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号:1·卷一·一部

 miyibu 2011-01-22

《說文解字注》選讀

001一部

 

 yi1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於悉切。古文一。(007)

【段註】第一卷·一部

內容: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属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指事。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别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熹》及《凡將》、《急就》、《元尙》、《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書,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真、質)。○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韵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古韵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説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用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説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bǐ)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弌,古文一。凡言“古文”者,謂倉頡所作古文也。此書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爲質,而兼錄古文、籒文。所謂“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小篆之於古、籒,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仍則小篆皆古、籒也,故不更出古、籒。省改則古、籒非小篆也,故更出之。一、二、三之本古文明矣,何以更出弌、弍、弎也?葢所謂卽古文而異者,當謂之“古文奇字”。

【補注】

(1)《易·繫辞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王弼注:“夫有必始於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孔颖达疏:“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爲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可見,王弼把“太極”解釋為精神上的東西,而孔颖达把它解釋為物質的東西。一般的解釋是:

【太極】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它相當于《老子》所說德“道”。下面是“太極圖”:

清人胡渭解釋曰:“其環中有太極,兩邊黑白回互,白為陽,黑為陰。”據此,圖中黑白表示隂陽二氣運行之情狀。

   【兩儀】指由“太極”最先生出來的兩種物質實體。《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此“兩儀”或曰指“天地”,或曰指“隂陽”,實際上,兩種說法可以統一起來,天地嬭隂陽縯化而成。《週易乾鑿度》:“易始于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鄭康成註:“輕清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足見“天地”亦即隂陽也。

【四象】指春、夏、秋、冬四时。体现于卦上,则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种爻象。《易·繫辞上》:“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虞翻注:“四象,四時也。” 高亨注:“四象,四時也。四時各有其象,故謂之四象,天地生四時,故曰:‘兩儀生四象。’”又《繫辞上》:“《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高亨 注:“四象: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種爻象也。”

【道】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易·繫辞上》:“一陰一陽之謂道。” 韩康伯注:“道者,何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況之曰道。”《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韩非子·解老》:“道者,萬物之所然者,萬理之所稽也。”

【一】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宇宙万物的原始状态。《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庄子·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淮南子·原道训》:“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際天地。”

这种解释源于《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神气以为和。”“一”可以“化成万物”,自然万物的符号——文字,也应始于“一”。

(3)《漢書》卷一百下《敘傳》第七十下:“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張晏曰:「數之元本,起於初九之一也。」【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寻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一点不漏。

(4)古文一:古文“弌”从弋,“弋”為小木樁(zhuānɡ)。黃季剛講解《說文》曰:“弋者椓弋,古用籌算,凡陳數必以弋計。張良為漢王陳十事,借前箸籌之。故弌、弍、弎從弋也。”(《說文部首正解》1頁)

(5)“奇字”为“古文”的特异写法,盖出于古文逸经,应属古文一类,也为战国文字。

(6)“一”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都是一畫,錶示書目中的“一”,和許慎的解釋無關。

【元】yuán

编号:2·卷一·一部

 yuan2始也。从一从兀。徐鍇曰:“元者,善之長也,故从一。”愚袁切。(007)

【段注】

內容:始也。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从一兀聲。徐氏鍇云:“不當有‘聲’字。”以“髡(kūn)从兀聲”、“?(yuè)从元聲”例之,徐説非,古音“元”“兀”相爲平入也。凡言“从某、某聲”者,謂於六書爲形聲也。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已下,義書也;《聲類》已下,音書也;《説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顚也”是。次釋其形,若“从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愚袁切。古音第十四部(元部)。

【補注】

(1)《周易集解》:“《九家易》曰:陽稱大六爻純陽故曰大乾者,純陽衆卦所生天之象也。觀乾之始以知天德,惟天為大惟乾則之,故曰大哉元者氣之始也。”

对《九家易》的简要说明:

《隋书·经籍志》始录有《周易荀爽九家注》,新旧《唐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都有著录,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作“九家易”。对于《九家易》集者及九家确定,历来是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以宋儒陈振孙、清儒王谟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九家”为汉淮南王所聘明《易》者九人,《九家易》为荀爽所集九人之《易》说资料。另一种以清儒惠栋、今人徐芹庭先生、林忠军先生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九家”指陆氏《经典释文》中所列以荀爽为主的九家,《九家易》为魏晋以后人所集。(详见林忠军先生《〈九家易〉考辨》,《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二卷,34—39页,齐鲁书社1998年版。)因此,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九家易》为易学资料集录性质的书,其中有些资料较古。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所列“九家”有“京房”,京房(前77-前37)为西汉昭、宣、元帝时人。朱震认为:“秦汉之际,《易》亡《说卦》,孝宣帝时,河内女子发老屋,得《说卦》,至后汉荀爽集解,又得逸象三十有一。”[5](卷九)尚秉和指出:《九家易》三十一象,其古可见。“九家注之古,为荀所宗,显而易见。”可见,《九家易》保存有秦汉之际和西汉易学的一些较古的资料。

(2)按:所谓“相为平人”,即平声“髡(kūn)”“元”以兀为声符,入声“?(yuè)”以元为声符。“兀”、“元”本同族字,语音相通,故“髡”可作“髨”,“?”可作“軏”。“元”的本义是人头,下面是人身,上面的“一”甲文作口形,金文作·形,或作二形,裘锡圭归在“象物字”类(《文字學概要》119)。《六书故》认为元字从儿从二。儿古文人,二古文上,人上为首,会意。大小徐均不以“元”为形声字,段氏改为兀声,于音理虽可通,而从甲金文的材料来看,小徐以为不当有“声”字,无可非议。(《說文段註音辨》)

(3)“元”金文作“”,本義是人頭,《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狄人歸其元,面如生。”《孟子·滕文公上》:“勇士不忘喪其元。”皆其用例。甲骨文綫條化作“”,其上加一橫畫(裝飾筆畫)作“”。字形為表示人頭連帶畫出了人身,是象形字。許慎分析為會意字,不夠準確。

【天】tiān

编号:3 卷一 一部

天 tian1 顚也。至高無上,从一、大。他前切。(007)

內容:顚也。此以同部曡韵爲訓也。凡“門,聞也;戶,護也;尾,微也;髮,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爲轉注,而微有差别。“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義則轉移皆是,舉物則定名難假,然其爲訓詁則一也。顚者,人之頂也,以爲凡高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爲凡起之偁。然則天亦可爲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無上,从一大。至高無上,是其大無有二也,故从一大。於六書爲會意,凡會意合二字以成語(一句话),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真)。

【補注】

(1)用异体字作训诂。这种训诂不是推源,而是说明词的发展变化。如:“天,颠也。”颠是脑门,它不是天的语源。“颠”和“天”是由同一语源来的同字(异体字)。古书上用作“颠”。《周易》:“其人天且劓”。劓是刑(割鼻子),天和劓并列,证明也是刑。后汉马融注:“黥凿其额曰天”(凿脑门并涂墨)。古代刑某处往往就以某处命名,故凿颠也叫颠(天)。秦法有凿颠之刑。“颠”解作脑门,“天”有时也直接解作脑门,如《山海经》有“刑天之国”。因此“天”和“颠”是异体字。从字形上看,天字下面象人形,顶上一横指明地位(脑顶)。甲骨文作。从声音上看,《诗经》中“天”有时押先部,有时押青部,可见古代天有两个音读:一念颠(dian),一念庭(ting)。可见“天“和”颠“原为一字(异体),后来分化。(陸宗達語言學論文集295)

(2)甲骨文作“”,本義是頭頂,字形為表示頭頂連帶畫出人身,甲骨文為契刻方便寫作“ ”,後又綫條化作“。為象形字,許慎分析為會意字,不確。

【丕】pī

编号:4 卷一 一部

丕 pi1 大也。从一不聲。敷悲切。(007)

【段註】

內容:大也。見《釋詁》。从一不聲。敷悲切。古音在第一部。鋪怡切。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於六書爲假借,凡假借,必同部、同音。○丕,隸書中直引長,故云丕之字“不十”。《漢石經》作,可證。非與丕殊字也。

【補注】

(1)按:“不”是个多音字,《广韵》收了五个反切,分布在平上去入四声之中。段氏既然以“丕与不音同”,则“不”在上古应读平声,但“不”字注又说:“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是又以“不”为入声字矣。“不”在上古应属舒声,到中古才有入声一读。不丕“音同”之说亦不妥,“不”属帮母,“丕”属滂母,同类不同纽。不、丕本同族字,可以通用。至于“凡假借必同部同音”,此话过于绝对。以“不”字为例,“不”既可与同部之“丕”字通,又可假作段氏十五部之“弗”字。《论语》“公山弗扰”,《左传》定公十二年作“公山不狃”,《论语》“则不复也”,《史记·孔子世家》作“则弗复也”。“弗”字我们归入声物部,“不”“弗”主元音同,二者为阴入通转。(《說文段註音辨》)

【吏】lì

编号:5 卷一 一部

吏 li4 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聲。徐鍇曰:“吏之治人,心主於一,故从一。”力置切。

【段註】

內容:治人者也。“治”與“吏”同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从一从史。此亦會意也。“天”下曰“从一、大”,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爲體,以史爲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史者,記事者也。史亦聲。凡言“亦聲”者,會意兼形聲也。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有兼六書之二者。力置切。一部。 

【補註】

(1)徐灝《注箋》:“吏之言理也,奉法為治,故从史。史者法令掌故之書也。法令必一乃可施行故從一。《史記·曹相國世家》曰:‘蕭何爲法,顜(jiǎnɡ)若畫一’。張釋之傳曰:‘廷尉者天下之平也’。是其義从一從史會意,言一遵守法令也。”

(2)甲骨文作“”,金文作“”,以(手)持“”會意。

文五,重一。

此葢許所記也。每部記之,以得其凡若干字也。凡部之先後,以形之相近爲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爲次。《顏氏家訓》所謂“檃栝有條例”也。《説文》每部自首至尾次弟井井,如一篇文字,如一而元,元,始也。始而後有天,天莫大焉,故次以丕。而吏之从一終焉,是也。雍熙校刊部首某字説解爲大字,己下説解皆爲夾行小字,絕非舊式。

【補注】

(1)《顏氏家訓·書證篇》:“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2)雍熙校刊:宋太宗雍熙三年,徐鉉承詔校訂《說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