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鼎砥投资网-感悟缠论(12)——走势中枢

 昵称464381 2011-01-26

感悟缠论(12)——走势中枢

时间:2011-01-03 11:12作者:鼎砥编辑202

前文说过,中枢可以理解为“价值中枢”,是价格经过上下反复而形成的一个价格集中的区域,不过,中枢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1、走势中枢的定义:
    走势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对最后不能分解的最小的级别,其走势中枢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
    解读中枢的概念,关键是这几词:三个、连续、次级别、重叠。
    “三个”:是指“前三个”连续的次级别走势类型,这一点,在后面定义“Z走势段”时再说。回升或上涨中的中枢从回落的高点算起,下落或下跌形成的中枢从回升的低点算起。
    “连续”:是说这些次级别走势类型是相互连接的。
    “次级别”:级别的组合在前文已经说了,比如,日线级别的次级别是30或60分钟级别、30分钟的次级别是5分钟级别。
    “重叠”:是这几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注意,次级别的这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
    下图1是“下-上-下”型走势中枢;图2是“上-下-上”型走势中枢。
 


图片1

2010-12-27 22:55
     2、走势中枢的数学定义:
    次级别的连续三个走势类型A、B、C,分别的高、低点是a1\a2,b1\b2,c1\c2,则,中枢的区间就是[max(a2,b2,c2),min(a1,b1,c1)]。
    其中,max(a2,b2,c2)是指三个低点中最高的那个点;而min(a1,b1,c1)是指三个高点中最低的那个点。
  下载 (23.9 KB)

2010-12-27 22:55
    上图是上升过程中形成的“下—上—下”型中枢的例子。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a2与b2、b1与c1是重合的,分别对应同一个点,因此,我们可以把走势中枢的数学定义进一步简化。
    走势中枢数学定义的进一步简化:
    由于A、B、C段的高低点有所重合(例如,“下-上-下”型中枢, a2=b2,b1=c1;而“上-下-上”型中枢,a1=b1,b2=c2。),因此,走势中枢的公式可简化为[max(a2,c2),min(a1,c1)]。
    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其中的A、C走势段的方向与中枢形成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就有了“Z走势段”概念。


图片1


    3、用“Z走势段”定义走势中枢
    Z走势段的定义: 与中枢形成的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走势段,按时间顺序分别记为Z1、Z2、… 、Zn等,相应的高、低点为gn、dn(其中,g、d是“高、低”的拼音字头)。
    其中,有几个非常有意义的点:
    GG=max(gn), 高点中的高点;
    G=min(gn), 高点中的低点;
    D=max(dn), 低点中的高点;
    DD=min(dn),低点中的低点。
    其中,GG、DD是围绕该中枢震荡的最高、最低点(极限值),每个中枢的GG、DD都是最重要的阻力线或支撑线。
 


图片1

2010-12-27 22:55
    上图中,中枢是“下—上—下”型的,中枢的形成方向是向下的,有3个走势段,分别是Z1为g1d1、Z2为g2d2、Z3为g3d3。这里,g2是高点g1、g2、g3中最高的,为GG。同理,低点中的低点DD=d2, 高点中的低点G=g3, 低点中的高点D=d3。
    注意,Z走势段不是连续的。
    用“Z走势段”重新定义走势中枢:设ZG= min(g1、g2),ZD=max(d1、d2) ,(其中,ZG是“中枢高点”的拼音字头、ZD是“中枢低点”的拼音字头),则[ZD,ZG]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
    上图的例子中,ZG=g1,ZD=d1,[ZD,ZG]所形成的区间,就是走势中枢的区间。
    从缠中说禅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走势中枢由前2个Z走势段构成(相当于前3个连续的次级别走势),所以,走势中枢由“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