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用人的根本问题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1-25

1.用人的根本问题

【原文】凡将立事,正彼天植1,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2。三经3既饬4,君乃有国。喜无以赏,怒无以杀。喜以赏,怒以杀,怨乃起,令乃废。骤5令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祸乃始牙6。众之所忿,寡不能图,举所美必观其所终,废所恶必计其所穷。庆勉敦敬以显7之,禄富有功以劝之,爵贵有名以休8之,兼爱无遗,是谓君心。必先顺教,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众乃胜任。取人以己,成事以质。审用财,慎施报,察称量。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令乃辱;民苦殃,令不行;施报不得,祸乃始昌;祸昌不寤,民乃自图。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武威既明,令不再行。顿卒910倦以辱之,罚罪有过以惩之,杀僇犯禁以振之。植固不动,倚邪乃恐。倚革邪化,令往民移。

11天合德12,象13地无亲14,参15于日月,伍16于四时。悦众在爱施,有众在废私,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备长在乎任贤,安高在乎同利。

【译文】凡是要建立事业,首先要端正心态,不要违背自然的风风雨雨,远近高下的自然环境,也各有所主。三项根本原则得到整治,君主才能拥有国家。不因有喜而奖赏,不因有怒而诛杀。有喜即赏,有怒即杀,怨恨就会生起,政令就会废弛。屡次下令不能推行,民心就会向外。存有外心结为党徒,祸患就开始萌发。众人发出的忿怒,少数人难以控制,兴办喜爱的事情必然要考虑它的结局,废除厌恶的事情必然要估计它的后果。用庆贺鼓励丰厚尊敬以宣扬,用俸禄富裕加功来勉励,用爵位名誉来庆贺,广施仁爱无遗漏,才是君主的胸怀。必然要先顺应教化,万民同一风俗,早晚都有利益,民众才会承担责任。用人要先审察自己,成事要先树立标准。斟酌财力的使用,谨慎对待施恩和回报,明察公平衡量。所以使用财力不可以吝啬,使用民力不可以劳苦。使用财力吝啬那么就会造成浪费,使用民力劳苦那么就会造成疲劳。民众日用不足,政令就会遭受耻辱;民众受苦受灾殃,政令就会得不到推行;施恩回报都没有,灾祸就将开始发展;祸患开始发展还不觉悟,民众就会自己图强奋发。端正法律平等制度,杀戮有罪不赦免,执行刑戳必讲信用,民众就会畏罪而恐惧。武力威势既已宣明,法令就不再重申。对停顿终止怠慢倦乏之人加以羞辱,对有罪有过错之人加以惩罚,杀戮犯罪之人加以震慑。君主执法的意志牢固不动摇,乖异邪僻之人就会恐惧。乖异邪僻之人得到改造教化,政令下达民众就会顺从。

效法上天合乎规律,效法大地没有更新,与日月相配合,与四时相交错。取悦民众在于仁爱施惠,拥有民众在于废除私欲,招来远民在于修治内部,避免祸患在于消除怨恨。具备长久之道在于任用贤能,安固高层在于与民同利。

【说明】版法,是指书写在木版上的常法。本篇只此一节,管子首先提出要端正心态,才能完成《立政》篇中提出的三本: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君主用人要审查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他的品德能不能担当其位,二是他的功绩能不能担当其俸禄,三是他的才能能不能担当其职。这三个根本问题,是治理混乱的根源。如此,用人用对了,才能拥有国家。用人不对,什么也都做不到,甚至还会丧身亡国。所谓用人,不因有喜而奖赏,不因有怒而诛杀。有喜即赏,有怒即杀,怨恨就会生起,政令就会废弛。等等,这些问题都关切到每一个领导人,所以,本篇是每一个领导人都应该学习的。

——————————————————

【注释】1.植:(zhí直)通“置”。《书·金縢》:“植璧秉珪。”管子·宙合》:“天植之正而不谬,不可贤也。”《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汉贾谊《威不信》:“天下之势倒植矣。”这里用为安放、放置之意。天植:意谓上天所安放、放置的东西是不能随意挪动的。这里指心态。

2.嗣:(sì四)通“司”。《书·康王之诰》:“王义嗣,德答拜。”《诗·周颂·酌》:“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国语·晋语四》:“阳人有夏商之嗣典,有周室之师旅。”《荀子·哀公》:“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这里用为主持、掌管之意。

3.三经:指《立政》篇中三本:“君之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

4.饬:(chi)《诗·小雅·六月》:“戎车既饬。”《国语·吴语》:“周军饬垒。”《荀子·君道》:“修饬端正,遵法敬分。”《韩非子·饬令》:“饬令,则法不迁。”《淮南子·本纪》:“饬曲岸之际。”《说文》:“饬,致坚也。”这里用为修整、整治之意。

5.骤:(zhòu)《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这里用为屡次之意。

6.牙:同“牙”。《淮南子·俶真》:“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汉书·金日磾传》:“霍氏有事萌牙。”这里用为萌芽之意。

7.显:(xiǎn)《书·酒诰》:“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诗·周颂·清庙》:“于穆清庙,肃雍显相。”《诗·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这里用为传扬、显扬之意。

8.休:(xiū羞)《书·召诰》:“今休:王不敢后。”《诗·豳风·破斧》:“哀我人斯,亦孔之休。”《管子·心术上》:“是以君子不休乎好,不迫乎恶。”《国语·楚语》:“无不受休。”《易·大有·象》:“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战国策·魏策》:“休祲降于天。”《尔雅·释言》:“休,庆也。”这里用为庆贺之意。

9.卒:(zú足)《书·舜典》:“如五器,卒乃复。”《书·大诰》:“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诗·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朱熹注:“畜,养。”《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诗·小雅·楚茨》:“礼仪卒度,笑语卒获。”《诗·鲁颂·泮水》:“式固尔犹,淮夷卒获。”《论语·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这里用为终止、完毕之意。

10.怠:(dài)《书·大禹谟》:“无怠无荒,四夷来王。”《书·太甲中》:“视乃烈祖,无时豫怠。”《尔雅》:“懈,怠也。”《国语·周语》:“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晋语》:“怠偷甚矣。”《礼记·檀弓》:“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曲礼》:“毋怠荒。”《说文》:“怠,慢也。”《广雅》:“怠,赖也。”这里用为懒惰之意。

11.法:(fǎ髪)《孟子·公孙丑上》:“则文王不足法与?”《韩非子·扬榷》:“法刑狗信,虎化为人,复反其真。”《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吕氏春秋·察今》:“法其所以为法。”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12.德:(dé得)《易·讼·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书·大禹谟》:“政乃乂,黎民敏德。”《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诗·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大雅·思齐》:“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老子·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庄子·天地》:“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德何如可以王矣?”《荀子·劝学》:“荣辱之来,必象其德。”《韩非子·扬榷》:“德者,核理而普至。”这里用为客观规律之意。

13.象:(xiàng)《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管子·君臣上》:“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墨子·辞过》:“人君为饮食为此,故左右象之。”《荀子·臣道》:“曲成制象,是圣臣者也。”《广雅·释诂三》:“象,效也。”这里用为效法之意。

14.亲:(qīn)《管子·白心》:“君亲六合,以考内身。”《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韩非子·亡徵》:“亲臣进而故人退。”王先慎集解:“亲读为新。”这里用为更新之意。

15.参:(cān)《管子·形势》:“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国语·越语下》:“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荀子·王制》:“君子者,天地之参也。”《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韩非子·扬榷》:“形名参同,用其所生。”这里用为配合之意。

16.伍:(wǔ五)参与伍连用,即交错参杂配合之意。《管子·君臣下》:“参伍德而周举之,尊势而明信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