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国忠: 养生就是养阳气 打倒“亚健康”——阳虚的调理

 仙人掌艾灸养生 2011-01-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中、西医的病因学不同,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概念也不同。现在西方的生理生化检验查不出来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身体就没有任何的毛病,比如“亚健康”。如果我们仍然放纵自己不眠不休、大吃大喝或发怒,一下就会促使虚病变成实邪,这样可能瞬间会把人击垮。

       亚健康与阳虚

       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叫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亚健康的定义是介于疾病与非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状态,在国际上也叫第三状态或者叫灰色医学。西医讲的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实际上就是气虚、血瘀等病变。

       中医眼中的“亚健康”

       我们在门诊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感觉自己浑身不舒服,但做生化指标检查都是正常的。这种人一般是今天头晕,明天腿疼,后天腰酸,大后天睡不好觉……总是没精神。我刚开始接触到“亚健康”这个词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很新颖的医学理论,就仔细地研究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有的患者头晕,但做了脑血流图、动脉图,结果却一切正常,但他就是头晕,不舒服。我在临床上遇到这种情况,给患者把脉,就会感觉到病人的脉象是沉细、无力的。脉沉细、无力,说明他的身体是阳虚的状态。

       在《伤寒论》里有个少阴病,说少阴病脉沉细无力,但欲寐,就是指病人老是犯困,类似于湿邪作祟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临床上西医检查不出任何的问题,为什么到了中医的眼里,就诊断为少阴病了呢?我经过思考,后来再总结一下就明白了,实际上真正的中医眼里是不存在亚健康的,所谓亚健康,实际上就是人体阳虚、气虚或血瘀等情况的外在表现。

       舌苔透露出的“不健康”信息

       由于中、西医的病因学不同,因此,对疾病的诊断概念也不同。在中医看来,只要病人有不适的感觉,通过中医的四诊检查发现异常,就可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了。随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中医诊断又是怎样运用它的理论的呢?

       西医讲的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实际上就是气虚、血瘀等病变。有的人脚跟疼,西医一查什么问题都没有,骨质也不增生,也没骨质疏松。中医把这种情况定为阳虚症。我们开一些蚂蟥、附子、细辛或者桂附地黄这些药,就可以缓解这种阳虚的症状了。有的患者伸出舌头,我们会看到他的舌头两边有齿痕,什么是齿痕呢?就是睡醒觉以后,我们的舌头两边是锯齿状的,不圆滑了。齿痕一是代表肝胆的功能失调;再一个有齿痕的部位经常有一些青紫的瘀斑,这个时候再看一下他舌下的静脉,我们会发现舌下静脉是青黑紫暗的,其实这是血瘀的症状,预示着患者隐藏着某种疾病。大家经常在媒体上看到一些报道,说某人心脏病突发或某人猝死,难道真是突发?真是猝死?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的身体早就有前期征兆了。比如舌下瘀血就预示某人已经生病了。许多突发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劳累过度,疲劳体乏不能及时恢复,属于积劳成疾的疾病。

       自我诊断的三个小窍门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快速诊断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小窍门。

       第一个小窍门,我们早晨起床的时候,站起来那一瞬间是不是感觉自己很累,腰酸不酸,是否觉得精神很充沛,这是第一点。如果觉得腰不酸,很精神,那就证明我们肾气不虚。

       第二个小窍门,我们起床以后,可能第一件事就是去厕所,我们要注意自己在排便时有没有里急后重的感觉。什么叫里急后重呢?就是指我们排便时间很长,但总感觉排不尽;或者是发现我们的大便先干后稀,这就说明我们是脾虚,并且伴有湿邪。

       第三个小窍门,就是在我们刷牙前,先对着镜子观察一下我们的舌苔。正常的舌头是不大不小,颜色不红不紫,红润光泽的。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舌头,特别是舌根部有一层厚厚的白腻苔,你就得开始注意了。这种白腻苔说明我们的身体已经有寒、湿了。舌苔发白,舌苔厚腻是代表体内的寒邪过重;舌苔发黄是典型的体内有湿热。不管我们的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如果看到这两点了,就应该马上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帮助进行调理。如果我们舌苔发白,就要祛寒、祛湿;如果舌苔发黄,而且厚腻,就要清热除湿。湿热病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早晨起来经常口苦、有痰,如果再加上大便黏腻不爽,那就是典型的湿证了。

       以上三点就是我要教大家的诊断自身疾病的方法,如果我们真的爱惜自己的身体,就要养成观察自己身体状况的习惯。

       治气滞,防血瘀

       中医讲求“未病先防”,每个人都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脸色、舌苔等简单的方法做好预防工作。

       这些东西跟亚健康有什么关系呢?前面所述两点一是气滞,一是血瘀。如果疾病在气滞阶段,治疗一些疾病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传统医学认为,疾病作用到人体,跟人体直接发生关系时,有一个状态叫游移状态。古人讲“阳化气、阴成形”,邪气在作用到人体的时候会找一个最虚弱的地方,正如古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它处在游移状态时我们马上进行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气虚的话,我们简单地调理一下,比如合理的吃喝、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用一些补气的方药如生脉散等,就可以把气虚调节好了。

       第二条血瘀治疗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病灶已经形成了。疾病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大家知道《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扁鹊三次见蔡桓公,第一次告诉他君有疾在肌肤,不治将恐深;第二次告诉他在腠理,不治将益深。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体表的疾病,如果不治的话就会向里发展。蔡桓公说“寡人无疾”,连续三次都不听扁鹊建议,到第四次扁鹊见到他之后,扭头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病已经治不好了,扁鹊此时已回天乏术。过了一段时间,蔡桓公的病发作了,再派人找扁鹊,已经找不到了。

       《扁鹊见蔡桓公》带给我们的健康启示

       我们仔细想一想上面的病例,在远古的时代,能给国君看病的一定是个高明的医生,也就是中医讲的“上工”。扁鹊给蔡桓公看病看的是什么?是胃。现在很多人都拿这个例子当一个传说,我觉得不一定是传说。

       中医诊断疾病,从患者的行、色、神几方面结合对人体作出一个诊断是有可能的。就像打雷之前先打闪,打雷以后要下雨,道理是一样的。实际按照科学的解释,打雷、打闪和下雨是同时发生的,天上一打雷,我们马上不自觉地就去捂耳朵,因为我们知道很短时间内雷就要来了,这就相当于扁鹊见到蔡桓公的第一瞬间打闪了,告诉他快捂耳朵,如果不捂的话,雷声会震聋耳朵的。第一次见面扁鹊是从蔡桓公的形、神色上观察他,第二次见到他,相当于已经打雷了。打闪预示我们要捂耳朵,赶紧进屋,如果再不进屋,雨就下来了,等到雨下来了,有形的东西下来了,形成了事实,再想躲就来不及了。

       现在西方的生理生化检验查不出来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没有任何的毛病。如果我们仍然放开了大吃大喝或由着性子发怒,就会促使虚变成实邪,这样可能会把人瞬间击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