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是一位说话高手

 花开五叶 2011-02-01

一,他不是好辩

    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听起来好像是孔子与孟子连手打造了这个学派。事实上,孟子晩于孔子一百多年,是努力「私淑」孔子,再成就一家之言的。孔子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而孟子呢?他也觉得遗憾,因为他被当时的人说成「好辩」。所谓好辩,就是口才胜过道理,让人口服而心不服。

    孟子的口才确实过人,但不是伶牙俐齿或机智巧辩,而是学问充实与才思敏捷的表现。一般人遇到梁惠王或齐宣王这样的大国君主时,往往察言观色、委婉发言、投其所好,但是孟子秉持儒家立场,主要考虑百姓的需求,所以说话引经据典,随口就组成浅显的成语,使人一听就明白,并且可以传之久远。

    譬如,学习缺乏恒心,是「一暴十寒」;只做几件好事就期望改变大局,是「杯水车薪」;推行政治的方法不对,是「缘木求鱼」;做国君的不宜过于耽溺享乐,「流连忘返」;配合民心就可以「事半功倍」;立志上进则有如「迁于乔木」;了解自身处境,行动「绰绰有余」;百姓生活的美景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二,他有同理心

     孟子与国君谈话时,善于使用比喻。当梁惠王向他抱怨,说自己如何勤政爱民却没有明显的效果时,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用打仗作个比喻。他所说的是:两个士兵在战场上因为贪生怕死而丢掉盔甲兵器,向后逃跑。一个跑了五十步,一个跑了一百步。请问:「五十步笑百步」可以吗?梁惠王立即说「不可」。孟子说的跑五十步的士兵,正是梁惠王啊!除非推行仁政,不然都不够资格要求国家富强。

    孟子与齐宣王谈话的资料更多也更有趣。宣王见到有人牵一头牛走过堂下,他不忍心看到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就吩咐换一头羊去杀了祭钟。这个举措引起百姓议论,以为大王吝啬。孟子说他知道宣王是不忍心。宣王很高兴,认为孟子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是孟子接着提醒宣王不宜「见牛未见羊」,更不可忽视百姓饿死的残酷事实。为政之道很简单,「推广扩充」心中的不忍之情就可以了。

    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话,实有颠扑不破的道理。一个人听音乐的快乐,比起同许多人听音乐的快乐,齐宣王会选择哪一种?答案很清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三,为什么非辩不可?

    偏差的观念会带来错误的行为,亦即邪说会造成暴行,结果则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孟子身处战国时代中期,一方面,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另一方面,农家、纵横家、兵家的追随者也游走各国。这个时候若不出而辩论,儒家还有存在的余地吗?

    孟子说得似乎偏激:「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种判断是偏激的吗?未必如此。孟子是把一种立场推演到它「逻辑的结论」。若是像杨朱一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又怎么肯纳税支持国家政策呢?这不是「不要国君」吗?若是实施墨翟的「兼爱」,同时而平等地爱护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父母等同于别人的父母,那不是「无父」(不要自己的父母)吗?无父无君不是与飞禽走兽一样了吗?

    至于农家、纵横家、兵家,有的陈义过高,有的只求己利,有的诉诸征战,结果都不是理想的,亦即无法真正为百姓谋求福祉。孟子出而辩论,是为了「正仁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三圣指大禹、周公、孔子。他的结论是「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真理愈辩愈明,孟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四,传承孔子思想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从孔子算起是第五代弟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道既通」,领悟了孔子思想,又有了新的见解之后,才出来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造福百姓。

    儒家主张政治的目的是行仁,方法则是上行下效,所以要由国君修身做起。孟子对国君苦口婆心而未必能有什么成绩,这是时代大势所趋。既然如此,就只能寄希望于教育了。教育是要唤醒一个人自觉其价值,肯定自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可以经由修行而成为君子,再往上向往圣人的目标。这一套说法的根据必须落实于人性论上面。有关人性的讨论是孟子书中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我们将会继续介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