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瓷的鉴识(图)

 吴 海 涛 2011-01-23

元青花瓷的鉴识(图)

(2010-01-29 19:20:07)

     本博按:本文作者为贵州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何小龙

 

     元青花瓷器的生产,一般是一窑同烧多种器物,主要以单色釉为主,纹饰简洁都是釉下彩。元朝并不重视青花瓷的生产,但设有“浮梁瓷局”来管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对瓷业进行管理的官办机构,到元末明初时主要由景德镇专烧贡用瓷器。才确定官窑瓷器的管理机构。由于元代的“官窑瓷”是可有可无。所以无特定官窑瓷器生产的要求,所以青花瓷大多是百姓中的民窑生产的日用品瓷器和到元末明初大量生产的出口瓷器,应该说元青花瓷从历史传承和出土来看是较少的,(因明朝大汉民族主义思潮十分强烈,元朝所有的文化遭到沉重的破坏和打击),至今收藏界和文博界对元青花的标准定义争议十分激烈,还没有一个贴切确认的标准。

 

 

    到明代时,青花瓷已十分成熟并在民间广泛使用。由其在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发展已是高峰,各式各样的青花瓷生产越来越多,在单色釉的发展中,已渐成瓷业中的主导产品,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外对瓷器的要求,从釉色来看,品种有10多种,如外酱釉内青花,孔雀绿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五彩,卵白釉“枢府瓷”等,同时各种器型的变化越来越多,大型的瓷器也越来越大,在历史的长河中,青花瓷从元代过渡到明代时,其胎质,器足、釉色、纹饰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元朝96年的青花瓷的烧造中,民窑的工艺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釉料的选配,烧造温度的控制,器型大型化对胎质的影响等都是元青花瓷得到长足的发展。

 

元青花瓷的鉴识(图)

本博瘦松居士 与何小龙 在其居所合影(2007年)

 

    由于元朝每代对汉民族的传统瓷器重视不够,造成青花瓷在全国发展不平衡和人们使用不广泛等原因,都会造成元青花在元朝各代中有较大的区别和不同,尤其在今天的考古界和收藏界中,元青花瓷标准器难以确定和得到认可时。我们在鉴识元青花时一定要注意同明朝青花的区别,(这是青花瓷从釉下彩发展到釉上彩,也是青花瓷从一元式发展到二元式重要的过渡时期)。因为青花瓷的大力发展在元末明初,主要受到外销瓷的贸易影响,明清时青花瓷已渐成陶瓷产业中特色的产品,元青花已十分成熟。尤其嘉庆年间景泰兰的出现,瓷器釉彩从单色青花发展到珐瑯彩、粉彩、斗彩等等。瓷业发展受到明清重视,明清青花瓷的生产,仿元青花的生产都达到空前的高峰,所以笔者通过20多年的鉴识和学习,从元青花的发展总体来看,认为元青花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在区别明、清青花中,学习和鉴识时都十分重要。

 

    在整个元朝,史学界公认以“至正”年间的元青花最负盛名。这时期的元青花,从器型来看,大都造型俊秀挺拨,具壮美之感,幽兰深沉的青花发色。纹饰多层而紧奏和谐,图案丰富多彩,画风清新活泼,萧洒自如,画图中用笔有力,无论“点、涂、染、皴”多是一笔画的技法,笔痕明显,其中可见釉色白中闪青,其飘逸活泼有力的画风与当时社会的审美观点和书画风格同出一辙。虽然元青花在各代发展中不尽相同,但正如古陶瓷研究家朱裕平先生在《元青花瓷》书中指出“非出于一人之手,但风格相似,画法相似”,这就决定了元青花、无论是景德镇烧制还是各地民窑烧制的都具有元朝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风格。

 

    元青花的胎体瓷化程度较高,显得墩实厚重,瓷质坚致和紧密,烧造温度约在1260°左右。有硬中见柔的感觉,从磁片来看,胎泥经高温烧制后晶体泛光,间有杂质矿物体。拿在手中有厚重之感,较沉,屈指轻敲,器物发音沉闷。元青花大件器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胎体轻薄。从器足来看,元青花多数底足露胎不施釉,底足外墙斜削,造成宽窄不均,深浅不等的现象,圈足呈不规则的环行足是普遍特征,除此外元青花多为砂底,有粘沙现象,有明显的旋坯痕。这是胎质淘炼不精的原因(因胎土就地取材造成)。据笔者观察,元青花器足多数足墙(底墙)厚实,轮削旋纹粗而宽,有的足底中心常凸乳形状,业内俗称“脐”。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简陋,胎质淘炼不如明、清时瓷胎细致,所以往往在器物身上和圈足中多有砂眼,有的出现铁质斑点或爆渣,在底足和口沿边,浓缩釉露胎处,会出现火石红。还有的元青花器足底部积釉处和釉层内常有少量灰尘,拂之不掉,行话叫釉尘,这都是元青花区别于各朝代青花瓷的特点。

 

   元青花瓷的色泽一般比较淡雅和瑰丽,瑞庄素静中兰中带艳,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色白中闪青时的青花晕散现象,自然恰到好处,不同于明青花的浓艳耀眼,俗称“洋兰”现象。一般元青花生产用料有三种情况:一是用进口的浓艳光耀的苏麻离青(也叫苏勃力青)高铁低锰料;二是用发色比较暗淡无光,土里土气的高锰低铁国产料;三是两种料的混合使用。可以说大件的元青花器多用进口料,小件器物常用国产料或混合料(尤其民间实用器)。不论进口料或是国产料,除釉面因烧造温度造成色差外,颜料浓厚处都有黑褐斑点,一般都在釉色下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可见多是不规则状,微带锡光,有晕散出现。所以元青花的釉面烧制后一般呈青白色泛兰光,釉质感觉较润厚,玻化程度较高,玉质感强。裴光辉先生在《至正型青花瓷》中说:“青白釉的质感和色泽的不同于宋代青白瓷,它的釉层比宋白瓷釉层而莹润,更为透亮。釉层中的气泡呈大、中、小三种分布,十分疏朗”。除此外,出土的元青花胎质中常带有土泌和土斑的痕迹;窖藏的青花瓷因时间的流失,显得质地老气,玻光内含;常带蛤蜊光,传世的元青花由于把玩和自然的氧化,釉面难免出现剥蚀和磕碰,甚至划痕,但依然釉汁滋润中,白中闪青不失元朝青花的特点。

 

元青花瓷的鉴识(图)

何小龙收藏的藏品

 

    另从,从今天来看,所有的元青花釉面都应失透严重,釉面大多有铁锈痕和缩釉斑。铁锈痕分布自然,大小不匀。而缩釉班大的如针眼、小的如针尖。正如裴光辉先生指出:“此时(元)釉的性质已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石灰碱釉,使得釉药的浓度和烧成火候都大为提高。”元青花施卵白釉,釉汁肥厚,容易造成缩釉点。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层中气泡密集,釉面油亮又很坚实。从釉斑鉴识中也可看出,元青花器口颈内和圈足外多有流釉及釉斑,口颈内釉斑和流釉是仰烧形成的,显示自然流淌的形状。有的元青花也有脱釉现象,釉脱胎露可见胎中含有土泌或土色浆,非人工所造,其特征足以证明旧物无疑。由于垫烧,器物下面常常造成流釉和釉斑的形成,可能是工匠在烧制过程中不让瓷器粘连,对底足内外沿口多用木刀或竹刀斜削,由于用力不匀造成沿口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的斜削痕迹,有的还留有刮削底足粘釉时的明显自然旋削痕。

 

    不规则的流釉呈现出凹凸不平,工匠想把多余的釉擦掉或刮削掉,但又无法处理干净,考虑到只要不粘在一起就行了,所以釉斑或釉泪是在烧造时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元代的胎土质地疏松但可以拉得很薄,器物的上半部和器物内部不需要修整,只需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的修整。常显得元青花器物的口沿和颈部线条自然流畅,外形较园滑,没有刀痕。但有些元青花器确有修胎痕,如竹丝刷痕。元器瓷胎内壁多为荡釉,而经竹丝刷过的胎痕处釉最薄,所以土泌和胎痕的痕迹常从竹丝的条状中出现。以上看法只是元青花的一些特征,但施釉中,许多窖口都会根据不同的器物,不同釉料的配比采取不同的施釉方法,如执壶和玉壶春瓶等不露胎(许多器物露胎);又如梅瓶,盖内多不施釉等等。关于火石红,只有一些元青花瓷器上有,不是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具备,这一点很重要。火石红不是鉴识元青花瓷器的首要标准,但能作参考和研究用。

 

    鉴识元青花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纹饰。据笔者所知瓷器上的青花纹饰的出现,早于唐宋时期,只是在元朝至正年得到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以至于影响整个造瓷业青花瓷的生产和创新。总体来看,因为元朝各代对纹饰的处理都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各代的文化,经济、审美以及爱好所造成。所以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是决定元青花纹饰的重要环节。现举向个常见的纹饰来鉴识,

 

    ①如海涛纹,张英先生在《元代青花瓷与五彩瓷器》中指出,“先以粗浅勾画波涛的边缘,轮廊内外勾出长短不等的细密曲线,有的线内轻擦,漩涡常似指纹状,浪花呈椭圆形状象姜芽。其间有浪花的漩涡从高处压下,显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②又如回纹饰,大多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双连回纹或连接回纹少见,有的回纹呈方型状,有的为变型回纹,有的属减笔式回纹,而到元未明洪武时,回纹变成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形式组成,到明永乐以两方型回纹为一组,同时出现一笔连环式的回纹边饰。到宣德时,少数器物又有一反一正两方相连的回纹排列外,大多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

 

   ③又如龙纹,张英先生说:“元青花中的龙多九似,角如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如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身似牛,形态多种多样”仔细研究,元青花上龙纹较多,而有的龙纹大都是龙首仰天,龙口怒张,上唇直仰与龙眼相连,牙齿尖利,威猛之太撮人心魄。有些龙身九曲,尖尾、背部有锯齿状鳍,肘毛分别以9至11道为一组,四腿瘦劲,肌腱突出,呈腾游博击长空之势,而有的龙纹,龙身细长、细颈、细腿,有尖尾也焰火式大尾,体态轻盈,头小长鹿角,张口吐舌,有的龙下腭有须,上腭一般无须,但至正年间有些龙上腭有双须,但这种现象在元代各朝以及明初都很少见。龙身鳞片两种,有网状细鳞片,这种多见。另一种呈鱼鳞形少见,这种龙纹非常精美。龙有背鳍,肚腹下无横纹带,胸与背部,常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一撮,龙爪有三爪,四爪居多,五爪少见(明后五爪多见,清朝定型)。

 

    总之元青花的龙纹显得矫健有力,自由奔放,野而不训,付合元代马背民族的风格。但有龙纹的元青花瓷不一定是皇家专用的器物,最近从海南省发现的龙纹玉壶春瓶等许多元青花器来看,元代没有专用的“官窖”瓷器,也没有皇室专用的固定纹饰,从这一点也足以说明元朝的元青花瓷使用是没有官民之分的。元未明初大量元青花的生产主要是为出口贸易或以物换物而出现的。所以明青花时纹饰丰富多彩,绘画风格多变,由其是以元曲杂剧为题才的人物故事,花卉鸟兽瓷器都用青花釉来表现,青花瓷在明清的发展已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步。尽管如此,但元青花瓷纹饰的细化仍然不失时代的特色,

 

    ④又如云凤纹:古陶瓷研究员陈士龙先生说:“一般绘成鸡头鹰咀,身有细鱼鳞片,咀的上部长于下部,尾多为花尾,分叉一至五尾不等,每尾似羽毛状或粗浅条状,尾端微内卷,凤眼画成园型或不画。”还有些云凤纹尾分两叉,尾稍为园圈或凤眼如鸡眼有的有眼框无珠,有的有珠无眼框,

 

   ⑤又如缠枝莲叶纹,元朝中叶型多尖瓣,一至五个如葫芦形,到明初时,葫芦叶子不如元瓷缠枝莲叶纹饰相同,叶子的尖瓣呈三至七个不等,官窑瓷器有严格规定,一般以四个瓣叶子为组,多数叶子涂满色,少量的叶脉留白呈筋状,葫芦叶形瘦而细弱,不及元代粗状,但造型活泼多姿。这里要强调的是元青花瓷上的纹饰有很多种,大多是以花卉为主,而大量出现人物纹饰的青花瓷应是明洪武时代,元朝人物纹饰的青花瓷是极少的,因大多人物故事都是反映宋朝以前汉文化,所有受到元朝政府的反对,有专家说目前饰有人物故事纹饰的瓷器只有10来件。但民间使用的元青花瓷实用器应是数量巨大,品种丰富,从出水瓷器可见一般。尤其残器残片数量惊人。至于有些藏家把器物内外都有青花纹饰出现的瓶罐,认为元朝瓷器,这种看法不对。因元瓷大都就地取材,工艺简陋,淘洗不精,粘接力度差,在二次烧造中,内壁多不修饰,故器物内大都没有纹饰出现,据资料显示,青花发展到明末清朝时,民窑中有内外青花纹饰的器物偶然发现,但大量的生产都是民国和今天的产品了,故无欣赏价值和研究意义。

 

 

    最后关于元青花器物内施釉和接痕的鉴识:元青花的瓶,罐类早中期时器物内是不施釉的,仅刷胎浆。后期才有器物内施釉瓷出现。一般瓶、罐、壶等许多器物都是一次或二次节装,元青花不讲究修胎工艺,器内粘装处接痕特别突出较粗糙,粘接装最宽处超过10毫米,余泥外凸,瓷工不愿搞平滑(修内胎)。器物外接装处基本用手搓圆,由于生产工具不精,尽管已施釉但胎体上隐见指痕存在。植物釉更明显。但也有不是节装的元青花,大都是器形较小,胎质坚实而厚重的一些器物。至于元青花的款识说法较多,据说元青花无款识的原因是元朝以前就没有形成留款的制度和习惯;有的说元青花大量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出口,而外国人不需要有款的器物,认为影响器型的完美等等。

 

    总之很难见到元青花有款识,即是有款,款识是出现大多在器物的身上,并不在足底。据说最好的元青花款识是用墨汁书写的“枢府”或“内禧”款。常以小楷书写,工整而秀丽。总之,从目前全世界来看,元青花十分稀少,馆藏无几件(应是精品),民间大量存在的多是实用器类,从海捞瓷中就可了解。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初朱元璋采取强硬措施,销毁一切元朝文化,所以元瓷从此销声匿迹,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