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乞讨者:月入6000元 家有两座“洋楼”

 lapaix 2011-02-01

职业乞讨者:月入6000元 家有两座“洋楼”

 

  遇到这样的“职业乞讨者”,你掏钱吗?

乞讨者乞讨者

  看见衣衫褴缕的行乞者,大家难免心生怜悯,掏钱相助。也许你并不知道,说不定他的收入超过了你。记者昨日从市救助站了解到,如今以敛财为目的的职业乞讨者占了街头乞讨人员的6成。 
  市救助站曾派出数十名工作人员对街头乞讨人员进行了摸底调查。以敛财为目的,其中一位儿童特别典型。 
  他家住璧山,父亲打工,母亲擦皮鞋,养活一个孩子按说不是问题。但为了改变境况,前几年父母竟利用孩子头部长肿瘤的病情,每天将其接到解放碑乞讨,平均每天可讨200元,节假日一天能讨到500元。现在家中已经盖起了两栋楼房。 
  被调查的175名流浪乞讨人员中,以敛财为目的的职业乞丐就有115名,占了总数的64.5%。民政部门提醒市民,在街头遇到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向救助站或所在区域民政局反映,尽量不要施舍,要劝他们回家。

  问:向救助部门求助需要哪些条件? 
  答:按照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救助对象。 
  问:生活无着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可以向哪些机构或部门求助? 
  答:各区县(市)救助管理站或民政部门。 
  问:求助的途径有哪些? 
  ①向就近救助站或民政部门提出救助请求; 
  ②未成年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可拨打110,由公安民警引导或护送到市救助站或就近的救助站;残疾人、精神病人、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由公安民警联系辖区街道办事处后,直接送辖区指定医院救治。 
  问:救助的原则是什么? 
  答:自愿受助,无偿救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