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唤醒心中巨人,激发胸间壮志

 浪冲天 2011-01-23

 任何人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抱负。那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独特的、带有强烈个人印记的事情,从而使自己免于平庸和粗俗。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使自己的生命更灿烂。

要想激发出一个人内心的雄心壮志,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给自己留退路,自己把自己逼上绝路。只有这样,才能唤醒人类最原始的求生意识,才能迫使一个人开动大脑,想尽办法来解决当前的困难。当你走出困境时,你会发现你做了以前从未有人做到的事,那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也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抱怨不公的你了,你已经变得强大、变得有目标了。

有一位工人,所在的工厂效益越来越差,眼看着就要进入死亡的轨道。厂里大多数的工人都在观望,在等待,希望否极泰来。而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辞职。他要搏一次,他不给自己退路,他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生存能力。他利用一次性的工龄补贴的钱,开了一家小门市,他不怕辛苦,做别人不愿做的活;他讲诚信,说到做到,从不欺骗顾客。他的小店被很多普普通通的人记住了,人们有时宁愿多走几步路也要去他店里买东西。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他又兴致勃勃地开了分店。

 几年后,他成了下岗职工的楷模。而他原来所在的工厂倒闭了。那些观望的职工也陷进了工厂倒闭的凄惨命运中,因为这时工厂连一点钱也拿不出来了。他决定把那些昔日的工友请到自己店里做工,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他们的工作问题,同时也壮大了自己公司的实力。后来他的公司越做越大,最后他成为商界里的风云人物。

这个工人如果他当初没有认清眼前的工厂面临的困境,决定拿出自己所有的心血放手一搏的话,他同样摆脱不了下岗失业的困境。

不留退路,就是给自己一条出路。只要拥有不留退路的精神,就会一心一意去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人,往往是在慢慢的等待中消耗了自己。在无谓的等待中,在慢慢的适应中,消磨掉的是才华、能力和信心,最后只剩下无奈和惆怅。就像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埋葬了。而那只投入沸水中的青蛙只需轻轻一跃,就给了自己一条生路。
  生活中,有无数人是在阅读一本激励人心的书或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励志美文时灵光一闪,蓦地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自我。如果没有这样一些书本或文章,他们可能会永远对自身的真实能力浑然不觉。任何能够使得我们真正认识自我、能够唤醒我们的全部潜能的东西都是无价之宝。
  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励我们、点燃我们的热情、激发我们奋进、激励我们成为卓越人物的人做朋友。交一个这样的朋友要胜过交一打消极厌世或冷漠淡然的朋友。
  尽可能地与那些能够激发你的斗志,对你有着深切的了解,并能够促使你思考和行动的人多接触。对于那些能够永久地激励你的人。你应当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绝大多数平庸之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从来没有被唤醒过,或者是直到生命终结才是真正认识自身的能力——但往往是为时已晚,再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了。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年轻时就应当对自身的潜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尽可能有效地发掘生命的潜力,在最大意义上实现自我价值。大多数人在撒手人寰、离开这个世界时,相当大的一部分潜能压根没有被开发。他们只是使用了自身能量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绝大部分更珍贵的财富却被带到了地下,永不可用。一个人是不可能使用那些自身没有意识到的能力的。
    如果你对现状不满并认为你本应做得更好,那么就努力地找出问题的症结吧,尽管这种自我诊断可能既费时又费力。找出那些阻碍和制约你前进的因素,留一点闲暇宁静,考虑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要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为什么别人能有这么不平凡的业绩,而我却只能在这里做这些平凡单调的事情?不时地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而我就不能呢?在这种自我的发问和诊断中,你将在自己身上发现很多宝贵的品质和能力,或许你从来没有梦想过你会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这些潜能是你从来就没有意识到的,而一旦这些潜能得到开发,将给你的生活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长时间呆在同一个位置上所带来的最大危险,就在于它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其他才能退化以至消失。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可能就是对昨天工作的重复,而明天即将做的工作又是对今天工作的单调重复。这样的机械循环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在程式化的工作中总是重复使用某种单一的才能,而另外的一些才能则没有用武之地,于是那些才能会逐渐萎缩、退化,我们就会产生这种感觉,那就是:现在所做的工作是我们唯一能胜任的工作。最后,我们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碌碌无为而终。
  经常运用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发达,而那些弃置不用的能力则变得越来越退化,只有不断审视自我、发掘自我、激励自我,才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