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施政要有规律

 传统文化网站 2011-01-26

4.施政要有规律

【原文】所谓六兴者何?曰:辟田畴,制坛宅,修1树艺2,劝3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输墆4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5沟,决潘6渚,溃泥滞,通郁闭,慎津78,此谓遗9之以利。薄10征敛,轻征赋,弛11刑罚,赦罪戾12,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13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14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15,振161718,资19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

【译文】所谓的六种兴起是什么?回答是:开辟田地,修建社坛和住宅,整治树木种植,勉励读书人及平民,鼓励种植稼穑,建筑围墙住房,这就称之为重视民生。开发潜藏的利益,输送积贮的货物,修建道路,方便关卡市场,慎重送迎客商,这就称之为给老百姓输送财货。疏导滞留的积水,开通山坡上的水沟,排放满溢出的湖泊,清除淤积的泥沙,开通堵塞的河道,慎重修建渡口和桥梁,这就称之为送给老百姓利益。减少捐税征收,减轻田赋征收,放松刑罚,赦免罪行,宽赦小错,这就称之为宽大政策。养育长辈老人,慈爱幼儿孤儿,救助鳏寡孤独之人,慰问疾病之人,吊唁丧事,这就称之为拯救急难。送寒衣给受冻之人,送饮食给挨饿之人,拯救贫寒百姓,赈济疲惫衰败人家,资助面临绝境之人,这就称之为赈济贫穷。这六个方面的事情,就是施政的规律。这六个方面之事既已发布实行,那么人民想要得到的,没有一样得不到。民众一定要得到所需要的,然后才听从上面的;百姓听从上面,然后国家的政事才好做。所以说,施政的客观规律不可以不兴起。

【说明】施政、教育并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干啥就干啥,施政、教育要有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按部就班,一项一项来,重视民生了,输送财货了,给老百姓利益了,实行宽大政策了,拯救急难了,赈济贫穷了,那么人民也就能听从上面的了。人民都听从上面的了,为政、教育还难吗?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下面服从上面,那就很难了。

——————————————————

【注释】1.修:《书·舜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书·大禹谟》:“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书·梓材》:“既勤敷菑,惟其陈修。”《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荀子·不苟》:“人污而修之者,非案污而修之之谓也。”《史记·货殖列传》:“管子修之。”这里用为整治之意。

2.艺:(yì易)《书·禹贡》:“淮、沂其乂,蒙、羽其艺。”《书·酒诰》:“嗣尔股肱,纯其艺黍稷。”《诗·齐风·南山》:“艺麻之如何?衡从其亩。”《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稷黍。”《诗·小雅·楚茨》:“自昔何为?我艺黍稷。”《左传·昭公十六年》:“艺山林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说文》:“艺,种也。”这里用为种植之意。

3.劝:(quàn)《书·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周礼·丧祝》:“劝防之事。”《管子·权修》:“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易·井·象》:“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用。”《论语·为政》:“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礼记·中庸》:“子庶民,则百姓劝。”《战国策·秦策》:“则楚之应之也,必劝。”《韩非子·饰邪》:“彼法明,则忠臣劝。”《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说文》:“劝,勉也。”这里用为勉励之意。

4.墆:(dì地)《管子·法法》:“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广韵·屑韵》:“墆,贮也。”《汉书·食货志下》:“富商贾或墆财役贫,转彀百数。”这里用为贮积之意。

5.陂:(bei倍)《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书·禹贡》:“九泽既陂,四海会同。”《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陂,泽障也。”孔颖达疏:“泽陂谓泽畔障水之岸,以陂内有此二物,故举陂畔言之,二物非生于陂上也。”《尔雅·释地》:“陂者曰阪。”《释名·释山》:“山旁曰陂。”《吕氏春秋·辩土》:“其为晦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这里用为倾斜的山坡之意。

6.潘:(pān)《管子·五辅》尹知章注:“潘,溢也。渚潘溢者,疏决之令通。”这里用为溢出之意。

7.津:(jīn)《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书·微子》:“若涉大水,其无津涯。”《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说文》:“津,水渡也。”这里用为渡口之意。

8.梁:(liáng)《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国语·周语》:“十月成梁。”《国语·晋语》:“津梁之上。”《礼记·月令》:“谨关梁。”《庄子·秋水》:“梁丽可以冲城。”《孟子》:“十一月舆梁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说文》:“梁,水桥也。”这里用为水上桥粱之意。

9.遗:(wèi)《书·盘庚中》:“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书·大诰》:“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管子·侈靡》:“交觯者不处,兄遗利夫!”《韩非子·说林下》:“而道难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韩非子·五蠹》:“相遗以水。”《史记·魏公子列传》:“欲厚遗之。”《汉书·李广苏建传》:“置币遗单于。”这里用为给予、馈赠之意。

10.薄:(báo)《诗·召南·采蘩》:“被之祁祁,薄言还归。”《诗·邶风·柏舟》:“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小雅·出车》:“赫赫南仲,薄伐西戎。”《管子·幼官》:“十二小卯,薄百爵。”《礼记·月令》:“薄滋味。”汉晁错《论贵粟疏》:“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这里用为减少之意。

11.弛:(chí迟)《周礼·大司徒》:“四日弛力。”《管子·大匡》:“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礼记·曲礼》:“弛弓尚角。”《礼记·杂记》:“一张一弛。”《荀子·君道》:“有弛易齵差者矣。”《韩非子·扬榷》:“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弛上党,在一而已。”这里用为放松、松弛之意。

12.戾:(li)《书·汤诰》:“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书·太甲中》:“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诗·大雅·云汉》:“何求为我?以戾庶正。”《左传·文公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国语》:“余,罪戾之人也。”《尔雅·释诂上》:“戾,辜也。”这里用为罪恶、罪行之意。

13.恤:(xu序)《易·晋·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说文·心部》:“恤,忧也。”《玉篇·心部》:“恤,救也。”这里用为相救之意。

14.匡:(kuāng)《书·太甲中》:“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书·盘庚上》:“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诗·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国语·晋语九》:“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荀子·王霸》:“一匡天下,为五伯长,是亦无他故焉。”《史记·货殖列传》:“一匡天下。”这里用为拯救之意。

15.窭:(jù巨)《诗·邶风·北门》:“终窭我贫,莫知我艰。”《尔雅》:“窭,贫也。”《礼记·曲礼》:“主人辞以窭。”《荀子·尧问》:“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窭小也。”《韩非子·诡使》:“而惇悫纯信,用心怯言,则谓之‘窭。’”《说文》:“窭,无礼居也。”《三苍》:“无财备礼曰窭。”《汉书·霍光传》:“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这里用为贫乏之意。

16.振:(zhèn)古同“赈”。《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管子·宙合》:“其死而不振也必矣。”《国语·周语》:“踣弊不振。”《说文》:“振,举救也。”《小尔雅·广言》:“振,救也。”这里用为赈济、救济之意。

17.罢:《管子·霸言》:“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左传·昭公三年》:“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国语·周语中》:“有优无匮,有逸无罢。”《韩非子·说林上》:“魏攻中山而弗能取,则魏必罢。”《广雅·释诂一》:“罢,劳也。”《广韵·支韵》:“罢,倦也。”这里用为疲惫之意。

18.露:《诗·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管子·五辅》:“匡贫窭,振罢露,资乏绝。”《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荀子·富国》:“都邑露。”杨倞注:“谓无城郭墙垣。”《韩非子·亡征》:“事车服器玩,好罢露百姓,煎靡货财者,可亡也。”这里用为败坏之意。

19.资:《易·巽·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老子·二十七章》:“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庄子·大宗师》:“尧何以资汝?”《孟子·离娄下》:“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战国策·秦策四》:“王资臣万金而游。”高诱注:“资,给。”《荀子·性恶》:“今之人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篇海类编·珍宝类·贝部》:“资,给也。”《集韵·脂韵》:“资,助也。”这里用为给与、供给、给济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