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法入门——“永”字八法
自古以来,初学写字的人如何用笔,往往都从“永”字八法学起。相传,晋代书圣王羲之极力推行“永”字八法,并且颇有研究。隋朝初年,他的七世孙智永禅师,又把王家历代相传的八法有过更深的研究和传播推广。直至近代,在历代书学史上有众多的名家书圣对“永”字八法都做过论述和解释。
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笔,分别代表八种笔法。(即:侧、勒、努、趯、策、掠、啄、磔)这八种笔画的笔法是:
侧:是“永”字的第一笔——点画,写点时不是中锋直落,而是侧势斜落笔,势足收锋,所以称为“侧”。
勒:即“永”字的第二笔——横画,把它引申为长横。逆锋起笔,缓行急收。写横的笔意就像勒住奔马口中横铁两端拴住的缰绳,右行笔取迟涩,所以称为“勒”。
努:是“永”字的第三笔——竖画,写竖画时要劲挺而有姿态。不要过于僵直,过直反而显得无力。其姿态胸腰挺起,直中见曲,向下行笔时,笔管逆向上,笔尖也逆向上,所以称竖画为“努”。
趯:是“永”字的第四笔——钩画。写钩时要驻锋回上较快地趯起向左出锋,笔力要集中在锋尖上,好像用脚踢球一样,迅速有力地一脚踢出,所以称为“趯”。
策:是“永”字的第五笔——挑画,行笔稍向右上方爽快地挑出。好像用马鞭子策马之势,果断而有力。一鞭子抽下去,立刻收起来,所以称为“策”。
掠:是“永”字的第六笔——撇画,写撇画要笔锋向左斜下,力送撇尾,如“燕子掠水”之势,故称为“掠”。
啄:是“永”字的第七笔——短撇画,其笔势和形态如鸟啄物之势,所以称之为“啄”。
磔:是“永”字的第八笔——捺画,写捺时由左向右下渐行渐按,铺毫运行。笔势要一波三折、气势开张,好像一把大刀向下切物。
“永”字八法之所以成为历代学书用笔的楷模,据说“永”字的结体概括了一般字所具有的笔画。只要掌握了这几种笔画的用笔,就可以贯通一切笔法。
初学写字的儿童,在学楷书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钩、挑、折时,可借助于比喻形象的“永”字八笔的笔势,对于练习书写是有启发的。
![[转载]儿童书法入门鈥斺斺溣棱澴职朔 [转载]儿童书法入门鈥斺斺溣棱澴职朔](http://image22.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1/2812/8796263_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