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重华论文

 忘却的悲伤 2011-01-31
(一)五官虽是局部,治须整体调整

    祖国医学历来十分强调整体观念。    

    首先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五脏、口鼻舌耳目、前后二阴、皮肉筋骨脉等,都通过经络相互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整体,五官的疾患,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而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在五官等体表器官表现出来。所以,机体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不应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个局部的问题,而应从整体方面去考虑,耳鼻咽喉的病变,是人体脏腑机能病变在头面五官的反映,辨证时,应通过局部的病变,考虑到体内相应脏腑发生的病变,采用整体调整的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再者,人禀赋有厚薄,年岁有老少,身形有肥瘦,性情有缓急,境地有贵贱,受病有新久,等等,都必须考虑,如鼻出血,临床可见有的患者面色潮红,性急烦躁,舌质鲜红,脉弦,治当平肝泻火,凉血止血,而有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舌质淡胖,脉弱,治疗则当加入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之剂,不可一概而论。

    其次,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人体相应产生生理上、病理上的反应。《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应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故中医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相应”理论。《素问·金匮真言论》又曰:“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说明自然环境、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各异,如过敏性鼻炎好发于春季,掌握了这些规律,临床可指导治疗。

    还必须注意,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人体也是如此,要从运动变化的角度思考,脏腑的机能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病变也会相互转化,《内经》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说,治疗中也要注意病变的发展变化,及时处理。

    (二)重视扶助正气  保护脾胃为要

    疾病的过程,是邪正相争的过程,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邪胜则病进,正胜则病退,邪虽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还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即正气的强弱,《内经》曾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扶正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然修复能力,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正充邪自去,邪去正自安。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扶正药物,具有改善机体的物质代谢和心血管功能,调节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功能。所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要始终注意扶助正气,而不能妄用峻烈伤正之品,如耳鼻喉科肿瘤,常表现为正虚邪实,应在扶正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抗肿瘤药,而不可大量使用抗癌药以伤正气,若正气大伤,反使抗病力减弱。又如急性咽喉部感染,临床上来势凶,病情重,用药不可避免要用泻火解毒、清热利咽之剂,但需中病即止,后佐以调治药物,这样就能无伤正气。

    中医主张“治病必求于本”,《医学心悟》言:“本,为之本源也”,“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后天之本即指脾胃,“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气以为生也”,故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由此可见保护脾胃,是扶正祛邪的重要方面,处方用药时,要时时注意,不可过于苦寒,以防败胃;选用健脾药不可过于温燥,以免损伤胃阴,多用茯苓、炒白术、淮山药等;养阴不可过于滋腻,以免助湿,影响脾胃运化,多用天花粉、制玉竹等;实热证需用苦寒药,当中病即止,以免苦寒败胃,正气受损。

    用药要注意药性,宜以平和轻灵取胜,“药贵对症,虽平淡之品,亦有奇功。”且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部,病位浅近,采用轻清灵动之药,使正气疏通宣布,邪气潜消,则滞塞自通,不必用重降之药,不然,“已过病所,病不能去,而无病之地,反先遭克伐”。另外,峻烈攻下之剂不可多用,有毒的药也应慎用,如鼻出血属实热证者,可用适量大黄釜底抽薪,但宜适可而止;又如苍耳子,是通鼻窍的常用药物,但尽量少用,因为苍耳子有毒性,对于慢性鼻炎需较长时间服药,完全可以用其它整体调整,疏通鼻窍的药物代替,达到同样效果。

    (三)五官病多涉肝,治宜肝肺并治,注重疏导解郁

    一般认为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胃之上口,多从肺调治为主。但从临床体会到,因肝病致耳鼻咽喉功能障碍者众多,如慢性咽炎、暴聋、鼻窦炎,癔病性失音等。因为肝通过经脉与五官密切相关,如《灵枢·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医学心悟》说:“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治疗以疏肝解郁药配合语言疏导,屡获显效,故大力提倡身心并治。中医历来重视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提出“七情过极致病”理论,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但过度则导致疾病的发生,强烈而持续的精神刺激,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发生病变。《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因此,治疗中合理的心理疏导,可预防和治疗疾病。

    在耳鼻喉科临床中,有不少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预后与情志关系甚为密切。医生要善于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颜悦色地宽慰病人,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正视疾病,再辅以药物。如梅核气,多由于肝气郁结,痰气交阻于咽喉引起,咽部有异物梗阻感,病人思想负担重,尤其恐癌心理,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而思想负担不解除,病情往往不易控制,治疗时耐心解释,心理疏导,使病人放下包袱,处方中再加疏肝理气的逍遥散、养心解郁的甘麦大枣汤,能取得较好疗效。又如鼻出血,病人恐惧、烦躁、悲伤……,这些不良的情绪,常影响止血甚至加重出血,或出现反复,也应在心理疏导的同时,加上平肝之类的药物。总之,疏导解郁,身心并治,也是提高疗效的良法之一。

    (四)疑难病多血瘀,活血确能止血

    疾病的产生,大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气机不畅,瘀血内停,着而不去,成为疑难之症。特别是一些寒热夹杂、虚实互见低热留恶者,非痰即瘀。攻之无效,补之无益,只有疏其气血,使气血条达,才能奏效。病之初起,病位在气,久病不愈则入络,故认为久病多瘀。气为血之帅,正气不足,推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脉内;寒积日久,寒凝气滞;血热煎熬,凝津成痰,熬血成瘀;气滞、痰湿积于体内,经脉气血运行受阻,也可形成瘀血。总之,瘀血可见于多种疾病中,那么,耳鼻喉科中,活血化瘀的运用也很广泛。

    1、慢性咽炎:往往咽部不适,症状不一,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局部表现为咽粘膜色暗红,咽后壁小瘰增生、暗红,呈串珠状,血管扩张如红丝赤缕,舌下脉迂曲,此为余邪滞留或气血痰湿郁滞日久,血脉瘀结,痹阻而成。处方中加丹参、丹皮、当归、川芎等,常用血府逐瘀汤。

    2、会厌或咽关红肿不退:临床常见一些急性会厌炎或扁桃体周围炎,经抗生素、激素治疗后,发热、疼痛虽已控制,但局部形成僵块,再按原法治疗难以消退,此为邪热侵袭,直犯咽喉,经脉受阻,气血凝滞于会厌或咽关,用血府逐瘀汤治之,使血行瘀去,邪热得清而病去,单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则瘀不去、结难散、病难愈。

    3、鼻衄:鼻出血,在用止血药的同时,宜适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出血之后,离经之血成为瘀血,瘀血滞于脉中,血液不行常道而溢出脉外,加重出血,故选用活血止血,使止血不留瘀,就能加速止血,提高疗效。

    4、过敏性鼻炎:此病病程日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表现为鼻塞甚、鼻粘膜色紫、肿胀明显时,也应加入活血化瘀药。一般认为发作时多风盛为患,“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加用丹皮、红花等,有助于控制症状。

    5、耳鸣耳聋:肝失疏泄,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耳窍受阻,或正气不足,血行不畅,耳窍失养,致耳鸣耳聋渐发,久久不愈,生气、发怒、劳累后加重,前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后者可用益气聪明汤加减。    

    6、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日久不愈,涕不多,头胀头痛,鼻粘膜暗红色、肥厚,表面呈桑椹样,麻黄素收敛效果不佳,此为邪毒久留鼻窍,阻于鼻窍脉络,气血不畅,可选用当归芍药汤或通窍活血汤加减,及三七粉吞服。

    7、声带充血、肥厚,声带粘膜下出血:由于邪热滞留,肺胃积热,或用声不当,损伤血络,导致声带脉络瘀滞,可在辨证方中加入血余炭、丹皮、丹参等。

    8、颈部肿块:有的炎性肿块,抗炎治疗后疼痛消,但局部形成僵块不消,多为气郁化火,气血瘀阻,凝聚不散。治疗用活血化瘀散结以助其消散。

    (五)经络意义重大,临诊不可疏忘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的径路,其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已知十二经脉中,阳经均循行至头面,阴经也直接通达或通过经别合于头面,加上奇经等联系,使五官成为经气会集的重要部位,与全身的关系密切。说明五官的功能与内脏功能密切相关,人体脏腑的病变可在五官表现出来,眼耳鼻咽喉的病变,也反映了机体脏腑机能的病理变化。故运用经络学说指导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经络学说在中医耳鼻喉科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归纳有关内容主要有:

    1、诊断方面

如《灵枢·卫气篇》曰:“能别十二经脉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灵枢·经脉》又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解释病机

    (1)耳聋:《诸病源侯论》言:“手太阳之经,入于耳内,头痛有风,风邪随气入乘其脉,与气相搏,风邪停积,即令而聋。”

    (2)耳鸣:《灵枢·经脉篇》:“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其病则耳中鸣。”

    (3)鼻出血:《外科正宗》:“鼻中出血,乃肺火旺,逼血妄行而从鼻窍出也。”

    (4)耳疖:《证治准绳》:“耳内生疮者,为足少阴肾之经也,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于耳,与气相搏,故令耳门生疮也。”

    (5)咽喉肿痛:《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6)声音嘶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心脉涩甚为。”

(7)面瘫:《外台秘要》:“病源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阴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 僻……。”

    3、指导治疗

    (1)循经取穴

    针灸治疗以经络为取穴基础:如合谷、迎香均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其脉循鼻而与肺经相表里,针刺两穴,具有通鼻窍、散风邪、清气火的作用,配合阳陵泉以泻胆经之火,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有效。合谷配尺泽,清泻肺与大肠之火而止鼻出血;天突、廉泉均属任脉,能化痰热、清气火,配肺经原穴太渊,补肺清热,益金生水,配胃经人迎以泄阳明邪火,可治急慢性喉炎。

    穴位按摩:迎香、风池能疏散风邪,按摩两穴可预防伤风(急性鼻炎);穴位注射与敷贴:听宫为手足少阳、手太阳三脉之会,翳风为手足少阳之会,手太阳、手少阳之脉均耳、入耳中,此两穴有通窍、聪耳、宁心、调三焦气机之作用,故以药物(1%普鲁卡因等)作听宫及翳风穴位注射,治疗耳鸣有效。印堂虽属经外奇穴,但其穴位于督脉经上,督脉有统摄全身阳气、维系人身元气之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气虚,摄纳无权,气不归原,可致鼻流清涕及喷嚏频作,悬灸印堂或以斑蝥粉穴位贴敷,能温肾纳气,治过敏性鼻炎等有效。

    (2)内治法

    循经治疗:根据胆经入耳,肝与胆相表里原则,用龙胆泻肝汤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上壅耳窍而成的急性中耳炎;耳为肾之窍,用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耳聋、耳鸣, 即以六味地黄丸益肾阴为基础,加五味子敛肾气,磁石重镇益肝阴,多用于老年性感音性聋;根据“胆移热于脑,则辛黋頞鼻渊”,用清肝保脑丸(猪胆汁清肝火,藿香祛风化湿)治肝火上亢、湿热内蕴之慢性鼻炎、鼻窦炎。咽喉为肺胃之上口,用凉膈散治疗肺胃实热壅盛的咽喉急性感染;肾脉系舌根、散舌下,肺脉起于中焦,上行至咽喉,故对于肺肾阴虚之口干舌燥,用养阴利咽汤治舌红苔少、口干脉细的慢性咽炎有良效。

    分经用药:一些耳鼻喉科常用药物,也都依据归经原则运用,如苍耳子入肺经,祛风湿,通鼻窍,为治鼻炎、鼻窦炎之要药;藏青果入肺、胃经,能利咽开音,清热生津,治咽喉部急慢性炎症;胖大海,入肺。大肠经,宣肺气、泄肺热,治声音嘶哑;磁石入肝、肾经,有益肾镇纳,平肝潜阳之功,用治耳鸣、耳聋、眩晕等。

    釜底抽薪:如鼻出血病人常伴有大便不通、火热上冲之感,单用清热凉血止血之剂效果不显,因鼻为肺之窍,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加上泻火通便之剂,如大黄、元明粉,使火从下而泄,气逆得平,出血得止;同样,咽喉肿痛,伴有大便不通,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与大肠相表里,加用泻火通便,有助消肿利咽。

    (3)引火归原:如涌泉穴位于足,是足少阴肾经之井穴,用蒜泥敷涌泉穴,可治疗鼻出血、急性喉炎,意在引上浮之虚火下行。《景岳全书》:“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蒜一头捣成泥,作饼如钱大,厚一分许,贴脚心。左衄贴右,右衄贴左。”

    (4)放血泄热:急性咽喉部感染,取手太阴肺之井穴少商,急刺放血,能泄肺热,增强消肿利咽作用。

    (5)擒拿法:急性咽喉炎症时,咽部肿胀、疼痛难忍,甚至滴水不进,取合谷、鱼际、肩髃等穴作擒拿手法,可使咽痛明显减轻。这些穴位多属阳明经,与手太阴互为表里,擒拿穴位可使咽喉筋脉松弛而利咽止痛。在扁桃体切除术后或扁桃体周围炎患者用此法,有一定缓解疼痛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