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肝癌效果如何?

 师德量 2011-01-23

中医治疗肝癌效果如何?

时间:2011-01-21 来源:瑶医网 作者:瑶医专家组
  
 
    我爸爸得了肝癌,一个月前手术,现在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指标都正常,医生说和正常人一样。那请问他现在还需要做介入吗?现在医院做复查,最佳的办法是吃中药吗?现在一切都正常,医生建议做介入治疗,但是做不做由病人自己决定。那这个介入要不要做呢?可能会有哪些并发症?中医是怎么治疗的?吃中药还是针灸?贵医院中医治疗的效果好吗?
    答: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被发现时往往已达晚期。肝癌的治疗除了手术和放化疗,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肝癌中医疗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中,并且肝癌中医疗法经过医务人员的不断研究和开发,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肝癌中医疗法的治疗原理关键在于根据肝癌的生物特征来制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肝癌中医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由于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郁、瘀、热、毒、虚等有关,因此扶持正气、理气活血、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滋阴清热、化痰祛湿、温阳益气等都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三板斧”,可如果想让这些手段用得更灵活自如些,少不了中医药的辅助作用。虽然只是辅助,但中医药治疗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值得提醒的是,治肿瘤,不可能“一方管遍天下”,不同种类的癌症,在用药遣方时也有不同。由于80%以上的肝癌都是中晚期,因此,中医药已成为肝癌的基本治法,可用疏肝健脾、养阴益气、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理气活血等治法,能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趋于稳定。此外,肿瘤患者还可选择苡仁粥、鳖甲汤等食疗。需要指出的是,肿瘤发病机理复杂,需服中药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因为,中药使用不当,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如活血药的使用需要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清热药注意不伤害患者脾胃,对实证患者用扶正药更应考虑周全。否则,用药不当,反会促进肿瘤的生长。
    肝癌中医疗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肝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会出现糖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射等一系列紊乱。大部分肝癌病人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药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恢复保护肝脏,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肝癌中医疗法可以最大范围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癌症目前仍为世界顽症。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没有谁敢称治愈,但是,针对肝癌发病部位的血供丰富、双套供血、转移快、生长迅速的特点,中医从外围症状着眼,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解除了病人诸多由原发灶引起的症状。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在3~6个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长,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由于80%的肝癌病例明确诊断时已属晚期,采用手术治疗的切除率很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疗效也不尽人意,因此,中医药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肝癌中医疗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大部分肝癌病人脾功能亢进是肝癌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脉高压,致使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
    肿瘤压迫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药的健脾理气、消导、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均能达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的继续生长。肝癌的发病原因是多元性的,癌细胞能在肝脏内多个部位同时生长,生长速度也是不均衡的。主要特征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具有多样性,这就给早期诊断带来不便。因此,肝癌一旦被发现,多属于中晚期,治疗起来也就比较麻烦。肝癌的治疗方法目前有:①手术切除后介入化疗;②内科保守治疗;③基因治疗;④免疫治疗;⑤中医药等其他疗法。但总的来说,目前比较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或尽量采用手术切除后介入化疗的方法,不能手术治疗的则首选血管内介入治疗;其次才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当手术切除较大病灶时,肝内尚会存有一些较小病灶,术前在做影像学检查时,这些微小病灶未必能被发现。由于接受手术后病人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这些小病灶就会迅速发展,因此,肝癌术后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采用合理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是取得良好治疗、术后治疗的最佳方案,是使病人健康生存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