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包浆(精华)

 蜃海 2011-02-01
        一、包浆的种类
 
         我国清朝至民国时期作为银质货币广泛流通使用的老银元,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这百年沧桑中,由于老银元的保存条件、流通环境、用途取向各不相同,因而其表面会相应产生各种各样的锈色,这些锈色称为“包浆”。
        虽然金属银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随着年代的久远也会氧化,由银白色逐渐变,直至成为黑色,因此在一般保存条件下,老银元的表面会形成黑紫色的锈色,称为“传世包浆”(图左);因礼仪、战乱、藏匿而埋于地下的老银元会沾染容器或周边物体的锈色,如铁红色铜绿色铅黑色等,使其表面呈现出各种斑斓的色彩,称为生坑包浆”(图右);银库、钱庄等保存条件很好、保存时品级又高的老银元会留有银元出厂时的原始光泽,称为“原光”,其中保存时密封性好的原光通常为乳白色的粉状光泽,保存时略透气的原光则是金色光泽
        包浆可以直接反映出老银元所处的年代、地域环境和保存方式。例如,一枚带有浓重、润熟的黑色包浆的老银元,表明它在一般居室中储存已久,属一眼的真品,如果带有淡淡的紫色包浆则表明它是曾被清洗过的真品或是仿制品,如果带有浓重的灰黑色包浆则又表明它是在铅质容器中长期储存或埋藏的真品;又如,一枚老银元的原光如果呈现水石灰样,则说明该银元埋藏在潮湿地区,如果呈现鳞片样,则说明该银元埋藏在干燥地区,等等。由此可见,包浆既是老银元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又是老银元百年经历的写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收藏爱好者对此都十分重视。
        有人以为包浆给人一种陈旧、肮脏的感觉,会影响老银元的品相,降低品级和价值,因而想方设法去除包浆,有的用专用洗银液酸洗,有的则用去污粉清洗,洗不掉就用钢丝球等硬物强行擦拭,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银元的品级是依据其流通使用的磨损程度确定的,而包浆是由存储环境和年历形成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包浆不仅不会降低老银元的品级和价值,而且完美独特的包浆反而会提升老银元的价值,例如:一枚老银元如果表面全是乌黑泛金光的包浆,其价值要比同等级银元高出数倍,如果表面全是金光灿灿的金色包浆,则是传世原光的经典品种,价值更是高高在上;相反,用洗银液清洗过的老银元不仅失去了考查真伪和历史的重要依据,而且抹去了个性特征,收藏趣味荡然无存,故而其价值会相应降低,而用钢丝球等硬物强行擦拭包浆则必然会损伤币面,降低原有品级,使其价值一落千丈。
 



 
        二、包浆与有害锈的区别
  
        包浆是什麽?我觉得应该定义为钱币表面稳定、稀薄、均匀的氧化层。包浆必须是自然氧化的产物,否则就是对钱币的腐蚀性或物理性破坏。
        第一大特性:稳定。一般情况下,包浆不会随温度和环境的变化而显著变化,不会被简单清洗所去除(不用药水)。不稳定的氧化现象都可以归类为腐蚀性破坏,包括各种化学药品所伪造出的包浆。容易被清除的也不能叫包浆,有些染色的或烟熏的,表面有灰尘泥土的都不能算是包浆。
        第二大特性:稀薄。很厚重的氧化层个人认为就是有害锈,与包浆是不同的。例如一些出土的银币,厚重的铜锈根本没法清除,清除之后也有可能烂版,不清除又会不断发展。因此有很厚重的氧化现象的钱币即使品象再好,也不宜收藏。好的包浆就是那若有若无或薄薄的一层,不会遮掩币面的图案。
        第三大特征:均匀。包浆不能是班驳分布在钱币表面的,也不能这一块浅,那一块深。均匀的氧化层说明钱币始终处于比较稳定的环境,而班驳的氧化层必然是不稳定的环境或化学腐蚀造成的。
        另外,原光币并非没有包浆,尽管都有迷人的甚至耀眼的光芒,但其表面还是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这种包浆本身可以保护金属不被侵蚀。我始终认为,迷人的光芒是表面没有任何划痕非常平整的结果
        好的包浆会让钱币更具风姿,大大提高钱币的收藏价值。不好的氧化腐蚀甚至造假的包浆会让精品变成遗憾,希望新人们多学习,多体会。
       
        三、原光
        所谓“原光”是中国机制币藏家或商家对钱币保存状态所用的一种特殊词汇。“原光”并不指光亮如新者为原光。原光这个词的含义深暧昧,事实上,仅仅是人对钱币的一种感觉。有人认为没有锈斑的就是原光,有些人觉得有薄薄一层锈的叫原光,有些认为保持原有状态没有磨损的才是原光。化学(如洗银水)或物理(如去污粉)方法洗过的钱币无论怎样闪闪发光都不能称为原光。因此洗掉了锈色后的钱币不应该称为原光,因为把原来的东西都洗掉了,怎么还能叫原光呢?这种钱币现在送评级公司也都不能被评分。 
        金、银、铜币经过岁月都会产生一种锈(金币由于都不是纯金的,所以根据存放环境,也有轻微锈色产生),外国钱币收藏称为Tone中国称为包浆。这层tone色是十分宝贵的,既能体现钱币的历史沧桑,又能有各种美丽的色彩,观赏性更高。 
        问题是人工做的锈色是一种伪造的东西,分文不值。应该区分二者的性质。 
        还有一些藏家,喜欢均匀的锈色,他们把收到的品相好但锈色不好看的钱币仔细地用某种方法将原来的锈色洗去,然后放置在自然环境中让他们重新上锈。这样的钱币往往状态仍然很好,但锈色不是原来的了,有些人对此不在乎,也有些人就非常在意。一般地,现在NGC等外国评级公司使用新技术可以区别出被清洗的痕迹,因此钱币最好是不要清洗。 
        原光老银元是指至今仍带有出厂时的原始光泽的老银元,原光的意义原本是衡量老银元上等品级的标志,因为一枚老银元是否带有原光或带多少原光,直接反映了该银元的使用状况和磨损程度,价值有天壤之别;在具有电子数码仿制技术的今天,各种高仿真银元越来越多,听音、称重、辨图等鉴别方法已基本失去效用,但近百年前的原光还无法仿真,因此原光又成为老银元防伪的一道天然屏障。
 
        原光老银元经过近百年的保存或埋藏,其光泽已经和新银币的光泽有所不同,通常的观感特征为有一定厚度和硬度的乳白色,类似面粉,因此常被收藏者称为“粉光”;被长期埋藏于南方潮湿地区所表现出的原光则类似于湿石灰,被称为“窖藏原光”;被长期存放于木箱内所表现出的原光则泛金黄色,被称为“金光”。早期的制假者用洗银液将普通品表面的锈色包浆洗净,以此冒充原光,但洗过的老银元表面的光泽类似新银币的光泽,观感没有“粉”、“厚”的感觉,而且原有的磨损度无法改变,因而比较容易辨别;近年来,一些制假者将大量沉淀银泥的洗银液或沉淀金泥的洗金液搅混,然后用来清洗老银元,有意将银泥或金泥残留在老银元表面,观感很像“粉光”或“金光”,但是,残留的银泥或金泥颗粒松散,有漂浮感和水渍样,因此购买者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分辨。
        原光老银元可分为带原光、原光、纯原光三种等级,带原光级是指银元表面留有部分原光,光泽一般;原光级是指银元表面的原光比较全面,光泽较强;纯原光级是指银元表面的原光几乎未损,光泽很强。原光老银元一直是收藏爱好者最宠爱的银元,在如今存世量已经不多的老银元中,带原光的老银元极少,纯原光的更是凤毛麟角,十分罕见,因此原光老银元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品。随着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近年来原光老银元已经很难寻觅,因而其市场价格也在飞速上涨。如今,如果你拥有一枚原光老银元,那将会引来无数收藏爱好者羡慕的目光,因为原光老银元已经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收藏品了,原光意味着奢侈和骄傲!!!
        四、终极包浆——带光

近代机制银币铸造时都是用黄油脱模,如果这种银币没进入流通领域的话,银币的表面在黄油的作用下会氧化形成褐色或微蓝色的一层光泽,这种光泽也叫“带光”。“带光”不是带有光泽或者带有原光的意思(网上有很多人认为带光就是币面有原光),带光的银币基本无法仿制,脱模油包浆,是钱币收藏的最高境界。

 

一般所称的“黄油”是最普通的润滑脂(普通2号锂基脂)。润滑脂是胶状的,是由基础油(润滑油)+ 增稠剂等组成的(简单的说就好比“水 + 面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