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格律谱简介

 BC@BC 2011-02-01
文字格律谱简介 

 飞蝶  
 
太和正音谱
  北曲曲谱。明初戏曲家朱权撰。二卷。全书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有关北曲(含剧曲与散曲)的理论和史料, (二)北曲曲谱,依据周德清《中原音韵》乐府共三白三十五章曲目,录北曲曲牌三百三十五支‘依声定调,按名分谱’。成书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但学者以为当在永乐七年前) ,是今存最早的北曲曲谱。洪武间宁藩原刻本已失传,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清长洲汪士锺艺芸书舍影钞原刻本石印,辑入《涵芬楼秘笈》第九集。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据《涵芬楼秘笈》本排印,刊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册,为通行本。1965年台湾政治大学卢元骏教授影印海宁陈氏(乃乾)本行世,1936年学海出版社(台北)据艺芸书舍本影印出版。

旧编南九宫谱
  南曲曲谱。明蒋孝编。此书是现存最古的南曲曲谱,卷首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蒋氏自序,称曾得友人所藏《旧编南九宫目录》及《十三调南曲音节谱》, “遂辑南人所度曲数十家,其调与谱合,及乐府所载南小令者汇成一书,以备词林之阙”。全书凡十卷,列六百五十二支曲牌,其下各附一戏曲或散曲曲词。明嘉靖二十八年成书,北京图书馆藏有明万历间三径草堂刊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郑振铎据万历本影印,首载蒋孝嘉靖二十八年序及《旧编南九宫目录》、《十三调南曲音节谱》,辑入《玄览堂丛书三集》;1984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据万历本影印,辑入(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

南九宫词谱
  南曲曲谱。又名《南曲全谱》、《增定查补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明吴江沈璟编。二十二卷。此书系沈璟据蒋孝《旧编南九宫谱》,“考定错讹,参补新调”改编而成,共录南曲曲牌七百—十九个,详列各曲牌格律,分别正字、衬字,注明板眼。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成书,有丽正堂刊本,名为《新定九宫词谱》,题作吴江沈璟伯英氏辑,永新龙
骧仲房氏梓,又有明天启年间吴门三乐斋刊本和文治堂刊本;另有民国石印本,二十二卷,线装二册,署西吴张汉重校,封面简题《南曲谱》,未注出版时地,亦无序跋及说明文字。1984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影丽正堂版出版,名为《增定南九宫曲谱》,辑入《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
汇纂元谱南曲九宫正始
  南曲曲谱。一名《南曲九宫正始》、《九宫正始》。明清之际华亭徐子室辑,苏州钮少雅(按:即钮格)订。民国二十五年(1936)北平戏曲文献流通会据清顺治间钞本影印本,线装十册。此书明天启五年(1625)始纂,至清顺治八年(1651)定稿,前后历时二十六年,易稿九次。全书据元本《九宫十三调谱》、明《乐府群珠》及《传心要诀》、《遏云奇选》、《凝云奇选》诸古本,考证南曲曲牌的源流,严格区分各曲之正格与变格。并录有一些罕见的南戏曲词,保存了早期曲谱《骷髅格》中的谱式三十二条。卷首有顺治十八年冯旭序、顺治九年吴亮中序、顺治十三年姚思序,卷末有顺治八年钮少雅自序。1984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影印出版,名《九宫止始》,辑入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

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调南曲谱
  南曲曲谱。简称《寒山堂曲谱》。明末清初吴县张大复编。全书选曲以元代南戏和南散曲为主,兼及明代作品·卷首有《谱选古今传奇散曲总目》七十种,所录部分南戏剧本未见他书著录,甚为珍贵。后附《曲话》十七则,阐述清初苏州戏曲家有关作曲的本色当行及技法诸问题的见解。此书影响较大,稍后之《南词定律》、《九宫大成谱》皆取为主要依据。今仅见抄本流传,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有藏。

南词新谱
  全名《广辑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简称(南词新谱)。吴江人沈自晋纂辑,成书于清顺治四年(1647) ,有石殊草堂原刻本、北京大学影印本,1985年中国书店(北京)据明嘉靖刻本影印。此书是根据沈璟《南九宫谱》修订增刻而成,体例与沈璟的曲谱基本相同,主要是补充了明代沈璟之后新剧作的曲例。全书共二十六卷,卷首列有《凡例》、《凡例续纪》和《古今入谱词曲传剧总目》三项资料,对了解本书编辑过程及明末清初戏曲作家的生平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沈自晋是沈璟的亲侄,是恪守吴江派家法的昆腔律谱家。这部新谱的增补工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沈璟原谱基础上增辑了大量新调新曲,二是改换了原谱二十四调的例曲,三是对原谱的格律标注及分析文字进行了酌量修改相增注。从文献价值来说,它超越了指导曲家订律校音、下字造语的一般曲谱的格局,而带有存留古曲遗响,荟萃当时名作的曲选性质。

北词广正谱
  北曲曲谱。全名《一笠庵北词广正谱》,明末清初李五根据徐于室所辑北曲谱加以扩充,成书于清顺治七年(1650), ,现通行本均源自康熙间《青莲书屋定本》、《文靖书院藏板》之《一笠庵北词广正九宫谱》,常见有北京大学影印本及1984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出版的《善本戏曲丛刊》影印本。全书共十八卷,内四卷有目无词。选录元杂剧、散曲及明初曲家作品,依宫调排列共四百四十七支曲牌。每曲列出不同格式,分别正衬,注明板式,分辨节奏,字句不拘,可以增损的曲牌格律,详为考订,以及组套规程,提具说明,搜罗甚为详备,是过去曲家填写北曲的依据。

新定十二律昆腔谱
  南北词曲谱。清初苏州王正祥撰辑。十六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停云馆初刻。此谱取宋张炎《词源》中按月配调之说,以阴阳十二律分隶诸曲,各律中复分联套,单词、兼用诸类,依类排次。后四卷依次为闰月、通用、附录、犯调。闰月卷录[朝元令]、[二犯江儿水]诸牌,通用卷录[红衲袄]、[人赚]、[不是路]诸牌,附录卷录[渔灯儿]、[雁鱼锦]诸牌,犯调卷录[巫山十二峰]、[九嶷山]等各律犯调曲体。谱中凡庚、亭韵诸字,概加六角弧,为收鼻音字;凡侵、寻、纤、监、咸韵诸字,概加圆弧,为闭口音字,尤便嘌唱家分别字法。吴梅极称此谱『精审无匹』,与吕士雄《南词定律》同为治律谱之准绳。原刻本今已罕见。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上海)据吴梅校勘《暖红室汇刻传奇》板片刷印,缺页据停云馆原刻本钞补,线装二册,书末有民国五年(1916)吴梅跋、1958年潘承弼跋。1972年鼎文书局(台北)影古典文学出版社本,略去潘跋,辑入《善本戏曲丛刊)第三辑。

钦定曲谱
  南北曲曲谱。清王奕清等奉敕编,成书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有康熙内府殿本、扫叶山房石印本等。全书以东山钓史(查伊璜)的《九宫谱定总论》为卷首;有北曲四卷,收曲三百三十四支;南曲八卷,收各调引子一百一十二支、过曲四百七十二支、慢词二十八支、近词三十七支,以及各调的尾声总论;又有失宫犯调诸曲一卷,合十四卷。大
抵其北曲取自朱权《太和正音谱》;南曲取自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但加注韵句、四声、入声宜作何声,南曲并点明板位所在,体例较为完备。惟所述北曲不若李玉《北词广正谱》,南曲不若吕士雄《南词定律》精审。

南诃定律
  昆曲曲谱。清吕世雄编,杨绪、刘璜、唐尚信协编。全书专收南曲曲牌,共录南词引子、过曲、犯调共二千零九十曲,按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分作八卷,书成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内容超过沈璟曲谱一倍以上,并且考订异同,纠核板式,使度曲家有所遵循。所收曲牌按宫调排列,标明拍数;旧作填词、制谱和度曲示范。卷首有康熙五十九年恕园主人序,恕园主人就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祯,可见此书带有官谱性质。

南北词简谱
  南北曲曲谱。民国吴梅编著。此书草创自民国九年(1920),至民国十二年(1931)完稿,经卢前整理,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付梓,目前所流传的即为卢前石印本。全书共十卷,前四卷为北曲谱;五至十卷为南曲谱。南曲谱为吴梅毕生治曲学用力之所在。谱中列举明清传奇和散曲作品为例,原则上每个曲牌只选一调为代表,揭示字数,句数、句法,注明正衬、句韵、赠板乾唱,必要时加上精详的考订说明,而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来泛褴的“义一体”统摄其中,收以简御繁之效。使用便利,为治南曲之重要参考书。1997年有油印刻钢板本,1997年5月学海(台北)据油印本影印编页再版。

南北曲小令谱
  散曲曲谱。
   (一)汪经昌撰,共二卷,1965年台湾中华书局(台北)印行,卷首含序,例略列明体例·辨主从、慎格句、究板式、识句法、分正观、判宫调、遵韵协、批驳杂、善存疑十项。北曲上卷,北宫小令解旨,南曲下卷同上卷。上下卷均点板,曲例选正格,后附酙律,为入门之要籍。
   (二)罗绵堂撰,分《北曲小令谱》一册,1964年香港环球文化服务社(香港)印行,收北曲小令五十调共二百支,带过曲十二支,明其句法、正衬、谱式,以便初学;《南曲小令谱》一册·1964年问洛出版社(九龙)印行。收南曲小令二十五调共一百支,分别从句法·谱式·题解、曲例四万面加以说明,并明其正衬·除专论南曲小命之作法,又附录于右任、卢前之论曲绝句及任讷<作词十法疏读>三种以供参考。

北曲新谱
   北曲曲谱。郑骞著,1973年艺文印书馆(台北)出版。作者深感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清李玉《北词广正谱》、周祥钰等《九宫大成》及近人吴梅《北词简谱》四种旧谱,或欠详明,或多漏误,或伤芜杂;而汪经昌·罗锦堂《北曲小令谱》诸书只限于小令,未能尽北曲之全,故有《北曲新谱》之作。宫调先后次序依《北词广正谱》。本谱所定各
牌调之格式,系根据现存元代及明初之全部北散曲·杂剧,取每一牌调之全部作品,逐一勘对,比较归纳,然后作成定论。每一牌调皆举一曲为例,例曲之后,首列各句之平仄及协韵,次为句数、字数、句式,最后解说讨论。有些牌调,可于固定句数之外增加若干句,谓之『增句』,是北曲之一特点,详为注明。每个牌调之用途,例如小令用、散套用、剧套用或各类通用,旧谱均未言及,本谱皆在调名之下分别注出;而是否为首曲用,有无么篇,有无别名,是否也人其他宫调,凡此诸项,亦皆注于调名之下。作者纂辑此谱,始于民国三十四、五年间,完成于五十七年,历时适二十载;由其门生曾永义校对全稿。

◎乐谱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戏曲曲谱。简称《九宫大成谱》。清庄亲王允禄奉敕编纂,乐工周祥珏、邹金生、徐兴华、王文禄、徐应龙等分任其事,乾隆十一年(1746)完成。全书八十二卷,收录北套曲一百八十八套,南北曲台套三十六套。南北曲单体曲牌二千零九十四
支,合南北曲变体,共四千四百六十六曲。编排按宫调分类,首分"南词宫谱"、"北词宫谱"二大类,各类中每一宫调先列单体曲牌,后列套曲。全书材料多引自唐宋歌舞大曲、宋代南戏、金元说唱诸宫调、元明清戏曲,所录各曲均分别正字衬字,注明工尺、板眼、句读、韵格,是一部研究南北曲音乐的丰富参考资料书。较常见的版本有乾隆内府朱墨套印本、民国十二年(1923)古书流通处影印本,以及1987年台湾学生书局(台北)彰乾隆版出
版,精装十八册,辑入《善本戏曲丛刊》第六辑。

吟香堂曲谱
  昆曲谱。清苏州冯起凤、叶堂合订。四卷。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内录《牡丹亭》曲谱二卷、《长生殿》曲谱二卷。均收曲词,详注工尺、板眼,未附宾白。其中《长生殿》曲谱录第一出<定情>至第五十出<重圆>之全部工尺,并附录<惊变>、(疑谶>(即<酒楼>)、<弹词>和<闻铃>等四出当时民间流行的梨园谱,可藉以考知康、乾
之际民间艺人对《长生殿》音乐所作的重要变动。

纳书楹曲谱
  昆曲谱。清苏州叶宣选辑校订。有乾隆五十七年 (1792)吴门纳书楹自刻本,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刻本。全书二十四卷:正集四卷,续集四卷,外集二卷,补遗集四卷;<西厢记>全谱二卷,《临川四梦》全谱八卷。其中《补遗集》四卷系叶氏辑刻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正、续、外、补遗四集共录元明以来流传之曲三百五十三套,其元杂剧
三十六折,南戏六十八出,明清传奇一百一十四出,时剧(当时舞台流行的昆曲以外的地方戏曲剧种剧目)二十三出,散曲十套,词曲一套,诸宫调一套。所录材料极为丰富。各谱仅收曲词,不录科白。详注工尺,点明板眼,然只一板一眼,不点小《湘真阁》订谱,并指导昆剧传习所学生排练此剧,首演于苏州青年会。吴梅五十寿辰时,上海友朋同事,清唱全部《霜崖三剧》, "自一时至六时始毕。周冰心饰《湘真阁》主,王亦民饰《无价宝》主,王育之饰《杨枝妓》,居易鸿饰《湖州守》主,亦民又饰《国香曲》主,陆济 民饰《钗头凤》主,而场面周旋者,则沈芷忱、贾韶中也。旧曲新词,衣冠雅集,颇极一时之盛"。此三剧吴梅在家时亦常与家人歌之。他曾约龙沐勋游南京玄武湖,在小船上,由唐圭璋吹笛,吴梅与其子亦歌此三剧。张振镛认为,吴梅《霜崖三剧》 "付之梨园爨弄,词律俱佳"。

怡志楼曲谱
  昆曲谱。编辑者为河北省安国县李福谦(聚五)、孔繁智(古愚)、贾子祥、王佩声、吕鸿儒、吕鸿选等人,用简谱记录整理了北方昆弋派常演的剧目《蝴蝶梦》、《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西厢记》、《三国志》、《千锺禄》、《铁冠图》,以<嫁妹>,<功宴>、<打子>等,共四卷六十四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刊印,编著者署名怡志楼昆曲研习社,由北京,保定、邢台、安国等地发行。次年七月又出版续集二卷,增补了<激将>、<棋盘会>、<琼林宴>、 <祝家庄>、<学舌>、<借扇>等剧目三十二出。这是研究北方昆弋派昆曲唱腔的一部重要资料。

与众曲谱
  昆曲谱。成书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有合笙曲社(北京)石印本,又有民国三十六年(1947)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石印本。乃王季烈继《集成曲谱》之后所辑,全书以王锡钝《遏云阁曲谱》为蓝本,选辑昆剧八十九折、时剧六出、散套三套、另开场二出,共计一百出。宾白,工尺、板眼俱全,另辑<度曲要旨>一卷,附于末尾。颇便于初学,而尤为习唱者所乐用。1977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影印石印本出版,平装八册。

昆曲集净
  昆曲谱。褚民谊据苏州沈传锟本辑定,民国三十三年(1944)日本影印本,线装二册。全书选录七红、八黑、三僧、四白等净脚折子戏五十五出。按红、黑、僧、白四类编录,每出前载剧情梗概。据书前<凡例>称,七红系指《三国志)之关羽、《风云会》之赵匡胤、《八义图》之屠岸贾、《九莲灯》之火判官,《一种情》之弼灵公、《双红记》之昆仑奴、《西游记》之回回王。八黑指《三国志》之张飞、《财神记》之锺馗、《人兽关》之包拯、《千金记》之项羽、《牡丹亭》之胡判官、《宵光剑》之铁勒奴、《慈悲愿》之尉迟恭、《精忠传》之金兀术。三僧指《祝发记》之达摩、《西厢记》之惠明、《昊天塔》之杨五郎。四白指《水浒记》之刘唐、《浣纱记》之吴王,《虎囊弹》之鲁智深、《铁冠图》之一只虎。书前载“绪论一昆曲与昆剧”,述及昆曲与昆剧之区别,演剧与人生诸问题。

正俗曲谱
  昆曲谱。清末王季烈辑订,民国三十六牛(1947)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卷首有王氏民国三十六年序,自述编订此谱概在取"忠孝节义之事,慈祥恺悌之言,冀以栘风易俗,反朴还淳",故以"正俗"为名。原计划从〈龙舟会》、《琼层词》、《桃花扇》、《芝龛记》、《续离骚》、《冬青树》、《归元镜》、《万里缘》诸本中选录百析,成十二卷。 此本仅子、丑二集,子集选《龙舟会》中<忆远>、<示梦>,<解谜>,<遇雠>、<杀贼>、〈禅悟〉六折,《琼层词》<采桑>一折。丑集选《桃花扇》中〈听稗>,<眠香>、<却奁>、<抚兵>、〈阻奸〉、〈守楼〉、<駡筵>、<誓师>、<沉江>九折。寅至亥集订谱仅成初稿,今皆散佚。

栗庐曲谱
   昆曲谱。俞振飞辑,1953年铅印单行本。共二册,收录昆曲著名折子二十九出,乃俞振飞根据其父俞粟庐生前口授唱法加以校订,手写工尺谱影印而成。末附俞粟庐<度曲一隅>,为粟庐七十五岁灌录唱片手书曲谱的墨迹。卷首有俞振飞<习曲要解>一篇,对昆剧唱腔的十五种腔格之谱式和运用方法详尽阐述,并以符号在曲谱中明白标示换气所在及各种唱腔,精确详备,充分彰显体现了俞派唱腔的特色。1991年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办理'昆曲传习计划",为学员及曲友的需求,征得俞振飞夫妇同意,印行台一版,1996年冉版。

蓬瀛曲集
  昆曲谱。原系1949年后,夏鏟新、焦承允等昆曲爱好人士,每周聚会传唱昆曲,谓之"蓬瀛曲集"。焦承允手钞曲谱一百出,厘其谱而正其音,供同奸吟玩。后习者日众,便选辑四十出影印发行,即以《蓬瀛曲集》为名。民国六十一(1972)年并增加至六十出,交中华书局(台北)正式出版。该书体例大抵和《与众曲谱》等相类,是台湾数十年来昆剧曲友使用最广泛的曲谱。

炎芗曲谱
  昆曲谱。焦承九编著。焦氏自序谓,徐炎之、张善芗夫妇在台湾倡导昆曲不遗余力,而当时曲谱难得,乃就徐氏夫妇常教授学生之生旦戏十出:<惊变>、<断桥>,<琴>、<佳期>、<拷红>、 <刺虎>、<学堂>,<游园>、<惊梦> 、<思凡>,依徐氏所用之腔,手缮成谱,取徐氏夫妇之名以名谱。每出后附有简谱。民国六十年(1971)成书,印行五百部,一年而售罄,不再版。

壬子曲谱
  昆腔曲谱。焦承允编著。民国六十一年(1972),以初编之《炎芗曲谱》售罄,而习昆剧者需谱殷切,乃以《炎芗曲谱》之十折为基础,再增 <折柳>、<阳关>、<乔醋>、<藏舟)、<拾画>、<扫花>等六折,仍以生旦戏为主,交中华书局(台北)出版。此谱最大特点为每出工尺谱之后,皆附上简谱,颇便初学者之需,尤其有利于昆剧之校园推广。1976年再版后,仍供不应求:1980年再增<访普>、<议剑>、 <扇坟>、<赠马>、<闻铃>、<哭像>、<赏荷>、 <描容>、<惊丑>、<诧美>、<痴梦>、<泼水>、 <寻梦>、<下山>共十四出,所增者偏重老生戏和丑角戏,是为《增订王子曲谱》,共三十出。其中(寻梦)一出乃是张充和女士修正之后的唱腔,与《粟庐曲谱》颇有不同。所增印十四出之简谱,由邱
素真、蔡孟珍、陈美伦等人代译代缮。

振飞曲谱
  昆曲曲谱。俞振飞编著,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出版。编者于八十岁时根据生平舞台表演与清曲演唱之实际情况,精选昆曲折子戏二十三出(中含吹腔戏两种),并附只曲十余支,校定曲词及工尺,并山陆兼之、辛清华、顾兆琪、岳美缇、蔡正仁等译成简谱,以广流传。编者补充修改旧著 <习曲要解>,又增写《念白要领》,一并刊于谱首,以助习曲者掌握唱念艺术规矩。1991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再版。

佚存曲谱
  昆曲谱。郁念纯藏谱。徐沁君、王正来校阅,初集二卷。卷一印于1990春;卷二、二卷合订本及珍藏本印于1991年春。二集、三集正在编辑中。分平装本和线装玉扣纸珍藏本两种。据扬州郁氏所藏清代昆曲钞本三十种中的未刊本辑录校订。钞本年代约为清乾隆至咸丰(1736-1861)年间。钞本封面及扉页注明年代者,“有戊子(乾隆三十三年(1768)或道光八年(1828)夏日在渔济宫舍钞录”、“江字州八号总纲身势串头”(或即乾隆年间扬州江鹤亭家班 、“道光二十六年榴月”(1846年5月)等。钞本大多系梨园台本,曲、白俱全,旁注工尺、板眼,另附砌末(装扮、 道具)、锣经、吹打曲牌名,舞台场形及身段提示等。卷一辑《困脂虎》四出,即清·沈起凤〈伏虎韬〉首四出:<开宗>、<说法>、<采风>,<学哄>;<火焰山〉全本十五出:<仙宴>,〈分锁〉、 <春逅>、<说亲>,<赘魔>、<焰阻>、<—借> <赠丹>、<二借>、<反焰>、<三借>、<得扇>、 <反赚>、<下凡>、<降魔>。卷二辑<开场>二 种四出:一为<上寿>、<送子>、<赐福>;
为<上寿>(堆八仙)。传奇另折九出:《青龙阵· 产子》、《翠屏山·酒楼》、俗增《红梨·解歌妓》、 《麒麟阁·反监、激秦》、《铁冠图·演阵·赚城》、《义妖记·端阳·盗草)》(<盗草>系残本)。散曲二套:《小十面》、《金瓶梅·散花》。附录三种:(一)身段谱二种:《西游记·借扇)、《蝴蝶梦·劈棺》;(二)昆曲吹打曲牌二十六支:[大
开门] 、[工尺上]、[迎仙客]、[出队子]、[傍妆台]、[柳耀金]、[喷水红桃]、[前山坡
羊]、[后山坡丰]、[柳青娘]、[雁儿落] 、 [春日景和]、[中风韵]、[哪吒令]、[点绛唇]、[花儿赚]、[朝天子]、[小一鹭鸶]、[汉东山]、[万年欢]、[妈妈腔]、[小开门]、[帽子头]、[九龙引] 、[玉娥郎]、 [扬州傍妆台] ; (三)十番谱。是书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多种系孤本,尤为珍贵。近代剧坛所演剧目和演出形式,不少也能于此寻其渊源及承袭关系。对研究昆曲剧目、曲调,乃至清代戏曲有著较大价值和意义。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选译
  昆曲乐谱。选译者傅雪漪,199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刊印发行。该书根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刊行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加以选择汇集而成的五线谱、简谱双行乐谱本。编选是在以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完美的前提下考虑: (一)唐以来著名词人和戏曲家的作品或唱段; (二)著名剧作中的出色唱段或套数; (三)常见曲牌的例曲,内容基本健康或较少庸俗趣味的唱段; (四)在实际演唱中常见的、有特色的曲牌和唱段。《九宫大成》
原谱不点头、末眼,选译本除补点头、末眼外,并从字音、语调、感情、风格方面,对曲调予以适当的润饰。选本按文词类别分词调、诸宫调、南戏、北杂剧、散曲、昆曲六部分,共一百九十三曲,加上附录参考曲目三十五曲,总计二百二十八首乐曲。卷首有<介绍>一篇,详述了《九宫大成》全书内容;<几点说明>概括了选译本的编写原则及工尺谱调表,卷尾附录了原著《九宫大成》凡例。度曲百萃昆曲唱腔谱选集。许百遒(许伯遒)辑录、许氏女弟闻佩之子王定一、王希一整理,1991年在台北出版。许氏幼承家学,髫龄随父按板弄笛,深谙度曲要诀,又师事俞粟庐先生,笛音圆润,得笛王美誉,书法精妙,尤擅治印。全书由许百遒勘缉工缮,分录老生、老旦、外、净、丑为一类,小生、旦、贴为一类,以曲牌名计各为一百,故名百萃。书中曲谱大都录自粟庐俞氏曲谱,共得散曲生旦唱腔五十一折,整出二十七折,另附吹腔《奇双会》三折。本书手稿经文化大革命,尚能保存,书法爽媚,工尺了然,堪称珍品。

承允曲谱
  昆曲谱。焦承允编辑,1993年中华学术院昆曲研究所蓬瀛曲集发行,湘光企业有限公司(台北)出版。 1993年适值焦丞允先生九秩寿诞,蓬瀛曲集同好为志念先生缮写曲谱,特将增订《壬子曲谱>重印,简谱则由张金城重新翻写,书名更题《承允曲谱》。由张清徽教授手题书名,收录夏焕新初版原序、焦承允出版自序、焦承允增订本序,并增添朱
昆槐序、张金城序。此外,工尺谱一律编排在前,简谱一律编排于后,另编目次。本谱不仅印刷清晰精美,并正名《承允曲谱》以纪念焦氏对昆曲薪传之功劳。

寸心书屋曲谱
  昆曲谱。周秦主编。1993年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出版。编者于1989—1993年间主持苏州大学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亲授度曲、曲笛、词律等课程,此谱系在度曲教材基础上扩充校译而成。全书分甲乙两编。甲编为宫谱本,兼顾书案、歌台、舞场以及宫调、板式、家门诸要素,选取南北曲一百二十五套,合计三百余支,详注四声阴阳,校订腔格工
尺,并于每套之后撰附习曲指要,分析曲情曲式,指陈口法务头。此编由王正来、毛伟志研校。乙编为线谱、简谱本,以便年轻读者和海外读者对照研习,由石冰、朱振明译谱。

侯玉山昆曲谱
  昆曲谱。侯玉山口传,关德权、侯菊记录整理,1994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该书共收北方昆曲五十一出,大部分以净脚戏为主,兼收一些老生、武生和武丑戏,为研究北方传统昆曲的重要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