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访本上的城市

 petercui1982 2011-01-30
2008 年 9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会结束的采访

赵平

  [言之有物]

  《采访本上的城市》

  作者:王军著

  版别:三联书店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一个重大成就,是数亿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水平在2005年达到了43%,并仍以年均0.8%的速度增长。中国城市迅速地从封闭状态进入了全球化、国际化的进程。北京和上海成为15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在追求更大、更高、更快的“野蛮生长”中,中国城市的命运成为一个尖端命题,它是在“大城市的生与死”、“十字路口的城市”这样的语境下凸显的。这本《采访本上的城市》,初看书名,以为是札记之类比较轻松的写作,及至捧读,方知是同样厚重的泣血之作。书名所体现的,既是记者力求真实、用脚写作的经历,也反映了一种不断出发、遽变之中的紧迫情境。

  城市写作有两种主要的题材,一种是沉湎于往事的历史记忆,一种是在第一线揭露、呐喊的新闻报道。《采访本上的城市》则是第三种,它是城市写作的一个重要的新路标,显示在经历了保留记忆和起而行动之后,由行而知,进入了反思和理论提升的境界,揭示影响城市命运从文化到政策、体制的种种原因,从而逼近更为本质的真相。

  城市空间的构造在过去是以人和车马为尺度的。美国大城市开启了汽车主导城市的历史,这一“现代化图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成为所有大中城市的崇拜对象,通衢大道和摩天大楼成为不容置疑的“现代化”符号。以小汽车为尺度,宽阔的大马路和封闭小区的基本结构,碾碎了旧城的骨骼和肌理。中国版的“美国梦”注定是支离破碎的,其代价不仅是千城一面的雷同和“堵车”奇观,而且从根本上异化了街道和城市的功能。市民暇余优游、购物消遣的交往空间在车水马龙之间消失了。今天,人们对大城市宜居与否最重要的评价,不是高企的数字,更不是流光溢彩的“窗口”工程,而是街巷还有没有人气,有没有修鞋修伞、磨刀、理发、收购、贩卖的种种便利,以便街坊们能够驻足交流,散布一些闲言碎语。

  在文化之外,影响城市命运的体制和制度性因素,更为深刻和隐蔽,在公众和社会层面较少被关注讨论。《采访本上的城市》对这种制度性缺陷的探讨,可以说正当其时。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开发商为主导、推土机开路的成片土地开发的主流模式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重要的是变化已经出现。GDP崇拜已经过时,房价神话已经破产,利益集团已经彰显,各地不断出现的“最牛钉子户”,显示制衡的力量也开始出现。“谁的城市”的提问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而现实,与城市发展追随并行的是对“人民的城市”的呼唤。因此,《采访本上的城市》是一场没有终结的采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