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脸谱”日本遭遇“东方式寒流”

 3gzylon 2011-01-25

日本“本产”社交网站Mixi主页面

  社交网站“脸谱”创立于美国,迅速传播至其他国家。数以亿计网民登录这个社交网站,上传照片、发表日志、寻找好友。

  然而,向来在消费时尚领域不落人后的日本人,却对风行全球的“脸谱”不太“感冒”,这背后与日本特殊的网络文化有关。

  市场缺口:日本人不识“宝”

  美国电影《社交网络》已于1月15日在日本上映。影片反映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朱克伯格和美国哈佛大学同学创办“脸谱”的经历。

  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12月评选朱克伯格为年度人物,理由是朱克伯格凭借“脸谱”这一社交网络在不到7年内把全球5亿多公众联系到一起,“改变我们联系彼此的方式……以一种我们未曾见过的方式影响人性”。

  不过,很多日本人观看《社交网络》前可能会问:“朱克伯格是谁?”

  根据市场分析网站“社会烘焙师”数据,截至1月15日,“脸谱”全球注册人数为5.96亿;美国“脸谱”注册用户为1.47亿,大约占网民总数60%。而日本仅185.48万网民拥有“脸谱”账号,占网民总数不到2%。

  美国高盛集团正准备向“脸谱”公司注入4.5亿美元投资,而日本的网络广告市场2009年销售额达到7069亿日元(约合85亿美元)。如果要证明“脸谱”值得高盛继续投入,如何填补“脸谱”的日本市场缺口,为“脸谱”创造增长机会,可能是朱克伯格需要积极应对的挑战。

  朱克伯格已承诺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状况,“脸谱”公司也开始针对日本市场的特点调整其服务。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切并不容易实现。

  “脸谱”几年前推出了一个由网民志愿翻译的日文版网站,但有些用户抱怨说日文版网站用起来不方便,“脸谱”公司于今年2月特意开设东京办事处,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