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拼音化的中韩比较

 查理.B.H 2011-01-30
  真正感觉到汉字有必要引入拼音的时代是清朝时期。拼音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注音,但是仍然使用汉字,罗马字母仅仅作为一种“音标”的作用,而不具有表形的作用,这也就是现在中国的拼音方案;一种就是按照读音全部罗马字母化,如越南,韩国,北朝鲜的文字;第三种不应该算一种拼音化。因为保留部分汉字的拼音文字的日文是一种拼音和文字的简单混合。
  韩文因为直接对当时的语言进行拼音化,没有对音节进行严格的规整,因此有的一些音节发音比较接近,或者不容易辨音,或者过于复杂,缺乏利用的价值。中国的拼音化方案其实在清朝开始就在研究。对中国的各个地方的方言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和鉴别。当时中国的方言有很多很多种,其实最后的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说是北京地区的方言,实际上并不是北京话,所以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了规整。差别不明显的音节改变成差别更加明显的,让汉字的读音严格采用四个声调和拼音组合。而且拼音的设计尽量加大各个拼音之间的差别,去掉发音差别太小的拼音设计,这样就让人可能发出的音节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某些音节又不是太过拥挤的设计区别很小的不同读音。这个过程从清代一直到建国后现在的拼音方案完成为止。终于将中国众多的方言,归为一个比较好(既简捷,又非常的清晰)的语言系统。这种必要性可以对比中国数字的特殊发音。军事上为了加强数字的抗干扰性,设计出“要两三四“这一种数字系统。汉语的数字发音完全是单音节数字发音,已经是最清晰和简捷的发音方式了。但是军队的数字系统还有更大的优势,就是抗干扰性。
    这种语言系统,虽然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是却不是任何一种方言或者官话的翻版,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完全可以清晰地按照读音写出相应的拼音出来,非常准确。而韩文中的读音,有的差别非常小,即便是母语的韩国人也未必全部迅速分清楚。相同字形相同发音却不同的含义,而汉字虽然很多相同发音,却有不同字形,在阅读上是最清晰的。韩国的拼音方案是数百年前的成果,汉字的读音比较接近中国古音和粤语等南方语言,这些语言语音语调都比较现在的拼音方案复杂和不清晰的多。所以直接以这些实际使用的语言进行拼音化就会发生一些差别小的读音难以在拼音方案中识别的情况。而汉语的拼音方案就脱离开使用的语言,有一个将现成语言合并规整的过程。
  对汉字的拼音化做出最早尝试的是日本和朝鲜。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符号,朝鲜借此发明了朝鲜文字。韩语一定程度上就是汉字的拼音化的尝试。日文的拼音化过程并不是彻底的拼音化,很多夹杂着汉字。西方罗马字母输入之后,韩文也有罗马文字化的韩语"拼写方式"。同时,在越南的汉字书写系统也逐渐的改为罗马文字化。韩文和越南文的汉文字拼音化过程都是采用符号替代自己的语言中的发音,对自己的语言基本不改变。韩文本身发音的方言问题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创立者只考虑自己的(汉城周围)地区的发音,参照之而创立,而且韩国方言差别没有中国的方言差别大。越南文不太清楚,韩文本身的拼音化只是原本的将本有的发音基础上进行的拼音化,不像中国是研究后形成的一种汉字新的发音规则。清朝开始进行的完成于建国后的拼音方案是现行最好的拼音方案。这就保证了汉语的听读更加的清晰可辨,抗干扰性强。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同音字很多。许多以前读音不同的字归结为一个音。现在大陆实施的拼音化规则和简化字体系将汉字改造成世界上最方便应用,最高效,最易学习的语言系统。
  
  清朝实际上同样也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不只是西方才有,或者西方复兴完了东方只是被动挨打的份。有历史学者认为,古典中国结束于宋朝,元朝在文化方面没有多少建树,除了形成了汉族的种族情绪。清朝从明朝手中夺取江山,并且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扩张,这样清朝的皇帝和知识分子一方面,要完成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嫁接,同时还要改造满族和汉族的文化,一方面要认识东方文化并和西方文化进行折冲。形成一个更加理想的更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正是这些“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清朝知识分子,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巨大的文化规整壮大工作,这个文化方面的工作大大超过了前世,直至诸子百家时期才有比其更加厚重的文化大爆炸。
   满族接手政权以后,中国清朝进行罗马文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急切的。首先中国积弱久甚,人们需要文化知识的提高。别的不说,首先清朝的知识分子感觉要统治汉族,语言就要相互有效地交流。中国要强盛,必须要让多数人识字。获得必要的教育。然而中国方言太多,不同地区的人们很多不能相互交流,清朝在语言上颇费功夫。除了自己满族语,蒙古语,汉语、西方语言通晓能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外,还在国民的语言问题上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西方语言的介入,使得汉族等语种可以和西方语言进行比较和学习。清朝做出了语言方面的基础性工作,简化字的在建国后得到完成,拼音方案也得以完成。这些都是在清朝和明朝基础上做出的。当然,还可以上溯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期。奇怪的是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些合纵连横的故事,当时的语言系统难道比后来的方言林立的中国语言系统更加的统一?各个国家打仗,语言直接相通,从《史记》的故事中,很多人物语言交流不用翻译,也没有交流障碍。而且都是规范的文言文,看看诸子百家的文言文,一个个都是文言范文,虽然没有语法学,但是却有如此统一的语法应用广度和准确度。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后来封建社会朝代纷争,似乎把严整的语言体系打破了,造成了方言林立的中文现象。
  外族占领中国的两个朝代中,蒙古没有在语言问题上下功夫,主要是老想着打仗扩张,统治时间也短的很,用了六十年打下了整个中国,结果龙椅还没有坐热,六十年就被汉族的重新改朝换代。不过,蒙古因为版图横亘人类历史之最,战争的剑锋东到日本,西到中欧,北到俄罗斯,南到埃及、爪哇,那么蒙古的情报系统就是语言系统极其繁多的语言系统。(二战以后,采用俄语符号对蒙古语再次进行了改编,形成现在的蒙古文字。)明朝和朝鲜的藩属关系非常紧密。明朝的期间,韩语的拼音化得到实施,现在汉字的韩语发音就是当时的标准普通话,从韩语(以及客家话广东话等)可以瞥见明朝时期汉字的发音是怎样的。
     书写方面,也是汉字的书写是最为高效的书写系统,因为汉字是方块字是两维的。比罗马拼音文字多了一维。在平面上写字最大也就是一维了。韩语虽然像是两维的,但是实际上是一维的,只是不同的书写方式。如果用各种语言标注地图,汉字标注的地图是字最大,内容最多的。一样的阅读,信息量也是最大的。
   另一个原因是汉字放弃了把语音放在表示文字上的做法,可以说是望图生意而不用和拼音文字那样诵读生意。一字一意,完全不会在书写上出现混淆的状况。所以就简化了表音的部分,当然形声字是有的。
   日本的拼音加汉字的语言系统是一种简单的混杂,有人笑说日本学中国字,但是有很多忘了,就只好加上一些中国的草书充数,说这就是汉字,于是创造了日本文字。
  总之,汉字体系现在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表意文字。也是最高效、最容易全盘学会的语言体系。很多表音语言体系,仅仅用声音表意,没有别的联系,所以众多的单词也不认识,不可猜测含义,很多也是半个文盲,因为很多单词信手而来,也记不住。韩语网站和英语网站都往往在网站主页上有一个查词的案件,因为人们往往有太多的不认识的字要查网上字典或者字词解释的链接了,而汉语网站则很不需要,字词解释的链接也不过是更详细的说明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