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专题:“消失的建筑”系列(一)

 旭升 2011-01-22
“消失的建筑”系列 皇城布局之谜
 
 
“消失的建筑”系列 瓷塔地宫之谜
 
传说在东方的中国南京,有一座美轮美奂的瓷塔。它以流光溢彩的五色琉璃工艺,与罗马大剧场、比萨斜塔等并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这就是明成祖朱棣兴建的南京大报恩寺和琉璃塔。在探查这座传说中的琉璃宝塔的考古现场,人们发现了深藏地下的神秘地宫。然而随着发掘的深入,一场关于地宫的离奇谜案却由此拉开了序幕。(天下大观 2010年 第43期)
 
 
“消失的建筑”系列 秦宫面积之谜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火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被项羽烧毁的正是秦国的权力中心--秦咸阳宫,它曾傲立于秦的都城咸阳长达144年之久。然而让世人不解的是,咸阳宫究竟有多大,以至于烈火三个月都无法烧尽呢?在本期节目中,考古发掘将为您揭开这个宏伟建筑的神秘面纱。(天下大观 2010年 第42期)
 
 
“消失的建筑”系列 汉宫地道之谜
 
考古学家在汉朝未央宫的皇后寝宫椒房殿的后面发现神秘通道,与此同时在汉宫的长乐殿也有秘密通道。考古学家通过出土的汤官饮监章中得知少府是专门管理着皇室的财政,并猜测那些秘密通道与皇室内部进行政治活动有关。(天下大观 2010年 第44期)
 
 
“消失的建筑”系列 宝塔通天之谜
 
1500年前,北魏最高统治者灵太后胡崇华修建了一座当时世界最高佛塔--永宁寺塔。但这座宝塔仅仅存在了18年,就因为遭受雷击,在烈火中轰然倒塌。伴随着宝塔的毁灭,这座世界最高佛塔的高度也成了一个千古未解之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永宁寺塔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试图揭开永宁寺通天宝塔的高度之谜。(天下大观 2010年 第45期)
 
 
消失的建筑 永宁寺塔
 
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夏朝开始历史上曾经有十二个朝代在此建立都城、军临城下。今天洛阳城中的古迹除了龙门石窟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在公元547年的《洛阳伽蓝记》中曾提到“永宁寺”这个寺院,而对于这座寺院最多描写的是其中一座木质的塔--永宁寺塔。本期节目介绍了这座消失的永宁寺塔的来历和背景,以及这座塔为何受到如此大的重视。(发现之旅 2010年 第13期)
 
 
消失的建筑 鹳雀楼
 
本期节目介修建鹳雀楼的历史,为什么要修建鹳雀楼,建鹳雀楼的意义,鹳雀楼修建特点及它的外形美观的特征。还介绍了鹳雀楼名字的来源历史及鹳雀楼修建后经历的历史事件和在这此历史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发现之旅 2010年 第12期)
 
 
消失的建筑 风云未央宫
 
中国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古都之首,中国有十三代都城建在这里。这其中的未央宫,就是中国最大的皇宫。他的面积是故宫的六倍,雄壮不已,而且奠定了中国宫殿的建筑风格。而修建未央宫的,正是汉高祖刘邦,后代只不过是做一些修复。现在未央宫的所在地已经是一片荒芜,考古学家们也只能靠一些古迹和史书继续着对未央宫的研究,但是未央宫对后世建筑风格的影响,却是不可磨灭的。(发现之旅 2010年 第11期)
 
 
消失的建筑 咸阳宫
 
咸阳西部现代小城,两千年前的大秦帝都。汉初当思想家写下旷世巨著《过秦论》时,这座辉煌一时的国都已化成层层焦土。但在思想家的眼里,它们不仅是废墟更是历史的纪念碑。本期发现之旅来到咸阳揭秘消失的建筑与相关的历史故事。(发现之旅 2010年 第10期)
 
 
消失的建筑 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 上
 
本期介绍了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一座由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位于哈尔滨南岗区黑龙江省博物馆广场中心,俗称喇嘛台,东北沦陷时期称“中央大寺院”,以规模宏伟、建筑精巧而闻名。教堂内有精美的神像油画,其中有毕业于彼得堡高等美术学院的格鲁申考创作的圣父、圣子、圣灵油画,此外还有圣徒克娘等圣像和金质、银质十字架钻石等。1966年8月23日该教堂被当成“四旧”拆除,现在博物馆广场中间的红博广场即教堂遗址。(发现之旅 2010年 第31期)
 
 
 
消失的建筑 圣尼古拉大教堂传奇 下
 
本期介绍了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一座由圆木垒成的典型的哥特式八面体木结构建筑。位于哈尔滨南岗区黑龙江省博物馆广场中心,俗称喇嘛台,东北沦陷时期称“中央大寺院”,以规模宏伟、建筑精巧而闻名。教堂内有精美的神像油画,其中有毕业于彼得堡高等美术学院的格鲁申考创作的圣父、圣子、圣灵油画,此外还有圣徒克娘等圣像和金质、银质十字架钻石等。1966年8月23日该教堂被当成“四旧”拆除,现在博物馆广场中间的红博广场即教堂遗址。(见证·发现之旅 2010年 第69期)
 
 
 
消失的建筑 元三都(上)
 
在内蒙古有一座圣山叫做成吉思汗山,时月流逝,皆归尘土。直到一枚棋子在内蒙古的一座古城遗址被发现,引起了世界人的关注。另人惊叹的是,这座古城还出土了盘龙玉柱,暗示其尊贵显赫的地位。由此,一段旷日久远的尘封密史初露端倪。本期介绍了这座古城的历史及故城的特点。(发现之旅 2010年 第29期)
 
 
 
消失的建筑 元三都(下)
 
古都北京历来缺水,但是在北京城内却有一片“海”。海是元朝人对水的称为,由此也可以看出以牧民为主的元朝人对水的重视。忽必烈一统中原后,第一件考虑的大事就是兴建新都。金中都被战争摧残的破败不堪,而当时国都的水源,如今的莲花池也被风水先生提出水源以残。于是如何发掘一条供给都城用水的新水源就成为最根本的问题。本期节目介绍了元大都的水利专家郭守敬如何为忽必烈选择水源,供给元大都百万人用水的难题。(发现之旅 2010年 第30期)
 
 
 
消失的建筑 崇圣寺探秘
 
云南大理的三座宝塔的宝藏传说,建塔的特殊方法。1978年考古队修复大理三塔,对三塔文物进行发掘保护。讲述南诏国的历史。崇圣寺的介绍。(探索·发现 2008年 第311期) 云南大理的三座宝塔的宝藏传说,建塔的特殊方法。1978年考古队修复大理三塔,对三塔文物进行发掘保护。讲述南诏国的历史。崇圣寺的介绍。(探索·发现 2008年 第311期)
 
 
 
消失的建筑 大报恩寺琉璃塔
 
 
 
消失的建筑 大明宫 上
 
西安,以其十三朝历史古都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各地游客。继秦代兵马俑墓葬、汉代未央宫遗址等大型考古之后,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的大明宫遗址正在被修建。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扩建,第二年即迁入大明宫执政。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与史料的记载,显示出大明宫的奢华与气势恢宏。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3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4.5倍。宫城共11个城门,其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是唐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发现之旅 2010年 第23期)
 
 
消失的建筑 大明宫 下
 
考古人员在三道宫墙之外意外发现大明宫的夹城,它并不是主要为安全防卫所建。李隆基向道士请教治国之道、培养道教人才。以老子思想作为治国理念,勤俭治国、任用贤臣,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缔造开元盛世。杨玉环的出现,成为李隆基政治生命的分水岭。大明宫后庭的重要园林--太液池沿岸建有很大的环湖长廊,是见证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场所,也留下了盛唐诗仙李白的足迹。随后李隆基修建了功能更加齐全,能带来更多奢华享受的华清宫。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被赐死。唐玄宗最后郁郁而终。唐宪宗即位之后,一心削平藩镇之乱,宰相武元衡因主战被暗杀身亡,白居易写奏章替武元衡伸冤,被贬为江州司马。黄巢以暴力方式攻占长安,成为大明宫的新主人。大明宫在经历重重罹难后走向衰亡。(发现之旅 2010年 第2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