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羽先生东平之行

 爱东平 2011-01-30
乔羽先生东平之行
文 / 郭云策

    

相关图片


   九月重阳,秋高气爽。山色如黛,长河凝碧。
   田野里,豆叶黄了,高粱红了,玉米结出金色的穗实;山峦坡岭间,一粒粒枣儿宛若玛瑙缀满枝头,巨伞般张开枝冠的柿树,通红的果实,艳艳如灯笼,闪耀诱人的光芒。这是百草结籽万卉坐果的丰收季节,是历尽春的繁华,夏的风雨,人间万物向大地母亲报答的季节。
   就在这样的季节,就在这样的时候,享有举世盛誉、被亿万中国人尊称为“词坛泰斗”的乔羽先生,风尘仆仆来到祖居地东平——探望老家的乡亲们来了。
   乔羽先生来东平的愿望由来已久,在我们还不知道乔老祖籍东平的时候,老人家就知道自己的生命之根在东平;在他头脑里还不知道东平什么模样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为东平预留了位置。当两年前,东平县委领导亲自赴京看望老人家,他的心与东平人的心第一次相碰撞的时候,老人家就以浓重的鲁西南口音说“东平,那是我的老家啊!我当然想念啦。”眼睛里瞬时间闪烁的光辉和话语里缠绵的情感,都表明老人家对回一次老家的期待。东平人当然也盼望这位文学大师的归来,把他的荣耀当作东平的荣耀,倍感骄傲,倍受鼓舞,倍觉珍爱。乔羽先生的心与东平人民的心是相通的。但由于乔老为盛名所累,几次要到东平来的念头,都被一些慕名登门邀请壮阵的事务所打扰而未能成行。但是,老人家身居京华,却始终遥望着东平。他期待着,东平人民也在期待着。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2009年9月10日上午,装饰一新的东平迎宾馆前厅门额上,悬挂起“热烈欢迎词坛泰斗乔羽先生”的横幅,喜庆的氛围立即如桂花的香味在周围浓烈起来。十一时半,乔老乘坐的轿车缓缓抵达迎宾馆。中共东平县委书记陈湘安、东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冬云已经等侯在门口迎接。车门开处,当八十二岁高龄的乔老探出身来,周围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两名盛装少女激动地走向前去,把采自东平大地上的鲜花献给老人家。县委书记紧握着乔老的手,连声说:“欢迎您老人家来东平,家乡人民期盼您很久了。”华发如雪红光满面的乔老回答:“谢谢您,我心里也想念东平,这是我的老家啊!”
 “这是我的老家啊!”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乔老多少情感的重量!
 与乔老一同来的还有乔老的夫人佟琦女士、长子乔鲸和女儿乔国子。
 把乔老迎入下榻的房间,县委书记本想让老人家先休息一下,但乔老不顾旅途奔波之劳,便蛮有兴致地与书记攀谈起来。他认真地听着陈湘安书记介绍家乡的发展情况,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当听到县委书记讲说东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时,乔老两目炯炯有神,脸上绽开满意的笑容,连连插话说“好!好!”我知道,这个“好”字,一定是从老人家心底愉快地跳出来的!普天之下,谁人无家?无论领袖、将军、商贾、百姓,又有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当一个人的精神与血肉与家乡天然相连的时候,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会牵动着他的心。诗人、作家是世界上神经最敏锐,感情最丰富而细腻的人,对家乡之爱,自然也最热切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坐在餐桌旁的乔老,一边品尝着家乡的饭菜,一边不住地称赞“家乡的饭菜香啊!家乡的饭菜香啊!”是的,年届高龄的乔羽先生,第一次踏上老家东平的土地,对他来说,家乡的一切都是值得品味的,都融动着他那敏感的心灵。清蒸鲤鱼是东平招待尊贵客人的传统名菜,宾馆大厨师傅特地为乔老一家做了这么一道菜,当服务员奉上这道由一尾二十斤重的金红色鲤鱼做成的大菜时,乔老一家看着这入席的“巨无霸”,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讶“哎哟,这么大的鱼啊!”陪餐的县委书记说“乔老,这鱼就是咱们东平湖产的。”乔老高兴而又似有所悟地说“噢。东平湖,东平湖!果真是好水啊。深水出肥鱼嘛。”乔老为人宽厚、谦和,但也不乏豪爽。人们耳闻乔老一生有两大嗜好,一是抽烟,二是喝酒。年轻时候的乔羽,一顿饭饮一斤烈度很高的白酒,是不当回事的。现在虽然高龄,烟酒仍是如胶似漆的伙伴。县委书记用东平特产唐龙一品液向老人家敬酒,老人家畅饮数杯,连声说“好酒,好酒!”老人家品尝着产自家乡的熟地瓜,又说“这东西又叫白薯,我小时候吃过。但还是这个味道好!”县委书记把一块瓤色鲜红的西瓜让乔老品尝,说“这是您的老家沙河站镇产的西瓜。”老人家接连吃了两片,不住地夸赞“这瓜可真甜呀!”乔老不仅是著名词作家,也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家,足迹遍及九州,早已尝遍了天下美味,哈蜜瓜、武昌鱼、茅台酒……,珍馐佳酿,享用无数,然而却如此地称道家乡的饭菜香,足见老人家对家乡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踏遍千山万水,走过千城万店,只有家乡的饭,才是慰藉赤子情怀的精神美食啊!
   午饭后,老人家稍事休息,便在县长赵德健陪同下,到沙河站镇乔村——乔羽先生的祖居地探望。
   一路上,面对田野里一望无际的庄稼,呈现出丰收的景象,乔老隔着车窗玻璃,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对映入眼帘的一切,似乎有些陌生,又似乎格外熟悉。祖父、祖父的祖父,不就是吃着这片土地上的粮食,挺起了生命脊骨的吗,先辈的基因遗传在他的生命里,他对这生长着无尽的庄稼与果树的土地,虽然陌生,却又倍感亲切!穿过时光的邃道,他似乎找到了与当年从这里走出的祖父同样的感觉。这是养育了乔氏十几代人的肥沃的泥土啊!
   车队来到乔村村口了,赫然一幅横联跃入人们的眼目:“乔老,乡亲们热爱您想念您啊!”像夏天的热风,一股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行不远,又一幅横联闪现在人们面前:“乔老,我们唱着您的歌幸福生活!”乔老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这不是乡愁而是乡情啊,比诗还要动人的乡音,比酒还要醇厚的乡情!是啊,乔羽一生作词上千首,传唱不衰的就有上百首。由他作词而被人们广为称道的三大国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写给全国少年儿童的歌)《夕阳红》(写给全国老年人的歌)《我的祖国》(写给全国人民的歌),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会唱,教育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乔羽家乡的人当然更是引以为豪的!这横联充分表达了家乡人对乔羽先生的感念之情。
   乔羽先生要来乔村了,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家乡的人们正翘首以待呢。进入村里,道路两旁,挤满了迎接乔老的人们,从童颜鹤发到稚嫩娃子,足有上千人之多。这个只有千余人的村庄,我想一定是倾巢而出了。人们瞪着热烈而惊喜的眼睛,注视着向村委会办公室缓缓而行的车队。当乔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攒动的人头立刻潮一般涌向了老人家。乔老连连抱拳向乡亲们致意。在村委会办公室,乔老充满兴趣的听取了村委主任就乔村的历史和现状所做的介绍;与几位年长的乔氏族人开怀畅谈。他们虽然是生平初识,却有少年伙伴的炽热。按辈份,乔老要算族人中的长辈了,乔老在兄弟中排行三,拥挤在他身旁的乔氏族人有的亲热地叫他“三哥”,有的喊他“三爷爷”,那种血浓于水的感情,热气腾腾,真比刚出炉的烤地瓜还烫手呢!县长提议,请乔老一家与几位族中长者合影留念,族人们高兴的不得了,我立即按动快门,把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摄入镜头中的永恒。因为办公室太小,很多人还没有目睹乔老的风采,乔老在人们的搀扶下,来到屋外的台阶上,双手抱拳向乡亲们深情地致意。他对着记者递上的麦克风说:“很高兴来到老家乔村,乡亲们对我这样欢迎,我心里感到很激动。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乔村是我的老家,我爷爷小时候就在这个村里住。我对老家感情很深,祝愿乡亲们事业发达,日子越过越好,生活幸福美满。”乡亲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天将向晚,乔老就要离开乔村了,人们涌向乔老的坐车,激动地挥手致意,有人高声喊道,“乔老,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盼望您老人家再来乔村!”乔老和夫人从车窗里伸出手来,不停地挥着,与乡亲们依依不舍的告别。行驶到村口时,乔老看到刻着“乔村”两个鲜红大字的村名碑,示意停下来,一家人在碑前合影留念。他们要把对家乡的怀念,带回北京,永远地留在心中。当车队已经离开乔村,乔老仍不时地从车窗里回头,脸上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也许这个问题,在乔老心里已找到了一半的答案,他是满足的;却又有了新的疑惑。树高千尺总有根啊!
   因为乔老年事已高,主人未把行程安排得很紧,以便让乔老有充分的休息。乔老此来东平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会一会乔村的乡亲们,二是看一看曾经是水浒英雄活动舞台的东平湖。第二天下午,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兴春陪同乔老游湖观光。
   踏上新建的清河码头,“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意境便呈现在眼前。坐在游船上,两岸的一排排绿树、一片片碧草,河中的一丛丛蒲苇、一群群鹅鸭,像优美的抒情诗一样排闼而来,惹人情思。水,对于乔老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在穿越古州东平而逶迤南去的运河边长大,他领略过世上的千条江河万叠海波,在他的相当一部分词作里,人们都能嗅到水的气息,甚至听到浪花的喧笑。然而,眼前的这条河,却是他第一次见到的家乡的河啊!虽然看不到“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景色,但河中的一叶浮萍,一片锦鳞,一羽鸟翼的闪过,都使他的内心荡起情感的涟漪。他连随行记者的采访似乎也顾不得回答,眼睛专注地盯着两岸的景物,嘴角不时掠过一丝微笑。这是家乡的河啊,也许,在开着萍花的那一湾碧水中,祖父曾经捕过鱼呢,就是他在餐桌上吃的那种几十斤重的鱼的老爷爷们吧。啊,星转斗移,世上任何一种生物都在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啊。祖父是个老秀才,而他却成为举世闻名的词作家,时代变了,遗传在血液里的民俗文化和对家乡的情感,却永不改变。
   很快,游船便进入了东平湖。这里是真正的天高水阔的世界,放目远眺,水天相连,云在水中走,水在云上浮。浩渺的碧波下好像藏着一个深奥博广的大宇宙。触境生情,不禁令人想起曹孟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的雄豪诗句。东平湖古有“小洞庭”之美称,那博大浩瀚的气势,也的确颇似唐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湖。老人家深邃的目光瞭望着湖面,似乎要看穿这汪洋恣肆的水,在哪一片涡漩中隐藏着阮氏三雄战官军的故事?哪一丛荷花下记录着历史的回声?他似乎在寻找,在倾听。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眼前是浩渺无垠的碧水、青天,是茫无际涯的芦荡、草甸,他欣赏着,也赞叹着,为家乡有这样雄宏阔大的山水景观而欣慰。县领导给他介绍东平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县委建设“水上东平”的宏伟构想,他津津有味地听着,以颔首示意高度的赞同。老人家说“这么大一片水,这是宝啊!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东平物产这么丰富,历史上产生了那么多英贤人物,证明这里的确天宝物华,地灵人杰。”我说:“乔老,东平不仅历史上名人辈出,当代也是啊,比如政坛上我们有万里委员长,文坛上有您老人家。”他谦逊地笑了笑,摇着头说“我不算名人,不过写了几首歌而已。”我趁机说“老人家,您也为东平写一支歌吧。”夫人佟琦女士以肯定的语气代他回答道:“回去以后,老先生会为东平写歌的。”我们都激动的鼓起掌来。
   乔老因为有约定的事务在身,游完湖,未及吃晚饭,便取道济南返回北京。我们把老人家送上济荷高速公路,道一声珍重,挥手告别。望着远去的车影,我心中涌起一丝怅然若失的意绪。
   乔羽,这位新中国的卓越歌者,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化作爱,献给了哺育他的伟大祖国,也献给了家乡的人民。他是祖国的儿子,也是家乡人民的儿子。他没有忘记家乡东平,东平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东平之行,必将载入东平的文化史册,成为千秋传颂的佳话。
   青山在,人未老。
   乔羽的价值,将是永恒的!
   2009年9月13日
 
   作者附记: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来东平寻根认祖,是我县文化史上一件值得记述的大事。我受县委领导委派,有幸全程陪同乔老活动,故写此文以证其事。
   题头图:乔羽先生在东平湖上(摄影:郭云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