国内大多数基金的管理费率为1.5%,这意味着,不管一只基金一年下来的业绩如何,只要它能维持较大的规模,就能提取高额的管理费用。

业内人士表示,固定管理费率模式必然导致基金公司偏重发行做规模,而业绩则成为其做规模的工具,导致业绩好的基金基民可能无法申购,但基金公司仍利用这些基金来进行“造神运动”,以便在发行新基金时能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拿王亚伟掌舵的华夏策略精选和华夏大盘精选来说,尽管业绩显赫,但均已停止申购,对基民来说只是摆设,基民根本没法分享其净值增长所带来的收益。“但基金公司可以拿王亚伟来大肆宣传,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基民来申购新发行的基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