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虹膜睫状体炎 施治要点

 幸福姥姥 2011-01-24

虹膜睫状体炎

施治要点

   本病以养阴清热,散风除邪为主。目前临床见证多是在他院长期治疗后的患者,其证有不同的变化,临床体会到用养阴清热法收效最为多见,其次是健脾散风法。在炎症急性期间,多用清泻肝胃之法。另外,在脾胃虚寒型临床见症较它型为少,但多见于久治或误治的病人,此时患者几年或几十年长期口服激素,特别需用中药纠正其副作用。如用党参、太子参、黄芪纠正其乏力、多汗;用五味子、麦门冬纠正其心悸、气短;四肢凉甚者多用附子、肉桂、山茱萸纠正其肾阳不足之证。可谓辩证用药不拘一法一方,或在病情出现复杂情况时,可以两方合载而用。在本病的分型之后,有一附方,此方亦以养阴清热汤,配合散瞳剂、外用眼药水,针剂治疗较好,另外,可将生地、生石膏改为45克,加2石决明30克先煎。

病案介绍   孙某某,男,43岁,教师,1983611日住院,主诉:双眼视物不清,眼痛三个月。

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3,裂隙灯观察:双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壁细小灰白色Kp,虹膜纹理不清,散瞳药物性散大。舌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双眼瞳神紧小症(双眼虹膜睫状体炎)

处方:生地、生石膏、金银花各30;天花粉、知母各12克,枳壳、龙胆草、青黛、芦荟、黄芩、境界、防风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经过:配合氯霉素、强地松龙、阿托品液点眼。72日,双眼视力0.5,眼部情况较前好转,前方继服。81日,双眼视力1.2,球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瞳孔圆,药物性散大,于6日出院,观察六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患者为肺阴不足,津液短少内有郁热,外受风邪所致。故以养阴清热汤加青黛、芦荟治疗,以增强清热解毒,通腑泻火之力,配合点眼药,以达到内外合治之效。

病案介绍   吴某某,男,15岁,学生,1989106日初诊,主诉:右眼视物不清,眼痛20天。

检查:视力右眼0.06,左眼1.0,裂隙灯观察:右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壁大量Kp,房闪阳性,虹膜纹理不清,瞳孔药物性散大,晶状体前囊有棕色色素沉着。舌红苔白,脉弦数。

诊断:右眼通神(右眼虹膜睫状体炎)

处方:金银花、大黄、鸡血藤各30克;虎杖、蒲公英、槟榔各15克;生地、知母、天花粉、蔓荆子各10克;栀子、防风各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经过:阿托品液点眼,每日3次。1020日,服药后有时腹痛,前方去虎杖、大黄。113日前方加荆芥12克,羌活10克。1990216日检查,双眼视力1.5,右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清,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而停药,观察2年未复发。

按语:本案为少年患者,多为热郁于目,肝胃实热所致。故以银花复明汤加减治疗,方中大黄通腑泻热,清泻肝经郁热;槟榔、甘草理气和中;生地、知母、天花粉清热凉血;金银花、蒲公英、蔓荆子、虎杖、栀子清散郁热;防风散风袪邪;鸡血藤活血通络。

病案介绍  林某,女,45岁,干部,1987228日住院,主诉:双眼视物不清、眼痛1个月。

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8,裂隙灯观察:双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壁Kp,房闪阳性,虹膜纹理不清,花边脱落,晶体前囊呈点状色素环,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双眼瞳神干缺症(双眼虹膜睫状体炎)

处方:羌活、柴胡、黄芩、白术、枳壳、防风、前胡、薄荷、桔梗、龙胆草、青黛、芦荟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疗经过:配合强的松龙、阿托品、氯霉素液点眼。313日,视力右眼0.8,左眼0.9,双眼视物欠清,多汗,心悸,脉沉无力,前方去青黛、芦荟,加远志、炒枣仁各10克。42日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1.5,裂隙灯观察:双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晶体前囊有色素环,其他正常出院,观察5年未再复发。

按语:本例应用羌活胜风汤加减治疗,以羌活、防风、薄荷、前胡、桔梗散风袪邪,开通玄府,发散郁结;白术、枳壳、甘草健脾散风;柴胡、黄芩、龙胆草清泻肝火,解郁散结;青黛、芦荟通腑荡涤肠胃之热,已达“釜底抽薪”之意。诸品合用,已达健脾散风,发散郁结,清热泻火,通腑解毒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